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是令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许多孩子学习时东张西望,上课搞小动作,摆弄小东西或啃手指甲,一点小小的动静,就会引起他们分心。由于这些孩子专心听讲时间短,不能有效地听课,自然也就无法掌握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学习成绩就不理想。还有些孩子做作业非常拖拉,小学期间的作业就经常做到深夜,还容易出现书写、计算错误,家长既焦急又无奈。这些孩子往往会成为老师和家长批评、惩罚的对象,而批评和惩罚并不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行为表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说来,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综合能力落后
一些孩子上课爱发言,但涉及写作业、抄课文等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拖拖拉拉的现象。这是因为孩子视觉分辨力和视觉广度及精细肌肉动作能力落后,不足以应付大量的抄写任务,也就是教育心理学所说的“视觉综合能力落后”,需进行一些专项的训练加以调整。
2.不能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
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容易涣散,当他不能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时,就更加对课堂失去了兴趣,于是就出现左顾右盼、找同学说话、搞小动作等行为,甚至于扰乱课堂秩序。
3.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
现在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恨不得把许许多多的知识、新事物让孩子在一瞬间学完,英语、算术、音乐、计算机……一样接着一样,快餐营养,消化不良。全套的百科全书、整箱的历史故事……一套尚未看完又买一套,孩子目不暇接、忙碌不堪,就不可能静下心来真正地学习。
那么,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1.随时留意孩子的生理状况
孩子如果注意力不能集中,首先要看看他是否有生理上的不舒服或异常,如果孩子真的是有多动症,应赶紧带孩子去咨询某方面的专家。有时候孩子可能是病了,而又不会表达,父母就须要特别留意,只要排除了他的生理困扰,自然可以专注。
2.不必强迫孩子学习
孩子有个别差异,有自己学习上的优越顺序,孩子不喜欢的事物或没有兴趣的学习,当然注意力无法集中。家长应尽量避免强迫,而是慢慢的引导。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每日关注孩子的课堂,从细微进步开始,帮助孩子树立克服自身缺点的信心。
3.教给孩子正确的听课方法
让孩子学会在学习时手脑并用,如一面阅读,一面写笔记,这些有助于思想专一。学习较长一段时间后,如感到疲倦而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时,应略放松休息一下再断续学习,这样,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但这种学习中间的休息,宜在学习内容告一段落后进行,并应随手在中断内容旁做好标记。
4.一对一的叮咛与交代
孩子如果先天气质是属于注意力分散度高的孩子,对他交代事情时,家长要把他叫到跟前,让他看着你的眼睛,一对一的交代,集中他的注意力,并且让孩子再重复一次交代的内容,避免挂一漏万。
5.告诉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会给他带来麻烦
你还可以告诉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将浪费掉做你喜欢事情的时间。孩子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他可能意识到,不好好听课会使他做作业时经常遇到困难,延长了他写作业的时间,于是孩子日后就能够有意识地克制住自己。
6.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家长在家里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可以向他讲述趣味性非常强的语文和数学及英语课,之后,通过对孩子的精神奖赏、物质奖励、鼓励孩子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兴趣。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
总之,无论是智能的启发或是行为的辅导,都并非一蹴可及,注意力的修正、训练也是如此,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循序渐进。
教子点拨
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的确是令父母非常头疼的一件事。在帮孩子改正这个缺点的时候,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感到骄傲,要有耐心,切不可要求一步登天。父母要冷静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找出孩子不专心的根本原因,并耐心地帮助他加以解决,以便完善孩子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