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6800000096

第96章 中医内科(2)

3.外治法

(1)白芥子炒黄,研细末,过筛备用。将药末用温水调成糊状,选敷于膻中、大椎、肺俞、涌泉等穴上,盖以纱布固定。局部有烧灼感和起水疱时去掉。水疱不要弄破,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风寒咳嗽、慢性咳嗽。

(2)推拿法:在暑热季节,以双手拇指和食指,将皮肤一捏一放,沿着脊椎两侧,从尾椎长强穴到第7颈椎的大椎穴,连续3~5遍,再向顺时针方向,揉按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和膻中穴各30次。每年伏天推拿10~20次,有助于改善各脏腑的功能。

【预防调护】

预防的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御寒抗病能力。若有感冒及时诊治,久病咳嗽自汗者,可选玉屏风散、生脉饮服用。

对于咳嗽的预防,首应注意气候的变化防寒保暖,饮食不宜甘肥、辛辣过咸,嗜酒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尤当戒除,避免刺激性气体伤肺。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平素易于感冒者,配合防感冒保健操。外感咳嗽,如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应适当休息。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尤当注意起居饮食的调护,可根据病情适当选择梨、百合、山药、枇杷等。注意劳逸结合。缓解期应坚持“缓则治本”

的原则,补虚固本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第三节哮病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所致的哮喘相当于本病的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病因为宿痰内伏于肺。由于痰的成因不同,故有寒痰和热痰之分。如屡感风寒,失于表散,寒邪入肺,肺气不得布津,则水液聚而成痰;或饮食生冷,伤及脾胃,中焦不运,上焦不布,凝聚而为痰,寒痰内伏于肺。若饮食肥甘太过,伤及脾胃,内酿痰热,上干于肺,敛聚而不散,或有寒痰内郁化热,以致转化为热痰。

引起本病的诱因较多,凡外感风寒暑湿,或吸入花粉烟尘,饮食酸咸甘甜,生冷腥鲜,恼怒气逆,劳倦乏力,皆可使气之升降发生逆乱,于是触动肺中的伏痰,则痰升气阻而发病。

总之,哮病发病时的病机是以痰阻邪实为主。若哮证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由实转虚,在平时表现为肺脾肾等脏器虚弱之候。

【诊断】

(1)本病多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病史。常由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而诱发,呈反复发作性。发作时常突然,可见鼻痒、喷嚏、咳嗽等先兆。

喉中有明显的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约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缓解。

(2)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但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导致正气亏虚,可常有轻度哮鸣,甚至在大发作时持续难平,出现喘脱。

(3)有家族倾向: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查体: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音。

(5)实验室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

(6)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体征。

【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发作期以祛邪为主,根据辨证的寒热、痰郁以治之;缓解期以扶正为主,根据阴阳气血,对所病的脏腑分别调补之。

【辨证论治】

1.发作期

(1)寒哮

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满闷,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各6g,细辛3g,半夏6g,生姜6g,紫菀12g,款冬花12g,甘草6g,五味子6g,大枣3g。水煎服,每日1剂。

(2)热哮

症状:气粗息涌,喉中哮鸣,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

麻黄6g,杏仁6g,桑白皮12g,黄芩12g,苏子10g,半夏6g,款冬花12g,白果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2.缓解期

(1)肺虚

症状: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面色白,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

治法:补肺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

黄芪12g,白术12g,防风10g。水煎服,每日1剂。

(2)脾虚

症状:平素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或食油腻易腹泻,每因饮食不当而引发,面色萎黄不华,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象细软。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

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甘草6g,陈皮6g,半夏10g。水煎服,每日1剂。

(3)肾虚

症状: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脑转耳鸣,劳累后喘哮易发,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质胖嫩,脉象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黏手,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肾摄纳。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熟附子6g,肉桂3g,熟地黄、山药各12g,山茱萸、牡丹皮各10g,泽泻、茯苓各12g。水煎服,每日1剂。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桂龙咳喘片:每次2~3片,每日3次。适用于咳嗽喘急,痰多黏浊,胸中满闷,喉中痰鸣。

(2)止咳平喘片:每次2~4片,每日3次。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3)五味止咳片:每次6~8片,每日2次。适用于肺热久瘀,咳嗽喘满,痰中带血,气逆痰鸣。

2.简易方

(1)地龙煎:地龙30g,钩藤30g,葶苈子15g,水煎取汁,1日分3次服。适用于热哮。

(2)冷哮饮:炙麻黄12g,荆芥9g,防风9g,白果10g,桂枝9g,射干10g,姜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淫羊藿15g,细辛3g,甘草5g,生姜6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寒哮,症见喷嚏、鼻塞流涕、咳嗽、胸闷、喉中哮鸣等。

(3)热哮饮:金银花30g,连翘15g,黄芩15g,鱼腥草30g,炙麻黄10g,白果12g,地龙10g,瓜蒌18g,姜半夏10g,陈皮10g,生石膏(先煎)24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热哮,症见喉中痰鸣、鼻流浊涕、舌红、苔薄黄、脉滑数等。

3.外治法取双肺俞、双风门、双厥阴俞六穴,将白芥子、法半夏、桂心各15g,延胡索12g,沉香、甘遂各3g,共研细末,用老姜汁调成糊状。将药糊分成6份贴敷于穴位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贴12小时,隔日换药1次。适用于哮喘。

【转归预后】

本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当哮喘出现持续状态或大发作时,要谨防喘脱和内闭外脱,应及时抢救治疗。祛除宿疾伏痰,当为预防哮病发作之首务。在生活调摄上嘱其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易导致过敏的灰尘、花粉、食物、药物和其他可疑异物。

平时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生冷、肥甘、厚味、辛辣、海膻发物等。宜戒除烟酒。鼓励患者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太极拳、内养功、八段锦、散步或慢跑、呼吸体操等方法长期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预防调护】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因冷空气的刺激而诱发。根据身体情况,做适当的体育锻炼,以逐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辛辣甘甜,防止生痰生火,避免海膻发物;避免烟尘异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劳逸适当,防止过度疲劳。平时可常服玉屏风散、肾气丸等药物,以调护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第四节喘病

喘即气喘、喘息,以气息急促为主要临床表现。喘病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已,甚至张口抬肩,严重者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甚至发生喘脱。

作为一个症状,喘可以出现在许多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些阶段的主症时即为喘病。

现代医学的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症等发生呼吸困难可以参照本节。

【病因病机】

喘病常由多种疾患引起,病因很复杂,常见的病因有外邪犯肺、痰浊内蕴、情志失调、久病劳欲等,致使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而成。

实喘多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恋肺气而宣降不利;虚喘多在肺肾两脏,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尤以气虚为主。

病情错杂者,每可下虚上实并见,或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概言之,皆为气机升降出纳失其常态所致。本证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病可及于心。

【诊断】

(1)本病以喘促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性表现。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两肺可闻及干、湿性音或哮鸣音。

(4)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或X线胸片、心电图有助诊断。

【治疗原则】

实喘治以肺,以祛邪利气。采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等法。

虚喘治以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针对脏腑病机,采用补肺、纳肾、益气、养阴、固脱等法。

虚实夹杂,下虚上实者,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适当处理。

【辨证论治】

1.实喘

(1)风寒闭肺

症状: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散寒宣肺。

方药:麻黄汤。

麻黄、桂枝各9g,杏仁、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

(2)痰热遏肺

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黏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大便或秘,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泄痰热。

方药:桑白皮汤。

桑白皮、黄芩各12g,黄连、栀子各6g,杏仁6g,贝母12g,半夏10g,苏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

(3)痰浊阻肺

症状: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黏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

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半夏12g,茯苓12g,陈皮6g,甘草6g,苏子12g,白芥子12g,莱菔子12g。

水煎服,每日1剂。

(4)水凌心肺

症状: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胖黯,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阳利水,泻肺平喘。

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附子6g,白术12g,茯苓12g,白芍13g,干姜6g,葶苈子10g,大枣3枚。

还可加泽兰、益母草、桂枝活血行水。水煎服,每日1剂。

(5)肝气乘肺

症状: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或失眠、心悸,平素常多忧思抑郁,苔薄,脉弦。

治法:开郁降气。

方药:五磨饮子。

沉香10g,槟榔10g,乌药12g,木香12g,枳实12g。水煎服,每日1剂。

2.虚喘

(1)肺气虚

症状: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

治法:补肺益气。

方药: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黄芪12g,白术12g,茯苓12g,甘草6g,防风10g,五味子6g,干姜6g,半夏10g,厚朴12g,陈皮6g。水煎服,每日1剂。

(2)肾气虚

症状: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面青肢冷,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制附子6g,肉桂6g,熟地黄12g,山药12g,山茱萸6g,泽泻12g,茯苓12g,牡丹皮12g,党参15g,蛤蚧15g。水煎服,每日1剂。

(3)喘脱

症状: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方药:参附汤合黑锡丹。

人参15~30g,附子15g。急煎频服,并送服黑锡丹3~4.5g。同时还可加服炒蛤粉2~3g,以温肾阳,散阴寒,降逆气,定虚喘。水煎服,每日1剂。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参蛤散: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哮喘缓解期、汗多、乏力、食纳欠佳者。

(2)左(右)归丸:可用左、右归丸混合,每次9g,每日2次,平时常服。适用于肾虚(包括肾不纳气)之支气管哮喘。

(3)玉屏风散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适用于哮喘缓解期,汗多,动则气短,常易感冒,咳喘每因感冒引发,喘发前常有喷嚏连连,鼻流清涕,痰白清稀。

2.简易方

(1)降气平喘汤:射干12g,麻黄6g,地龙12g,紫苏12g,葶苈子15g,细辛3g,桑白皮20g,徐长卿2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哮喘实证。

同类推荐
  •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评估基本内容、中医用药护理、针灸疗法及护理、推拿护理技术、内科常见病证护理、妇科常见病证护理、儿科常见病证护理、外科常见病证护理、五官科常见病证护理。
  •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该书最早出自于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当时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该书提供了麻醉相关技术,麻醉临床争议与进展 ,危重、疑难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麻醉实践中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介绍。该书结合临床麻醉实践情况,论述了对手术麻醉的安全和风险等方面情况的认识,提出了加强手术麻醉质量管理的建议,进而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从而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及质量管理。
  • 小病不可小视

    小病不可小视

    日常见到的一些症状或小病,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却潜伏着重大危险,或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这些症状或小病往往给人带来可怕的损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可能都有难以忘却的片段、不愉快的经历,甚至于惨痛的教训。这本书将向您提供100多个症状或小病,以及从保健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结合部份实际病例,告诉您应该怎样重视这些症状和小病,从而在保证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适合各阶层广大群众阅读。
热门推荐
  • 恶魔杀手的世界

    恶魔杀手的世界

    伊凡亲眼看着师傅,师兄妹死去,他悲痛欲绝,灵魂被黑暗笼罩,冰冷,他需要温暖,女人的温度,让他找到了暂时的救赎。报仇,他要用敌人的血来祭奠亡魂!
  • 落花终不逢君

    落花终不逢君

    出身在武术世家的木静染在一次武术比赛中意外身亡,灵魂莫名的穿到天启国木婧瑶身上,庆幸自己活着的木静染却被一道圣旨送进宫,短短数日成为了宠妃,顿时后宫人心四起。后宫向来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木婧瑶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应对着一切。
  • 进入漫画做少爷

    进入漫画做少爷

    一本漫画,让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不到我真的会进入漫画中,更想不到刚进漫画就要和人结婚,一系列的事情让我反应不过来。此时唯一要做的就是“跑”,离开这个漫画世界。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鬼王宠上宠:诱拐腹黑狂妃

    鬼王宠上宠:诱拐腹黑狂妃

    前世惨死于挚爱之人的手中。穿越异世她便发誓,只要是有负于她的人定让他生不如死。云家大小姐,天命帝女,腹黑狂傲,残忍嗜血。金銮殿上当众拒婚,圣旨在她眼里只是一张破布。一人之力颠覆朝野,运筹帷幄之间掌控天地变化。宿命的契约让她与人称鬼王的萧珏相遇,腹黑与张狂,嚣张与跋扈,不可一世与眼高于顶,他们生来骄傲。他宣言:“你是世上唯一配的上本王的女子。”她冷哼:“抱歉,你配不上我。”
  • 我的小心眼相公(全本免费)

    我的小心眼相公(全本免费)

    轩辕祺瑞,一个有着令人咋舌身份的男人,他冷漠高傲。当他在不经意间遭遇了一见钟情,事情就开始变的不可思议起来。“可奈,不要离开我,乖乖的在我身边。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小笨蛋,乖乖的,你不知道我有多么的爱你,爱到我离不开你。“任何伤害你的人都会变成我的敌人,任何想将你带走的人都会受到最可怕的报复,你就乖乖呆在我给你建筑的城堡里做我最美的新娘吧。”“说。你是谁的。”“我是。。呜呜。放过人家吧。”她忍不住哀求到。呜呜。“说。你,萧可奈,是我轩辕祺瑞的。”轩辕祺瑞继续驰骋着。汗一滴滴的打在身下女人的身上,汇成了一股股性感的热浪。而身下的女人已经被他喂到哭叫不已了。这种强烈的感受,至于他,也是一种无上的满足。“你是轩辕祺瑞,我是轩辕祺瑞的。我是轩辕祺瑞的!!”喊完了这几句话,萧可奈微微松了口气,以为轩辕祺瑞能稍微饶过自己,却只换来轩辕祺瑞更加霸道的占有。她觉得,她要被轩辕祺瑞连骨头带肉的吃掉了。。。。。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再世无缘

    再世无缘

    (=^.^=)作者认为,一个小小的简介,体现不了文章的内涵。(好吧,其实是写简历无能)所以咧,预知后事,请点击全文阅读。╮(╯▽╰)╭
  • 决定成败的66条管理警示

    决定成败的66条管理警示

    本书从管理者经常遇到的66个问题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目前管理者可能遇到的一些实际经营问题,并配有大量的案例。
  • 生剑录

    生剑录

    星空之下,人皆尘埃。一把利刃撕裂天宇,剑之所向,意欲问天。以我真善,回报万般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