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6800000095

第95章 中医内科(1)

第一节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是最常见的一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本病与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关系密切。对小儿、老年体弱者威胁最大。尤其是时行感冒,常暴发流行,迅速传染,急骤起病,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须积极防治。

普通感冒(伤风)及时行感冒,而以普通感冒的防治为主,西医学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参照本节。

【病因病机】

1.病因

(1)风邪:感冒的主要病因是风邪。“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为六气之首,流动于四时之中,因而外感之病以风为先导。风邪侵袭人体,常兼夹其他当令之时气,相合致病。此外还有非时之邪伤人。非时之邪,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之气候反常而言,由于四时六气反常,太过或不及而伤人致病。

(2)时行病毒:主要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疫邪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多由四时不正之气,天时疫疠之气流行而造成。风邪或时行病毒,侵袭人体发病,其途径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入。若外邪入侵,皮毛防御功能减弱,则由皮毛而犯肺卫,在临床上就产生一系列肺系与卫表症状。

(3)正气不足:感冒之疾,四季可患,但外邪入侵,发病与否,个体差异很大。

这与人体正气的强弱以及卫气的调节功能失常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在起居失常、寒暖不均、疲乏劳累的状态下,尤其是体质虚弱之人,更易发感冒。

2.病机

病位在肺卫,病机为猝感风邪或时行病毒,由口鼻、皮毛而入,犯及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属表实之证。

【诊断】

1.临床表现初起多见鼻道和卫表症状。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声重而嘶,头痛,恶风,恶寒等。部分患者病及脾胃,而表现胸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

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多人同时突然发病,迅速蔓延,首发症状常见恶寒、发热,体温在39~40℃,周身酸痛,疲乏无力。初起,全身症状重而肺系证候并不突出,l~3天后出现明显的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病情较一般感冒为重,体力恢复较慢。

2.病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病程较短,3~7天,普通感冒一般不向里传变。

3.发病季节四时皆有,以冬、春季多见。

【治疗原则】

(1)治疗关键:着眼于卫表和肺系。

(2)基本治疗原则:祛除表邪,宣通肺气,照顾兼症。

(3)解表,亦称疏表。感冒由外邪引起,邪束于表,因此,必须解表,由于外邪是以风邪为主,故而应该疏风解表。

(4)宣肺,即宣通肺气。外邪侵犯皮毛,肺主卫气的防御功能失常,因此产生卫表及上焦肺系症状。使用宣通肺气之药物,使肺的宣肃功能恢复正常,相对又能协助解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协同。

(5)气滞或暑湿伤表的治法。气机不展的病机所在,加用化湿、和胃、清暑、理气之法。

(6)时行感冒的治法。因其常易化热,发生变化,因此清热解毒法是重要而常用的治疗法则。

(7)体虚感冒的治法。因气血虚弱,卫外不固,在治疗上不可以仅仅疏解,发汗之时需注重固表实里,补益气血。

【辨证论治】

1.风寒证

症状: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荆芥10g,防风10g,羌活6g,柴胡6g,薄荷6g,枳壳10g,前胡10g,桔梗6g,独活6g,川芎6g,茯苓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2.风热证

症状: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或高热,微恶风,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金银花10g,连翘10g,荆芥10g,薄荷6g,豆豉6g,芦根10g,牛蒡子1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3.暑湿证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香薷10g,金银花10g,连翘10g,厚朴10g,白扁豆15g。水煎服,每日1剂。

4.表寒里热证

症状:又名“寒包火”,因风寒外束,表寒未解,入里化热所致。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痛,咳嗽气急,痰黄黏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方药:双解汤。

麻黄10g,防风10g,荆芥10g,薄荷6g,黄芩10g,栀子6g,连翘15g,生石膏15g,桔梗6g。水煎服,每日1剂。

5.气虚感冒

症状:素体气虚,复感外邪,邪不易解,恶寒较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咯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

党参12g,甘草6g,茯苓12g,苏叶6g,葛根15g,半夏6g,陈皮6g,前胡10g,桔梗6g,木香10g,枳壳10g,生姜6g,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6.阴虚感冒

症状:阴虚津亏,感受外邪,津液不能作汗达邪,身热,手足心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

白薇10g,玉竹10g,薄荷6g,桔梗6g,豆豉6g,甘草6g,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其他治法】

1.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每次5片,每日3次。适用于风热感冒。

(2)姜枣祛寒冲剂:每次15g,每日3次。适用于风寒感冒。

(3)藿香正气丸:每次5g,每日3次。适用于暑湿感冒。

2.单验方

(1)野菊花或板蓝根15g,水煎含漱,每日3次。适用风热感冒咽痛明显者。

(2)姜末6g,葱花6g,红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风寒感冒。

(3)鲜荷叶24g或干荷叶10g,菊花12g,薏苡仁30g。加水适量煎汤,去渣服用。每日1剂,适用于暑湿感冒。

3.外治法

(1)食醋熏蒸:每平方米居室用食醋5ml,再加水5ml,放沙锅内加热,紧闭窗门,利用蒸汽熏30分钟以上。用于防治流感。

(2)将大蒜捣烂取汁,配成10%大蒜液,每次3滴,每日3次,滴鼻。用于风寒感冒。

【转归预后】

感冒本属轻浅之疾,只要能及时而恰当处理,即可较快痊愈,但对老年、婴幼、体弱患者及时行感冒之重症,必须加以重视,注意有无特殊症情,防止发生向里传变。

【预防调护】

本病在流行季节须积极防治。生活上慎起居、适寒温,在冬春之际尤当注意防寒保暖,盛夏也不可贪凉露宿。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

治疗期间应认真护理,发热者须适当休息。对时感重症及老年、婴幼儿、体虚者,须加强观察,注意病情变化,如高热动风或合并、继发其他疾病。

注意煎药和服药方法。汤剂煮沸后5~10分钟即可,过煮则降低疗效。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进热粥、米汤以助药力。得汗、脉静、身凉为病邪外达之象,无汗是邪尚未祛。出汗后尤应避风,以防再次外感。

第二节咳嗽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既是独立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现代医学中急、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咽炎等可参考咳嗽论治。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侵袭肺。

1.外邪侵袭,痰浊内生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每易遭受外邪侵袭,以致咳嗽反复发作;或因年老体虚,肺脾肾气虚,水津不布,痰浊内停,阻遏于肺,引起长期咳嗽或因吸烟、饮酒等因素伤于肺,继而逐渐形成本病。

2.肺脾气虚,久病及肾肺脾亏虚及于肾,导致肾气亏虚,摄纳无权,故出现动则气喘等肾不纳气之候。

总之,本病病位在肺,以痰湿、痰热、痰瘀为标,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多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诊断】

(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咯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咳而伴喘。

(3)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4)听诊可闻及两肺野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音。

(5)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

内伤咳嗽应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主次处理。

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外感咳嗽则忌敛涩留邪,内伤咳嗽则防宣散伤正,从调护正气着眼。

【辨证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症状: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麻黄6g,荆芥10g,杏仁10g,紫菀12g,白前10g,百部10g,陈皮6g,桔梗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2)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

桑叶12g,菊花12g,薄荷6g,杏仁g,桔梗6g,甘草6g,连翘12g,芦根12g。水煎服,每日1剂。

(3)风燥伤肺

症状: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

桑叶12g,豆豉10g,杏仁6g,象贝母12g,南沙参15g,梨皮12g,山栀6g。

水煎服,每日1剂(4)凉燥伤肺

症状: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

治法:温而不燥,润而不凉。

方药:杏苏散加减。

苏叶10g,杏仁6g,前胡12g,紫菀12g,款冬花12g,百部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缓。常伴体倦,脘痞,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陈皮、法半夏各10g,苍术9g,厚朴6g,紫苏9g,白芥子6g,莱菔子10g,薏苡仁20g。水煎服,每日1剂。

(2)痰热郁肺

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

桑白皮15g,黄芩10g,栀子6g,贝母、知母、桔梗各10g,全瓜蒌15g,橘红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3)肝火犯肺

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方药: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各15g,青黛(另包)6g,海蛤壳、黄芩、知母、天花粉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4)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玉竹、百合、天花粉各12g,贝母、杏仁、桑叶各10g,甘草6ɡ。

水煎服,每日1剂。

(5)肺气亏虚证

症状:病久咳声低微,咳而伴喘,咯痰色白,食少气短,神疲乏力,自汗畏寒,舌淡嫩,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肺气,化痰止咳。

方药:补肺汤加减。

黄芪15g,党参10g,紫菀12g,桑白皮10g,五味子6g,法半夏10g,茯苓12g,白术10g,陈皮、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桑菊感冒片:每次4片,每日3次。适用于风热咳嗽,燥热咳嗽。

(2)蛇胆川贝液:每次1支,每日3次。适用于肺热咳嗽。

(3)清气化痰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痰热咳嗽。

2.简易方

(1)枇杷叶、杏仁、紫苏叶,水煎服,每日3次。适用于新感咳嗽。

(2)黄芩、瓜蒌壳、鱼腥草,水煎服,每日3次。适用于痰热咳嗽。

(3)川贝母、梨汁、冰糖,加水煎服,适用于阴虚咳嗽。

同类推荐
  • 千金方

    千金方

    《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又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22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约撰于652年。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卷 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 ~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 ;卷22疔肿痈疽。总计162门,合方论45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 社区急诊护理

    社区急诊护理

    全书共分四章,主要介绍社区急诊护理特点、急救组织及社区急诊评估、常用现场急救技术、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灾害性事件的救护与遇险生存。本书内容以社区护士实际工作需要为基础,强调现场救护和社区条件下的应急处理,讲解急救技术时图文结合,力求通俗易懂;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从症状出发,强调对常见急诊的判断和应急处理;对常见急诊的社区急诊护理过程作程式化的描述,力求简洁明了,方便学习和掌握,也方便社区护士对社区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社区普及工作;同时增设常见灾害性事件(火灾、水灾、地震)的现场救护内容,包括灾后心理危机的干预,以发挥社区护士在社区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 月经病中医调治200问

    月经病中医调治2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月经病的基础知识,详细阐述了中医治疗调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月经前后诸症、绝经前后诸症等临床常见月经病的各种方法,认真细致地解答了广大患者在寻求治疗调养月经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评估基本内容、中医用药护理、针灸疗法及护理、推拿护理技术、内科常见病证护理、妇科常见病证护理、儿科常见病证护理、外科常见病证护理、五官科常见病证护理。
  •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

    《家庭常见病拉筋拍打使用手册》主要介绍了拉筋拍打疗法的中医基础——经络、拉筋的基本手法、拍打的基本手法、原始痛点疗法,介绍如何应用拉筋拍打疗法治疗家庭常见的小症状、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儿科疾病,解决常见的美容问题。 本书图文并茂,拉筋拍打疗法简单且易于操作,适合广大群众在家庭养生保健中使用。
热门推荐
  • 盛宠妖娆小毒妃

    盛宠妖娆小毒妃

    他,是京城中各路贵人避之不及的纨绔王爷,拿世子爷当活靶子掷飞镖,一把火烧了连皇帝都常常“暗访”的勾栏院,偏生长了一副欺世的娃娃脸,哄的太后团团转,连亲生的皇帝老哥都对他束手无策。她,是京中各路贵人所不耻的女子,扒了荣世子的衣服倒挂在树上三天三夜,当众勾引年仅8岁的太子,矮油,典型的老牛吃嫩草。偏生有个当帝师的爷爷当宰相的爹,身为唯一的嫡出血脉,她表示坑蒙拐骗偷毫无压力。适夜,当艾晓菲从墙头跳下去的时候并没有如料想般落地,反而是落入一个温暖的怀抱。艾晓菲抬眸,入眼的便是那张透着无赖气息的俊颜。容月:“未来的瑞王妃,这么快就投怀送抱了?我们好像还未正式拜堂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凤为王:这个废材惹不得x

    非凤为王:这个废材惹不得x

    一朝被设计爆体而亡,灵魂被牵引进傲灵大陆,成为一个怯懦的废材,然而,陨落的王再次从地狱里崛起这意味着什么?-----傲灵大陆-----哼,废材?混沌全能元素师你说是废材?大师级丹药分分钟炼制当零食吃,超神兽随意召唤当靠枕,各类美男扑上求包养…“你不配做神的继承人!”浴火的凤凰高傲地说。“谁说王者一定要出身高贵,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有实力才是王道。”夜莺不屑地扫了眼凤凰道。谁说一定要是凤凰才能为王?且看夜莺如何在傲灵大陆翻云覆雨,傲视天下强势为王!
  • 快穿:反扑男神攻略

    快穿:反扑男神攻略

    【爽文】(1v1)在奈何桥上被鬼推下桥,本以为她会灰飞烟灭却没想到穿越了??能不能告诉她这个国民男神是谁?说好的高冷腹黑那?谁能告诉她一直跟在她身边的这个系统是谁?说好的不调戏她那?吸血鬼恋情?玩那?暴走僵尸?命都没了?人鬼恋情?你妹啊?说好的帅老公那?系统咱能不能说话算话?系统: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 神罗九禁

    神罗九禁

    一次神秘任务,一个全新的世界,三无轻年的逆天路,一切从一块白玉乾坤锁开始……
  • 帆挂长河

    帆挂长河

    本书为作者诗文选,曾被人评曰:“集半生之年,凝心血之花。”之作。细腻笔锋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平凡而不华丽的辞藻却写出了生活的真谛。
  • 柒苒

    柒苒

    前世在古代被亡国,今世在22世纪遇到了几个和她一模一样为了活下去,不停的做任务下的人。在任务里,死了,就永远不存在了。经历过和好朋友的分离,让他们都懂得了什么叫珍惜,因此她们都在好好完成任务。
  • 仙侠夺剑录

    仙侠夺剑录

    上古世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黄土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民不聊生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受日月精华造就奇石后被上古华夏族人获之,用其秘术,注入神力,铸造诛神剑,朝代更换,神剑被遗落民间,以妖力扰乱人间。后被三派之首蜀山联合女娲族将此剑封印至蜀山藏剑阁内。
  • 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语言的突破(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本套丛书汇集了世界近400年来最伟大的经典巨著,包括了事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奥里森马登等励志大师的不朽著作。《语言的突破》是其中的一册。这些作品无数次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全世界为广大读者所拜读,影响和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被公认为全世界副韦大的、最激动人心的励志经典。
  • 只因你是王俊凯

    只因你是王俊凯

    一个拽拽的女生,碰到一个霸气总裁王俊凯,会发生怎样的爱情故事呢?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