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6800000080

第80章 中医妇科(4)

方药:宫外孕I号方加党参20g,黄芪60g。

(3)包块型:指输卵管妊娠破损时间较长,腹腔内血液已形成血肿包块者。

主要证候: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步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舌质黯或正常,苔薄白,脉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消。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见未破损期)。

消散(经验方):千年健60g,续断120g,追地风、花椒各60g,五加皮、白芷、桑寄生各120g,艾叶500g,透骨草250g,羌活、独活各60g,赤芍120g,当归尾120g,血竭60g,乳香60g,没药60g,上药共为末,每250g一份,纱布包,蒸30分钟,趁热外敷,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

【手术治疗】

(1)停经时间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者。

(2)休克严重,内出血量多或持续出血,虽经抢救而不宜控制者。

(3)妊娠实验持续阳性,包块持续长大,杀胚药无效者。

(4)愿意同时施行绝育术者。

【预后】

本病预后与妊娠部位、时间有关。

(1)早期诊断,可保守治疗免除手术。

(2)输卵管妊娠破裂,必须手术。

(3)不稳定型,在严密观察下可非手术治疗。

(4)宫颈、间质部妊娠必须手术。

【预防调护】

(1)减少宫腔手术,避免产后感染。

(2)积极治疗盆腔炎症。

(3)有盆腔炎、不孕史、宫内节育器者,尤应注意。

(4)异位妊娠术后,积极治疗炎症。

四、胎漏、胎动不安

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

【病因病机】

(1)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2)血热:热伤冲任,扰动胎元。

(3)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固摄滋养胎元。

(4)血瘀:瘀阻子宫、冲任,使胎元失养而不固。

【诊断】

妊娠期间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而无明显的腰酸、腹痛,可诊断为胎漏;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腰酸、腹痛、下坠,或曾屡孕屡堕,头晕耳鸣,夜尿多,眼眶黯黑或有面部黯斑,舌淡黯,苔白,脉沉细滑尺脉弱。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党参20g,白术15g,菟丝子12g,桑寄生12g,续断10g,阿胶10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2.血热证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或腰酸,口苦咽干,心烦不安,便结溺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养血安胎。

方药:保阴煎(方见月经过多)。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3.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妊娠期少量阴道出血,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略滑。

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胎元饮(《景岳全书·妇人规》)。

人参10g,白术12g,炙甘草9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2g,杜仲12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4.血瘀证

主要证候:宿有积,孕后常有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下血,色黯红,或妊娠其闪挫,继之腹痛或少量阴道出血,舌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沉弦。

治法:活血消,补肾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合寿胎丸加减。

桂枝6g,茯苓10g,芍药10g,牡丹皮10g,桃仁10g,菟丝子12g,桑寄生12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预后】

多可继续妊娠,否则可能为遗传或子宫畸形。

【预防调护】

(1)婚前、孕前检查。

(2)孕早期禁房事。

五、子痫

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又称“子冒”“妊娠痫证”,以产前子痫多见。子痫是产科的危、急、重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目前仍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因病机】

(1)肝风内动:孕后阴血养胎,肾精愈亏,心肝失养,肝阳上亢,风火相煽。

(2)痰火上扰:阴虚内热,灼津成痰,痰热交炽,上蒙清窍。

【诊断】

妊娠后期,或正值分娩时,或分娩后,忽然眩晕,昏不知人,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须臾苏醒,醒后复发,甚或昏迷不醒。

【急症处理】

一经确诊,立即住院治疗,积极处理。

【辨证论治】

1.肝风内动证

主要证候: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头痛,眩晕,突然发生四肢抽搐,昏不知人,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时作时止,伴颜面潮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苔无或花剥,脉而数。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羚羊角10g,钩藤10g,桑叶9g,川贝母10g,生地黄12g,菊花9g,白芍10g,茯神10g,鲜竹茹10g,甘草9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2.痰火上扰证

主要证候: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头晕头重,胸闷泛恶,突然倒仆,昏不知人,全身抽搐,气粗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开窍,豁痰息风。

方药: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加竹沥10g。

牛黄,朱砂,黄连,黄芩,山栀,郁金。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温开水溶化灌服或鼻饲每次半丸至1丸,每日2次或3次。

【预后】

子肿、子晕(先兆子痫)、子痫,可视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首先是子肿、子晕,为中药治疗的有效时期,若此时治疗不及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先兆子痫、子痫。

子晕一旦发作,需中西医结合治疗,若治疗及时,处理得当,母子可能平安;若抽搐反复发作,抽搐时间长,往往预后不良。

【预防调护】

(1)早期诊断与治疗。

(2)注意休息,左侧卧位,调节情志,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可控制抽搐,一般不严格控制食盐。

(3)子痫护理,宜单人房间,避声、光刺激,床周加护档,防止病人跌仆,取下活动性义齿等,昏迷期间禁止饮食。

(4)终止妊娠:子痫得以控制,亦应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婴围生期死亡率,并减少产后并发症。

第九节产后病

产妇在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历代医家将产后常见病和危急重症概括为:“三病”,病痉、病郁冒、病大便难;“三冲”,冲心、冲肺、冲胃;“三急”,呕吐、盗汗、泄泻。

产后病的病机特点为“多虚多瘀”,主要有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外感六淫,饮食房劳所伤等。

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须注意“三审”,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产后病的治疗原则为“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具体治法有补虚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固表、调理肾肝脾等。

产后病的用药有“三禁”,即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一、产后发热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是产褥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急重症、至今仍为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因病机】

(1)感染邪毒:正邪交争。

(2)外感:营卫不和。

(3)血瘀:营卫不通,郁而发热。

(4)血虚:阴血骤虚,阳浮于外。

【诊断】

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

【急症处理】

(1)支持疗法: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病情严重者或贫血者,多次少量输血或输血浆。

(2)热入营血,高热不退,心烦汗出,斑疹隐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治宜清营凉血养阴。清营汤加味,或用清开灵注射液,每日20~4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3)热入心包,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甚则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而数,治宜凉血托毒,清心开窍。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4)热深厥脱,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证候,急当回阳救逆,方用生脉散。

(5)西医给予足够的抗生素,或皮质激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抗休克,及时处理伤口。

若有盆腔脓肿切开引流。当病情稳定后,应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辨证论治】

1.感染邪毒证

主要证候:产后高热、寒战,热势不退,小腹疼痛拒按,恶漏量或多或少,紫黯气如臭秽,心烦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方见带下病)合失笑散(方见月经过多)加牡丹皮10g,赤芍10g,鱼腥草10g,益母草12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2.外感证

主要证候:产后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养血祛风,疏解表邪。

方药:荆穗四物汤(《医宗金鉴》)加防风9g,苏叶9g。

荆芥9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地黄12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3.血瘀证

主要证候:产后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营退热。

方药: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丹参10g,牡丹皮10g,益母草12g。

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黑姜6g,炙甘草9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4.血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低热不退,腹痛绵绵,喜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自汗,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治法:补血益气,和营退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方见月经先期)加地骨皮10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预后】

(1)积极合理有效治疗,很快即可痊愈。

(2)中暑发热,病势较急,若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3)感染邪毒发热是产后发热中的危急重症,及时治疗抢救,可痊愈。若失治、误治,可危及生命,即使抢救成功,亦可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而成产后虚损。

【预防调护】

(1)加强孕期保健,注意均衡营养,增强体质,孕晚期应禁房事。

(2)正确处理分娩,产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尽量避免产道损伤和产后出血,有损伤者应及时仔细缝合。

(3)产褥期应避风寒,慎起居,保持外阴清洁,严禁房事,以防外邪入侵。

(4)产后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排出。

(5)有产道污染、产道手术、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有感染可能者,予抗生素或清热解毒之品。

二、产后身痛

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亦称“遍身痛”“产后关节痛”。

【病因病机】

(1)血虚:经脉关节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2)血瘀、外感: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诊断】

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恶风畏寒,关节活动不利,甚则关节肿胀。

【辨证论治】

1.血虚型

主要证候: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头晕心悸;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补血益气,宣络止痛。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加当归10g,鸡血藤15g。

黄芪30g,桂枝6g,芍药10g,生姜6g,大枣10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2.血瘀型

主要证候:产后遍身疼痛,或关节刺痛,按之痛甚,恶露量少色黯,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养血活络,行瘀止痛。

方药:生化汤(方见产后发热)加桂枝6g,牛膝10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3.外感型

主要证候:产后遍身疼痛,项背不舒,关节不利,或痛处游走不定,或冷痛剧烈,恶风畏寒,或关节肿胀、重着,或肢体麻木,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独活10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3g,当归10g,川芎10g,干地黄10g,杜仲15g,牛膝15g,人参10g,茯苓12g,甘草9g,桂心6g,芍药10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预后】

(1)治疗及时,可以痊愈。

(2)失治、误治,可致痹证、痿证。

【预防调护】

(1)产褥期避风、寒、湿。

(2)加强营养。

(3)保持愉快的心情。

三、恶露不绝

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称“产后恶露不绝”“恶露不止”。

【病因病机】

(1)气虚:冲任失固,不能摄血。

(2)血瘀:瘀血内阻,不得归经。

(3)血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

【诊断】

血性恶露日久不尽。

同类推荐
  •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本书笔者将《未刻本叶氏医案》编为1180条,并打乱重新编排,把治疗相同病证的条文归纳在一起,分为72种中医病名,分列在温热病、内科病、妇科病、五官科病、外科病项下,又将讨论病机、治法、脉象、舌苔的条文归纳为“论病制方”“依法制方”“论脉制方”“凭苔制方”各节,还将为数不多的连续病案放在最后。本书是作者对《未刻本叶氏医案》多年的研究成果,既适合初学中医者阅读,又可供研究。
  • 不育不孕良方

    不育不孕良方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为不育,下篇为不孕,系统收集了古今中医治疗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的良方400余首,每个方剂均以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来源等予以分项说明。
  •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绪论、健康与疾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护理学相关理论、护理学理论、护士与患者、评判性思维、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护理与法律、循证护理。
  • 《金匮要略》导读

    《金匮要略》导读

    但原著年代久远,文辞古奥,阅读困难,不易准确理解和掌握。编者立意于深入浅出,释疑解惑,详述原著的写作背景、内容安排、重点难点、学术渊源、学术沿革、学术体系、学术观点、学术评价、应用心得和学习方法等。原文排列顺序以明代赵开美校刻的宋本《金匮要略方论》为准,解说忠实于原著,力求平正公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临床应用,讲清难点疑点。各类病证都在释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病因病机、主要症状、辨证要点、治疗方法、对证方剂、药物配伍、使用方法、调摄养护等,前后系统连贯,要旨一目了然,密切配合临床,贴近医疗实践,便于读者学习、理解和应用。
  • 你了解疫苗吗?

    你了解疫苗吗?

    说起疫苗,大家都不陌生。婴儿一出生就会接种疫苗,一些特殊的职业也需要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使我们远离某些疾病的困扰。但是,疫苗有时又使我们担心。看多了与疫苗相关的负面报道,在接种疫苗前,心里总会有些忐忑。那么,是不是疫苗都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种疫苗呢?这里,我们将讲述各种不同的疫苗及预防接种的基础知识。
热门推荐
  • 桃花源梦

    桃花源梦

    一不小心穿越到桃源村,开始了刷怪打BOSS的生活。出门遇险被一枚酷大叔救了,不小心看到大叔洗了个澡,大叔秒变小鲜肉,分分钟让人想扑倒啊!吃个桃子压压火,桃子大变桃灵,长着粉色翅膀、会卖萌、会斗嘴,会打架……一个600多岁的老桃子,还能不能有点桃样。还说她是桃子6代,想不到穿越之后,我依然还是个坚强的果粉!且看我带着小桃子和小鲜肉一起闯荡江湖啦……
  • 千重界之凶猛符灵师

    千重界之凶猛符灵师

    从小就被告知自己是个残次品而程萧屿却以为只要自己够努力、够坚持,总有一天能得到那个人的一点关爱于是小小的程萧屿模仿着她的喜好,拼命成为她所喜欢的那种孩子然而所有的努力只换来永恒的冰凉背影直到有一天,程萧屿终于学会做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目标拜了个坑爹师父,从此人生天翻地覆!收萌宠、学制符、打坏蛋、救老爹……有千百种磨难,就有万千种机遇和幸运!土匪甲:我…我靠!不是说符灵师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吗?!她她她怎么如此凶残?!土匪乙:我擦别靠了赶紧逃命吧!她可能不是人!一干原本跳出来想要打劫的土匪吓得屁滚尿流哄的一声落荒而逃!程萧屿:我还没炸够呢跑什么跑,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
  • 遇见花开,遇见你

    遇见花开,遇见你

    初夏的凉城是那么美丽啊!特别是在一个只有薰衣草的自然花园。薰衣草是一种馥郁的紫蓝色的小花,它就像它的所在地一样具有浪漫的情怀。传说这些薰衣草能受到时尚族群的青睐,是因为它们还有许多浪漫美好的寓意。薰衣草有极大的内涵,隐蕴着正确的生命态度。人们一直将薰衣草视为纯洁、清净、保护、感恩和平的象征。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
  • 星空恋之我还爱着你

    星空恋之我还爱着你

    “你个流氓,无赖,王八蛋。”“你个白痴,笨蛋,母老虎。”他是六大家族中的王,是圣樱学院的霸道校草,他腹黑,他霸道。她只想做一个普通的人,她并没有想过自己会爱上他,也没想过他会缠上自己。“我警告你,别再过来了哦!”“呵,警告无效。”……
  • 我的魔仙老婆

    我的魔仙老婆

    他,苦历轮回的至尊;她,封印万年的魔灵;本不相干的两者相遇,为了爱情,为了亲情,抛头颅洒热血;红尘中寻觅轮回,书写一段不朽的传奇……
  • 厉少的珏代小妻

    厉少的珏代小妻

    据说,她爷爷的爷爷是两百多年前闻名大江南北的风水大师。一次偶然,他得到了一枚富蕴天地灵气的异宝。此物不是珠,不是琉,更不是翠,不与世间任何一种物质完全相同,因为外表极像玉,爷爷的爷爷给它取名珏。从那以后,慕家一珏而起,后辈子孙代代荣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东方自有幻想乡

    东方自有幻想乡

    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一只生物,说不准,它转过身就能吃掉你!
  • 灵根

    灵根

    少年方羿偶得天缘,惊天一剑安天下!修真界白手起家,寻仙缘、三步登天,建宗立派,从三流小派终与修真界五大翘楚平起平坐,经历远超九九天劫的“五元雷劫”,却发现进入的并非仙界……且看方羿一步步成长,揭开始神创世、进化之谜,缔造三界第一传奇。创新仙神构架,太古寒武纪、元古震旦纪、中古混元纪、近古仙神纪四大纪元呈现。亘古苍凉、残忍杀戮的进化之罪与传统文化的灵魂碰撞;傲骨柔情、红颜知己;建功立业、缔造传奇……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