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6800000108

第108章 针灸学入门(1)

针灸疗法即通过针刺与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因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为人类的健康起了重大的作用。只要运用得当,无任何副作用。

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古代原始社会的人类,由于居住在山洞,地处阴暗潮湿,加上与野兽搏斗,故会发生创伤而出血,而这时身体某处的痛楚有时会减轻,所以当某处有痛楚时,除祈祷鬼神外,很自然地会用手去揉按、捶击痛楚处或那些因创伤出血而使病痛减轻的部位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经过磨制而成的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某部,或放出一些血液使疗效更为显着,从而创造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

随着人类智慧和社会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针具由石针、骨针逐步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至现代的不锈钢针。

灸的发明,当是人类知道用火以后。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痛时,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故认识到灸熨可以用于治疗,继而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到艾灸。

几千年来,针灸不仅对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起过重大作用,而且早就流传到国外。

早在公元6世纪,我国针灸就传到朝鲜、日本等,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到欧洲,从此针灸的国际交流甚为频繁。目前,有120个国家使用和研究针灸,我国独特的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经络腧穴总论

一、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中医临床各科均有指导作用。

针灸治疗是以腧穴为刺激点,而腧穴均分布在经络的循行线上,凡辨证分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为依据。故针灸治疗与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其交接的规律为: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肺经开始到肝经为止,再由肺经逐经相传,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物质而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从而表明它们与十二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但与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也称“别道奇行”的经脉。

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具有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经脉气血、协调阴阳及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部分。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经络中的经脉与奇经八脉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了肢体筋肉皮肤,加之细小的浮络和孙络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其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从而完成调和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四)经络的病理变化

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失调时,即会产生一些病理变化。实证由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而致,多见沿经脉所过处发生的肿痛,即“血伤为肿”“不通则痛”,如手阳明经病的齿痛、上肢外侧前肿痛,虚证多为经气虚陷、气血不足而成,往往局部会出现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即气血不能荣于经脉,如痿废、大指次指不用等。

十二经脉中的经气衰竭时,经脉所联系的器官功能也必然呈现衰竭。

由于经络把人体内外联系成一个整体,当机体处在正虚邪实的情况下,经络则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可以借经络通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传变。如风寒之邪侵犯肌表,初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继而入舍于肺而咳嗽、胸闷、气促等。由于经络在人体内有多种联络途径,故又为病变互相影响的渠道,如肝脉挟胃上行,若肝气失于疏泄,则脾胃不和而出现嗳气、吞酸、呃逆、呕吐等;肾脉从肾上贯肝,肾阴亏损致肝阳上亢则出现烦躁易怒、头痛、失眠、潮热盗汗等。

由于经络在人体有内外相联的特点,故内脏发生病变时亦可通过经络由里达表,从而在其相应的体表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故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又是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如肝病胁痛、目赤肿痛,肾病腰痛、耳聋,心火上炎致口舌生疮等。

(五)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及所属络的脏腑,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

临床上亦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臂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腧穴

(一)腧穴的发展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俗称穴位。

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经脉-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并逐步积累起来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当身体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砭刺、叩击、按摩、针刺、火灸,发现可减轻或消除病痛,即为“以痛为输”的取穴方式,即为腧穴的无定位、无定名阶段;随着对体表施术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逐步深入了解,积累了对较多穴位的认识,有确定的位置和主治病证,因而给予位置描述和命名,即定位、定名阶段;随着对腧穴主治性能知识的积累,古代医家把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归类,并与经络相联系说明腧穴不是体表孤立的点,而是与经络脏腑相通,于是通过总结、分析,分别归属各经。即定位、定名、归经阶段。

(二)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3类。

(1)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2)奇穴: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三)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意,它是历代医家以其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像的方法而定的。有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有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有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名称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称如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有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的局部形象而命名;有根据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有根据腧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

腧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之所,当人体各组织脏器和经络功能失调时,可在相应的腧穴上有所反应。因此,通过对某些腧穴的检测可以协助诊断疾病。

(四)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它们均可治疗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眼区及其周围的穴位均能治疗眼疾,胃脘部及其周围的穴位均能治疗胃痛等。

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出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的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经脉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证。

3.特殊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针灸腧穴所发挥的作用机制与用药不完全一致。它的特点在于针灸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如腹泻时针天枢穴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又可通便。又如实验证明,针刺足三里穴既可使原来处于弛缓状态或处于较低兴奋状态的胃运动加强,又可使原来处于紧张或收缩亢进的胃运动减弱。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胆囊穴治疗胆绞痛等。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即为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成“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

(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针灸临床中,治疗效果与取穴是否准确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定准穴位,必须掌握好定位方法,常用定位方法有以下4种。

1.“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即以《灵枢·骨度》篇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结合历代学者创用的折量分寸(将设定的两骨节点或皮肤横纹之间的长度折量作为一定的等份,每1等份即为1寸,10等份为1尺)作为定位的依据。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这一标准在其自身测量。常用的“骨度”折量寸见下表。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俗称自然标志定位法。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1)固定的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如腓骨小头前下方1寸定阳陵泉;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眉头定攒竹;脐中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即需要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3.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常用有以下3种。

(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呈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同类推荐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生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效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儿科常见疾病诊治》一书,目的在于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医说论语

    医说论语

    本书共分20个篇章,主要以人为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合理、恰当地应用先进的诊疗技术,使中国百姓既能够享受传统人文关怀的和谐与温馨,又能够享受医学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具体内容包括学而篇、公冶篇、乡党篇、子路篇、季氏篇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女性疾病

    女性疾病

    本书就女性常见病、孕产妇期间女性易患疾病、月经期女性疾病、乳腺病症、以及更年期女性常见症状等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提出的具体问题,提供治疗建议和康复方案。
  •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内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内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分为急症、中毒及各系统疾病共十个章节。
热门推荐
  • 嫡女药师:邪王的极品私宠

    嫡女药师:邪王的极品私宠

    她是天赋异禀的第一炼药师,却惨遭渣男贱女联手欺瞒害死,一朝重生,成为人见人笑的第一小废物。他是恶名招彰的恶魔黑帝,清冷孤绝,腹黑无耻,却唯独对她另眼相看。他步步设套将她引诱,假装无意实则良苦用心。某日,他将她成功诱拐入怀,含羞道:“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
  • 锦瑟

    锦瑟

    乖张落落大方的孙紫凝,有时会带点迷糊,心里有着很多的牵思结,主爱电脑黑客。没人教完全靠自学的她,在黑客世界中遇到了上官云祁,想要挑战上官云祁家的一级保护层,开始昼夜不停的解着谜团,同时也会学习各种解谜团的步骤……
  • 一品夫人:农家医女

    一品夫人:农家医女

    上有严厉的寡妇娘,中有不省心的姐姐,下有痴傻的弟弟,一日三餐吃不饱,穿到了这样的家庭里,但没关系,就凭她对草药的熟知,定能发家致富奔小康。**家有叔婶姑姑一大堆,人多事乱不省心。谁说唐家女愁嫁,这一群一群,赶着上门来求亲的都是谁。只是二姐,咱能不这么好高骛远吗?什么?有内情?**【片断一】县令公子一门心思想娶了她,死活赖在她家不肯走,骗吃骗住。这天,县令公子不耐烦的问她到底喜不喜欢他,只见她冷冷的横了一眼说:“不喜欢”。然后,在他发怒之前说:“你应该问我爱不爱你。”童子鸡的县令公子一下就羞涩了,扭捏的问:“你爱我吗?”“不爱。”轻蔑一笑,顺脚将他踹进了水塘。叫你小子摆官少爷的谱,叫你小子在我家当大爷,真当姐好欺负呢!姐不过是看在银子的份上,忍你……**【片断二】行医救世,开铺从商,名利双收之际。竟然有一个中年美大叔跑出来想分一杯羹,美名曰:我是你爹。屎可忍,尿不可忍,谁不知道她是小财迷,竟然还想骗她的银子。不发威,还真当她是病猫吗?“来人,关门放恶犬。”“你说谁是恶犬啊?”某男一脸凶残的瞪大了眼,暗自思索,女人果然是不能宠的!**此文非常正经。就是,穿越到古代,有钱有地有男人……过上幸福日子的故事。
  • 都市之美不胜收

    都市之美不胜收

    在妹子们看来,陈铭有一双神奇的手,不仅能减肥,能祛痘,能除疤,还能除疤、整形、丰胸……
  • 青莲天帝

    青莲天帝

    混沌初开,青莲初生,混沌不灭,我便不死,混沌不毁,我便犹存。神又如何?仙又如何?这次我要做那诛仙弑神之人。
  • 他体内有仙树

    他体内有仙树

    林飞原本是个文学宅,某天,一颗仙树进入了他的体内,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 魔方世界之神兵降临

    魔方世界之神兵降临

    在游戏里打boos,获得了3件套装后就来到了魔方世界让后变成了精灵伪娘结果……来看吧。
  • 盖馆物语

    盖馆物语

    “我”叫刘百千,一个被命运诅咒的青年。我继承家族事业成为一名“入殓师”,也是家族最后一位“知客”!“我”给人入殓,为人盖棺!我小心的将秘密一层层揭开,留给我的真相又将是什么?
  • 员工健康手册

    员工健康手册

    本书从工作、饮食、睡眠、心态、运动、习惯、预防疾病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了办公室工作员工如何保健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