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艘满载石油的英国轮船“巴尔巴拉”号在大西洋上航行,就曾遭到旗鱼的攻击。当时,一条特大的旗鱼冲向“巴尔巴拉”号,用“利剑”刺穿油轮的钢板,海水从大窟窿里涌进船舱,船员们惊慌失措,以为遭到了鱼雷的袭击,但船并没爆炸。船员们清醒过来,在船体摇晃中他们看到一条大鱼飞快地游向另一边。过了一会儿,这条大鱼回过头来,又朝船身冲来,刺穿了船舷的另一个地方。结果,旗鱼的“利剑”被折断了,一个水手用绳索套住了鱼尾巴,大家把这条鱼拖到甲板上。经测量,这条旗鱼身长5.28米(包括1.54米的吻部),体重660千克。
小课堂
旗鱼种类较多,主要有真旗鱼、目旗鱼、黑皮旗鱼、芭蕉旗鱼,其习性大同小异。体延长,稍侧扁,长可达5米多。
海中的刺猬——刺豚
刺豚是生活在海洋底层的鱼类。它本身不太喜欢游泳。如果不是长了一身的硬刺,恐怕它早就被无情的大自然淘汰掉了。那刺豚怎么能把身上的硬刺膨胀起来呢?原来刺豚的身体构造很特殊:在它肠子的下方,有一个向后扩大成带状的气尖。刺豚一旦遇到天敌,就会立即冲向水面,张嘴吸入空气,使气尖中充满气体,或者张开小嘴吸入大量海水。因为刺豚腹部的皮肤比背面的皮肤松弛,加上气尖又位于肠子的前下方,所以刺豚头部和腹部膨胀得很大,这使它能够浮于水中。天敌拿它没有一点办法,因为从任何一个方向下嘴都必然会被刺豚的硬刺扎伤,所以它的天敌只好放弃这个多刺的美味佳肴了。待危险过后,刺豚又要以很大的力量从鳃孔以及嘴中排出空气或者是海水,使身体恢复正常。
刺豚是海洋中的弱者,但是它依然能够生存下来。就是海洋中的鲨鱼也拿它毫无办法。一次,潜水员看到一条凶猛的鲨鱼用长满利齿的大嘴,扑向小刺豚,小刺豚突然把身上的硬刺张开,就像一个长满刺的仙人球。穷凶极恶的大鲨鱼一口咬在了小刺豚的身上,霎时,大鲨鱼满嘴流血,不得不把刺豚从嘴里吐了出来。气急败坏的大鲨鱼围着小刺豚转来转去,却始终不能得手,只好扫兴而归了。当危险过后,小刺豚又恢复了平时的样子,悠哉悠哉地回家去了。
海底电动机——电鳐
电鳐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2米,很少在0.3米以下;背腹扁平,头和胸部在一起;尾部呈粗棒状,像团扇;一对小眼长在背侧面前方的中间;在头胸部的腹面两侧各有一个肾脏形蜂窝状的发电器;它们排列成六角柱体,叫“电板”柱。
电鳐可以发电,并靠发出的电流击毙水中的小鱼、虾及其他的小动物,这也是一种捕食和打击敌害的手段。电鳐栖居在海底,由于会发电,人们还叫它活的发电机、活电池、电鱼等。
电鳐可以放出50安培的电流,电压达60-80伏,有海中“活电站”之称。电鳐每秒钟能放电50次,但连续放电后,电流逐渐减弱,10-15秒钟后完全消失,休息一会后又能重新恢复放电能力。电鳐的放电特性启发人们发明和创造了能贮存电的电池。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干电池,在正负极间的糊状填充物,就是受电鳐发电器里的胶状物启发而改进的。
淡水中的“国宝”——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鳇鱼,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鱼类为主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
大名鼎鼎
中华鲟特别名贵,外国人也希望将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内繁衍后代,但中华鲟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它们也要千里寻根,洄游到故乡的江河里生儿育女。在洄游途中,因为它们表现了惊人的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所以人们给它冠以闪光的“中华”二字。
温馨农场
最熟悉的动物——家鸡
家鸡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家鸡是由原鸡长期驯化而来的,它的品种很多,如来航鸡、白洛克、九斤黄、澳洲黑等;另外,它仍保持着鸟类某些生物学特性,虽飞翔力退化,但习惯于四处觅食,不停地活动;它听觉灵敏,白天视力敏锐,具有神经质的特点,且食性广泛,并借助吃进的砂粒石砾以磨碎食物。
闹钟
古代计时器尚未发明,早晨的鸡鸣声,表示向人们报告新一天的开始。它不仅是庄户人家的时钟,也是公共生活的时钟。“战国时代,着名的函谷关,开关时间就以鸡鸣为准。落魄而逃的孟尝君,面对大门紧闭的关口,担心后面追兵到,食客中有会口技者,学鸡鸣,一啼而群鸡尽鸣,骗开关门。”这个故事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传为熟典。
为什么鸡飞不高呢?
家鸡的祖先是野生的,那时候它们也会飞。后来,人类把野生的鸡抓回来驯养,久而久之,它们就适应了被人饲养的生活环境。鸡的翅膀逐渐退化,肌肉组织也发生了变化,身体越来越重。这样经过了几千年,家鸡自然就不会飞了。
“假扮天鹅”——家鹅
家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鹅,头大,喙扁阔,前额有肉瘤;脖子很长,身体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脚大有蹼;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强;生长快,寿命较其他家禽长;体重4-15千克;孵化期一个月;栖息在池塘等水域附近;善于游泳。家鹅的主要品种有狮头鹅、太湖鹅等。
晋朝王羲之爱鹅,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鹅走路时不急不徐;游泳时,悠闲自在。王羲之爱鹅,也喜欢养鹅。他认为养鹅可以陶冶情操,从鹅的体态姿势、行走姿态和游泳姿势中,体会出自然就是美的精神以及书法运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而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那样,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
为什么鹅会游泳?
鹅和鸡都是被人驯服的家禽,可是鹅和鸡却不大一样——鹅会游泳。鹅和鸡的羽毛不一样,鹅的羽毛像船的外壳一样,而且上面有一层油脂,水不会沾湿羽毛。鹅的脚趾间有一层皮肤连起来的蹼,在水中游泳是可以用来滑水的。
从天而降——家鸭
鸭有家鸭和野鸭两大类。家鸭是常见的家禽。隶属于鸟纲,雁形目,鸭科,头大而圆,嘴长而扁平,边缘呈锯齿状,领部较长,尾短。家鸭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栖息于池塘附近,性情胆怯,喜欢集群,杂食性,每年产卵100-300枚,孵化期为26-28天。
为什么鸭子走路时摇摇摆摆的呢?
鸭子有一张又扁又宽的大嘴巴,它的脚像船桨一样,喜欢在水中游泳。鸭子的腿很短,脚又太靠近身体,所以必须把身体往后仰才能够保持平衡,不致摔倒。要维持这样的姿势走路,只能一摇一摆的了。
乖巧懂事——家燕
家燕,本属鸟类体小型,体长130-180毫米;翅尖长,尾叉形;背羽大都灰蓝黑色,因此,古时把它叫做玄鸟;翅尖长善飞,嘴短弱,嘴裂宽,是典型食虫鸟类的嘴形;脚短小而爪较强。世界上有20多种,中国有4种,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较常见。家燕,前腰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乳白色。燕子一般在4-7月繁殖。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巢为皿状。
相传春秋时代,吴王宫中的宫女为了探求燕子迁徙的规律,曾将一只燕子的脚爪剪去,看它是否在第二年仍旧飞回原地。无独有偶,晋代有个叫傅咸的,亦用此法观测,结果这只缺爪的燕子在次年春天又飞回来了。燕子一般在夜里飞迁,尤其在风清月朗的夜晚飞得更快更高。白天燕子则在地面休息觅食。对燕子的飞迁习性,古代的诗人曾这样描述:“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什么燕子能预报天气?
下雨之前,燕子总能准确地向我们预报天气。因为下雨前,空中的湿度大,而且气压很低,这使得昆虫们都在低空飞行,这时正是燕子捕食的好机会。为了得到更多的食物,燕子们也就飞得很低了。
小课堂
燕子,有楼燕、白腰雨燕、家燕、岩燕、灰沙燕、金腰燕和毛脚燕等种类。不同的燕子有不同的生活习性。
和平的象征——鸽子
鸽子也称家鸽、鹁鸽,鸽子的祖先是野生原鸽。早在几万年以前,野鸽就成群结队地飞翔,在海岸险岩和岩洞峭壁筑巢、栖息、繁衍后代。由于鸽子具有本能的爱巢欲,归巢性强,同时又具有野外觅食的能力,久而久之被人类所认识,于是人们就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鸽子作为家禽饲养。
鸽子具有强烈的归巢性,无论家鸽或野鸽均具有这种特性。一般来说,它们的出生地就是它们一生生活的地方。任何生疏的地方,对鸽子来说都不是理想的地方,都不能安心逗留,它们时刻都想返回自己的“故乡”,尤其是遇到危险和恐怖时,这种“恋家”欲望更强烈。若将鸽子携至距“家”百里、千里之外放飞,它都会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返归,并且不愿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栖息。
和平鸽
把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并被世界公认,当属毕加索之功。1940年,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匪徒攻占了法国首都巴黎。当时毕加索正心情沉闷地坐在他的画室里,这时有人敲门,来者是邻居米什老人,只见老人手捧着一只鲜血淋漓的鸽子,向毕加索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原来老人的孙子养了一群鸽子,平时他经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条作信号来招引鸽子。当他得知父亲在保卫巴黎的战斗中牺牲时,幼小的心灵里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白布条表示向敌人投降,于是他改用红布条来招引鸽子,显眼的红布条被德国法西斯发现了,惨无人道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扔到了楼下,他惨死在街头。令人痛恨的是,法西斯还用刺刀把鸽笼里的鸽子全部挑死。
老人讲到这里,对毕加索说道:“先生,我请求您给我画一只鸽子,好纪念我那惨遭法西斯杀害的孙子。”随后,毕加索怀着悲愤的心情,挥笔画出了一只飞翔的鸽子,这就是“和平鸽”的雏形。
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又欣然挥笔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当时智利的着名诗人聂鲁达把它叫做“和平鸽”,由此,鸽子才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为什么信鸽不会迷路呢?
信鸽远行千里,总是能够顺利返航。科学家们对此有着不同的解释:鸽子有识别天体的能力,可以依靠太阳和星星识别方向和地理位置;鸽子两眼之间有个突起,它像指南针一样,能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为鸽子指明方向;太阳黑子、宇宙射线和气象条件等可能影响信鸽的定向感觉。
小课堂
鸽子有野鸽和家鸽两类。野鸽主要分树栖和岩栖两类,有林鸽、岩鸽、北美旅行鸽、雪鸽、斑鸠等多种。家鸽经过长期培育和筛选,有食用鸽、玩赏鸽、竞翔鸽、军鸽和实验鸽等多种。
镇定勇敢——麻雀
麻雀,嘴短而强健,呈圆锥形,稍向下弯;初级飞羽9枚,外缘有两道淡色横斑。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处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麻雀双脚跳跃前进。麻雀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自己其中的一篇随笔中曾写到过麻雀。文中的老麻雀为了自己的子女,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与比自己高大几倍的猎狗怒目相对,无论猎狗怎样的恐吓与怒斥,老麻雀都不退缩。瞬间,一个高大勇敢的母爱形象在人们心中已经栩栩如生了。
害虫的天敌——大山雀
大山雀的羽色黑白分明,叫声和谐入耳,性情活泼,不大怕人,讨人喜爱。更值得赞赏的是,它以嗜吃害虫而着称。大山雀在国内分布很广,数量比较多,无论是平原、丘陵,还是高山上的树林、果园,都有它们的活动踪迹。它们从不结成大群,常双双对对或四五只一起活动。在树洞或石隙中营巢,巢做成精制的杯状,以草茎、地衣、苔藓等物构成,巢内铺垫些毛、羽或棉絮等细软物质。大山雀每窝平均产卵8枚,孵化主要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15天。雏鸟经过半个月的喂育便可离巢,几天后就可自行取食,逐渐脱离亲鸟独立生活。
大山雀是害虫的一大天敌。在果园中,它的食物有74.14%是昆虫,其中有对苹果树、梨树和桃树危害严重的梨象(虫甲)、金(虫甲)、青刺蛾、天牛幼虫、蝽象等害虫;在农田附近吃直翅目、鳞翅目害虫;在针叶林内,它是吃松毛虫的好手,而且能啄食树皮内越冬的松毛虫。据统计,1只山雀一天能消灭200条松毛虫。通过饲养大山雀的幼鸟试验得知,1只幼鸟每天要吃1-2龄的松毛虫1842条,吃蛾子30只以上。它一昼夜所吃的害虫总量,可与自己的体重相等,甚至有时还能达到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