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5900000029

第29章 晋(3)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任命贾充为大都督总指挥,派镇军将军司马伷、安东将军王浑、建威将军王戎、平南将军胡奋、镇南大将军杜预、龙骧将军王睿、巴东监军唐彬等七路大军,共二十多万兵马,同时出击,大举伐吴。贾充不赞成征伐东吴,他上表具陈理由,一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幽并之戍,天下劳扰,年谷不登,兴军致讨,惧非其时”,二是“又臣老迈,非所克堪”。晋武帝阅表后大为不快,下诏说:“君不行,吾便自出。”贾充无奈,只好拿了节杖,坐守中军,南屯襄阳,总督各路军队。晋军在先后打下荆州、攻克武昌后,贾充又上表说:“吴未可悉定,况春夏之际,江、淮下湿,疾疫必起,宜召诸军,以为后图。”晋武帝对他的意见置之不理。各路伐吴军队英勇战斗,终于在公元280年消灭了东吴。贾充在这次伐吴战争中始终采取消极态度,可是,在战争结束后,晋武帝派遣侍中程咸****时,还赏赐他帛八匹,给他增邑八千户。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四月,贾充病逝,时年65岁。

王导——东晋杰出的政治家

王导(公元276-公元339年),东晋丞相、政治家。字茂弘,山东临沂人,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甚密。南渡来建业后,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土着,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王导历三朝为宰辅,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为方针,保持东晋的安定局面。由于战乱扩大,北方士族和中原百姓大批南渡,他们占土地,要特权,与土着的矛盾日益尖锐。为缓和矛盾,王导一方面积极拉拢土着豪门,许以高官厚禄,保证他们的财产身家安全;另一方面又在南方豪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和移民,使土着与侨民各得其所,使晋室转危为安。王导提倡勤俭建国,曾指牛首山双峰为天阙,婉转地使晋元帝放弃在都城正南门立双阙、摆威风的主张。因他扶持晋室功勋卓着,所以朝野倾心,号为仲父。晋元帝把他比作管夷吾,亲自对他说:“卿,吾之萧何也。”死后赐葬幕府山西南麓。

拥立元帝,建立东晋

王导素和司马懿的曾孙、琅琊王司马睿友善。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晋怀帝任命睿为安东将军,出镇建邺(后改建康,今南京)。王导相随南渡,任安东司马。他主动出谋划策,联合南北士族,拥立司马睿为帝(晋元帝),建立东晋政权。王导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从兄王敦都督江、扬六州军事,拥兵重镇,群从弟子布列显要。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出身中原着名士族,是老练的政治家,是东晋朝的实际创造者。元帝向来缺少才能和声望,在晋室中又是疏属,他能够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导的支持。元帝因此把王导比做自己的“萧何”,极为倚重。长江流域建立汉族政权以后,有利于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入,经济和文化也逐渐发展。曾有晋墓砖铭赞道:

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

自东晋至陈亡的三百年间,南方经济上升,文化更是远远超过北方,这是东晋和南朝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首先创立东晋政权的晋元帝和王导是有功的。

南北氏族,绥抚新旧

王导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首先是“绥抚新旧”,也就是善于调剂新来的北方(中原)士族和旧居的南方(江东)士族之间的矛盾。东晋建国之前,正当八王混战,匈奴、羯起兵反西晋,黄河流域陷入大混乱的时候,中原一部分士族和民众渡江避乱。王导曾劝司马睿选取北方名士百余人作属官,使他们有个安身之地。当时知名的有:以前颍川太守刁协为军咨祭酒,前东海太守王承、广凌相卞壶为从事中郎,江宁令诸葛恢、历阳参军陈颧为行参军,前太守庾亮为西曹椽等。但有不少名士在开始的时候,对东晋的前途是怀疑和悲观的,在王导对他们纵谈形势以后,他们的态度有了变化,这批流亡士族在王导的率领下逐渐趋于稳定。

西晋灭吴以后,南方士族被排斥,仕进很困难。王导想要在吴国境内建立以北方士族为骨干的东晋朝,联络南方士族便成为极其重要的事务。司马睿初到建康,南方士族都不理他。过了好久,还没有人来求见。王导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正好王敦来朝,王导对他说:“琅琊王仁德虽厚,名威尚轻,你的威风已振,应该有所匡助。”于是安排在三月初三上巳那天,让司马睿肩舆出巡,王敦、王导以及北方名士骑马随从。隆重的仪仗,威严的行列,使南方士族体会到司马睿可能就是北方士族拥戴出来的江东之主。于是“江南之望”的顾荣、纪瞻等都很惊惧,相率拜于道左。王导趁此对司马睿说:“古来想要成王霸之业的,莫不礼敬故老,虚心求教,以招揽贤俊,何况当前天下变乱,大业草创,更加急需人材!顾荣、贺循是南方士族的首领,如果这两人招来了,其余的人自然没有不来的。”司马睿使王导亲自去招顾、贺,二人应命来见,被分别任命为军司马和吴国内史。司马睿有一次对顾荣说:“寄人国土,时常怀惭。”荣跪对说:“王者以天下为家,殷商从耿迁毫,东周由镐及洛,古来如此,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从两人的问答语中可以窥知,双方已有某些合作的默契。从此,南方士族归附,成为东晋政权的一个构成部分。

但是,在南北士族之间仍然界限分明,矛盾很深。北方的“亡官失守之士”,“多居显位”,而南方士族,如贺循后任太常,纪瞻官居侍中,只是虚名具位,并无实权,难免使“吴人颇怨”。王导为了联络南方士族,常常学说吴语。以说洛阳话为正统的北方士族,曾讥讽他没有什么特长,只会说些吴语罢了。王导曾向南方士族陆玩请婚,陆玩推辞说:“小山上长不了大树,香草臭草不能放在一起,我不能开乱伦的例。”江南望族有两种,一为文化士族,一为武力强宗,前者较易笼络,后者难以驯服。义兴郡(今江苏宜兴县)周圯就是江南最大的强宗之一,他因为受到北士经侮,准备起兵杀诸执政,以南士代北士。阴谋败露后,忧愤发病,死时嘱咐儿子周勰说:“我是被那些伧子(南人对北人的蔑称)气死的,你要为我报仇,才是我的儿子!”周勰秉承父志,谋起兵攻王导、刁协。先是假称奉其叔父从事中郎周札之命聚众数千,但周札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周勰惧不敢发。但周勰族兄周续聚众响应。司马睿拟发兵征讨,王导说:“少发兵不足平寇,多发兵则朝廷空虚,周续族弟周莛,忠义有谋,足可除续。”莛被派去后,果然用计杀掉周续。事平之后,朝廷任周札为吴兴太守,周莛为太子右卫率,对周勰则因周氏豪望,未敢穷追,抚之如旧。这就是说,王导当时为了争取南北士族之间的相对平衡,基本上是采取的忍让态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维系伦纪,义固君臣

王导在政治上的另一项措施是“维系伦纪,义固君臣”,也就是调剂王氏势力和司马氏势力的矛盾。大兴元年(公元318年),晋元帝即位受百官朝贺时,再三请王导同坐御床受贺,王导再三辞让不敢当。原来晋元帝除了姓司马以外,其他任何实力都没有。他在政治上完全依靠王导,军事上完全依靠王敦,重要官职多被王氏占有。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要请一个大臣同坐受贺,可以想见司马氏的微弱了。

晋元帝登帝位以后,不满意王氏的骄横,想削弱王氏势力。他引用善于逢迎的刘隗、酗酒放肆的刁协作心腹,并且暗中作军事布置,释放扬州地区内沦落为僮客的北方流民,把他们组成军队,任命南方士族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兖、豫等六州军事;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等四州军事,各率万人,分驻合肥、淮阴,名义上是北讨石勒,实际上是对付王敦。王导因此被疏远,但他仍能保持常态,不作计较,说明他胸有成府。王敦本来是个野心家,乘机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于永昌元年(公元322年)自武昌举兵,攻入建康,杀了戴渊、周颤、刁协,刘隗逃奔石勒。王导认为佞臣扰乱朝纲,同意王敦来“清君侧”,但当这些人被杀诛以后,帝室势力退缩回去,王敦还想进一步篡夺政权,王导便表示坚决反对,出面来维护帝室。原来西都覆没、四方劝进的时候,王敦欲专国政,恐怕元帝年长难制,想更议所立,王导不从,及至王敦攻入建康以后,对王导说:“那时不听我言,几乎全族被灭。”但王导始终不为所动。王敦无法实现他的野心,只好退回武昌。

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晋元帝病死,晋明帝(司马绍)继位,王导辅政。王敦以为有机可乘,又加紧图谋篡夺,王导站在维护帝室立场坚决反击。这时王敦病重,不能自将,其兄王含为元帅,以水陆军五万陈于江宁南岸。王导致信王含说:“你今天这番举动,恰似王敦当年所为。但形势已完全不同:那年是因为有佞臣乱朝,人心不定,就是我自己也想外离以求自济;可是今天,先帝虽然去世,还有遗爱在民,当今圣主聪明,并无失德之处。如果你们竟妄萌逆念,反叛朝廷,作为人臣,谁不愤慨?”并坚决表示“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同时具体部署兵力坚决抵抗。先是王导听说王敦病重,就率子弟为敦发丧,将士们以为王敦真的死了,大大鼓舞了士气。在一个夜晚,王导命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率甲兵千余人渡江偷袭,王含无备,被杀得大败。王敦得报以后,气急败坏地大骂王含:“这个老婢,坏了我的大事!”不久就死了。王敦无子,以含为子嗣。军败,含父子西奔荆州,其从弟荆州刺史王舒沉杀于长江。王敦虽因谋反而死,但王导却以保卫帝室有功,以司徒进位太保,从弟彬为度支尚书,彬子彪官至尚书令,位任不衰,琅琊王氏仍然是当时最大的望族。

太宁三年(公元325年),晋明帝病死,幼主成帝(司马衍)继位,王导与外戚庾亮辅政。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又自淮南举兵入都。后为荆州刺史陶侃、江州刺史温峤联军消灭,收复建康。王导是坚持维护司马氏政权的。

镇之以静,群情自安

王导为政的措施之三,是“清静为政”,即用“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方法,来处理东晋统治集团和广大民众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在有势力的大族相互牵制下,以民众为牺牲,对于这些大族和代表他们利益的官吏压迫百姓的行径,不加干涉。东晋初年,石头仓米一万斛为豪强所盗,朝廷不去追究,却以处置仓库监守来塞责。江南万顷江湖,尽被世家豪族霸占,百姓下一网、安一篆,都要被没收鱼器和罚绢十匹。有民谣愤怒地唱道:廷尉狱,平如底;有钱生,无钱死!

这就是王导的“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方针的具体执行。王导作扬州刺史,派属官到本州各郡考察政治。考察官回来都向王导报告郡太守得失,只有顾荣的族子顾和不说话。王导问他听到些什么事,顾和说,你是国家首辅,应该让吞舟的大鱼也能漏出网去,何必计较地方官的好坏?王导连声称赞他说得对,其他的人都自悔失言。他晚年常说,人家说我糊涂,将来会有人想念我这糊涂。的确东晋就是靠糊涂来求安静的。如陈颧曾致信王导说:西晋所以颠覆的原因,在于用人不当,重虚名不重实用,看门第不看真才,政事败坏,不可挽救。现在应该改变旧习,分明赏罚,拔贤选能,共谋中兴。可是王导不听他的劝告,听任参佐避事自逸,清谈误国,而把屡发正论的陈颧贬出去当郡太守。明帝死后,王导和庾亮同受遗诏,共辅幼主。当时庾亮以望重被逼,出镇于外。有人曾经向王导进谗,说庾亮可能举兵内向,劝他密为之防。王导说:“他若来了,我就‘角巾还第’,有什么可怕呢?”表现恬淡无为,不计进退;可是王导心里对庾亮很不服,骂庾是“尘污人”。

除了政事以外,王导对于教育事业是关心的。当时军旅不息,学校未修。他曾上书元帝,提出“尊道而贵士”,“先教而后战”,“取才用士咸先本于学”,认为“蒙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雨沾肌骨,习以成性”,就可以“迁善远罪,行成德立”,“事君则忠”,“泣下则仁”。主张“择朝之弟”入学,“选明傅修礼之士”为师,“经纶稽古,建明学业,以训后生”。当然,王导重视教育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他还谈到“戎虏扇炽,国耻未雪,忠臣义夫所以扼腕拊心”,爱国之心尚未全泯。但他认为,要像“有虞舞干戚而化三苗,鲁僖作泮宫而服淮夷”一样,经过教育感化,讲究礼仪揖让,就可以使入侵的少数民族“兽心革面,饕餮检情”,未免迹近荒唐了。

偏安江左,和睦共处

同类推荐
  •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18年1月15日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 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 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 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
  • 华西列夫斯基

    华西列夫斯基

    本书分热血男儿、展露才干、红军高参、智勇双全、威震四方5部分介绍了华西列夫斯基的一生。
  • 我与鄂尔多斯学

    我与鄂尔多斯学

    本书作者在鄂尔多斯生活多年,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史料进行了搜集和研究,分创新认识、专题探究、永远牵挂、草原情深四部分,最早提出了创立鄂尔多斯学学科体系的立论。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TFBOYS之最后的约定

    TFBOYS之最后的约定

    一个她,一个他,她最终死去,为了救他,他们最后的约定,她要他。。。
  • 错过的事永远也不会给你机会

    错过的事永远也不会给你机会

    不管有了成就也好,还是有了虚荣心也好,不管是讽刺别人也好,还是我自己爱情的痛苦也好,总之,在欢乐与悲伤中,温暖的青春光辉仍然在照耀着我。——海塞
  • 冰山校草:妈妈,我不要和他结婚

    冰山校草:妈妈,我不要和他结婚

    她很早就知道他是自己名义上的未婚夫然而在他回国后,第一次见到他,他就把她关在门外第二次,见到他,是知道他转到自己班第三次,是警告她,蒋雪倩,我警告你,离他远点...不然的话...说着嘴角勾起邪恶的笑“妈妈,我不嫁给那个冷酷无情的人!”蒋雪磬对电话另一头的蒋母撒娇道“那可不是你说不愿意就不愿意,我可没同意。”
  • 相识相知

    相识相知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遇上你,在最美的年华。吵吵闹闹,各种分手各种无理,我们还会在一起。开始的毫不在意,中间的刻骨铭心。
  • 龙凤斗:君心似我心

    龙凤斗:君心似我心

    ——金雀王朝——从踏进宫门的第一天起,她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能忘了的王皇后的那句话:皇帝是不能拥有永恒的爱情的。可是心的沦落却是如此地不堪。“豆蔻!你说呀,不管你要的是什么,为了你,朕就算做个昏庸的君王,也会答应你的。”她要什么?她要的,从来都是他给不起的。他做不了昏君。想要远远的逃走,从这“贪心”而又无望的欲念中的逃出,可是他却不放手。“不放手!朕决不放手!!哪怕你逃到天涯海角,朕也要把你抓回来!!”怎么办?怎么办?他给了一辈子的诺言,她该信吗?她该回去吗?林豆蔻,林紫棠,太后琼华宴的探花,是否早已经注定了他的命运?
  • 气浩苍穹

    气浩苍穹

    一片神秘的大陆,一个上古战场,一个神秘的宗门生生世世守护一个秘密。一个少年,两种神秘的传承,在生死中走向巅峰。而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 屠天之圣

    屠天之圣

    神界天核爆发,神之主带领各派诸神之主前去镇压。此次镇压虽是胜利,但太多神主为镇压天核葬身于天山深处,神界从此一蹶不振。仙魔两界趁势带领各派子弟屠杀天界诸神。神界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也许是天道眷顾,天山突发一道强光,上至神之大墓,下达十八层地狱,神魔仙鬼畜无一不感到震撼。而强光的深处孕育着一个婴儿,所有人都感到了莫名的恐怖。各道人士为了自己能够顺利占领神界,得到这无比的能量。当婴儿降临的那一刻神界的子民似乎看到了希望,他们运用身上最后的神力把婴儿保护起来,送到了人界。此时神界一片狼藉。到达人间的婴儿慢慢长大,慢慢修炼,降魔灭仙。游历各个位面,结交了几位好朋友,并获得一位贤妻。最终成为了万界之主。
  • 携手天涯双鱼记〔已完结〕

    携手天涯双鱼记〔已完结〕

    一个是慧黠灵动的大家闺秀,一个是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他们初次相遇在草原。几许生死离别,是否终成眷属?爱与被爱间又做何选择?随着如诗般草原风情画卷展开的却是一场宫廷阴谋……
  • 凯式霸道,只给你

    凯式霸道,只给你

    我的爱只给你,你的心里只能有我,你是我的初恋,也是最后一个我愿付出真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