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5800000071

第71章 明清篇(12)

笛声吹彻锦边夜,乡梦飞凌凤殿西。赠我青丝挂鹿角,为君金鼎煮青梅。

绢子一角,绣着小篆的“玉”字。皇太极看了,浑身冰凉乱颤,将那帕子收在袖中,往外便走。侍卫丫环在门外站了一地,见皇上醒来,吓得扑地跪倒磕头不迭,皇太极顺起一脚,将个侍从踢倒,一言不发,径自去了。唬得其余一干仆从惊疑不定,一边磕头求饶,一边悄悄儿地使眼色叫外边侍候的人赶紧往前堂报信去。

待到多尔衮得了信儿,并不知为着什么,只好整顿衣帽忙忙追来,皇太极已将出府,直追到殿门廊下方赶上了,多尔衮因紧着行礼问候:“皇兄怎么这便要走?是臣弟哪里招呼不周?”

皇太极看也不看他,只打鼻子里愤愤地“哼”了一声,甩袖子便走。倒把多尔衮惊了个愣,立得旗杆样儿,一动不动,眼睁睁看着皇太极去了,究竟不知到底是哪里得罪了他。

皇太极回到后宫,径自往永福宫来。大玉儿率着一众宫人跪接了,皇太极点一点头,面无颜色,只道:“玉儿,你跟我进来。”又叫:“忍冬出去!”

忍冬不明所以,只得带着所有服侍的人一同出去,既不敢捱近,也不敢走远,怕随时招呼着,只得都坐在房檐儿底下听宣。

庄妃看到皇太极这般做作,又知他是从睿亲王府里来,便已猜到三分——此情此景梦里心里也不知过过多少个遍儿,倒也并不惊惶,只温婉地笑道:“皇上将人都遣去了,只得臣妾亲自服侍您。皇上先略坐片刻,我外间刚煎了参汤,这便端一碗来给皇上醒酒。”

参汤?皇太极听着刺心,亦想起另一宗往事来。当下倒不急着先问帕子的缘故,只向庄妃道:“玉儿,你老实说,那年你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劝降了洪承畴?”

庄妃不意于此,倒吃了一惊:“怎么?”

皇太极淡淡地道:“没什么,我只是想听到实话。当初,你告诉我是用一碗参汤唤醒了他的思乡之念,求生之志。我信了你。但是,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不会的。”

庄妃献上参汤来:“皇上,喝一口吧。”她进前一步。只能进,不能退了,没有后路。

“略尝一尝。”她媚笑,笑得几近凄厉。是他逼她出手的,是他将她逼到了绝路,逼得太紧了,简直逼上梁山。

本来不需要这样急,本来还有余地,本来尚可从容。是他逼她的,退无可退,便只得进。

“皇上,喝一口吧。”她继续劝着。

她劝得这样殷切,笑得这么卑微。让他无法拒绝。他只得接了,喝了,咽了。喝了她的参汤,便先软了几分气势,把满腔愤怒换成深深叹息:“玉儿,你当初也这样劝洪承畴来着?我早应该想到,洪承畴一代名将,铁骨男儿,不惧强权,不慕富贵,万车金银放在面前都不会动心,一碗参汤就可以让他低头?”

庄妃自知不幸,已是豁出去,笑问道:“皇上,您到底想说什么?”

“告诉我实情!”皇太极上前一步,抓紧庄妃的肩摇撼,“我要知道真相!”

庄妃忍着没有呼痛,只平静地望着皇太极,一字一句地说:“真相是洪将军降了您,这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皇太极觉得此言窒碍。

“结果最重要。至于用什么办法劝降,又何必细问?”

皇太极松了手,连退几步,惊愕地看着庄妃。这个自己同床结发十八载的女人,他觉得似乎不认识她了,是她成长得太快,还是他根本从来就没有看清过她?

她是这么美,成熟娇艳,正是一朵花开到最盛的时候,身体每一寸肌肤每一块骨骼都发育得匀称妖娆,浑身向外散发着一股逼人的女性魅力,只有瞎子才会看不见她的美,只有石头人才不为她心动。

可是,自己就是那样一个明目的瞎子,心软的石头。只为自己的眼里只有皇权,只有战争,只有逐鹿中原的霸气和斗志。是的,结果最重要,他太沉迷于胜利的喜悦,太在乎胜利,于是,忽略了许多细节,忽略了眼前这个女人的美丽,更忽略了她的心机,她非同寻常的胆识和手段,以及毫不逊于自己的强大野心。

一个女人的身体是她最原始也是最强有力的武器,如果她不能用它来降服自己,至少可以用它来降服敌人,继而以降服的成绩来赢得自己的信任与重用。

归根到底,自己还是败在这女人的原始武器之下,通过洪承畴的被打败而间接被打败了。

当他嘉奖着她的成功的时候,其实就是彰扬自己的失败。

是失败,更是耻辱!只要是男人都不能忍受的耻辱!

蓦然间,许多往事撞上心头,围绕着庄妃所发生的一切意外:绮蕾的流产,睿亲王妃的死,八阿哥的死,九阿哥的早产,多尔衮形迹的可疑……难道……一阵心悸,皇太极忽然抚住胸口,一口鲜血喷出。

腥红的血,夹着参汤特有的气味,喷溅在床帏上,艳如桃花。

又是参汤。他忽然明白过来:“你没有给洪将军喝参汤,却给我了!好!玉儿,玉儿……”

他的话没有说完。他死了。

庄妃亲手为他除去外衣,将他的尸身平放在床上,然后,才打散自己的头发,惊惶地叫喊起来。

时年52岁的清太宗皇太极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除了他曾深爱的这个香艳的美人外,没有其他任何人。

清世祖福临

帝王档案

福临:1644年-1661年在位,名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性喜好佛。皇太极死后即位,在位18年,迁都北京,统一中原,和善蒙古,治理西藏;奖励耕种,减轻赋税;惩治贪污,整顿吏治。终年24岁,死后葬于孝陵(今河北遵化西北70里昌瑞山),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史称顺治皇帝。

顺治帝继统之谜

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之后,皇位继承在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同位高权重的睿亲王多尔衮之间角逐,但结果出人预料,6岁的福临继承大统,帝号顺治。6岁的福临何以能登上皇位?这是清朝历史的一个谜。目前,史学家经过考证,提出另一观点成为顺治继位之谜的新解。

按照清太祖努尔哈赤规定的皇位继承《汗谕》,由满洲八旗贵族共同商议决定君主。时亲王、郡王共有七人: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

之前,认为福临继位之议出自多尔衮的学者,其主要依据是朝鲜《沈阳状启》或《沈馆录》中的一段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死后十四日,诸王聚会于皇宫内院。礼亲王代善首先说:“肃亲王豪格,是清太宗的长子,当继承大清江山。”这时肃亲王豪格说:“我功德少、没有福气,不能担当!”经过商议之后意见没有统一。清太宗的老臣们,佩着武器来到皇宫内院说:“衣食住行都是清太宗给的,宠育之恩比天地还要大,如果不立先帝的儿子为皇帝,我们就随清太宗长眠地下。”豫郡王多铎说:“我辅助清太宗执政已经多年了,现在老了,这些事情我就不参与了。”随之退去了。英郡王阿济格也随豫郡王多铎退去。睿亲王多尔衮说:“大家先听我说,肃亲王豪格既然没有继承皇帝的意思,我们不必勉强了。只有清太宗的三儿子福临来继承了。现在福临年小幼稚,不能掌握大权。由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分别掌握大权,等福临长大之后,即可把大权交回。在此立誓天地可鉴。”

由上可见,福临继位之议出自多尔衮。但依据史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新观点认为拥立福临继承皇位之议首先出自郑王济尔哈朗,理由如下:

第一,四大亲王态度。当时最有影响的四位亲王中,礼亲王代善抱明哲保身态度,以年老多病为由,不想卷进这场政治漩涡,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角逐,互不相让,双方僵持,所以只有郑亲王济尔哈朗比较超脱而能起协调作用。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之子,在这场宫廷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一则,济尔哈朗虽是舒尔哈齐之第六子,但自幼为伯父努尔哈赤养育宫中;二则,济尔哈朗与皇太极从小就情同手足;三则,阿敏被夺旗后,济尔哈朗成为镶蓝旗的旗主贝勒;四则,济尔哈朗屡经疆场,军功显赫;五则,济尔哈朗年45,序齿仅亚于代善,比多尔衮年长13岁;六则,济尔哈朗受清太宗信任依重,被封为和硕郑亲王;七则,济尔哈朗既是多尔衮的兄长,又是豪格的叔辈,便于两方协调;八则,济尔哈朗表面憨厚而内心机敏,在关键时刻提出重要政议。所以,郑亲王济尔哈朗在皇宫内院议商皇位继承而陷于僵局之时,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让皇子继位,但不是豪格而是福临。

第二,济尔哈朗辅政。郑亲王济尔哈朗因倡立福临继位之功,而得到担任辅政王的政治回报。辅政亲王的政治地位,较和硕亲王更高一层。当时为何不由代善、豪格,而由济尔哈朗辅政?显然,代善在这场严重而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没有做出有利于胜利一方的贡献。豪格则与多尔衮对立,如二人同时辅政,会出现两虎相争的局面。至于济尔哈朗之所以为摄政王,主要原因是:首先,他提出了福临继位这一折衷方案,侄子继统,皇叔摄政,理所当然,众王接受。其次,他因私下表示拥立豪格,而为两黄旗王大臣所接纳。再次,他同代善父子无恶,而为两红旗王大臣所认允。另外,他非帝统血胤,对多尔衮兄弟构不成政治威胁,而为两白旗王大臣所接受。但是,济尔哈朗不久便被多尔衮撤其辅政王。这是多尔衮对济尔哈朗不拥立自己而拥戴福临的一个政治报复,也是多尔衮独揽朝纲的一项举措。

第三,睿亲王权衡利弊。睿亲王多尔衮在两黄、两红和两蓝六旗不支持的情势下,若自己强行登极,只有两白旗支持,明显不占优势,还势必引起两白旗与两黄旗的火并,其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解决皇位继承难题的途径不外三条:一是强自为君,得不到两红、两蓝旗的赞同,还会引发两黄旗的强烈反对;二是让豪格登极,自己既不甘心,还怕遭到豪格报复;三是让年幼的皇子福临继位,而自己同济尔哈朗摄政,可收一石三鸟之利——打击豪格,摄政掌权,避免内讧。显然,在上述三种解决办法中,以第三种解决办法比较切实可行,两黄、两白、两红、两蓝各方都可以接受。睿亲王多尔衮能知时务,聪睿机智,权衡利弊后,才赞同立先帝第九子福临。

第四,顺治帝的肯定。福临当时尚在冲龄,不了解继位政争内幕。后来逐渐知道当年的故事。待多尔衮病死、自己亲政之后,即对皇叔济尔哈朗表彰其当年功绩,赐予其金册金宝。《清世祖实录》顺治九年二月庚申记载:我太祖武皇帝肇造鸿基,创业垂统,以贻子孙。太宗文皇帝继统,混一蒙古,平定朝鲜,疆圉式廓,勋业日隆。及龙驭上宾,宗室众兄弟,乘国有丧,肆行作乱,窥窃大宝。当时尔与两旗大臣,坚持一心,翊戴朕躬,以定国难。……睿王心怀不轨,以尔同摄朝政,难以行私,不令辅政,无故罢为和硕亲王。及朕亲政后,知尔持心忠义,不改初志,故锡以金册金宝,封为叔和硕郑亲王。

在此,顺治帝福临明确表明:济尔哈朗在诸王议立自己为帝时,有首议之功。福临的这番话,说出了当时的内情。郑亲王之功,在拥立福临。顺治帝对其他的亲王、郡王,在决定自己继位的功绩上,都没有进行过表彰,而只有对济尔哈朗表彰此事。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济尔哈朗在皇宫内院诸王贝勒会议上有拥立福临继位的特殊功勋。

综上所述,郑亲王济尔哈朗在皇宫内院诸王贝勒皇位继承会议上,鉴于豪格与多尔衮争夺皇位陷于僵局,能从大局出发,平衡各旗利益,提出折衷方案,首议由福临继承皇位,得到多尔衮的回应,也得到诸王贝勒公议。清太宗皇太极遗位争夺的结果,既不是角逐一方的肃亲王豪格,也不是角逐另一方的睿亲王多尔衮,而是由第三者6岁的福临继承。这个方案与结果,与和硕亲王无利则有无弊,与礼亲王代善无利无弊,与睿亲王多尔衮有利有弊,与肃亲王豪格无利大弊,与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有利无弊。所以,皇太极传位由福临继承,得益最大的四个人是:福临、孝庄太后、济尔哈朗和多尔衮。

扑朔迷离福临死因之谜

福临年幼即位,大权最初由叔叔多尔衮掌管,自小形成暴躁、猜忌的性格。再加上娶了一个刻薄的妻子,事事过得不顺心。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这便给顺治帝与董鄂妃相识热恋提供了机会。董鄂妃经常到后宫来拜见皇太后。她天生丽质,又很朴素,看起来宛若仙子,引起了福临的注意。博穆博果尔经常从军出征,董鄂氏出入宫苑侍候后妃,与福临相识并坠入情网。孝庄皇太后察觉后立即采取措施,宣布停止命妇入侍的旧例,以“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福临对董鄂氏的迷恋。为了获得更多接近董鄂氏的机会,福临十二年二月,福临封博穆博果尔为和硕襄亲王,以示优宠。后来博穆博果尔得悉其中内情,愤怒地训斥董鄂氏。这事被福临知道,他打了博穆博果尔一耳光,博穆博果尔羞愤自杀。未及守孝一年,董鄂妃便被福临皇帝接进宫里封为王妃。一个月后,晋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董鄂妃原来本是福临同父异母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董鄂氏隶属满洲正白旗,父亲鄂硕任内大臣,母亲却是江南的一位才女。她兼有满汉女子的优点,既有满洲性格的豪放、开朗、洒脱,又有汉家才女的蕴藉、温柔、多情善感,外柔内刚,含而不露,有心胸有见识,同时她姿容绝代。

同类推荐
  • 纪伯伦全集(第一卷)

    纪伯伦全集(第一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诺贝尔和居里夫人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介绍诺贝尔——发明家与实业家的故事,阐述其“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始末”,及他“生命最后的两项工程”等。
  •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本书对在全世界各地的晋江籍文化名人、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活动进行系统的评价。
热门推荐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蚊道有先后

    蚊道有先后

    这是一段别样的传奇。家国破灭,盛世梦醒。一介凡女,殉国而死。一朝寐破,转身为蚊。修者遍地,仙家盖天。谁说蝼蚁不成道?且看仙道有奇蚊。
  • 霸道前夫,太凶猛!

    霸道前夫,太凶猛!

    离婚前夕她一不小心睡了自己老公,逃跑三年被男人逮个正着。从此前夫变上司,日日解码新姿势。“总裁,您确定这咖啡是这样磨得?”“换个姿势也可以。”直到叶漫被折腾的腰肢乱颤,一拳打在男人胸膛,“你个骗子,说好的上下属关系呢?!”“白天下属关系。”男人说着再次将她压下身,“晚上是上下关系……”
  • 陌默

    陌默

    四年前,家道中落,在街边流浪被人做傀儡收养。四年后,嗜血残暴,已是无心之人。那年的一个偶然,她掉落别的时空,与他相知相守,危险来临,为了保护她,让她回到那个是她噩梦的地方。再见,已是敌人,拔刀相向,无限痛苦和悲凉…
  • 尘缘仙剑

    尘缘仙剑

    仙剑千年缘,主角们总是为了天下苍生放弃自己的梦,放弃自己的情。那么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异族环伺,人族岌岌可危,他们又将怎样抉择?!
  • 控股汉朝

    控股汉朝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作为得到最多批判的篡位者,王莽的一切似乎都成了史书上的笑柄。究竟是谁让王莽脑洞大开,发明了游标卡尺,发布了土地国有化、计划经济及币制改革等一系列先进政策,如果历史重演,这一切又能不能得到彻底改变呢?
  • 怀城旧事

    怀城旧事

    白朗起义失败后,大荔湾三百家眷处在危急之中,左車之子梁佑连夜将他们带出豫西,定居在山西怀城,在北洋军的全国通缉下,他们能否躲过一劫?前清素亲王奕仲劝说梁佑投靠保皇派,梁佑又该何去何从……
  • 草莓三公主

    草莓三公主

    草莓国是一个很美丽的国家,它所在的星球就是草莓星球。草莓国是一个和平,富裕的国家,所有人都会魔法,称为草莓白魔法。本国的领导者是我们的女王——丽娜女王,还有三个可爱的公主,分别是大公主梦雪,二公主雪蕙和三公主雪诺。
  • 无诲青春

    无诲青春

    凌樱雪是天才?你想知道吗?如果你想知道那就快来看看,自己找答案!
  • 乱死佳人

    乱死佳人

    无良无德,没心没肺,无主线,有副本,不是很专心的写,希望你专心的看,不专心没关系,但不要分心,如果分心,千万别有骂人之心,写的不好,不要摧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