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5700000020

第20章 神秘莫测的高原林莽(4)

解放以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的努力,积累了大量青藏高原及其无人区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填补了过去科学空白状态,初步揭开了高原自然界的奥秘,特别是破除了对高原腹地无人区的神秘感。但是,对青藏高原及其无人区的科学理论和区域开发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林芝是“西藏的江南”吗

人们都知道西藏,知道珠穆朗玛,知道藏北草原,知道喜玛拉雅,但人们却不知道西藏还有一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的地方,它就是素有“西藏的江南”之称的林芝。

在藏语中林芝意为“太阳的宝座”,就西藏其他大多数地区来讲,这的确是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

绿色的林芝离不开大山的怀抱,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由西向东地平行伸展,“南迦巴瓦”则正是龙脊上的白色雪峰,它海拔7782米,是南段喜马拉雅的最高雪峰,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了群山环绕的独特地形。林芝地区平均海拔3100米,所有山脉都呈东西走向,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悬殊。雅鲁藏布江这条世界上最高的河流,在奔腾1000多公里后,从朗县进入林芝地区,在米林县迎面遇上喜马拉雅山阻挡,被迫折流北上,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在墨脱县境内向南奔泻而下,经印度注入印度洋。

这种北高南低的走势,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开了一个大缺口,顺江而上的印度洋暖流与北方寒流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一带江合驻留,形成了林芝地区特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湿润和半湿润并存的多种气候带,形成了这里奇特的雪山和森林的世界。这种在我国其他地方相距数千米才有的热、温、寒三带气候类型,在林芝的一些地区却可以同时出现在方圆数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用一句已经用老的话“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却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林芝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年均温度8.7℃,年均日照2022.2小时,无霜期180天。因此,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放眼林芝这块雪山环绕之地,到处是绿色的世界。

林芝冬季平均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上,夏季平均温度为摄氏20度,四季分布较为明显,成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好地方。但是一到每年5~9月的雨季,大量的降雨将引发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对于在藏东南山谷之间穿行的公路交通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雨季并不是前往此地区旅行的好季节,尤其是这个时候沿川藏线旅行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观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玛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树蕨”以及百余种杜鹃等等应有尽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的绿色基因库”之称。其中布裙湖一带还是传说中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着称于世,被称为人类最后一处秘境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与林芝近在咫尺。这里有着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异常丰富的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山高水长,人力难及,原始自然风貌保存完好。由于历代与外界隔绝和封闭,使林芝成为了高原上自成一统的地区,即使是身处超音速飞机、高速火车的时代,这里仍然还有全中国唯一的连公路都没有的县级——墨脱。在这里生活着珞巴、门巴、登人等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皆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他们以狩猎为生,豪爽好客,民俗奇异,原始淳朴,至今仍然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方式。

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本地兴起的苯教的盛行,使林芝拥有着名的寺院等人文景点,与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松错以及察隅、波密等独特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丰富多采的旅游景观。

中国的香格里拉在哪里

“香格里拉”是指具有神秘感与世外桃源意义的风景,当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用“香格里拉”更换了中甸这个县的县名,又用“大香格里拉”的说法来表示青藏高原东部整个横断山脉区域的风景风情——雪山冰峰、高原牧场、激流湖泊、草甸森林……以及那里多样的民族和多彩的宗教与文化时,“香格里拉”也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游客的向往之地。

中甸小城,坐落在山间的小盆地中,五月中旬,那里的春天刚刚开始。清晨,地表的水洼仍然结着冰,远处的山峦白雪皑皑,但春天毕竟缓步走来:满地满坡的春草为大地铺上一层嫩绿;各色野花竞相绽放,仿佛在抓紧宝贵的时机展放安静了半年的生命。蓝天白云下,原野一片姹紫嫣红,仿佛一幅绝妙的自然风景画。小城显得宁静而安详。

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三样东西:一是全家最高档、装饰最华丽的家具——神龛。整个神龛全是用上好的实木精雕细刻而成,上面装饰着藏传佛教传说中的人物和图案,神龛上奉着先辈的画像。中甸人家每户都有两个厨房,其中一厨房是全家人的主要活动场所,有火塘、沙发、电视等,神龛就置于此房内。家里别的家具可以随便一些,但神龛是要尽力讲究的。二是各家小院中沿院墙堆放的烧柴,多为胸径一尺左右的大树锯短的,一般都有十多立方,据说可烧半年左右。喜爱烧柴火炉,是中甸人祖祖辈辈养成的习惯。即便是在邻近初夏的五月中旬,家里仍生着火炉;即便家里有极方便的灶具,如液化灶、电炉,也仍以木材为燃料。全家人围着火炉吃饭、聊天、看电视,空气中散发着木材燃烧特有的清香。似乎有火炉,才有家的温馨。三是各家小院中水井。中甸每年有长达半年的冬季。隆冬时节,气温可降至零下20多度,在这半年里自来水是用不成的,水管早就冻裂了,不如水井方便。即便井水面上坚冰覆盖,但砸开冰,仍可方便的取水。中甸小城没什么污染,水质极好,即便喝白开水,也清纯甘甜,用来泡茶,茶香纯正;用来酿酒,酒香浓郁。青稞酒的优秀品质,也得宜于优良的水质。

中甸人爱玩,与都市人的休闲娱乐不同,一般都是野炊和露营。遇上节假日,带上帐篷、炊具,举家出动,到风景优美的野外,一住就是几天,篝火晚会是少不了的,围着篝火,唱起深情的格桑啦,跳起欢乐的锅庄,尽情的享受大自然。

中甸最让人难忘的是自然景观。碧塔海森林公园位于中甸城北30公里的高原湖泊针叶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林莽苍苍,大部分是冷杉、云杉,高山杜鹃夹杂其间。五月,正值花季,一树树白的、红的、粉的、紫的杜鹃花争奇斗妍,竞相开放,笔直高大的冷杉上挂满了当地人称为“树胡子”的寄生植物——松萝。塔似的冷杉映在湖水里,水色清澈碧绿,水底丰富的的水生植物历历在目,嬉戏的野鸭,在平静的湖面上荡起阵阵涟漪。林间不时传来悠远的鸟鸣欢跳的小松鼠,好奇地看着远方来的游人。该自然保护区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原始”二字。原始并不意味着没有人类活动。这里纳西族和藏族和游牧人在湖边的草坝上放牧,伴随的清脆的牧铃,(牛毛)牛、犏牛悠闲地吃着草,静谧而安详。

中甸的美,不是都市的繁华,人造景观的刻意,这种极少受现代文明干扰的的景观,处处流露着原始和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杰作。只有这样的美,才有这样的宁静与和谐。这也是,人们为什么把中甸叫做香格里拉——藏语意为世外桃源。

茶马古道的由来之谜

茶马古道,是自唐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沟通川、滇、藏边三角地区的古商道,它是以藏族地区的马匹、皮毛、麝香、鹿茸、藏红花、贝母、虫草等特产和四川、云南茶叶产区的茶叶以及邻近地区所产的糖、布、线、粉丝等生活日用品来做贸易的商业通道,主要依靠马帮在山谷、驿道中长途跋涉来运输货品。通过这条民间贸易的商道,藏汉的物资交流自唐、宋以后持续了一千多年,维系了汉藏两地物资与文化的交流,并在上世纪中的抗战时期达到了古道(特指滇藏茶马古道)的最繁忙时期,抗战结束后迅速衰落,并随多条进藏公路的修筑而终结。

茶马古道起因于茶叶贸易

普洱茶的名号来自地名,即过去的云南普洱府,现在的思茅地区普洱县,历来是云南茶出产和加工集散的主要地方。以滇南普洱出产的散茶为原料,蒸压加工成便于运输的紧压茶,就是非常受藏民欢迎的云南普洱茶。藏民饮用云南普洱茶的历史久远,在南宋李石《续博物志》中就记载着康藏地区的藏民饮用普茶,也就是现今的普洱茶。事实上茶叶贸易从唐朝就开始了,是无数商旅穿行在藏区汉地,走出了茶马古道。

现在丽江古城里还能找到曾走过茶马古道的老人,他们回忆说:“当时运往西藏的主要是云南特产的大叶普洱茶,入藏的茶叶中,就以普洱茶打出的酥油茶香醇色好,最受藏人喜欢。”普洱茶经过长途贩运和更长时间的存贮后品质会愈加地好,这也是藏人偏爱普洱茶的一个原因。

由四川供往康藏地区的茶叶称为“边茶”。四川边茶的生产历史同样非常久远,宋代在四川雅安、名山等地设立“茶马司”,由官方控管茶叶进入边区的买卖,以茶换取康藏地区的良马。“茶马互市”对于汉地同样重要,既为官府带来税利,同时交换所得的马匹也是军务之必需。“茶马互市”的贸易一直延续到清朝初年才逐步放开到民间。

丽江——滇藏贸易的中心城镇

纳西族生活的丽江地区,正处在藏族、白族和汉族贸易往来的交接地带。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特别依赖于内地生产的茶叶、手工器皿等;藏区的山货、药材、织毯等到了内地同样畅销。这样,最初的贸易往来很自然就形成了,而滇藏之间的高原和高山决定了货品的运输也只能靠马帮来完成。然而,西藏的马帮到了丽江之后,就很难再继续前行,语言、生活习惯和气候的差异使他们只能走到丽江为止;同样,内地的商队企图进藏也面临同样的困难。而生活在丽江的纳西人既能与内地汉人打交道,又熟悉藏人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于是,藏区与内地的贸易中转和交互很自然地要在丽江由纳西人来完成。

自宋、元以来,丽江大研镇始终是滇藏商道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南来北往的马帮在此落脚,及至明、清时期,滇藏茶马古道的贸易往来已经非常兴盛了。大研古镇上的店铺、客栈越来越多,使原来古镇的中心与周边附近的村子连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以四方街广场为中心,若干条道路放射状延伸出去的格局。与大研镇的商旅接待相配合,经纪、草料等行业也衍生出来。丽江的马帮旅馆集中在牛家巷、积善巷、双石桥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新义街。常来常往的藏族客商和马店的主人建立起长久的关系,店主和主妇还做买卖双方的经纪人,诚信无欺。

几百年间,难以记数的马帮商队来到丽江,在此卸货贸易或置货起程,古城中那些由斑驳的五花石铺就的街面,早已被打磨得光可鉴人,与那些老铺古宅一样,永远刻下了历史的印记。

茶马古道在抗战时期盛极一时

在抗战时期,除了空中的驼峰航线、滇缅的史迪威公路,茶马古道也成了为数不多的对外交通通道之一,特别是在1942年滇缅公路被阻断之后到抗战胜利的这三年中,茶马古道几乎是唯一的陆上商道。内地物资匮乏造成的商业机遇使茶马古道上的物资转运迅速繁忙起来。那一时期,丽江的大商号纷纷崛起,有名的有仁和昌、达记、裕春和、春和祥等,昆明、中甸、喜州、腾冲等众多的外地商号也云集于丽江。在民国年间古道贸易最兴旺的那段时期,丽江大研镇白沙街有铜匠50余户。打制的铜器名目繁多、做工精细,像大铜锅、火锅、锣锅、水瓢、茶壶、铜罐、灯盏、铜锁等等,运到藏区都很好销;而从藏区返回,马帮带回的山货、药材,诸如麝香、熊胆、虫草、猞猁皮、羊毛呢毯之类的也都有利可图;另有些马帮在拉萨卸下茶叶后,再驮带西藏的羊毛到印度噶伦堡,回程带上来自加尔各达等地的货品,主要是些日用百货,像毛呢、咔叽布、香烟、牙膏等等,都是战时物资匮乏的内地所急需的,赚头就更可观了。

纳西族、藏族的马帮

马帮是茶马古道上唯一的运送方式,各家商号有自己的马帮,驮货物多用耐负重的骡子,一个马帮一般拥有百匹以上,多的达二百匹以上。

锅头是马帮的头领,必须多次出入藏区,健壮而有计谋和胆魄,多是藏人,也有纳西族的。一个好的锅头对马帮的行程安全和商号的兴衰至关重要。赶马人,习惯上叫“马脚子”,藏语叫“腊都”,就是赶马的伙计,每个“马脚子”负责8匹骡子的上驮下驮、喂料放牧以及生火做饭。如果商家的马帮有一百匹骡子,就得请十个以上的“马脚子”。

茶马古道马帮的迅速消失

1945年抗战胜利后,对外的陆路、海路随之恢复,而沟通滇藏印,依靠马帮这种古老的、缓慢的运输方式来进行转运贸易显然是太昂贵了,丽江、拉萨等地的众多商号开始衰落甚至倒闭。不过战事的突变总归影响不到藏人对茶叶的需求,于是,茶马古道又回归了它古老时代的老样子,继续着茶叶和山货的贸易。

生意越来越不景气,坚持下来的马帮越来越少,再几年之后,多条进藏公路陆续通车,滇藏茶马古道和走在古道上马帮商队也真正地成为了历史。五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当年的马锅头、赶马人至今仍然健在的寥寥无几,许许多多发生在古道上的马帮的故事和茶马古道一样,逐渐在人们的视野里从依稀可辨到渐渐地完全隐去了。

同类推荐
  • 自然奥秘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自然奥秘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无论是浩瀚的宇宙、神奇的自然界,还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活,都充满了种种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共分为十五册,分别介绍了“ 宇宙”“动物”“植物”“人类”“科学”等内容,引导青少年不断地去探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 科学大讲堂

    科学大讲堂

    《科学大讲堂:中小学生必会的科普新知》讲述了: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的观察力会变得更为敏锐、细致;如果尝试着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秘密,不但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而且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科学大讲堂:中小学生必会的科普新知》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世界的潜能。
  •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宇宙演进

    宇宙演进

    本书揭示了宇宙形成与演化的过程,介绍星系、银河系、太阳系以及各类天体的起源、结构、特征和运动等相关知识,反映科学家在研究宇宙奥秘过程中的艰辛探索。
  •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

    本书介绍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史,共分十二讲,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古希腊科学,中世纪的科学技术,近代科学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的科学,电磁的世界,新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的进展,高科技革命及新科技革命等。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机甲人生

    网游之机甲人生

    2300年,由于人类的发展迅速,令地球的负担加重,终于不胜负荷。北极上空的大气层也穿了一个大孔,海洋气流完全消失,大片农田被水淹没,各国政府确定启用紧急方案,大规模移民到火星。这项技术尚未成熟,但仍然成功,是因为一部人工智能计算机-天机。
  • 过庭录

    过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洲传

    五洲传

    一部简单的幻想小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想要守护的,从来都只是一个信念。”——巨剑统领泉天
  • 我师傅是个神

    我师傅是个神

    那年暑假,不过给祖宗烧点纸钱,我就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拜了个流浪在凡间的神作师傅;走阴捉鬼打僵尸……生物死物都不敢靠近我——谁让我师傅是衰神呢(?ω?)ノ作者QQ:320271354,书友群:474839107
  • 大叛逃者

    大叛逃者

    背叛不代表不爱,叛逃并不是逃避在人类世界的每个位置,总有一些人被迫或无奈选择了背叛,成为了叛逃者,背叛的人。但纵然背离了曾经,身在敌国,依旧还是牵挂着曾经的一切一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陈楚歌进步记

    陈楚歌进步记

    “穷二代”陈楚歌六亲无靠,毕业后回到老家当教师,阴差阳错成了乡党委书记牛大伟儿子的班主任。牛大伟在和乡长的权力争斗中,党政办主任倒戈,陈楚歌被火速借调乡里,开始了小吏生涯。各种各样的打击接锺而来,牛大伟和女下属暗渡陈仓,在他升迁时遭遇举报,陈楚歌替他背了黑锅。牛大伟平安无事了,而他却被退回到原来的中学当教书匠,陈楚歌一时思想上难以接受,差点自杀。然后牛大伟没有忘记他,很快将他调入《龙山报》社,后来随着牛大伟调离宣传部,陈楚歌在报社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谁在幕后整他。
  • tfboys之青春校园爱恋

    tfboys之青春校园爱恋

    三只和三位女生的爱恋,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收藏本书看看吧!
  •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实物分红,既要缴增值税及附加税,又要缴企业所得税;收取违约金,也有征税成本;代扣个税返手续费也要缴税;股权转让、卖资产,一不小心多缴税……很多企业在做战略决策、设计架构、研发产品时很少会把税务的因素考虑进去,并购重组、投资融资结束以后一算账,发现原来预计的收益中需要挖掉一大块去缴税,就快到嘴里的肉,眼睁睁地被分掉。做好税务管理刻不容缓,而且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给企业的红包,不要,没人会表扬,当然也没人会耻笑,但不懂税,一定多缴税。这是一个懂税就能创造生产力的时代,把每一份利润都放进口袋里吧!
  • 四宝传

    四宝传

    王立强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次意外加入到了一个神奇的游戏中,在游戏中不断成长,坐拥美女,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