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用雄黄有两种形式,一是喝雄黄酒,二是涂于小孩的额或其他部位。前者的原因是古人认为疾病是由凶神恶煞附着人体而引起的,雄黄具有驱邪的功效,故喝雄黄酒以驱之;后者的目的是防病邪,因为小孩身上有雄黄,病邪不敢近身。《本草纲目》记雄黄说:“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古人以雄黄辟病邪,正是与对雄黄药性的认识有关。
采艾和菖蒲插于门上的目的是为了辟病邪。《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计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古人所以用艾禳毒气,也是与对艾叶药性的认识有关。《名医别录》说:“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而菖蒲则在《本草纲目》中称为“水剑”。《清嘉录》卷五说:“截蒲为剑,割草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过去,端午却毒邪之草木还要用上榴花、蒜头、龙船草花,他们与艾、菖蒲合数为五,称之为“天中五瑞”,共为却邪除瘴之用。
游玩辟灾是端午节中又一项积极的辟邪活动。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里记录此俗说:“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曰避毒也。过午出,去马坛之墙下,……为地不同,饮醵熙游也同。”这里所说的熙游,是一种积极的避毒方式。人们不只是在家中空坐辟邪毒,而是大胆走出来,既辟邪亦游玩。
端午节还有个很是流行的习俗,即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编扎出小粽子、荷包、鸡心等如工艺品的节物。南昌地区则主要是用彩色丝线编结蛋袋,并在节日装红蛋挂于小孩胸前。还有的地方是将五色丝并成细索做成各种饰物。考察起来,这类习俗都与辟邪有关。《续齐谐记》所记区曲遇屈原故事中,屈原就提到蛟龙怕彩丝之事。《续汉书》、《后汉书》里,也记有五月五日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门户装饰以抵制恶气的做法。
4.中元节:祭祖尽孝,济鬼免祸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民间俗称“七月半”。中元节的意义有多重复合,佛家在七月十五做“盂兰盆会”,佛陀教民众以百味五果供养佛与僧,以所得福报来解救七世父母在阴间倒悬之苦,藉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道家认为中元节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生日,又是其下凡考察人间善恶之期,故要做祭拜地官仪式。民间则传中元节时阴间鬼门大开,所有有祀无祀之魂全从阴间出来,故要祭祖祀鬼,特别是要普遍超度孤魂野鬼。在这几重复合中,尤以祭地官和民间普度众鬼所包含的辟邪意义最为明显。
地官清虚大帝手握赦罪大权。定谁的罪、赦谁的罪,全凭自己下凡考察的结果。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何况大过小过都是过。因此,地官巡视之时,人们是多怀忐忑之心的。中元祭地官,无非是讨好地官,望得赦罪,至少是祈望不被定罪,免遭罪祸。
民间祀鬼其实有两种含意,一种是祭祖灵,以表敬祖之情;另一种是祀济野鬼,是为普遍超度孤魂。现在南方流行的祀鬼方式比较简单,一般是“烧纸钱”,并撒饭于地,给饿鬼吃。而过去祀鬼的方式是很隆重的。有的地方分“单普”与“双普”两种。“单普”是各户在家中普度众魂,其供品要尽量丰富。传说供品少了,饿鬼吃不饱,就会遭饿鬼报复,发生家人生病、家畜伤亡等祸。“双普”即集体以寺庙、祠堂为中心举行的普度孤魂的祀仪。普度时,要在庙前插起一根数丈高的、挂有灯笼的“灯篙”,陆地上的孤魂见灯,知道这里有吃的,便会前来找吃。至于水中的鬼和孤魂,则以放河灯的方式来召示他们。放河灯是一种弥漫着阴森情趣的节俗。河灯的做法各地大同小异。有的是用金箔纸折成小船,中置蜡烛,燃着后漂浮于水中;有的用竹条与纸糊成盒子状、尖顶的“纸厝”,内贴“庆赞中元”、“普度阴公”等字样。厝中置一对蜡烛和几根香,并将其放于麻编的小筏或木片上,蜡、香燃着后,万点星火任其漂流于水面之上。这样,陆地上有“灯篙”,水中有河灯,水、陆之鬼魂都得到超度,是不会再有野鬼来祸害于人的。这就辟了鬼害之邪。
无论人们怎样祀鬼,对鬼的恐惧心理总是难以消除的。中元节时,鬼门大开,鬼魂遍野,人们惟恐遇上野鬼招祸。这一心理相应地形成了一些忌避习俗。如中元节时不出远门,小孩在中元节前后数天的晚上不能出门,不要在外面叫人的名字,等等。这类习俗实际上都是在恐惧之中躲避鬼魂邪祟的行为,是回避型的辟邪方式。
5.中秋节:神秘的祈祷、辟邪之夜
虽说中秋节是现代汉族地区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但承传下来的节日风俗却很简单,一般就是亲人团聚、吃月饼等风俗。而过去的中秋节却是个重要的祭神节日,热闹而又充满神秘色彩,并包含着特殊的辟邪意义。
传统的中秋节俗除吃月饼赏月之外,还有四项主要活动:一是迎神赛会,也就是一种以游行形式迎送神像的活动。中秋节所迎之神是土地神。节俗之二是中秋祭月。中秋节夜,各家朝月出的方向张挂木刻版印的“月光神祃”,也叫“月光纸”,设下供案,等月亮出来时,便燃烧斗香恭祀“太阴星主月光菩萨”。祀时,妇女儿童先拜月,男人拜否视地方风俗而定。拜后,焚毁“月光神祃”,撒供,并将祭品分给家人享用。有人不在家的,也要替他留下一份。第三个神秘的节俗是降神。降神活动在元宵节亦有,但以中秋为盛。所降之神有多位,各地有偏好,如江西地方以请月姑、篮姑、桌神为多。神奇的是,请月姑时,以稻草做成的月姑替身能以自动的方式回答一些可用数表示的问题;请桌神时,倒置于盛满水的碗上的桌子可随人快速转动,而碗中之水却滴水不泄。再一项神秘的活动是“听香”,有的又叫“听响”,也就是中秋之夜,妇女在家中祭拜月亮之后,拈香出门,根据在外听到的声音卜测某项事情。此俗在台湾较普遍;江南地区则是妇女们晚上出门,走到一寺庙后再回头,俗称“走月亮”。另外,各地普遍流传着根据中秋节天气判断来年收成的习俗,许多农谚都反映了这一点。
从表象看,上述节俗带有享乐甚至游戏性质。但从这些节俗的时序背景及所包含的目的性看,实则内涵含蓄地祈福辟邪的内容。
中秋正是农作物的收获期。一年辛苦劳作的成果基本上已见分晓。若是今年丰收,人们企盼明年同样丰收;若是今年遭灾,人们盼望来年风调雨顺,不再受灾,人畜平安。要实现这种愿望,信奉神灵的人们除了祭天祀地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形式呢?故中秋迎神,实则是对土地神保佑丰收的一种感谢;中秋祭月,实则是古时天体星象信仰的遗风,这两者都是邀宠性的祭祀辟邪与祈福。中秋夜邀月姑显灵、“听香”卜事、“走月亮”等节俗,也是神灵信仰的特定表现。比如“听响”卜事,对响的解释完全是主观性的。人们总是将卜兆朝好的方向去想,同时希望这种依据卜兆臆想出的美好愿望能在月神的保佑下得以如愿。这实际上包含着深刻而又含蓄的辟邪意义。
6.重阳节:登高避灾,萸菊去疫
农历九月初九是为重阳节。这一节日的意义,从开始就是以消灾避难的面目出现的,是个辟邪的节日。
重阳节的主要节俗是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续齐谐记》对这些节俗的来历作了解释: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续齐谐记》的这一解释,其实是记叙了一则奇趣的故事传说。像这样的传说还很多,如桓景入山学道,得费长房指点,以茱萸、菊花酒为乡亲辟瘟,并用青龙剑刺杀瘟魔,就是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这类传说尽管内容不一,但都突出了登高逃难、茱萸、菊花酒避瘟这一特点。这都说明重阳节是个消灾避难的节日。
茱萸和菊花都是传统中草药,从药性看,确有避瘟解毒的功效。尤其是茱萸,民间视其为清正辟邪之物。这里需要搞清的问题是,茱萸、菊花辟邪功效并不受日期限制,为何在九月九日要特别用其辟邪?考证起来,这与古人对“九”的认识及古代方术理论有关。在“八卦”理论中,阴爻以“六”为代表,阳爻以“九”为代表。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是为“老阳”。“老”有盈的意思,月盈必缺,阳极必反。故古人认为重九日是个重要的“转换日”,恐有灾邪,故需辟邪。
重阳节俗除上面所说外,以辟邪为目的,各地还形成了一些特别习俗,有的习俗粗陋而又野蛮。如过去江西萍乡地方有一种“掷柑消邪”的习俗,每到重阳节这天,有钱者登上山,并购柑子向山下掷。贫家小孩则争相拾柑。掷柑者认为打中人便可将自己的晦气移到被打的人身上,故而狠掷猛抛,贫儿往往被伤,甚至有的被致死。
上面所说是主要年节的辟邪习俗,此类习俗还有很多。如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日,妇女不能用针线,恐伤了给人间施雨的玉龙的眼睛;这日还要“引龙薰虫”,防虫害之祸。夏至日“取菊为灰以止小麦蠹。”((梁)宗懔:《荆楚岁月记》。)“……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清)顾铁卿:《清嘉录》。)七夕日(农历六月初七)妇女祭月,冬至日大祀等等,都含有祈福辟邪的意义。如果将节日中的辟邪习俗与作为“礼制”意义的纯粹的祭祀辟邪行为相比,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年节习俗中的许多辟邪活动,并不像纯祭祀那样通过对神灵的邀宠而被动地达到辟邪的目的,而是主动出击,积极地与邪恶力量作斗争。这一点是值得今人肯定的。同时还应看到,民间节日中的一些祭祀活动,比作为“尊礼”的祭祀活动更生动,更活泼,也更有生命力;时至今日,许多节日的祭祀习俗已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功利性,转而成为充满祥和、展现文化传承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