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5500000052

第52章 佛教道教中的辟邪(5)

(25)小儿安身咒

民间流行的用以驱避专门惊忧恐吓婴孩的“小儿鬼”,使婴孩安身夜不啼哭的咒语。咒语为“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路上君子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亮”,一共二十七个字。其做法为:用黄纸或红纸单将咒语写好,在晚上八九点钟将单子贴在大路旁的屋墙上或街道中树杆上等醒目地方。单子贴得越多越好。字迹要书写端正,张贴时最好避免别人撞见。其原因在于认为婴孩连续几晚啼哭不停(一般是无明显的疾病引起的啼哭),是由于被“小儿鬼”所缠扰、恐吓造成的,故要借助君子(指成年人)的合力将鬼魅驱走,婴孩才会止住啼哭。据说要100个以上的人看(默念)后,此咒才有灵效,故而要求张贴在临街靠路的建筑物上,以求醒目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力。

(26)咒语之解秘

道教中咒语繁多,无法一一明列,而且咒法运用极广,其内容亦无奇不有,许多在今人看来简直就是荒诞不经,甚至令人捧腹。但是仔细观览,都可以发现,道教咒法产生的根源在于古代人类对语言功能的迷信和夸大、对超自然力的崇拜。本来,语言的重要作用是描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先民们依此类推,以为念上某种包含自己心愿的言语,在现实中就能真的实现这段言语所包含的意义。因此,道教的咒语虽然千变万化,但总体上看都是“将来时”的语态。其次,道教的咒语与一般的民间巫术咒人受灾殃不同,它为的是使人辟邪免害,让人生活得更平安更幸福。而咒法所由建立的基础在于道教坚信的神界与人界相通,并且联络起来十分方便,人们只要念一定的咒语,便可十分迅速地召来神灵,借助于神力来驱魔降怪,避凶得吉。

道教的各种咒当然不可能有真正的功效,但它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行之广泛和深入,都确使今人吃惊,其原因何在呢?从本质上看,道教咒语的灵验与其说来自于实际的效果,毋宁讲来源于人们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比如人遇死尸秽物,念一通道教的咒语,若无灾祸,便说此咒灵验,可是世上死尸本不会带来什么晦气,人们却以为是咒语产生的功效。相反,若真的碰上倒霉之事,人们又会说念咒时心不诚,或念咒的方法不对,等等。由此,人们就不难理解道教咒法为何在民间有生命力了。

3.辟邪之符

道教认为,人们要辟邪祈福,必须请神灵协助,因此,必须持有上书种种神秘文字的“符”和“箓”。严格说来,道教之“符”与“箓”不同,“符”是由道士画在石、木、纸、绢等材料上的秘密文书;“箓”则是排列众神和写有人们种种心愿的单子。所以,“符”的主要作用是辟邪,而“箓”的主要作用在祈福。符箓虽有区别,但有一个共同的用处,即借助于道士的神秘字迹、图形来召唤神灵,求取神保佑符箓的持有者远辟邪气恶运,处处平安无事,最终得福获贵。

道教符的种类与咒一样,花样繁多,数不胜数,而且用途极广,乃至于无一事不可用符,上山有入山符,涉水有制水符,妇女生孩子有催生符,咳嗽有止咳符,人发呆则有招魂符,还有什么护身符、安房符、安户符等等等等。道教极力要人们相信,各种不同的符箓可以为人招福除灾、延年益寿,乃至治病、辟邪、召鬼神。据说,在中国民间,最灵验的符是盖有天师法印的“天师符”,这种符被认为最具神力,人们也最为迷信。

(1)“入山符”

晋代着名道士葛洪,号抱朴子,在道教名着《抱朴子内篇》中声称,他有老子遗留下来的入山五符(见上页图),需以丹书写于桃板之上,符要写得大,使其布满整块板,然后置放在门户上、四方的角落里,及“道侧要处,去所住处”。据说,在五十步的范围内,可避山精鬼魅,而居住的场所,皆可安宁。人们若居住在深山之中或暂时穿越深山,都可使用此符,可保鬼怪邪气邪物不敢来侵犯。

还有一种“入山符”,据抱朴子云,亦是老君遗下的符,画好的符可放在户内梁柱之上,人们居住于山林或者因事入山,都可用此符,对避鬼怪邪恶之事有奇效。

(2)“避虎狼符”

抱朴子声称,仙人陈安世所授的避虎狼符有奇效,先“以丹书绢二符,各异之”,常置放在住所之内,登涉时秘藏身上,当可避众邪虎狼等。

抱朴子还宣称,有一种符曾为老君所戴,后由仙人陈安世传下来。此符的制作方法是:把如下图形刻在二寸见方的枣心木上,拜而带之,甚有神效,可避百鬼及蛇蝮虎狼,邪恶之物不能侵,人们自然也就获得平安了。

(3)“入山佩带符”

在农业社会,农人家中畜养的牛马猪羊等牲畜是主要的财产和衣食的来源,所以,家中的牲畜如果受到损失,无疑是人们很大的灾秧。道教迎合民间的这种心理,把如下三符视为入山可保平安之符,又可贴在牛马屋的左右前后及猪栏上,能使牲畜避免虎狼的伤害。为何能够有双重作用呢?原因在于,人们入山,除避鬼怪之邪外,也要避免虎狼虫蛇的侵害,它们实际上也是一种邪恶之物。既然对避山中的虎狼虫蛇有奇效,那么将其贴在牛马猪羊的栏上,当然也有奇效了。所以,这种“入山佩带符”,有了多种用途。

(4)“老君入山符”

抱朴子还提出一种“老君入山符”,意思是太上老君进深山老林带的符,言下之意就是有特殊的奇效。此符不仅入山时带上可辟邪,放在户内梁柱上,亦有辟邪神效,而居住于山林之中,就更要时时带着此符,避免邪恶之物的来犯,保人太平无事,身健体安,修仙得道。

(5)“五岳镇宅符”

道教认为,神鬼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即便在人们安居的房屋内亦有众多的妖孽,所以必须用神符镇之,使之不能为害生灵。“五岳镇宅符”即是其中之一,具体制作方法是:以桃木板为底,上以朱笔书写五岳神符,置于屋中,就可使人免于家宅不安,镇住凶神邪鬼作怪,获得吉利。而且,此符不仅可做镇宅之邪用,还可保夜行之人平安无事,诸邪不敢侵。

(6)“镇宅十二年土府神杀”

这也是道教用来镇住宅妖孽的符。道教认为,人们修造房屋时,容易冲犯“土凶神”,使人祸害无穷,此时就必须应用“镇宅十二年土府神杀”。《阳宅十书·论符镇》云:“或有修造误犯恶杀凶神,致使人财伤损,疾病连绵,多有力不能复致者,乃有黄公神符以镇之,则可以免祸。”具体作法是,用一尺二寸长的桃板。以朱笔书如下图形于上,律而安放之,就可避百邪得吉祥。

(7)“去三尸符法”

道教认为,人身内有“三尸九虫”,是人生各种疾病的根源,人做恶梦亦是此三尸九虫作怪,此时便可用“去三尸符法”。具体作法是,以桃板书上如下三符,埋于门下,每逢庚申日还需书此符带在身上,庚子日则以白薄纸书之吞服,每庚皆如此行事,在庚申日则必须多书,早上服一次,午日服一次,这样三尸九虫无法入人五脏,人也就无病无灾了,同时还要念咒:日出东方,赫赫堂堂。某服神符,符卫四方。神符入腹,换胃荡肠。百病除愈,骨体康强。千鬼万邪,无有敢当。知符为神,知道为真。吾符此符,九虫离身。摄录万毒,上升真人,急急如律令。

(8)“镇四方土禁并退方神符”

道教认为,人们误犯了三杀凶神,将会大祸临头,这时只有使用“镇四方土禁并退方神符”,方可保平安无事。具体作法是,用桃板将右图之符画上,放在人们触犯凶神的地方,这样就能高枕无忧了。

(9)“镇宅符”

中国民间风俗。凡建住宅,多在墙角埋入所谓“镇宅石”,以驱魔镇妖,辟邪得吉。道教中的“正一派”把这种风俗转变为埋“镇宅符”,即把如下图形画于桃板之上,埋入墙角,据说灵验无比,可保住宅的主人邪恶不侵,平安得福。

(10)“护身符”

道教用以保护人身的神符叫“护身符”。据说佩带此符好处甚多,可镇妖可驱邪,可保人身安全,不被诸邪所侵。后来,护身符成为民间广为流行的风俗,其图其物也花样繁多,数不胜数,下图为其中的一种。

(11)张天师祛病符

这是民间最熟悉的祛病符。旧时民间人们遇到一些突发性恶病时,认为是被不招而致的鬼魅冲撞,或者无意冲撞冒犯了鬼,鬼妖作祟而致病。譬如,病人突然不省人事或者口吐白沫,手脚抽筋,胡言乱语,俗称“中恶”、“中邪”。于是只有请道士画符焚烧和水吞服,或带挂有关地方以镇压和遣送恶鬼。道士们往往要根据病人得病时辰判断是冲撞冒犯了哪路鬼,再具体画出相应镇压的符箓。如“初一用符”:症状:是日患病“头疼,乍寒乍热,起坐无力、饮食无味”;原因:“神使客鬼作祟”;地点:东南方路上得病;驱鬼治病方法:在东南方四十步处用黄纸五张焚烧送鬼;同时用朱砂写二道初一得病用的符,一道烧灰水服,另一道贴在门上。“初二用符”:症状:“头疼,口乱不宁,热多冷少,四肢无力,呕吐不止”;地点:东南方得病。原因:“家乡老鬼作病”。方法:先“用白纸五张,在东南三十步处焚烧”送鬼。同时吞服初二日得病用的符一道,贴门上一道。如此推法,一个月三十天中,每天都有相应的镇鬼符。

张天师祛病符为何能得到民间百姓的极大崇信而长期流传下来呢?

首先,人们认为张天师是道教(五斗米道)创始人,从东汉末年就因给“常人符咒治病,有病者饮符水即会有效验,从者甚众”而享有盛名。故而历来民间百姓都推崇他的道法功力深厚,符咒灵验无比。但这还不是主要原因。

其次,从客观效果看,人们服用张天师祛病符后病情能好转或痊愈的事实增强了它的“神验”效应。

再次,从众心理、求同思维方式和以“不变应万变”的行为习惯的熏陶及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实,用今天科学的眼光分析之,此符也有一定接近科学的成分。

第一,心理疗法。道士们深谙人们崇信鬼神、迷信凡灾病皆由鬼妖作祟所致的心理,采用因势利导、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方法,焚纸送鬼,贴挂符纸,消除病者心理上的恐惧。心静压百邪,病者心理平衡了,稳定了,病也好了一半。

同类推荐
  • 中国和中国人

    中国和中国人

    本书集合英国汉学家翟理思的3种著作《中国和中国人》、《中国的文明》、《中国札记》合辑而成,其内容不但包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法律、教育、宗教、哲学,也包括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方方面面:占卜、赌博、和尚、文字、迷信、礼节、娱乐、新年、鸦片、风水、打油诗、妇女的地位、不同时代的风俗习惯等等。
  •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书稿的写作终于完成了,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但却丝毫没有放松的感觉。也许,是我还无法在短时间里从写作的兴奋抑或思维的快乐中解脱出来;也许,这薄薄的纸页根本承受不起太多的希望和期待,因为过程远比结果更复杂,更精彩,也更值得缅怀。每当想起在平西生活的平淡而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想起在宿舍里在那台破旧的“笔记本”上写作的每时每刻,我的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热门推荐
  • 师父求娶,小爷不稀罕

    师父求娶,小爷不稀罕

    放养也就罢了,师父大人金口一开,连性别都变了。因此造就了域天宗一霸。小爷出面,谁与争“疯”!十年之后,师徒再见。神仙一般的土匪头子:“这新夫人,深得我心!”龙灵琳:“你特么真的是我师父?小爷我才不稀罕嫁你个老头子!”两眼一翻,她好希望这一切都是梦!
  • 决天行

    决天行

    天行大陆,以武为尊,诸圣争霸,谁主沉浮,百万年前的一场旷世决战,究竟错的是人还是天,少年秦漠自荒芜中走出,揭开天行大陆百万年前隐藏的秘密,大幕渐渐开启,帝与皇的悲歌再次奏响,人与天的战斗就此开启,”我不会输的,以吾之命起誓。“(双主角小说,揭开那尘封百万年的血史。)
  • 汐颜若雪

    汐颜若雪

    秦淮河烟花女子和鄂硕生了一个女儿柳若汐,鄂硕的嫡妻去世后才接女儿凉夕回府,府中有一对儿女,女儿绝色的柳霜雪和柳若汐,儿子费扬古。柳霜雪害怕柳若汐夺走父亲的爱,就命下人把柳若汐卖到青楼,阴差阳错结果被人利用成了花妖傀儡,柳若汐逃了出来,被弟弟费扬古发现带回府里。柳若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柳霜雪更妒忌她了。钮钴禄容华向皇上告发柳若汐与襄亲王有染(并无此事),高塞证实柳若汐清白。最终还是和柳若汐和好。
  • 东皇玉

    东皇玉

    木秀于林风必摧;堆高于岸流必湍;人出于众谗必随。原本的剑道天才却在一夜之间跌落谷底。而当他踏入那无人问津的神秘山涧之时,一道慵懒的声音响了起来。“东皇千秋立,奈何一朝愁……小娃娃,你因何将我唤醒?”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做自己的排毒医生

    做自己的排毒医生

    本书共10章,包括:排毒先识毒、职场排毒、生活排毒、饮食排毒、运动排毒、对症排毒、精神排毒、传统排毒等。
  • 华严经疏钞玄谈

    华严经疏钞玄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 小小的石头

    小小的石头

    一次飞机事故!!一个奇幻魔石导致王文的不平凡的人生!!从此一个平凡的王文在异大陆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香艳暴力金钱杀戮开始啦.....
  • 前世相遇今世相恋

    前世相遇今世相恋

    你……爱我吗不爱那你爱过我吗从来没有爱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