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5500000045

第45章 语言图像傩戏巫术中的禳灾祛邪(3)

夫妻不和也可以借助于符箓使之重归于好。右边这个符中,天和目和地和月和招财之类的文字很显然也是祝语。“招财”二字尤其有趣,大约夫妻不和多因贫穷,若是夫家富贵,妻子多半不会同丈夫反目,所以符中用了招财二字。

当官的为求宦途顺利,自然也要带符。这符称为利官太古符(见下页)。想必佩带这种符的官员不会是一位好官,因为他一心所想的只是仕途顺利。一个官员只想仕途顺利,就不会顾及真理正义,不会顾及国计民生,只会随波逐流、巴结上司。

符箓巫术是一种迷信活动,这种迷信的传播依赖于传统的直观思维,依此思维,人们很容易相信治病的个别“成功”例子,并加以渲染,推而广之,便成为符咒灵验的证明。符箓对古代人民之心理有一种震慑的作用,可以说是对鬼魂恐惧的一种镇静剂兼带麻醉剂。但是并不具备对人民有益的实用性,因为凡属符箓,均为愚昧与无知的结晶品。

3.威风凛凛的门神

门神起源较早。远古人类往往在门上挂若干辟邪物,以保护家庭安全。后来也视门为神,《礼记·曲礼》有“春祀门祭”。门神为五祭之一。汉代以后,门神发生变化,成为人格化的门神。起初,有人将古代的勇士成庆画于殿门之上,虽然没有将他称作门神,但是我们从画面上勇士短衣大裤、佩带长剑的打扮,可以推知,主人是希望仰仗古代勇士的威武气势将鬼魅镇住的。

到了唐朝,甚至将存活世上的武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画像挂在门上,奉作门神。不过,人们比较偏爱神荼兄弟,大概在人们在心目中,神总要比人的能耐大得多,而捉鬼杀鬼的事借助于神仙显然更为牢靠,因此,作为门神,神荼兄弟还是坐第一把交椅的。

最迟到南北朝时,元旦那天将神荼兄弟画像张贴于门上的习俗已经在江南民间流行了。人们将神荼的画像贴在左边门上,而郁垒则占据右门,画面上神荼兄弟身披铠甲,手持青铜大板斧,看来威风凛凛。

关于神荼、郁垒的来历,古籍多有记述。据汉人的记载,说早在上古黄帝时代,沧海之中有座山,称作“度朔”。山上有棵硕大无朋的桃树,枝叶繁茂纠缠,覆盖了方圆3000里的一大片土地。桃树东北方的树枝间是鬼门,是专门让鬼魅从这里进出的。树上住着神仙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名郁垒,专职负责统领监督众鬼,如果发现有鬼为非作歹,就用蒲苇编成的绳索将恶鬼绑上,扔给老虎吃掉。因此,黄帝仿效神荼兄弟的做法,每年在一定的时间,设置用桃木雕制成的大木偶,并且在门上挂起苇绳,画上神荼、郁垒和老虎,用以驱除邪气,抵御凶魅。

汉人着述中记载此事的非止一二,所述事迹大致相同,名字则略有出入,如“神荼”又写作“荼与”,“郁垒”又称为“郁律”或“郁雷”,不过后人大多采用“神荼”、“郁垒”的称呼。宋人罗泌则认为神荼郁垒应该读作“伸舒郁律”。单纯从字面上解释,“伸舒”和“郁律”是两个相矛盾的事物,“伸舒”就是舒展,放松,而“郁律”则是表现一种沉闷、郁结、压抑的气氛的情状,犹如乌云密布、雷神欲怒之时。联系两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罗泌认为神荼和郁垒就是两个雷神。雷神威振寰宇,只是相互之间不能谋面,不遇则安,相逢则炸。

据说新年之所以要放鞭炮,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就是在摹拟神荼和郁垒相会时发出的吼声。

从唐五代开始,人们又把钟馗像贴在门上以驱不祥。在宋代,杭州商人为了买卖兴隆,笼络老客户,到了年底岁末,将钟馗像赠送给买主,借以表示对买主的尊重,同时又旨在自家的繁荣。

除此之外,宋代杭州人在元旦前夕,还扮成钟馗等神的模样,以驱鬼魅。

为什么会有钟馗画像?明陈耀文《天中记》引《唐逸史》中文,其载开元年间,唐明皇恶疾,久医不愈,时夜梦见一蓝袍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生前不第武举,死后“誓除天下虚耗之业”。明皇醒后,病体大愈,乃诏画工吴道子如梦画成钟馗捉鬼图,御批“以驱邪魅,兼靖妖气”。降至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也记述了吴道子画钟馗像的传说。沈括《梦溪笔谈·补笔三》记录了禁中吴道子画钟馗图的一段唐人题记,说唐明皇夜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革享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曰:‘尔何人也?’奏云:‘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历至明清,史迹依然。更有好事者,如清代小说家刘璋在其《钟馗斩鬼传》中又肆加渲染,言钟馗为唐朝终南山之秀才,字正南,虽外表丑陋,却内才惊人,正直而不惧邪祟,因貌丑而不第,并大闹金銮殿自刎而死。德宗追封其为“驱魔大神”,通行天下以斩妖邪。此另辟新径之说自不待言,然驱魔斩妖之功迹,当是由唐以来始终是一贯的。

我们见到的钟馗像,常有蝙蝠与其同行。这也是有来历的。传说钟馗知道鬼怪总是喜欢藏在阴暗的角落里干罪恶勾当,很需要能在阴暗角落里识鬼认魔的志同道合者配合,但一时找不到。有一天,钟馗遇到一个小鬼,小鬼自我介绍说:“俺这鬼形是刚才变的,俺的原形乃是蝙蝠。俺能在黑暗中飞舞自如,凡有鬼所在,惟俺能知。钟馗兄欲斩妖邪,俺愿做个向导。”钟馗听了大喜,看着那个小鬼果然化作碗大的蝙蝠。自从钟馗有了蝙蝠这个助手,声威大震,斩妖祛邪,功勋显赫。

钟馗捉鬼辟邪现象一产生,便有旺盛的生命力。自唐代以来,历朝敬奉钟馗捉鬼的风俗沿袭不断,并在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有所变化。

有唐一代,利用钟馗避鬼驱邪的时间是在岁暮之时除夕之日,其地点遍及宫廷内外,涉及官臣百姓,其方式有赐赠钟馗像、演钟馗驱傩疫之戏,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钟馗驱鬼的手段在于捉鬼。

宋代敬奉钟馗风俗有增无减。到南宋时,钟馗避鬼时间已从除夕扩大到整个十二月。此时钟馗逐鬼的手法已从捉鬼发展到啖鬼,即由抓到杀(吃),手段更为严酷不留任何情面了。

到明清时代,钟馗现象在民间仍然广泛流传,盛行不衰,影响很大。明清时代,利用钟馗避鬼魅的方式也有新的改进。其重心不在捉鬼与啖鬼,而在逐鬼驱鬼了。其手段往往通过跳钟馗舞、贴挂钟馗像来实现。以后民间由此便在大年初一或五月端午节时将钟馗画像贴在大门上面,成为护卫自己门户、驱鬼魅除邪恶的凛然门神了。

4.镇邪的灵物:经书、灵兽、牙角及桃木

民间俗信以为《周易》及一些经书、卦书等,有驱邪禳灾的能力。后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有一条记汝南郡汝阳县西门邮亭有鬼魅的事:古代邮亭就是驿站的接待所,是专门供旅行人歇宿的。传说汝阳西门邮亭楼上有鬼不可住,住下的客人不是无故暴卒,就是吓昏过去,被削去发髻。后来有一位郅伯夷除掉鬼怪,邮亭才得安宁,应氏书里记他除怪的经过,值得注意的是郅伯夷在楼上诵《六甲》、《孝经》、《易本》这个行动,它足以说明汉朝人认为经书有辟邪驱怪的作用。到了后代志怪小说里有很多故事,都是讲故事主人翁夜半遇到缢鬼缰尸,手无寸铁的书生惶恐急忙之中,拿起手边的书就打过去,意想不到竟击退鬼魅,仔细一看,才知道是《易经》。

旧时常州一带,曾经“男妇老幼,无论识字不识字,每出,咸挟一册以自随,居则悬于户。”(见《清稗类钞》。)相传走夜路若是遇到“鬼打墙”,只要一心虔诚诵心经或金刚咒,就可以“突围”出去,平安到达目的地。

麒麟、凤凰、狮子、老虎等灵兽的图像,据说也有驱邪的能力。民间常常以这些动物的图像贴在墙上、门上或用来制作成童衣、童帽、童鞋上的装饰品。相信如此依靠这些兽类的保护就能够免除灾祸,使农作物不被禽兽糟踏,给人们带来好运气。

在大门两旁树立石狮子以驱邪,更是一种普遍的民俗文化现象。狮子原产于非洲、西亚,雄狮体魄雄壮,头大脸阔,头披长长的鬣毛,很早就被人们视为猛兽的代表。我国不是狮子的产地,古时称狮子为“狻猊”,认为是西域的特产,能食虎豹,是百兽之王。佛教经典中有很多关于狮子的典故,如有的经典称:佛神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一般佛经都以狮吼比喻佛祖讲经,声震世界。随着佛教的传入,具有法力的狮子形象也就逐渐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并普遍作为驱邪保善的神兽。

虽然狮子因佛教传入而从一种西域猛兽变为驱邪神兽,但是用石狮子守门驱邪却是后来才有的风俗。中国古代门神大多是人神,画在门板上或画在元旦挂于门上的桃符板上。石兽在古代大多是守墓的,即所谓是守“阴宅”的。佛教传入后,才逐渐出现了画狮子驱邪的桃符。宋朝人已习惯在桃符上画狮子的形象,下部书写左郁垒右神荼,但当时还没有用石狮子守门的习惯。唐宋官宦之家为表示门禁森严,喜欢用乌头大门,两侧排列戟戈。到了元代,佛教进一步流行,而门口列戟的制度又被废止,于是石头雕刻的狮子逐渐成为官府衙署的大门点缀物。原来视石兽为守阴宅之物的传统观念逐渐淡薄,官宦之家也开始在门侧布置石狮,取代原来只是春节才悬挂的桃符和门板上画的门神。

牙齿和牛角也是古代两种常见的辟邪镇物,对此,陶思炎先生在《牙角文化探幽》一文中有详述。

关于牙齿的寓义,《释名·释形体》曰:“齿,始也。”《尔雅·释诂》曰:“齿,寿也。”《说文解字》段注曰:“儿齿齿落更生,寿征也。”这些训诂学的解释均把牙齿与人寿相联,由小儿的换齿联想到生命的再生,就文化信息而言,牙齿实已成为生命存在的象征。《敦煌梦书》曰:“梦见牙齿生者,大吉;梦见牙齿落者,大丧”。(《新集周公解梦书》“人身梳镜章第六”,见《中国古代的梦书》,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1页。)可见牙齿的生落乃是生命得失的象征。

牙齿作为生命之征可用于护身或护宅。由于齿生则“体备”,并能“登于天府”,因此古时小儿多佩玉齿作为护身保龄的“身宝”,以祈长大成人。

顺便一提,佩“长命索”习俗发端于汉代。最初,人们只是在端阳节时,用五色丝线缠于儿童手臂上。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引《风土记》的材料说:“荆楚人端午日以五彩丝系臂,辟兵鬼气,一名长命缕,今百索是也。”长命缕通常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织而成。五色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认为其有神奇力量,可辟邪除瘟,后引申为可“锁”住生命,保障儿童健康。索上所坠饰物或锁状、或如意状,中间多錾刻有“长命富贵”等吉利字语。

海南黎族中的侾人以狗牙为护身符,长挂胸前以保平安。羌族巫师“许”的猴皮帽上左右各挂獠牙以召神力。这里,牙齿与生命通联,是禳夭免死的信仰基础。这一原始观念在后世文化造物与文化行为中多有复现。

汉代风行齿牙头麻鞋;近代小儿换牙时,有上牙床掉下的牙扔到床底下,从下牙床掉下的牙扔到屋顶上的习俗,都是以牙为“身之宝”,借取它护身、护床、护宅的法力。至于建筑物的牙形脊饰,如台湾人所谓的“燕尾”形饰,江西民宅封火墙的牙背,都是牙文化的衍生物,同为用以镇宅的巫术手段。此外,川滇地区有门悬“吞口”的驱鬼习俗,“吞口”多雕画出獠牙和利齿,它如同青海乐都县瞿昙寺护法殿殿门上露齿的人头骨画一样,均以齿牙作镇物用以守门护宅。

古代铜镜的背饰多见有密密匝匝的尖利齿牙,其义可从1985年宁夏同心县出土的明代《太上灵宝补谢灶神经》中的“净口神咒”里得到解释。其咒曰:“罗千齿神,却邪秽真”。由于铜镜是婚礼启用之物,而古代婚仪在新妇刚到夫家时有“退煞”之俗,因此齿纹铜镜也是一种驱邪镇物。

牛角之用于镇宅,乃因“角者,跃也。阳气动跃。”(《经籍纂诂》,卷九十二引《白虎通·礼乐》。)角既为阳气的象征,自可退避“阴气贼害”的鬼祟。此外,牛为“土畜”,而角能生长,角立牛头即立于土上,故《汉书·律历志》曰:“角为木”。《淮南子·天文训》注曰:“角,木也。”由于建筑活动乃土木之兴,牛角故成为土木的象征和护神。

牛为土属,牛是大地的象征或大地的载体。由于角质坚硬,为“阳气”之征,角能生长,蕴含“生命”,牛载大地,为“地府”神兽,故牛及其角被赋予了避凶免祸的作用。我国古代多以铁牛御恶龙,防水患。

由于角为镇物,带有阳气,角还成为民间治病的巫药。中古时期的敦煌人,就以牛角骨烧灰医治小儿的疮疖。角的诸多灵性使其成为古代民间的吉祥图饰,角与宝珠、方胜、玉磐、古钱、银锭、珊瑚、如意合称“八宝”,并被视作“富寿双全”的吉兆用于铜镜和建筑装饰中。

同类推荐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本书介绍了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宁夏话剧团从上世纪60年代的鼎盛时期,到80年代的落寞,在90年代通过锐意改革走出困境的经历。
  •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这种深入骨髓的首都(以前叫“帝京”)意识,凸显了北京人政治上的惟我独尊,可也削弱了这座城市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竞争力。首都的政治定性,压倒了北京城市功能及风貌的展示,世人喜欢从国家命运的大处着眼,而忘记了北京同时还应该是一座极具魅力的现代大都市……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热门推荐
  • 前妻有毒

    前妻有毒

    她是顾承泽争夺股权的棋子,结婚一年,无人知晓。老公人前冷漠如冰,辗转于各种绯闻之间,桃色新闻不断!人后却对她热情如火,宠爱有加,解锁各种姿势!两颗疏离的心一步一步靠近,离婚之后她原本可以恢复自由,哪里知道他再次欺压上身。苏漓无法摆脱:“顾承泽,说好的男欢女爱各不相干,我们已经离婚了!”他轻笑,毫不在乎的继续攻城略地:”离婚,老婆你那么诱人,我怎么舍得放你离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王溺宠毒妃

    邪王溺宠毒妃

    出门探亲,却路遇敌军。什么?救了她的是王爷?!什么?!王爷为了就她身中某种毒药,只有她能解?秦晚的内心是拒绝的,可无奈自己无法动弹,只能被当成药引,与他春宵一度...原以为他是高不可攀的战神,她不过是平民医馆里的小透明。人生从此再无交集,可不出一个月,他就出现在她面前,“我怎么觉得你看起来很眼熟?”“不眼熟,你看错了。”秦晚心慌,想逃。却被他的大掌扣住——“本王觉得……你就是那个占了本王便宜就跑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凤王

    仙凤王

    一代杀手之王,回归都市!无意中接触到神秘的修真界。为了保护众多美女,他修灵气,凝圣体,踏上无上大道!
  • 恶魔总裁之倾城虐恋

    恶魔总裁之倾城虐恋

    林帆刚从夏威夷度假回来,一下飞机就接到死党叶璐的电话,莫名其妙让她赶紧跑路。她以为又是恶作剧,还饶有兴致地调侃她,后来看到父亲也发来让她快跑的短信,才醒悟。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白千逸派来的人已经出现在她面前,慌不择路的她在机场狂奔逃跑,看到一辆西尔贝想都没想直接劫车。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她上的车才是真正的贼船,那个被她坐在屁股下夺走钥匙自称千俊臣的男人就是来抓她的白千逸。毫无疑问这是白千逸设好的局,而她刚好愚蠢又无厘头地自投罗网了。一直活在骗局里的她,给白千逸当免费保姆,被他各种捉弄和陷害,这都不算什么,更要命的是她居然慢慢爱上了他。
  • 校园极品少爷

    校园极品少爷

    一个来出自豪门的酷帅少爷被爷爷所逼无奈来到一所普通的高中,到发现这所学校竟然美女如云,他壮志凌云的立下誓言一定要把这里的美女一网打尽!本文规模宏大,每一章都费劲心思,值得一看呦!
  • 花千骨之现代奇缘

    花千骨之现代奇缘

    花千骨与白子画等人穿越到现代,他们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白子画倒追小骨头?最后画骨终成眷属?看我尊上大大和妖神大人如何玩转乾坤,花千骨之现代奇缘爆笑来袭,敬请期待。【有一个情敌,但下场你们定,嘻嘻,画骨一定终成眷属的,全文甜,放心使用吧】
  • 反恐精英之断刃

    反恐精英之断刃

    这里有最精锐的反恐战士。这里有最残暴的恐怖分子。激情、热血、硬汉、柔情……铁肩担道义,铁骨铸忠诚。
  • 深府往事

    深府往事

    往事一瞬而过,奈何错事太多。留言家之礼,剪言家之势,方可自保。
  • 越字号楼之此心安处便为家

    越字号楼之此心安处便为家

    我叫沈冰,我有一个妹妹叫沈舞。我生活在乱世,群雄争霸,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残酷的时代。在父亲的命令下我带着妹妹跟随管家来到了敌国生活。我不恨敌国,我只恨昏庸的统治者,我自幼熟读兵书,知道亡国的根本原因。妹妹喜欢太子,可是太子辜负了她,在敌国的欢迎人马中我看见了父亲母亲。他们到底是谁?为什么我知道的与我看到的,听到的不一样?我开始寻找这个秘密。我认识了一个王爷,我很爱他,可是我们相互利用,相互不信任,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被欺骗?这一路上死了太多人,有爱我的,我爱的,我恨的。还剩几个?到最后还会剩几个?我问我自己最初的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告诉我自己只是:心安。此心安处便为家。
  • 步步错红尘

    步步错红尘

    每一个女子,都希望能遇上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似乎这才算是人生的圆满。她遇上了这个男人——潇洒俊秀,而且温文儒雅,他的人生追求忠、义、孝,他愿意给深爱的人一生一世的幸福。这几乎算是完美了吧?可是,他希望尽忠,却在众皇子夺嫡的时候茫然?;他渴望尽孝,却抛家舍业到江湖上游荡;他爱了,却总是不敢交付真心;他最重兄弟情义,结义的时候却连真实姓名都没有透露……错了吧?抽身无路;错了吧!依旧执着。万丈红尘,天主沉浮,漂泊若尘,为心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