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5400000019

第19章 配置型经济与再生型经济(6)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三农”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二次创业、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经济的起点,同时还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经济发展的症结。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是要改变经济学范式。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村土地国有制。

范式先行——经济与经济学的重新洗牌

解决“三农”问题,经济学范式要先行。同样是开发土地生产潜力,在配置经济学看来,农村土地生产潜力的释放靠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再生经济学看来,农村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靠土地资源的再生。再生靠什么?靠国家投资基本建设、扶持农村创业工程。如果说,土地流转也可以再生,那也只不过是通过配置实现的有限的、相对的再生;而通过基本建设、通过创业工程变废为宝的开发实现的再生,则是绝对的、无限的再生。二者轻重缓急不可同日而语,本末更不可倒置。

所以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是转变经济学范式。要用对称经济学而非新自由主义的制度经济学、价值经济学而非价格经济学、知识经济学而非物质经济学、再生经济学而非配置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而非增长经济学、幸福经济学而非货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而非GDP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农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农业之所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因为它是再生链、产业链、创业链的基础,是二次创业的基础、“反城市化”的基础,是绿色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知识经济时期,这里的农业是指知识农业,而不是传统农业。知识农业使经济学系统化、立体化、生态化、动态化、文化化,使经济学成为与复杂经济系统相对称的复杂经济学。

所谓“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进程,要放在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时代来定位。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化不等于集市化,集约化生产也并非集中化生产。知识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分散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知识经济的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城市化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化的核心是信息化和知识化,城市化的标志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完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化相当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反城市化”。“反城市化”不是“返朴归真”,而是对农村和城市的扬弃,是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知识经济是农村和城市双向发展、相互融合、消除差别的过程。用知识产业对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重塑改造,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村城市化的根本途径。如果用工业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来定位知识经济时期的“农村城市化”,按新自由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把土地私有化或变相私有化,让中国重演西方曾经走过的“圈地运动”的工业化历史,虽然可以带来GDP的新一轮暴长,然而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只能是一场灾难。这种经济学范式和思维方式既是时空错位,也不符合中国国情。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农业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然而恰恰在这个重要的领域,新自由主义的制度经济学、价格经济学范式失灵。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如果采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热衷、鼓吹的完全竞争、价格调节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只能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包括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舒尔茨、刘易斯等经济学家虽然看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但由于他们的分析框架是价格经济学,所以他们提出的方案也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用五度空间方法与人类二次创业理论,对现代农业合理定位,用国家宏观调控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在任何国家都一样,只不过在中国转型时期,这个问题更突出而已。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程序同其他国家并无本质不同。

由于线性思维方式的均衡分析法在分析农业、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时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境,所以舒尔茨提出了不均衡分析法,以作为补救。这本身就使均衡分析法陷入悖论,使均衡分析法的普适性破产。在对称经济学看来,经济发展的不对称(“不均衡”)是相对的,对称(“均衡”)是绝对的。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农业与工业的不对称状态(城乡差距)中,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逐步对称,而不是用所谓的“不均衡分析法”使之合理化、凝固化。完善的市场经济,就是充分的市场经济;充分的市场经济,就是对称的市场经济。只有农业与工业的对称发展,才有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工业的不对称发展,农业与工业的差距太大,将会拖工业的后腿。这是被各国的经济发展所证明了的。这种对称,严格意义上不是什么工业反哺农业,而是知识经济的重新洗牌。如果说,知识经济的横向重新洗牌为落后国家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机会,那么,知识经济的纵向的重新洗牌,则为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工业的发展水平持平提供了契机。通过建立知识农业、建设知识农村、培养知识农民,农业将成为与工业相辅相成的一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与各种政策扶持应起主导作用。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价格经济学与一般均衡论在理论上不能解释、在实践中无能为力的。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新自由主义的制度经济学、价格经济学必须让位于对称经济学——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活力相对称的经济学。

土地入手——土地国有制与土地使用权流转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该“决定”的精神实质,是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生,以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潜力、大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内需、转变农业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本人认为,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方面进一步放宽的政策,必须有与之相对称的、强有力的所有权方面的制度设计与配套措施,才不至于在实施过程中走样变调。

在对称经济学——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活力相对称的经济学看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从农村土地入手;不但要从扩大农民土地经营权入手,而且要从明确土地所有权入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是城乡土地产权一体化,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如果说,城市工厂的公有制必然要求农村的公有制与之配套,那么,城市土地的国有制必然要求农村土地国有制才能成龙。把农村土地全部国有化,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和城市土地所有制并轨,使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开,解除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产权瓶颈,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发展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使农村享受和城市同等国民待遇、消除城乡差别的基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农村土地国有制有利于农村土地产权明确。“三农问题”的症结,是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只有国有才能做到农村土地产权明确,使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开;在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同时,可以从法制上有效避免农村土地经营权吞并所有权、使农村土地私有化或变相私有化;杜绝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经营权扩大之间的不对称形成的、供“正经歪唱”的政策漏洞与寻租平台。可以说,确立农村土地国有制是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出台必要的法制前提与配套措施。

解决三农问题,要用市场经济,而不是用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来定位“三农”问题,把“三农”问题看成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环来解决。目前从执政党和国家政策可以决定土地承包期长短来看,在事实上国家拥有土地所有权,而农民包括其村社集体组织并不拥有事实上的所有权。农村土地所有权这种理论(含法律)和事实之间的不对称,使农村土地产权处于模糊状态。而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之一,是产权明确;所谓产权明确就是明确产权主体与产权边界。首先是明确产权主体。产权主体无非是个人、集体、股份制、国有制。鉴于我国历史原因和社会制度,土地分给个人的土地私有制根本不可能。而股份制的前提是私有制,土地私有制不可能,土地股份制也就不可能。由于村社集体组织的临时性、可变性,所以由村社集体组织作为产权主体,将造成主体不确定、主体缺位。只有国有,才能做到土地产权主体明确;同时由于国家的至大无外性,只有国有才能做到土地产权的边界明确。也就是说,只有国有才能做到农村土地的产权明确,使农村土地成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适格的基础。农村土地产权明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农村土地国有制可以为农村市场化改革提供基本的制度保证。土地所有权国有与土地使用权流转互为前提、提高农村土地所有权公有制的层级同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权灵活性的程度相辅相成,农村土地国有制可以在加快市场化改革、搞活微观经济、搞活农村微观经济的同时,保证我们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避免土地流转化演变成土地私有化、变相私有化、土地资本化,避免土地资本化造成的“圈地运动”使农民流民化、赤贫化,根除中国几千年来因土地私有、土地兼并引起两极分化、朝代更迭的源头。

农村土地国有制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土地是国民经济命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地收归国有,可以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农村土地国有制有利于农村的基本建设。农村的基本建设,包括信息化建设与知识化建设。前者主要指信息高速公路,后者主要指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这两方面只有政府投入才有可能做到。政府所要做的,是在把土地全部国有化的同时,投资农村城镇化必须的基础设施(主要是信息高速公路与交通、水利、水电、学校、医疗保健设施)建设,并通过小额货款,扶持农村创业工程。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使农村土地使用纳入国家宏调的一盘棋中,以实现整体规划。通过加大对农村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和农村创业工程的扶持力度,提高土地和农村劳力的效率,解决农村大量的实际失业问题。

农村土地国有制有利于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统一土地产权归宿是统一管理的前提,统一管理是规范管理的前提,规范管理是有效管理的前提。土地国有化,为严格控制土地实用,避免扩大土地经营权演变成官商勾结的新一轮圈地运动、新一轮两极分化的源头提供法律依据。

实际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承包使用的制度,不但对于农民产权有名无实,对于集体来讲,土地所有权也十分虚弱。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农村土地虚弱的产权“主体”在各地政府面前处于弱者的地位。为了使自己能转干、提拔,不少农村干部迎合上级行政领导的口味,采取强制手段强迫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甚至随意改变土地用途,使农村滥用土地、耕地、良田近乎失控。如果促使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出台,这种情形肯定会更严重。产权模糊与产权主体弱势地位的结合,使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虚化。相比之下,农村土地国有化可以为农村土地确立明确的、强势的产权主体。只有把农村土地国有化,才能避免农村土地双轨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扩大造成的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缺位、人为扩大寻租空间而造成监管缺失、耕地流失,从根本上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从长远、全局考虑,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可再生用地,保护与扩大耕地规模,使保护耕地的措施和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进程统一起来。

同类推荐
  • 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投资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

    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投资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主要分析了现有的度量模型是否可以准确地度量中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程度问题、市场竞争中的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问题等。
  • 中国利用FDI的经济效应及对经济安全影响的评价

    中国利用FDI的经济效应及对经济安全影响的评价

    本书内容包括: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利用FDI的总体概述、FDI进入中国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利用FDI引发的争议、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FDI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利用外资的对策与建议等。
  •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本书主要有四篇:宏观篇、政策篇、市场篇、资料篇。主要研究了2009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粮食价格波动的货币因素、粮价上涨与通胀之辨、热评政府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之举、新早稻上市七问、如何看待早稻收购价的高开等。
  •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特征及价值判断标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经济增长的周期和总量调控、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中结构变化和增长的效率。
  • 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中的安全预警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中的安全预警问题研究

    本书阐述了金融安全预警原理及我国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从不同层次探讨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试图探求其内在联系同时,针对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提出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实施与效率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热门推荐
  • 无极通天

    无极通天

    现今灵域变.东域天涯,挥堕镰,黑炎焚天地,西域黎叶,帝尺天莲,双焰震乾坤,今朝,枭雄四起谁与争锋唯我掌苍穹一份屈辱!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拜恩师,逆苍天,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断的强大,我不想去守护什么,我只想破坏那些伤我守护之物的人!这个世界的规则,与我何干!
  • 婚色荡漾:顾少,你够了

    婚色荡漾:顾少,你够了

    苏可歆只想嫁给一个普通男人,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莫名其妙地成了总裁夫人?他许她一世,宠她入骨,待她如宝。她以为,这或许就是幸福了吧,可他突然将一沓纸丢在她面前——“苏可歆,我们离婚吧。”她终于明白,什么叫做从云端跌落,粉身碎骨。五年后,她归来,与他重逢,身边却是多了只萌萌哒小包子。小包子看着眼前的男人,眨巴眨巴眼睛。“妈咪,这个叔叔长得跟我好像,难道他也是妈咪生的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网游大摸金

    网游大摸金

    随着科技发展,国家对于盗墓者的打击和对文物的保护程度越来越高,摸金校尉已经成为历史。而落魄的摸金校尉传人庞小斗,却在网游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倒斗五分钟,装X两小时,你值得拥有……)
  • 蛮荒征途

    蛮荒征途

    少年狂,欲飞翔,挥斥方遵斗志昂;破天罡,踏风浪,戮尽恩仇我为王!演绎无尽的野蛮,踏上征服蛮荒之途!新书上传,骆驼恳请大家收藏;觉得本书还行的,别忘了帮忙推荐一下;诸君请与骆驼一道,踏上《蛮荒征途》!
  • 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魔术,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魔术,《走进魔术世界:中华传统魔术》寓教于乐,将魔术里包含的科学原理一一解释出来,并且将有趣的小魔术表演也一步步教给读者。学得有兴趣,学得有快乐。
  •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观念篇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观念篇

    这是一部青少年道德修养的百科全书。她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那么枯燥乏味的人生哲理讲得趣味盎然。把那些名人成功的秘诀剖析得令人恍然大悟,一目了然。
  • 雇佣兵手记

    雇佣兵手记

    我一直都是个小人物,被不同的人雇佣我,在不同的位面冒险。我永远都为了自己而活,也为了保护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活,谁若想要毁灭我这仅有的念想,那就试试看。
  • 奇幻仙葫

    奇幻仙葫

    他――云天,刚出生母亲便走了,父亲则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存在。一个平凡的约定,却因一场意外支离破碎,他一下子成了孤儿。父亲考古发现的神秘物件,被他无意唤醒穿越进入了一个平行界,这是一个拥有修炼法术的世界。忘记前世的他,人生就此重新展开……
  • 金融市场学教程

    金融市场学教程

    本书介绍有关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阐述金融市场的组织架构、交易工具、运作机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本书从解释概念入手,力求浅显而不失严谨。各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可检验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本书可作为经济、金融和管理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其他各专业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教材。此外,本书还可供对金融市场有兴趣的读者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