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3400000009

第9章 张家界民俗大观园(4)

围山赶仗

“围山赶仗”是张家界地区集体狩猎的常用方法。张家界地区山高林密,危害人类的野兽很多,最常见的有野猪、岗狗、麂子、刺猎、野兔等。围山赶仗,猎人们主要对付的是凶狠又爱糟踏粮食的野猪。野猪是最狡诈凶狠的动物之一,一两个猎人很难对付,于是许多村寨的人们都喜欢自觉组织起来。上山捕杀野猪,称之为“围山赶仗”。围山赶仗的武器除了猎枪、铳,还有斧头。通常有6—8位猎人,牵一条狗,在山野搜索。经验丰富的猎人还常常沿着野猪等动物留下的脚印追赶,猎人能辨淆野兽们破坏庄稼后逃跑的方向。当大队人马探知到野兽躲藏的场所后,为了确保围猎成功和猎人安全,猎人们立即聚在一起,紧急分工,枪法好、动作敏捷又身体强壮的“猎手”被推选出来当“赶角”,到野兽躲藏的地点进行骚扰,使之从山洞里或刺蓬中逃出来。而枪法最准的猎人要埋伏在野兽必经之地,充当“炮手”,去“坐卡”。所谓“坐卡”就是把枪上膛,搁在最易于射击而又安全的地方,等待野兽上钓,然后开枪射杀。在整个捕杀过程中,猎人的狗最值得猎人们敬仰和佩服。山里的猎狗胜过小老虎,这些小家伙,见到野兽,立即如饿狼扑进羊群一样,围着野兽撕咬。野兽常用凶残的个性与猎狗们撕杀,几分钟后,地上便有五六只狗躺在地上嚎叫,小狗们全被咬得血淋淋的,受伤较重的狗心肝肚肠全都撒在地上。可小狗们仍拼命地撕扯野兽的皮毛。猎人们开枪射击,受伤的野兽向炮手坐卡的地方逃来。炮手常常沉不住气,开枪便击,哪知野兽在临死前还会再次将仇恨泄到炮手们身上。于是,一场人和野兽之间的搏杀血淋淋地展现出来。浑身是血的猎人,举着锋利的刀斧,斗红眼的野兽发出令人心惊胆颤的吼叫。众猎手围上去,终于将精疲力竭的野兽杀死,救下了同伴的性命。围山赶仗捕杀得到的野兽,众猎人都遵守先辈们遗留下来的不变俗规:“见者有份”。只要参与追赶或捕杀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可得到一份野兽的肉。围山赶仗,体现了山里人们团结一致,保卫家园的精神,也一度成为山里人们劳动中不可缺少的功夫。随着20世纪80年代《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出台,山里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加强,也不再动用猎枪大肆捕杀野兽,人们不再在农闲时节围山赶仗。围山赶仗捕杀野物的习俗渐渐被抛弃。山野的野兽渐渐多起来,野猪、猕猴、山麂、大熊、金狐、林麝、金丝猴等珍贵动物又在张家界的崇山峻岭中安家落户,为来张家界旅游的客人们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苗寨拜干佬

躲在大山深处的张家界苗寨,有“拜干佬”的风俗:苗寨人生了小孩,满周岁后,父母即请算命先生“排八字”,看是否好养,如果认为孩子命中有难,孩子父母就要给孩子“拜干佬”,然后把孩子送给“干佬”抚养。拜“干佬”前,大人孩子常常要履行四项义务:一是孩子父母在“拜”之前要多做好事、积阴德,有许多父母常常节衣省食为当地人们修路补桥,有的为了表示诚意,夏天天热时,还在交通要道或河运码头搭“凉棚”,义务为路人献茶送水。二是给自己孩子取些低贱名字,如唤儿子叫“白狗”、“和尚”、“叫化”、“岩包”、“猪耳朵”、“狗不理”等,唤女儿叫“黑兔”、“烂花”、“白野猫”等等。苗寨人认为低贱的名字最富有生命力,最容易在大自然中存活,也最不易引起地下阎王爷的注意,从而“勾魂”时也不会理睬贱儿的名字。三是改口,父母不再喊自己子女的真实姓名,只直接呼喊其贱名。而孩子改口后,不再称呼自己的父母为“爹、娘”,而称父亲为“伯伯”、“叔叔”、“幺幺”、“舅舅”,称母亲为“嬷嬷”、“娘娘”、“幺姑”、“姨妈”,这些称呼,一辈子也不改。四是行拜“干佬”礼,即每年都为拜的“干佬”做生日、拜年。充当“干佬”的角色最为复杂。有拜“二郎神杨戬”的,有拜“大肚子猪八戒”的,还有拜当地的河流、山脉、大树、溶洞、桥梁的,可以说五花八门。但拜人作“干佬”的,往往找三种人。第一种为踩生的,即小孩刚落地来凡间时第一个路过产妇家门口的人,苗寨又称之为:“踏爹”。第二种为当地比较有名望的人物,如杀猪匠,仗鼓舞师傅,老师,医生等,说是功大能压邪,名大能生威。第三种是所谓下九流的,如算命先生、叫花子、剃头师等。拜以上三种人谁最为合适,要根据小孩的“生辰八字”决定,由算命先生决定,拜重了小孩命受不起,拜轻了又压不住邪。“干佬”(爹)拜成后,到了“干佬”生日或过年的早晨,孩子要背“肘子”或捎些重要礼物去朝拜,行“拜干佬礼”。见到干佬或干妈,孩子要按照拜礼,先甜甜喊一声“干佬(妈)好!受寄儿子一拜!”然后跪在地上,行三个嗑头礼。再将自己生母为干爹干妈做的布鞋献上,作为朝拜的见面礼,干爹干妈也要为孩子给钱作为“打发”。若是拜山、水、树、神为“干佬(妈)”的,通常只要在过大年即腊月三十日,到“干佬”居住的地方朝拜,燃起鞭炮,烧些约钱、点支蜡烛,跪下去虔诚地拜两拜,嘴里直喊:“干佬干妈!寄儿子看您来啦!”就算行了叩拜火礼。拜干佬(或干妈)是苗寨人们生存观念中的一种朴素唯物论的再现,但里面修路补桥等作法仍值得人们提倡和效法。

过生牵羊

“六十曰老,七十称稀”。在张家界一些白族地区,人到了六十多岁,假若父母均已辞世,他就可以杀猪宰羊大摆生日筵席以示庆贺。老人的亲朋好友,一般都要捎些土特产,背着背篓,几人合伙凑钱买一只山羊,送给“老寿星”当作见面礼。送羊人走进岩塔时,领头的人(一般是老人的女婿或亲家)挑一担酒,燃响鞭炮朝主事的督官喊:“送咩咩的来哒,还不接担子?”督官连忙招呼手下帮忙打杂的人接背篓,取担子,牵羊绳、忙得手慌脚乱。老寿星一见有人牵羊为他祝寿,高兴得连嘴巴子都合不拢。他还亲自为送羊人装烟,倒茶、让座、问安。老寿星认为,过生日有人为他送羊,是全寨人或全村人对他最大的信任与尊重,是对他自己做的事情或一生的为人处世最好的肯定。所以他立即吩咐帮忙的操刀杀羊,并将鲜美的羊肉端上宴席,共同品尝,共同畅饮,一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生日为什么要牵羊?白族地区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是羊本是天上的大仙,因触犯了天条,被贬到凡间。玉帝曾问羊仙:“羊到头来免不了要挨一刀,成为人间的美味佳肴,你怎么个死法?”羊仙说:“我死了要让人们客客气气地笑,客客气气地吃,客客气气地饮”。玉帝想了一会儿就说:“那你就选在凡间,白族人过生日时,让人牵着,完成你的诺言吧”,于是羊仙就高高兴兴地让人牵着,成为白族人过生日最受人欢迎的隆重礼物。另一种传说是,羊前世是个坏事做绝丧尽天良的妖怪,玉帝为了惩罚他,就贬他投胎到人间,让白族人在过生口时牵着他送给寿星,让寿星杀了,众人高高兴兴地大吃大喝一顿,洗刷羊前世遗孽的罪名。生日牵羊,此习俗简单而又隆重,即为白族人们生日寿宴增添美味佳肴,又给人们相互交往留下一段难忘的佳话,故而倍受白族人们青睐,过生日牵羊的习俗沿袭至今。

栽秧酒

张家界有句农谚:“四月枇杷红瓜瓜,家家有栽秧酒呷!”在草长莺飞的四月,栽秧酒在张家界农村成为人们劳动中一件十分有趣的礼俗。栽秧酒又叫“插田酒”,是自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山区农民为了激发劳动情趣,提高劳动效益所采取的一种集体劳动形式。农户到了插田季节,人们都要精心办理一场酒宴,邀请大伙插田栽秧。其实所谓栽秧酒,它包括三个有趣的内容。第一个是“开秧门”。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秧苗等待移栽,大片大片的梯田一层一层地躲在山上等待移栽。于是,在栽秧的早晨,扯秧的人们齐齐排在秧田头。主人家先喝了一碗汤圆,后亲自舀一碗汤圆一一递给众秧手,传递时主人家笑着打趣:“莫把肚脐胀翻过来。”众秧手连连称谢。按山寨裁秧惯例,喝汤圆意味着丰收,包含栽的秧苗根深蒂固不浮蔸。主人家弯腰第一个扯秧,村上人都称为“开秧门”。主人开了秧门,大伙发出一声声兴奋的吼:“秧门开了,扯哟!逮哟!”乒乒乓乓把水搅得乱响,一天的紧张劳动开始了。于是扯秧、提秧、运秧、背秧、抛秧、打秧、插秧……栽秧的歌儿就在田间飘荡。

栽秧酒的第二个是“吃盖面肉”。盖面肉是一块巴掌大的肥腻腻的猪头肉,盖在一大碗面的上面,谁吃盖面肉,谁就意味着充当了统率三军的“栽秧官”。在吃早饭时,众秧手围坐八仙桌边,等待主人家端上那块象征权威的盖面肉。众秧手根据平时掌握的信息,民主推选一位颇有栽秧功夫的秧手吃盖面肉,“秧官”产生了。“秧官”的任职期有一天或数天,秧官随栽秧的季节而产生,也随着栽秧的季节而消失。但也有自告奋勇争当秧官的,遇到一桌或者一屋吃饭的人,跳如另一位不服输的秧手,主人也乐呵呵地将第二碗盖面肉端到桌上,两位秧手吃完盖面肉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田间来一场栽秧比赛。谁输了,谁叫喊。输者会乖乖地跳上岸,高高往天空抛一个秧果,大声喊:“盖面肉我×××白吃了,明年再找你×××逮!(即再进行比赛)”第三个为颇具喜剧色彩的“糊仓”。糊仓在桑植、武陵源等一些地方流行。当主人家的田剩下最后间把屋场大的面积,人们就开始糊仓,在人们眼中,糊仓既可以增强劳动者之间的感情,又可以增添劳动趣味。在秧手的心中,给主人家栽秧种田,主人才是装盛粮食的“仓库”,为防“仓库”漏粮渗食,糊泥便是最佳选择。于是一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趣味游戏——“糊仓”就在田间地头玩起来。主人家早就知道众人会将田里的稀泥、牛粪之类的东西向自己袭来,慌忙跳上岸,取张胶纸裹着自己的头,背,像躲野猴一样地沿田间空白处跑。众秧手哦嗬喧天,笑声不断,一齐喊:“糊死他(指主人),糊他个野猫屁股!糊他个黑脸雷公!”一齐将田间的泥巴雨点般地砸向主人。主人全身裹满稀泥,拼命地往田间转圈圈,大声求饶:“糊死我哒,搞不得哒!”主人身上泥巴糊得越多,牛屎糊得越厚,主人反而越高兴,越感觉到明年丰收在望,越喜欢众人将泥土劈头盖脸地糊,糊个天昏地暗,糊个五谷丰收,糊个春情荡漾,糊个心花怒放……“糊仓”的意义如同傣族“泼水节”向客人水一样,泼得越欢,意味着感情越炽热活得越幸福。有了糊仓作底蕴有了善良和热情的人们陪伴,栽秧酒就充满了泥土般亲切厚实的情感。

割谷酒

谷子黄了,湘西庄稼人又迎来了另一个喜日——赈割谷酒。割谷酒的早晨,农家主人第一个将板斗搁在稻田旁。众人都跟在后面,观看主人实施割谷的礼俗,主人先将半碗酒泼进地头,自言自语地祈祷:“土地神呀,割谷神,你逮酒哒莫发巅,今天谷子收得了,收到仓中好敬您!”表示敬了土地神和割谷神。再摘一粒饱满的谷子放入嘴中,吐着谷壳,机械地嚼着胜利的果实,脸上的笑容渐渐舒展开了。大手一挥,向众人发号施令:“逮得哒(土家话指谷子能割了),下田开始逮!”第一个跳下田,弯腰,握镰,嚓,嚓,嚓,谷就倒下一大片。众人纷纷下田,在“割呀割”的喊声中,大手向稻谷腰杆伸去,大手向稻谷蔸把伸去,这段下田割谷的劳动,被乡里人称为“开稻门”。

开稻门的礼俗有两个含义,一是表示稻谷熟了,可以动手收割;二是表示庆祝丰收,向土地神或割谷神报告,感谢它们保护了庄稼,祈祷明年再获丰收。当然,稻田是赈割谷酒的第一个战场。饱满壮实的稻谷大片大片倒在田间,嘭嘭发叫的板斗响起了嘹亮的吼声,人们三五成群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哪个递把,哪个打谷,哪个出谷,哪个扎草,井井有条,忙而不乱。遇到踩板斗的汉子腿劲不足,或割谷的人割得不快,故意偷闲,管事的汉子就会唱山歌调笑。如笑踩斗汉子:“嘿,对面山上有只麂母娘哟,腿子夹到岩壳上。”如笑割谷嫂:“叫声大嫂攒劲跑,后面有头叫驴子哟!”众人不服输,一声嗬,扑向管闲事的汉子,撩倒后“打油”,整得管事的汉子骨头酸……晒谷场自然是赈割谷酒的第二个战场。

毒辣辣的太阳烤得岩板发炸,谷子铺在地上,颗颗惹人喜爱。老农拿个竹钉钯,在谷子上面来回耙动,制造出一排排漂亮的图印,翻晒着农家人的无限希望。鸡跑来啄食,鸭跑来啄食,鹅跑来啄食,鸟跑来啄食,老农把竹竿摆弄得呵呵呵响,边赶边喊,边喊边赶,“砍千刀的,剁八块的,捉住好做下酒菜!”一杆甩过去,炸得动物们魂飞魄散。而打谷穗是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竹把子有节奏地蹦跳着,人有节奏地蹦跳着,谷粒有节奏地蹦跳着,像演戏,像跳舞,像醉酒,蹦到老农黑溜溜的背上,蹦到女人黑溜溜的头发上……高高的谷堆,亲吻着大地;高高的草垛,亲吻着大地,成为张家界山村最美丽的亮色。赈割谷酒的第三个战场在饭桌上,饭菜都很丰盛,但极富地方味道。和渣、起渣、腊肉、豆腐、猪蹄、羊腿等应有尽有,好好的饭菜包含主人家的无限欢喜。有人会问,难道不怕众人放开肚皮吃个精光?那恰恰相反,土家族、白族有俗言说“吃得就做得!”“人狠三碗饭!”一个堂堂的劳动力,每天须做许多繁重的体力活,吃不上三四大碗酒饭,那功夫谁能承担得起?所以,餐桌上,主人家最最喜欢能吃能喝的大肚汉。因为主人大方的缘故,众人用餐从不讲斯文,从不讲客气,谁也不注意自己的吃相,谁也不注意别人的吃相,饭菜上桌,只管放肆地吃,放肆地喝,甚至来个吃喝大赛。酒,一瓶瓶喝;菜,一碗碗吃;肉,一钵钵吞,喝他个十二碗焦干,吃他个碗底巴朝天,谁吃得最多,喝得最多,吞得最多,谁就被公认为是山寨上做功夫最卖力的能手,下回割谷,重体力活仍由他承受。谷子落到岩塔里了,希望也落在岩塔里了,庄稼人世世代代的好梦也落到岩塔里了,不大吃大喝几顿,还能用什么最好的方式倾泄山里人赈割谷酒的喜悦呢?

同类推荐
  • 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拿到人生第一份薪水,她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旅行。那一路,只有三天,却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开始行走在路上。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坐上不同的交通工具,火车、中巴、客车甚至是拖拉机,都可以搭载上她的心到达精神的家园;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丢掉了内心的怯懦,成长为一个坚毅的女子;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行走路上不再孤单;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女儿小媛;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年仅四岁的女儿已经去了高原的不少地方;……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 独自去野

    独自去野

    2011年6月,只因突然冒出来一个“想上路”的念头,24岁的“丽江贱公子”辞去了高薪工作,怀揣1000块钱出发了。192天的旅行,从温暖如春的南国徒步搭车到冰天雪地的北疆,他一路上获得了无数人的帮助。走一段路,收获一段自由的时光,美满一段叛逆的青春,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那个懵懂幼稚的男孩终于成长。
  • 大洋洲:澳大利亚(世界我知道)

    大洋洲:澳大利亚(世界我知道)

    本书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澳大利亚的风光与民俗。
  • 天上之山(王铁男登山探险笔记)

    天上之山(王铁男登山探险笔记)

    他被称为“天山派野蛮登山家”、迷恋探险的疯子,他曾经7次登上博格达峰、10余次进入昆仑山和藏北地区探险,他就是中国登上博格达峰的第一人王铁男。本书是王铁男对自己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新疆探险、登山活动的梳理和提炼——抬着行军锅挑战博格达峰、拴着绳子夜宿“魔鬼5080”、慕士塔格冰缝中的漫漫长夜、露营天格尔峰之巅、木扎尔特河畔恐怖夜……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新疆探险登山过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 三明地名纵横

    三明地名纵横

    市方志委编纂的“三明地情丛书”之《三明地名纵横》从行政地名、自然实体地名、人工建筑地名等方面,真实地反映出三明地名的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
热门推荐
  • 都市本色警察

    都市本色警察

    现代化的都市中,生活着一位侦探警察王维,王维一件件的破获诸多破朔迷离的案件,一步步的走入一个神秘组织所设下的圈套,这位天才侦探能瓦解神秘组织的阴谋吗?
  • 我的挖掘机

    我的挖掘机

    他最希望过的生活,是在炎热的下午,穿着巴基斯坦皮凉鞋和细麻袍子,盯着满是发茬的光头,和一群和尚弟兄,骑着自行车到处鬼叫。
  • 冷情王爷:王妃,你别跑!

    冷情王爷:王妃,你别跑!

    【女主慢成长】对于穿越,苏浅柒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王爷不喜欢,不要紧反正不是真爱。经常被关小黑屋,我忍。还要配合演戏,我再忍。见不到顾楠了,我不忍了!小小王妃开始跑路。“呜呜~不是说好了不喜欢的吗?把我抓回来干什么?”苏浅柒对面前这个大恶狼哭诉。“爱妃,不哭。我们是真爱。”……
  • 伟大使命之力挽狂澜

    伟大使命之力挽狂澜

    2049年,在中国成为超级大国之际,四名中国特种作战队员被选中执行一项重大任务,要求乘坐国家刚发明出来的“时间传输器”穿越到全面抗战爆发的地方——宛平城,拉起一支强大的抗日队伍,凭一己之力彻底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并且凭借超时代的科技知识让新中国更早地富强起来,恢复大唐帝国般的盛世,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山河破碎,国已不国,他们能不负众望,突破重重困难,完成这项历史重任吗?答案就在里面!
  • 人法自然

    人法自然

    天荒与真源之间,遥遥相隔,此为空海所在,大陆另三分之二分为六份,是那四大凶险无常,两大仙家地界,虽说修仙之人行走世间并不少见,但那漫天神佛还是大多数存于两大仙家地界,人间相传,修仙之士达那大乘之期,都将引受天劫,立步为仙,飞升仙界,却不知此乃是以讹传讹,真源大界修仙之道奉行,凡有能力者皆意愿为修士,却不知仙途难行
  • 雪哥儿与梅郞

    雪哥儿与梅郞

    我看着他,那一袭墨如夜空的长袍,那一柄由青转黑的杀人长剑,他就是——荀梅——黑衣梅郎,青梅子熟了,剑亦大乘;他看着我,白色锦马服,却如不着尘世的雪花,白色的剑,沁白的玉冠,我叫——白雪——玉公子,白马飞雪,人间四月大风起,不知白雪染梢头。我们是两把剑,我们是两兄弟,我们是最大的仇人,我们——不死不休!!
  • 龙演

    龙演

    “元石”它给人们带来了史前的灾难改变了所有!改变的一切!将人们以前的空想一点一点的呈现出来数百年的变迁人们越来越适应元石带来的改变慢慢的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开启一个新的纪元
  • 腹黑校草:圣樱情歌

    腹黑校草:圣樱情歌

    “夏文萱,我好像爱上你了?”“我有男朋友。”大学几年,宁方泽成了夏文萱怎么甩也甩不掉的人,不能说是跟屁虫,但也差不多啦。“夏文萱,为什么我喜欢的人喜欢的是你呢?你凭什么比我得到的多?我到底哪里比你差?”因为吴柯晨的告白加上对吴柯晨对尚紫嫣的置之不理,她们彻底闹翻了。乔奕和安新原支持夏文萱,夏文萱有宁方泽等等等等很多人,尚紫嫣却只有她的家人,因为这次,尚紫嫣还是去了三个朋友。
  • 这是谁的眼睛

    这是谁的眼睛

    先天性失明的他因为一次眼角膜捐献,让他拥有了让他拥有了异常的能力,可是一切事物都有利有弊,当他卷入无法用正常思维的事件之中,调查到了事情的真像。他应该妥协命运还是挣脱命运的束缚?
  • 第521次,说我爱你

    第521次,说我爱你

    注意,这绝不是傻白甜,绝不是傻白甜,绝不是傻白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有五个男主,但是有五条线,一个男主一条,不是很苏,各有一个HE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