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3100000004

第4章 痛经(2)

用法:让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气海用3寸毫针先直刺1.5~2寸,上下徐徐提插3~5次后,再将针提至皮下,向中极方向透刺2~2.5寸,按上法上下徐徐提插3~5次,待有强烈沉胀感后留针20~30min;天枢针1.5~2寸,刮针手法,留针时间同气海;三阴交针1.0~1.5寸,提插捻转手法,持续行针至腹痛减轻或消失后留针,与上两穴同时起针。同时嘱助手手持点燃之艾条,灸烧气海穴上下部位,每次灸烤30min。于经行腹痛或经期前后下腹部疼痛时进行,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原发性痛经。

方6

取穴:十七椎下(第5腰椎棘突下)为主穴,足三里、三阴交。

用法:让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枕头,消毒局部皮肤,于第5腰椎下指压取穴后,取2.5寸毫针直刺穴位,徐徐捻转进针,刺入约1.5寸,以有强烈针感为度,留针15min。配穴: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取1.5寸毫针,直刺1寸深,得气后留针15min。痛经发作时治疗,可起到迅速止痛的效果。周期治疗,选择治疗时间为经前5d开始针刺,经后连续针刺3d,每日1次,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一般2~3个疗程即可痊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7

取穴:双侧三阴交、神阙。

用法:让患者取仰卧位,选用直径0.26~0.35mm,长度40mm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将毫针快速刺入皮下,“得气”后使针尖沿经向上,让针感沿足太阴经脉上行至少腹部,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行针1次。在针刺留针的同时,在神阙穴用自制的艾灸筒艾灸30min,使腹部产生温热感。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8

取穴:双侧承山。

用法:痛经时患者俯卧,取双下肢承山穴常规消毒后,用1.5~2寸30号毫针呈45°由内向上斜刺,进针1~1.5寸,并快速提插捻转,使局部产生麻胀感,行针1~2min后留针15~30min,并每隔5min提插捻转1次,以加强针感。每天1次,1个月经周期针5d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9

取穴:寒湿凝滞型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针用平补平泻之法;肝肾亏损型取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针用补法。

用法:按分型针刺上穴,得气后皆施温针治疗,即用艾条1.5~2cm插入针柄上,从下部点燃开始施灸。直到艾绒燃尽冷却,疼痛缓解以后起针。

适应证:主治痛经。

二、灸疗法

方1

取穴:主穴取三阴交、关元、中极、合谷。气滞血瘀加膻中、太冲;寒湿凝滞加地机;虚证加足三里、肾俞、太溪。

用法:着肤灸,每穴5~7壮,每日1次,或用艾条悬灸。经前3d开始治疗。

功效:调经止痛。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2

取穴:关元、归来、交信、气海、血海、三阴交、至阴、命门等(最佳穴位为归来、交信)。选穴顺序为先阴后阳,先上后下。加减:行经期仍疼痛者加灸命门、血海、三阴交、至阴。

用法:于经期前3~5d开始施灸,每日1~2次,操作时以两根艾条同时进行,每次灸15min,灸至月经来潮,此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3

取穴:地机、至阴、中极、子宫、大杼。加减:肝郁气滞加太冲;气血亏虚加足三里、三阴交;寒邪凝滞加关元。

用法:每穴用艾条灸疗10min。为了缩短治疗时间,采用双艾条左右同时灸。于两月经周期之间开始,每日1次,至月经来潮为止。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取穴:气滞血瘀型取关元、太冲(双)、三阴交(双);气血虚弱型取三阴交(双)、气海、关元、腰阳关。

用法:术者手持艾条点燃,让其点燃的烟雾直接熏灸于所取暴露的穴位,着火点离穴位皮肤1~2cm,施温和灸法,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待其感到局部灼热,见局部皮肤潮红,再灸其他穴位,每个穴位累计灸5min左右,一般患者每日施灸1次,疼痛严重者每日可施灸2次。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5

取穴:神阙、关元。

用法:将纯净干燥精细食盐填于神阙穴中,使之与脐平,上置备制好的新鲜姜片(直径大约3cm,厚约0.3cm,中间刺数孔)和大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燃,直至规定壮数。然后再将制备好的新鲜姜片放在关元穴处,上置大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燃,直至规定壮数。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疼痛不能忍受时,可用镊子上下移动姜片,切勿烫伤。

根据痛经的轻重程度规定壮数,轻度灸4壮,中度灸6壮,重度灸8壮。共治疗3个疗程(月经周期)。第1个疗程于疼痛时开始治疗,每日1次,直至痛止;第2、3个疗程于月经前3d开始治疗,每日1次,治疗到痛止为1个疗程。若经第1个疗程治疗后不再疼痛属于巩固治疗,第2、3个疗程于月经前3d开始治疗,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三、按摩疗法

方1

取穴:三阴交、次髎、太冲、关元。

用法:用指压法。任选一组穴,或两组穴交替使用。每穴压3~5min。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次。

适应证:痛经,小腹胀痛或腹痛绵绵不止。

方2

取穴:三阴交、内关。

用法:用指压法。一面缓慢地吐气,每隔6s用力按压三阴交1次,重复20次;再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内关2s,反复做5次,左右侧穴位交替进行,如此,月经痛就会消失。

适应证:月经痛。

方3

取穴:关元、归来、地机、三阴交(后3穴均取双侧)。

用法:用指压、揉压法。先以拇指揉压关元和归来穴(双)各3~5min,再强压双侧地机和三阴交,每穴1.5~3min。于经前1周进行治疗3~4次。

适应证:痛经(气滞血凝型),兼治经闭。

方4

取穴:三阴交、关元。

用法:用指压法。以双拇指强压双侧三阴交,再揉压关元,每穴3~5min,若属寒证,再擦上穴,均为透热为度。虚证以揉为主,实证以压为主。每于经前1周治疗2~3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亦可配合呼吸法治疗。

适应证:痛经。

方5

取穴:中极、关元、气海、子宫、归来、次髎、血海、地机、三阴交、太冲。

用法:用点、按、压、捏法。先用中指指端以重力点冲按压中极、气海、次髎,每分钟200次以上,连续点冲按压各2~3min,均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为止。再以拇指指腹用重力扪按关元、子宫、归来、血海、地机穴各2~3min,每隔10s放松1次,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为止。然后以拇指指腹用重力捏按三阴交穴,每隔20s放松1次,反复捏按3~5min;又捏按太冲穴2~3min,每隔10s放松1次。均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为宜。每日治疗1次,于经前5~7d开始治疗,5次为1个月经周期。

适应证:痛经。

四、沐浴疗法

方1

配方:五灵脂、香附、延胡索、当归各20g,赤芍15g,桃仁、没药各10g。

用法: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先浸泡5~10min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候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5~20min,每2d1剂。于月经前3d开始使用,连续3~5剂,连用2~3个月经周期。

功效: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适应证:血瘀型痛经。

方2

配方:红花5g。

用法:将红花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先浸泡5~10min后,水煎2次,二液合并,置于浴盆中,候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日1剂,再将红花药渣捣烂,外敷于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剂。于月经前1周开始使用,连用2~3个月经周期。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适应证:血瘀型痛经。

方3

配方: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g。

用法:将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min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洗浴并足浴。每日2次,每次30min,每日1剂,连续2~3d。

功效:活血散寒,温经止痛。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配方:温水1桶。

用法:取木桶1个,加入温水,将双足置于温水中足浴,并时时用毛巾搽洗至膝关节上下。每日1~2次,每次10~30min,连续2~3d。

功效:温经散寒。

适应证:痛经。

方5

配方:杜仲、菟丝子各等量。

用法:将二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5g,于夜晚睡前置于浴盆中足浴,每日1次,连续2~3个月。

功效:补益肝肾。

适应证:血虚型痛经。

方6

配方:香附30g,柴胡10g。

用法:将二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先浸泡5~10min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日1剂,连续3~5剂。于月经前1周开始使用,连用2~3个月经周期。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适应证:肝郁气滞型痛经。

方7

配方:当归、益母草各10g。

用法:将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min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晚1次,每剂药可用3d,连续2~3剂。

于月经前1周开始使用,连用2~3个月经周期。

功效:养血、活血、止痛。

适应证:血虚型痛经。

方8

配方:益母草20g,香附20g,乳香20g,没药20g,夏枯草20g。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煮,滤汁,倒入盆中,待温时浴足15~20min。每日1次。连续3~5次。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9

配方:艾叶、益母草、延胡索各15~30g。

用法:上药加清水1000ml,煎沸10min后,将药液倒入脚盆内,待温时浸泡双足。每日浸泡1次。于月经前1周开始治疗至经行停止,也可每日1剂,头煎内服,日服2次,二、三煎泡脚。

适应证:主治痛经。

五、刺血疗法

方1

取穴:隐白、大敦。

用法:用三棱针刺络法。于行经期间交替点刺隐白、大敦两穴,出血1~2滴,隔日1次。经期结束后停止治疗。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2

取穴:次髎。

用法:用梅花针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穴区叩刺出血,用闪火法拔罐,每次留罐15~20min。一般在月经来潮前3~5d开始治疗,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3

取穴:骶部。

用法:用注射针头刺络法。用注射针头在骶部皮肤数处进行点刺,深度为1~4mm,挤压周围皮肤使之出血,或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毫针针刺内关、三阴交留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取穴:次髎、关元。

用法:用三棱针刺络拔罐法。次髎穴用三棱针挑刺后拔罐10min,使其出血2~5ml;关元穴向下斜刺1.5~2寸,针感达少腹及阴部,留针20min。于每次月经前3~5d开始治疗,每日1次,至开始行经时止,每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5

取穴:太冲、大敦、大椎、肝俞、膈俞、期门、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

用法:先取太冲、大敦,用三棱针点刺三下出血即可,继取大椎、肝俞、膈俞、期门、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弹刺出血后,用火罐拔吸15~20min即可。

功效:活血通络,调经止痛。

适应证:主治痛经。

六、耳穴疗法

方1

取穴:神门、肝、肾、内分泌、内生殖器。

用法:以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按压0.5~1min。如效果不显着,每隔5~10min自行按压10~15次,贴压12~24h,双耳同时进行。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2

取穴:子宫、内分泌、交感、肾。配穴:肝、脾、皮质下、神门、下腹、会阴、肾胞。

用法:每次选主穴2或3穴,配穴根据不同证型选3或4穴。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在所选耳穴上,嘱患者每天按压3或4次,或痛时按压,每穴1min。

按压力以能耐受为度,单耳取穴,两耳交替治疗,从经前2d开始,每天1次,每月经周期治疗5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3

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盆腔、交感。气滞血瘀加肝、神门,气血亏虚加肾、脾,寒湿凝滞加脾、三焦,肝郁湿热加肝、脾,肝肾亏虚加肝、肾。

用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每天对应按压,早、中、晚饭前30min及临睡前各按1次,以有酸胀热感为止,每穴按压3~5min,每隔1d换药1次,左右耳交替,连续4d,于经前2~3d开始,取穴4~6穴。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取穴:①寒湿凝滞型。子宫、内分泌、交感、皮质下、神门。②气滞血瘀型。子宫、交感、卵巢、肝、脾。③气血虚弱型。子宫、肝、胃、内分泌、神门、心。

用法:取王不留行籽贴压上穴,用拇、示指按压使其产生酸胀痛感,每天3~5次,每次1~3min。2d更换1次,3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5

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缘中、神门。配穴:皮质下、肝、盆腔。

用法: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min,每日或隔日1次,或左右交替针刺,10次为1个疗程。也可用耳压法。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调理冲任。

适应证:主治痛经。

七、埋线疗法

方1

取穴:气海、太冲、三阴交、内关。

同类推荐
  •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秘方、妙方大多从民间土、单、偏、验方中汲取营养,并经过数代人的反复实践、验证、修改,而成为普济之方,这些民间秘方、妙方也是中华医学的宝贵财富,在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跌打损伤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跌打损伤常见病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近10年来中医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 医说孙子兵法

    医说孙子兵法

    本书从一个医生和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解读兵学名著,令人耳目一新,对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和医学教学科研有一定裨益。战略思想不仅受到军事战略家的重视,现已扩展到包括医学在内的其他领域。从指导思想、行动准则和理念上来看,医学与兵学有许多共同之处。防病如防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医治未病之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的思想与孙子“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的理念是一致的。
  • 解读“中国第一病”

    解读“中国第一病”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就发病人数而言,又是肝炎大国。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三者之间,既存在疾病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又是3个完全不同的疾病。肝炎由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按发病方式分为急性、慢性;按病毒分类可分5型,其感染途径相同,治疗原则也一样。得了肝炎不要恐慌,绝大多数是可以治疗的,转为肝硬化、肝癌的仅占极少数,况且,现代肝移植是可行的,存活可达5~30年。只要科学面对、调整心态、积极治疗、防止疲劳就可能治好。
  • 中医药治疗疑难血液病:医案论文集

    中医药治疗疑难血液病:医案论文集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是陕西省血液病防治研究所所长郝其军用其主持研制的复方皂矾丸和升血小板胶囊及系列中药为主导药治疗成功病例的医案展示,下篇是郝其军医师总结的临床经验和确定成功的治疗模式。
热门推荐
  • 焚天剑

    焚天剑

    浩瀚灵力大陆,大千世界,魔族横行,上古时期的域外邪族是否遗留。无尽火域为何化为灰烬,强大武境消失何处,西极战皇死于谁人之手。一个个传说般的名字,究竟去向何方。消失于这主宰之境,青衫剑圣,北荒之丘,万墓之地,不死之主镇天地。凌驾于乾坤之上,消失于苍穹之中。少年修然得虎印,遇古神,寻父母。灭魔邪,究竟这位少年能否探索上古的遗迹。
  • 直男受不受

    直男受不受

    陈晟因为车祸捡到一个貌似未成年的男生。年龄不详,姓名不详,住址不详,还玩起失忆这种狗血电视剧的桥段。同居就这样无奈的开始,陈晟却直觉被自己捡来的大型犬有意无意的耍弄着。引狼入室后,才发觉一切已经太晚……
  • 无限之变种人

    无限之变种人

    “黎诩?那个用大脑控制几十只机械手臂给三个病人做外科手术的变态?”章鱼博士愤愤不平的骂道。“黎诩?那个琴棋书画样样比我强一点点的家伙?”桃花岛主黄药师面无表情的问道。“黎诩?那个用人脑就击败了我的怪物?”被逼到了一台电脑里的天网咬牙切齿的问道。黎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其实,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变种人而已啦。”.................................................................纯新人,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各位喜欢我的书
  • 末日本性

    末日本性

    故事背景:第三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部分陆地被核弹和化学武器摧毁,再无国界,无政府,无军队,在此状态下,一少部分幸存者在剩余的没有核污染的城市、郊外圈地,试图建立自己的部落,而大多数幸存者,要么选择部落进入生存,要么在混沌的城堡外流离失所,过着野人的生活。故事梗概:以两个时间段为情节发展线,一是灾难爆发6年后的现在,我带领族人掠夺并建立自己的部落,在侵略和被侵略的斗争中顽强的活着的故事,二是闪回灾难爆发后到现在,这6年间发生的故事顺叙,讲述我这6年中的生存中,是什么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是如何从体弱多病的管理层混子进化到一个杀人如麻的部落首领的?
  • 步步勾婚:权少蜜宠小妻

    步步勾婚:权少蜜宠小妻

    她香软的身是他情毒首发的良药,坑洞外,烽火连天,坑洞内,男女两具身体如千年藤蔓交缠……“说,你到底是谁?”他挑起她的下巴,双眸猩红,厉声质问她是谁?当然是他的敌人。最爱的人将她推入险境,她却不小心惹上一头恶魔,而她发誓,伤她害她的人一个也跑不掉,她与恶魔签协议达成共识,恶魔无止尽地享用她的身体,却在同时帮她将坏人推下地狱……
  • 蜀山战纪之悯生剑灵

    蜀山战纪之悯生剑灵

    讲述上古神器悯生剑灵,在蜀山世界跌但起伏的经历。
  • 归凤为妖

    归凤为妖

    -妖妃现,惑帝王,乱江山,所谓咒言,不过归凤山一场阴谋-十岁那年,一句非君不嫁,你只当童言无忌,一笑了之。十二那年,一曲芳心暗许,你只当懵懂无知,知作未闻。十五那年,一段私定终身,你只当任性胡闹,不置可否。十七那年,一身凤冠霞帔,一队迎亲人马,一日锣鼓喧天,满城桃花如送嫁一般铺就红妆万里,任人践踏,如那自负天真的七年,一场青涩年少,一场痴缠过往。沈筠,你既当一切不过纸上戏言,又谈何真情?
  • 种种杂咒经

    种种杂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她穿越为林紫玉,林黛玉的姐姐,林黛玉是她最爱的人,既然有机会去做她的姐姐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看看有林紫玉的红楼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红楼整个红楼因她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