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新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并对自身优势和弱点、医学专业的发展和医学生就业市场的情况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医学院校可开始引导新生着手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形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当然,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随着人生、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因此,医学院校在引导新生制订出一份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后,还应当引导他们密切关注行业的变化及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和完善。
(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途径
医学高等院校在学校教育和后期临床教学工作中努力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达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1.强化学生职业生涯意识,注重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要顺利地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校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宣传栏、专家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工作。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执行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目标职业特点,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与之相匹配的职业专项素质。
2.明确医学生学习成长各阶段的规划任务及目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必须从他们走进大学校园开始进行,而不是学生临近毕业或择业时开展的临时性工作。树立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程观,就是要使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学校的教育目标、医院的培养目标、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系统的医学教育指导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根据医学生专业性强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确定大学时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目标及分阶段目标,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实施方案,对他们进行全程指导,以形成系统的教育工程。
3.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经常开展职业指导、咨询等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求职的需求,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为保证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完成:①在招聘专业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的基础上,对现有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之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者、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②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常规培训,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直接指导者和督促者。③对学校所有教师进行“通识教育”,使之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支持者和关心者。④通过兼职、聘请等多种形式吸引校外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员不定期开展活动,提供咨询和辅导服务。这样,就可以建设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同时又具有强烈政治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4.构建平台,建立机制,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医疗机构、个人合力作用在人的求学历程中,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在不断成长历程中,自我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学生教育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医疗机构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作用,是做好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整合校内优势,加强与教学医院的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同家庭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医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三、医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在校学习
(一)理性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和理性化的,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时期,各种不合理的就业观念依然存在,这就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这些不良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一些大学生的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眼前的实利,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和职业的发展等因素不予考虑,因而极易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工作。②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有些大学生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将职业分为不同等级,有贵贱之分,而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工作。③工作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有福利、有保障的单位,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自己去创业。④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许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原因主要有3点。第一,大学生对自己缺乏客视的认识,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第二,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够,不清楚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职业取向上缺乏自己的判断,跟风随大流,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第三,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要为自己作职业生涯规划,随意找工作,任意跳槽。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在实践中随着自身素质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我们知道,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人的职业兴趣、能力的提高是个长期的、连续的发展过程,职业选择不是在面临择业时才有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发展过程,因而职业生涯规划应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从发展心理的角度看,人的童年时期就孕育了职业选择的萌芽,随着年龄、资历、教育等因素的变化,人们选择的职业态度,期望、兴趣也会发生变化。发展性职业指导理论认为,职业发展如同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一样,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发展任务,如果前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职业人生任务,导致职业选择时发生障碍。
而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的预备期。从大的范围来说,大学生的职业规范应注重在大学期间职业生涯的准备工作。因此,为使职业生涯坚实有力,大学生需要构筑4个支柱:①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学习能力的表征,包括认知、理解、消化的能力;掌握广泛的普通的知识与深入研究少数学科相结合的能力;尤其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日益形成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相适应,以便从终生学习中获取种种发展机会。②学会做事。学会做事是职业适应能力的表征。如何使学习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被理解为学会做事的含义就是学会适应某一特定的工作,而应是适应职业的流动和自主创业。③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生活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素质特点之一,合作是现代人的广泛性要求。现代人必须具有情感同化的态度和意识,认识自己、接纳他人,合作共处。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更要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要具有开放的能力以及应对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民族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的紧张关系的能力。④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前3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个体要有适应与改造自身环境的能力。职业生活是生存的手段和实现价值追求的途径,而生存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又是与人格的不断成熟相一致的。所以,要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发展个性,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指导行动。
迈出校门之后,如果你发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一直没有成功的希望,那么你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走错了路?这项职业是否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一旦发现原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适合现在的自己,那就不要再浪费时间,应当马上重新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另外寻找一片沃土。
当然在你重新确定目标,改变航向之前,定要慎重考虑,不要仓促行事,以免落得一事无成的下场。虽然从头再来会比别人多一些困难,但仍然有东山再起的希望,比那些死守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浑浑噩噩过一辈子的保守者要幸运。只要找到正确的职业方向,你会感到自己的生活和理想都焕然一新,充满希望和斗志,信心十足。这种聪明的做法并不是一种失信的行为,而恰恰是求职大学生责任心强的体现,既对个人发展负责,也能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
在以上原则基础上规划、设计的职业一定会是适合大学生的理想职业,它有益于个人内在素质的提升及个人的不断进步。其实我们应该把自己的职业当做一种广博的学问,正是在工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发展自己以及怎样为人处世。可以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描绘美好未来的开始!
(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在校学习
医学生毕业大致有两种选择:一是就业,二是考研,其职业生涯规划与之相对应也包括两大类。为了实现两类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在大学一年级入学后及时对在校学习进行规划。
1.就业规划的在校学习在本章的前面,我们给出了医学院校学生可能面对的各种就业机构,学生应在入学后根据自身专业和兴趣与爱好进行选择。一旦确立相应就业目标,就应尽早了解相关专业的技能要求和社会需求,从而制订自己的学习规划,充分发挥大学时光的学习价值。
2.考研同学的在校学习在两年系统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考研的同学应尽早了解拟报学校的专业情况,在大学三年级时就制订出考研计划,在保证原有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力争考研计划的落实。
【思考题】
1.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如何处理好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3.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