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式”一词是由英语“medical model”翻译而来,也有人将其翻译成“医学模型”。医学模式与医学科学是紧密相连的,它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医学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医学模式与之相适应。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是医学模式的研究基础,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科学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当前,对医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将给现代医学带来整体性的影响。
第一节医学模式的产生及其作用
一、医学模式的产生及其客观性
医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人们在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劳动过程中,需要医治劳动所带来的各种疾病与创伤,这就逐步形成了原始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朴素医学。因此,前苏联着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实践活动。”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从理论上讲,随着医学的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医学模式也随之产生。但是,历史发展的实际并非如此,作为一种特定概念和具有实践意义的医学模式,直到近代医学的后期才萌芽,也即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概念的出现而进入世界医学哲学领域。而在此前的医学发展史上,还没有人从医学模式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医学过程。在近代医学史上,医学发展的速度极其显着,当人们回顾医学的发展进程时,发现这一阶段的医学完全沿着一条生物医学的道路前进,并逐步意识到生物医学是存在缺陷的。1977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医学教授恩格尔指出:“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从此,医学模式便开始成为医学领域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观点被介绍到中国并开始为我国医药卫生界所瞩目。
医学模式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第一,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变化是巨大而深刻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标志着人类认识和揭示自然奥秘的深入和飞跃。在科学技术的促进和推动下,当代世界的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新学科、新思潮和新观点,以期解决世界未来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当代社会科学界同时也兴起了一股令人瞩目的研究方法,即研究成果的模式化方法,把深奥抽象的理论简化成不同的模式,从而把事物的内在机制和相互联系做出直观、通俗而简洁的描述。经济学的数学模式、传播学的图像模式、信息学的网络模式等就是典型的代表。纷繁复杂的世界知识体系,几乎无一不被简单明了地描绘出代表性模式,使人一目了然。医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可以说,正是把社会科学的模式化方法运用于医学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第二,医学模式是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过程中诞生的。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并阐述于《自然辩证法》一书中。19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提供了许多非常丰富生动的科学素材,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自然辩证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进而使现代自然科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现代自然科学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这就构成和说明了有关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原理。自然科学领域一系列研究成果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自然科学一方面需要正确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哲学理论做出高度的、科学的概括。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科学本身高度分化和综合化,如果没有辩证的哲学理论作指导,就不能如实地反映其客观过程和客观规律。恩格斯曾指出:“恰好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就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20世纪以来,在科学领域内掀起了一股学习和研究哲学的新风气,不少科学家自觉主动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作为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医学观、医学模式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医学科学进行深入研究并使之与其结合的产物。第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医学科学发生了巨大变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50多个学科专业和数百个分支的庞大知识体系,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学科之间也相互渗透、交叉,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立体网络结构。
因而,传统的医学分类的“三分法”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已经难以反映医学科学的真实面貌。除医学科学及其分支学科外,又出现了以医学本身、医务工作者和医药卫生事业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医学。医学模式就是以整个医学总体为研究对象的课题,所以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高度发展的过程中诞生的。综上所言,医学模式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医学科学高度发展的结果,更是人类智慧的高度结晶。
医学模式是对客观医学状况的真实反映,绝非某个人的内心想象或任意编造。要设计医学模式必须抓住支配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对其次要矛盾可以进行适当和必要的简化,让医学模式大体上反映医学科学的主要内在本质特征。这样,既把握了医学模式的客观真实性,又达到了通俗明了的目的。正确的医学模式应该是医学科学客观实在的真实反映。
一个医务工作者在从事医疗保健的工作实践中,经常不自觉地遵循着一定的医学模式,这是一种认识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这种思维方式便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假如一个医务工作者经常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概念所支配,那么,他在诊治疾病时,往往更多地从组织、器官上来搜寻机体本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变化,以确定或诊断疾病,用司空见惯的治疗方法如手术、药物以及理疗等来改变其病理变化。这种对疾病诊断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往往是难以改变的。局部定位思维和特异性病因观念就成为生物医学模式的两种最基本的诊断方式。尽管这两种诊断疾病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对推动整个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们对于揭示疾病发展、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加以补充和发展。在一个医务工作者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医学模式,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而已。在医学实践中,一个医务工作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受某种医学模式所支配的思维方式。不管他们是否懂得医学模式的基本知识,其医学实践总要体现一定的模式习惯,总要采用一定的方式与方法、总要有一定的医学观点,只是有人未曾感知而已。医学模式自觉不自觉地起着作用,是其客观存在的又一具体体现。
总之,面对客观存在的医学模式,每个医务工作者应该正视它、承认它、面对它,自觉地确立先进的医学模式,指导自己的医疗实践活动,提高医疗实践的社会效益。漠视它或摒弃它都是消极之举。
二、医学与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与医学密切相关,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医学是研究正常和异常的人体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人们通过无数次医疗实践活动,逐步对医学从总体上加深了认识和理解,然后用高度概括、抽象的方法,把医学的总体特征归纳起来,既能说明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观点,又能勾画出医学总体的结构和方法,这样建立起来的框架就是医学模式。没有医学和医学实践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医学实际状况的真实反映,医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产生相应的医学模式,因此,医学模式是医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说医学模式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①医学模式与医学水平在发展变化上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医学模式的发展往往落后于医学本身的发展;但是,先进的医学模式又能推动和促进医学的发展;②医学模式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每个历史阶段的医学模式和先前的医学模式都有继承关系;③医学模式与医学水平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一些科学技术暂时还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在思想领域超过医学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这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社会现象;④医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除了与医学本身发展状况的依赖关系外,还与文化、哲学、生活方式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卫生保健的政策和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⑤医学模式对医学发展有反作用,更是其具有独立性的有力佐证。因此,医学模式对于医学科学并不是毫无作为的,而是具有一定独立性和能动作用,如果被提倡的医学模式是先进的,符合时代要求,则能够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反之,只会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我们学习和研究医学模式的意义,就是利用医学模式的相对独立性,充分发挥它的能动作用,从而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虽然,医学模式与医学科学关系紧密,但是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战胜疾病、促进人类健康的科学,它是把人的生命作为研究对象,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学;而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是医学科学本身,是医学的总体和全部,属于哲学的范畴。
总之,医学模式的产生、发展和转化,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而进行的,与此同时,医学模式又反过来影响医学科学的发展,二者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三、医学模式在医学发展中的意义及其社会作用将模式化方法引入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活动,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逐渐选取相对先进的医学模式,指导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这在几千年来的医学科学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医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最初很长的一段时期,对医学的认识,基本上还是停留于直观的观察和肤浅的理解,这种认识不但有许多错误之处,往往还带有种种神学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医学由于缺乏实验和科学的基础,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臆断和猜测的性质,距离真正的医学科学还有很大差距。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神学的唯心主义逐渐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唯物主义逐步占领了医学领域,开创了生物医学模式的新起点,从而使医学科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医学发展史上,这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物医学模式开创了医学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辛勤耕耘着自己的事业,无数人的聪明才智使医学科学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庞大的规模体系,为人类的健康和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前的近代医学主要与生物科学紧密相连,从生物科学的范畴揭示人体疾病与健康的奥秘;而医学对哲学、社会科学等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模式化方法的引入,开辟了一条医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融会贯通的途径。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有着完整的学科体系,它这种特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其具有全方位洞察社会进程,多角度把握社会多侧面的功能。哲学的帮助在于建立了先进的医学模式以揭示医学科学进步的机制和途径。正确的、进步的医学模式是引导医务工作者正确思维的有效对策,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医学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新问题,这样,进步的、符合当前医学发展状况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是哲学为医学科学提供的指南针。无数事实证明,哲学、社会科学与医学的相互融合、相互协调,一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作用。
模式化方法为医学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视野,增加了新的形式与内容,带来了新工具。
医学学是以医学、医药卫生工作者和医药卫生事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医学模式正是以医学总体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新形式。医学模式的出现,丰富和增添了医学学的研究内容,促进了医学学的发展。
医学模式的现实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几个世纪以来,成为近代医学标志和核心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人们在肯定它历史价值的同时,也逐渐发现它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故而转变医学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如我们在讨论医患关系、医疗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往往将其原因归咎于生物医学模式。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分科越来越细,医生往往不全面负责病人,只注重运用先进仪器检测患者的生物学变量,而不重视病人的精神改变和心理需求,这种情况只有通过转变传统医学模式去加以纠正。
正如前面所述,医学模式可归结为医学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医学模式作为哲学的从属课题,也像其他社会意识一样,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