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萨乔
1401~1428
作者简介:
马萨乔是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在当时的佛罗伦萨,可与建筑师布鲁奈列斯奇、雕塑家唐纳太罗平分秋色。马萨乔在艺术上的突出贡献是注重写实,大胆革新,描绘宗教人物时特别强调人物的肉体感表现。他画笔下的人物都来自于生活,而不来自题材本身。马萨乔善于从实践中破除教会的陈规陋习,他为意大利新的造型风格奠定了基础。《纳税金》是马萨乔的代表作。
012纳税金
作品介绍:
《纳税金》是马萨乔于1425年绘制在布兰卡契礼拜堂的一个着名的宗教故事。画中将三个不同时刻的福音故事绘制在统一的场景中,使一个画面同时出现数个圣彼得,这三个连续的动作分别为:中间部分画的是耶稣指示彼得如何获得交税的钱;左边是彼得全神贯注地从湖岸边捞起钱袋;右边则是彼得正在屋前缴钱给收税官的情景。礼拜堂壁画的主题是借圣彼得来弘扬教义拯救人类的事迹,因此从画面中很容易就能指认出身披黄色长袍的圣彼得。
马萨乔的绘画手法犹如雕刻般,使人物的造型突出,并且喜用大色块和明暗对比强烈的色彩。画面的结构首先从左边展开:位于中间的福音使者们,围成半圆形站在耶稣的周围,而右边的门廊前面,是圣彼得和收税官;每一位人物的特性,都可以从长袍皱褶上的光线,和每个人的动作、脸部的表情中辨别出来。正由于马萨乔重视人物的真实神情,所以出自他手笔的人物总是栩栩如生。
013布施和亚拿尼亚之死
作品介绍:
《布施和亚拿尼亚之死》这幅壁画作于佛罗伦萨的圣母玛丽亚教堂布兰卡契礼拜堂祭坛的右边,与左边的《圣彼得投影行医》是相互呼应的两个作品。它们分别讲述了两个连贯的故事:拥有财产和房屋的人,变卖了全部的家当,倾其所有将一切财产放在使徒们的脚下,然后再全部分给需要的人。但亚拿尼亚却只卖掉一部分的财产,并将变卖所得的一部分偷偷私自保留;他将钱置于使徒们的脚前时,圣彼得对他说:“亚拿尼亚,为什么要让撒旦充满了你的心,致使你向圣灵说谎,还将一部分变卖所得留为己有呢?你不是向人们说谎,而是向上帝撒了谎!”亚拿尼亚听了这一席话之后,当场倒地,断气而死。
本幅画前景中倒在地上的就是亚拿尼亚,右边身着黄色披袍的是圣彼得。顺着他的手,我们看到旁边一个怀抱孩子的妇女正在接受布施;右侧的白色建筑延伸到画面中央,为本画制造出景深的立体效果。
安杰利柯
1387~1455
作者简介:
安杰利柯,出生于菲亚索莱。20岁的时候,进了当地多米尼加教团的修道院,后又迁往科托那居住。年轻时曾向宗教画家罗伦索·蒙纳科学艺,蒙纳科擅长细密画,用笔比较细腻,但题材狭窄,形象呆板。后来他又转师另一位壁画家法布里亚诺,受益匪浅。从此,安杰利柯在修道院里经常从事壁画与圣像画的制作。直到他的创作趋向成熟,他倾心于佛罗伦萨的画家马萨卓那种表现力极强的写实主义艺术手法,这使他在艺术思想上出现了一次飞跃。当我们欣赏安杰利柯的壁画时,总感到色彩虽艳,人物却缺乏生命感,他那些为数极多的圣像画体现的更多是宗教幻想的神秘因素。
014圣母、圣婴和六位圣徒
作品介绍:
从这幅作品的正面来看,画面中央是圣母的座位,它位于一级台阶之上,台阶下面是向两边延伸的底座。四位圣徒或正面或侧身站立其上,另外还有两位圣徒则站在下面的草地上。整幅作品,六位圣徒呈半圆形排列围绕着圣母,每个人均有其独特的表情,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概念上都形成了一种新的和谐。本画以墙作背景,进一步凸显了这幅画的构图,与其说墙是建筑物的一部份,不如说它是一个彩色画框。
这幅画十分注意整体气氛的营造,可能是受到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圣母座、延伸的台阶和人们排成的弧形,构成了一个圆形的空间,这空间似乎还一直延伸到画面之外,吸引观赏者也成为一个参与者。
015受胎告之
作品介绍:
《受胎告之》是画家在40岁左右为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画的壁画中的一幅。画家在这幅画里想要强调谦逊温和的圣母与美丽年轻、长着一对翅膀的天使的形象,人物被置身于一座罗马式拱形结构的建筑物里,科林斯式的细长柱子,使画中的环境显得很古老,颇有深度,但形象的感觉还是平面的。
乌切罗
1397~1475
作者简介:
乌切罗出生于佛罗伦萨。他在绘画上的成就主要是注重写生,特别强调远近法。为了更好地表现真实,他几乎穷尽毕生的精力研究当时还未有人系统深入钻研的透视学。他的作品给人一种超乎现实的印象,对20世纪的超现实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016狩猎(局部)
作品介绍:
这幅作品是乌切罗晚年之作。在整个暗绿色调的背景中,乌切罗描绘了骑士、马、狗及前排的花草。整幅画有着严谨的架构。画家借用近景四棵松树的垂直树干,划分出五个相连的场景空间,其中左右两侧部分较小,中央的三个部分较大。此外,躺在地上的五个枝干,除了具有分隔区域的效果,也与画中人物一同指向空间底部的中心透视点聚焦。
乌切罗曾专门研究过前缩透视法,或许是为了要让人产生视觉上的错觉,进而形成一种奇幻感,本幅作品画面上的人和物并非真实世界的情况。
017圣罗马诺之战
作品介绍:
《圣罗马诺之战》描述的是佛罗伦萨市与邻邦进行的一种区域性战争的一个场面。画家借这个题材来表现他所钻研的复杂的透视关系,如图右侧两骑兵交战时的前后距离,地上丢盔落枪的透视位置,画面左侧集中的骑马人物前后关系,倒在地上的战士的透视缩短形象,背景与近景之间的透视距离,以至连战士的长矛的不同角度都一一被他作为透视的研究对象。他一共画了三幅类似《圣罗马诺之战》的画,其中有的以长枪的倾斜度来展示透视关系,有的从马的后臀蹶起与其身子的透视比例作了深刻的描摹,目的尽在追求透视法。当然,这样孤立地研究透视,势必忽视了形象的生动性,以致画面的真实感都丧失了。人物形象显得刻板、生硬,缺乏立体感。无论如何,乌切罗的绘画实验,对于后世画家重视绘画的透视学是有一定意义的。
14世纪下半期至16世纪末,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黑暗的中世纪在日趋崩溃,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逐渐形成。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体制内部的萌芽,必将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引起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变革。当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政权时,为了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摆脱封建专制的枷锁,他们首先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变革,制造舆论,动摇旧的精神体系,这就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文化革新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以世俗的“人”为中心,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他们提倡用“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提倡“人权”来反对中世纪的“神权”,用“人道”来反对替封建制度辩护的“神道”。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绘画创作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绘画作品已不再是宗教神学的奴仆,在题材选用上开始描绘世俗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即使是宗教神话题材,也注入了人性和人的思想感情,把神变成世俗的人。在表现手法上提倡面向自然,以造化为师,对自然以理性的解释,引进科学的成就塑造艺术形象,透视学和解剖学成了文艺复兴美术造型的两大支柱,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家往往是集工匠、科学家、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于一身,这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致使无数优秀的美术家宛如灿烂群星出现在欧洲的上空,照亮了历经千年的“黑暗世界”。
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弗兰切斯科
1416-1492
作者简介:
皮埃罗·德拉·弗兰切斯科,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画家。这位富于探究精神的画家非常重视透视,把它看成是绘画的基础,曾撰写《论绘画中的透视》(1482)。在他一系列的宗教画上,几何形式的人物都静静地呆在严格合乎透视法则的建筑和自然环境中,明丽的色彩创造出一种光的氛围,具有庄严静穆的感觉。弗兰切斯科一生创作了许多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他还涉猎几何学、应用数学,发表过研究论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018鞭打基督
作品介绍:
这幅画描经的是耶稣被鞭打的情景。画家将两组人物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场面中,两组场面虽然被华丽的立柱中线所分割,但是两组人物没有轻重不一的现象。而且每一个场面都有自己的光源,一方面照亮了空间,另一方面又衬托出人物的立体形象,并且将整幅画的气氛也渲染得宁静而庄严。这种轻描淡写的绘画风格,是弗郎西斯科典型的艺术表现手法。
019基督受洗图
作品介绍:
这幅作品取自圣经题材,描绘了基督受洗的情景。人物造型准确,刻画细腻。背景运用了透视画法,加强了特定空间的纵深感,烘托了画面的宗教气氛。本画虽然并未完全摆脱宗教绘画的僵化,但却悄无声息地透出一种人间气息。画面主体形象是约翰用河水为耶稣施洗,正在此时天空飞来一只鸽子,那是上帝显灵。画家以对光和色彩的敏感创造了画面深远的空间感,将透视与光色结合起来塑造艺术形象,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据《圣经》新约篇中记述: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边,见了约翰,就请约翰给他施洗,约翰连忙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要受我的洗!”耶稣说:“你暂且答应我吧,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同意给他施洗。耶稣刚受完洗,从水里出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看见上帝的灵仿佛鸽子一样落在他身上,天上传来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是我所喜悦的。”
020复活
作品介绍:
画家描述的是基督的复活。在画面上方直挺站着的是基督,画家不仅把这幅画中的基督形象画成一般人常见的样子,而且还用崭新的表现风格,让基督自然地融入到看起来不很协调的主题之中。他按理想的人体形象来表现基督,还在背景中呈现出一种优雅的美感。整个画面分为两个透视区,下面的区域画了几个卫兵正在睡觉,它的视觉消失点走得很低,这使得画中主要人物显得更突出、更威风。
米西诺
1430-1479
作者简介:
米西诺是文艺复兴时期首批使用法兰德斯技术绘画的意大利画家之一,最大胆也最具开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对当代及后世绘画艺术的影响最深,尤其是他的肖像画作品,影响了整个威尼斯画派的艺术风格与走向。他专心研究肖像画的绘画技巧,努力地揭露角色的内涵与心理,沉稳而生动的肌理表现,充分体现古典主义风格的典型特色。
021书房中的圣哲罗姆
作品介绍:
这幅画是画家早期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图中人物圣哲罗姆是早期教会中最伟大的学者,画面描写的他正在书房内阅读。圣哲罗姆坐在拱梁下,周围放着许多书籍,有的合上,有的打开;建筑上方有几扇窗户,窗外是无云蓝天;画面的左下方,长廊末端的窗外是一片宁静的景色,远处还有圆形山丘。
整幅画使用了精细笔法描绘,仔细观察画面,你会发现空间增加了深度,好像可以一层一层打开,使观画者目不暇接。此画充分展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
022圣胎告知
作品介绍:
在这幅作品中,画家抛开了当时惯用的以风景或建筑物作为背景的窠臼,大胆地利用黑色的背景来突显画中圣母刚强坚毅的神情,而蓝色斗篷则是当时画家们对圣母表示尊敬的用色习惯。据说米西诺在该画中采用真实的模特儿作圣母,这样就使画中的圣母减少了一般画作中应该具备的神圣感,而人物的五官轮廓清楚明晰,嘴角露出微笑,深邃的眼眸,则让圣母充满了神秘气质。
这幅动人的作品,以几近三角形的构图来规划,年轻的形象代表着童真圣母的身份,斜睨着的眼神仿佛听见了报喜天使即将走近了的声音。
波提切利
1445-1510
作者简介:
波提切利,意大利画家,出生并生活在佛罗伦萨。当时佛罗伦萨在有才能并有开放胆识的美第奇统治下,成为意大利科学文化艺术繁荣的中心。波提切利的作品描绘的较多是以异教为主题的作品,以及圣母、圣子像等。后来他主要埋首于创作但丁“神曲”的插画。
023维纳斯的诞生
作品介绍: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最着名的作品。此画取自波里西安的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关于维纳斯诞生的一段。在这首诗中,诗人写维纳斯从爱琴海中出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在天地万众的欢呼声中迎接她,为她披上天空明星装饰的锦衣,鲜花盛开在她走过的路边,这是诗人理解和表现的维纳斯。可是波提切利却没有描绘四季女神在天地万众的欢呼声中迎接维纳斯,而是把维纳斯来到人间的地点放在无比幽静的海岸、树林边,以辽阔平静的大海为背景,维纳斯亭亭玉立在贝壳之上,居于画面中间,随波逐流徐徐靠近岸边。左边是风神的吹送、右边是时辰女神的迎接,唯一表示欢迎的热闹气氛是撒在画面上的许多鲜花。
画家用从容的笔触描绘着仪态万方的女神,让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充满灵性的美感,她的裸体恰到好处地传递出天与地两相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