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身体好,人所共知,但并非人人都喜欢运动,若实在没有爱好的运动,选择深呼吸、散步也行。情况允许,可以适当加大运动强度,更换不同的运动项目。将自己的不满、反抗在运动的同时都发泄出去,是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但是运动减压,务必要注意适当,不要变相成为自我虐待对身体造成伤害。
如果带着太大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去锻炼,在锻炼中思绪杂乱,注意力不集中,反而会影响锻炼的效果。比如有人刻意去做一些激烈的、运动量大的运动项目,认为出一身大汗,压力和不良情绪就会全部释放出来。其实效果恰恰相反,这种激烈且大运动量的锻炼,只会造成身体疲劳,再加上原来紧张的精神,压力不但排解不了,情绪反而会更坏。
而且当面临巨大压力时,要尽量避免竞争性的运动,非竞争性运动才是压力最少的运动。你是为了享受而运动,不是为了在尘土飞扬的运动场上击败对手而运动。从事自己喜欢并能享受的运动项目,心无杂念而且能专注于运动过程和动作中,其缓解压力和促进健康的效果更佳。
运动也要掌握规则、循序渐进,首先参加一些运动量小、缓和沉稳的运动项目,比如散步、打太极等,使心情平静下来,然后再逐渐过度到大运动量的运动。如果压力是来源于工作上的,那么就参加一些以集体配合为主的运动,如篮球、排球、毽球等,通过这些运动在集体协作、默契配合中享受愉悦、快乐、幸福,使忧烦的心绪得以排解。在运动时尽量让呼吸保持匀称,注意阳光、天空和风,想要使身体有新的感受,必须让思想先放松。
另外,人都有一种求新求异的心理,很多时候变换活动环境就能满足这种心理,对缓解压力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经常在室内工作的人,到户外去爬山,到小树林里去跑步,会感觉轻松愉快。同样也不要因为喜好,只固定进行某一项体育锻炼,而应多项体育运动交替进行。如果只从事某一项体育运动,则易引起单调感。进行不同内容的体育运动,既能改变情绪,又可扩大视野,在精神上、身体上都会得到好处。
当然,运动前调节心理会有利于运动中更好地释放压力。比如在安静的地方闭目养神,做几次深呼吸;或对着镜子对自己微笑;或听一曲喜欢的音乐,转移注意力,以达到最好的放松、减压的效果。
运动后吃一些碱性食品就更好了,碱性食品可以用来中和人体因运动而产生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刺激人体组织器官使人感到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此时应多食用的碱性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蔬菜水果等等,这些食物可以中和体内的酸性成分,缓解疲劳,也更有利于调节不良心绪。
许多人平时不注意运动,直到身体不舒服了才想起来用运动的方式来化解压力,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运动是缓解压力十分有效而无副作用的良“药”,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天天去进行练习,做到当天的压力当天解决。
吃好、喝好,压力也会减小
压力大了,难免心情不好,胃口也会也会大减。这样必然会影响营养的摄取。其实,有些食品和饮品中富含大脑所需要的特殊营养成分,它们可以使你保持思维敏捷、情绪稳定。这些食品也许不能立刻使你处于最佳状态,但是它们有助于改善你的情绪。在心情欠佳或因压力而胃口大减时,如果你选对了食物和饮品,压力会有显著地降低。
钙具有安定情绪的作用,能防止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发生。牛奶不仅富含钙和蛋白质,还含有很高的抗氧化物和维生素B2和B12。情绪不好的日子,早上起来喝一杯牛奶,以平和心态,让自己的一天有个好的开始。
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其所消耗的维生素C将显著增加,维生素C也是抗忧郁的物质。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可以收到平衡心理压力的效果。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为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柑橘类水果和番茄是维生素C的最佳来源。橙子和橙汁富含维生素C。研究发现,摄入3千毫克维生素C的人不易产生压力。而且,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免疫系统功能。精神紧张者每天吃3到5枚鲜枣也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而蓝莓是高纤维低热量、高维生素C的水果。虽然在超市不多见,但是看到有新鲜的话建议多吃,因为它不仅含有维生素C、还含有非常高的抗氧化物质。
肉体和精神的紧张也会造成钾元素的流失,压力打大的时候吃点娃娃菜就很不错。娃娃菜是种“超小白菜”,但它的钾含量却比白菜高很多。据测定,每百克娃娃菜中约含有287毫克的钾,而同样重量的白菜仅含钾130毫克。钾是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和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经常有倦怠感的人多吃点娃娃菜可有不错的调节作用。
香蕉也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常吃香蕉可以协调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使血压处于正常状态。香蕉还含有镁元素,具有消除疲劳、缓解紧张的情绪,稳定心态等效果。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食物中缺碘也会造成心理紧张。所以,长期处于压力中的人也可以补充一些富含碘的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虾、海鱼等海产。另外绿豆也是不错选择,它具有缓解人心理紧张的作用,因此,易心理紧张者可多吃吃绿豆汤、绿豆芽等。
当我们被压力压迫得太久,情绪陷入低落时,我们还可以选择黑巧克力。可可中咖啡碱是一种让大脑活跃起来的物质,在人感到低落的时候,它可以让人重新兴奋振作起来。
也有许多人因压力太大,造成失眠,那么晚间我们可以选择食用小米粥。小米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其他优质蛋白质,各种矿物质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烟酸、尼克酸、硫胺素、胡萝卜素等。许多营养学家将B族维生素视为减压剂。晚间食用小米粥,它有利于调节内分泌,平衡情绪,松弛神经,使人轻易进入安稳的睡眠。
另外,大多数人不会想到,多喝水也能减压。其实,喝水是最经济、方便的一种减压方法。水是快乐之源,大脑的重量中,水分占了70%,所以缺水时会有疲倦、头痛、烦躁的现象。建议每天至少要喝1500毫升的白开水,促进体内养分的运输和废物的代谢。晨起喝一杯白开水,就可使脑细胞活跃起来。而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维生素,对伴随压力产生的有毒物质有排泄作用。伦敦大学研究表明,红茶有降低机体应激激素分泌水平的效用,每天喝一杯红茶,有利于舒缓神经。
由此看来,缓解压力,放松情绪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吃喝选择对了,压力就会减轻许多。但并不是每一样饮品和食品都能这样。比如:糖和脂肪,因为单糖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并且加强对压力的反应,当你可能需要减轻压力时,糖类食物都该避免摄取。而消化脂肪要比消化其他食物慢得多,原本流至脑和肌肉的血液,转而帮助消化脂肪。这样,脂肪就夺取了在你处于压力的时候所需的能源,会让处在压力下的你变得更加衰弱迟钝。所以在面临压力时,也应该避免脂肪类食物的摄取。
该哭就哭,该笑就笑
从医学角度上讲,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不愉快情绪的直接外在流露。短时间内的痛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办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施。有专家研究认为,人在哭泣时,眼泪可以促使人在紧张、痛苦、悲哀时所产生的有害毒素排出体外,起到缓解心理紧张的痛楚的作用。如果人在该哭的时候不哭,强把眼泪往肚子咽,不让眼泪流出来,必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会产生忧郁、苦闷、压抑、悲伤等消极情绪。因此,有泪就应该让它自然地流出来。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验血压,然后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编成二组,分别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四分之三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说从不流泪。由此看来,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让人类的情感释放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交际场中素来有“喜怒不形于色”的涵养标准,它的意思是,一个人无论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然而在生活中,谁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针对于普通情况,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的人,能够及时消解、克服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对于比较严重的压力,就不是每个人都能随随便便化解了。大家又碍于“喜怒不形于色”,只好强行压抑情绪的外露,殊不知这只会给人们的生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为情绪中的声调、表情、动作的变化,泪液的分泌等,都可以被意志所控制。心脏活动,血管、汗腺的变化,肠、胃、平滑肌的收缩等也随着情绪而变化。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上却使情绪更多地转入体内,给体内器官以损害。因此,不良情绪如果已经产生,就应当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千万不要闷在心里。不仅会加重不良情绪的困扰,还会导致某些身心疾病。可见“喜怒不形于色”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标准。该哭就哭出来,该笑就大声笑。神仙还有犯戒律的,何况凡人?
很多人还有一条根深蒂固的观念: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男人更有着“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思想禁锢。因此,许多男士长期压抑了哭泣的本能,他们坚强面对痛苦和悲伤啃噬身体的同时,也拒绝了哭泣这种健康的减压模式。
其实,眼泪是宣泄情绪、舒缓压力的自然途径。谁说哭泣只是软弱的表现?想哭而强忍着不哭,容易导致忧郁症,并且会危害生理健康。所以,当坏情绪来袭时,就让那些坏情绪,随着眼泪一起释放出去吧。婴儿用哭泣来促进肺的成长,女人也因为比男人更擅哭泣而较男人长寿。哭泣是造物者赐予我们的天生本领,弃之不用已是可惜,何况还要饱受压抑?该哭就痛痛快快哭出来,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该笑时也要大声出来,欢心快乐的事为什么不能放声大笑呢?自己心里有了高兴的事儿,笑出来怕什么。愉快的心情可以影响内分泌的变化,使肾上腺分泌增加,使血糖增高,碳水化合物代谢加速,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可祛病健身。只要有开心的事情就要笑,笑笑更健康,感情的宣泄是不可避免的。
有个故事大致是这样:上帝对一个人说,可以满足他任意三个要求,条件是他无法再和别人进行交流。这个人就选择了金钱财富、美丽伴侣、健康长寿。开始的时候他非常开心,毕竟达到了世上许多人一生也无法企及的梦想。然而不到一年,他去找上帝了。他说:“我宁愿舍弃这三项选择,做个凡夫俗子。有快乐却又不能表达,不能跟别人分享,这样的日子快让人疯掉了。”
可见无论是伤心和快乐,都要有个合适的途径来释放。眼泪和笑声是上帝赐予我们用来保持轻松健康生活的本能。该哭的时候痛苦一场,该笑的时候放声大笑,人的心情才会舒展。
睡觉也可以帮人缓解压力
专家认为,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健康生活的三个重要支柱。而如今社会在飞速进步,竞争激烈,大多数人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规律被打乱。人最基础的本能——睡眠,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奢侈品”。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仅有13.19%的人表示自己的睡眠是“充足”的。美国睡眠基金会一项调查则指出:现代人的睡眠比生活在19世纪初的祖父母们要少2小时12分钟。
多数人在重重压力之下,大肆占用本应用来睡觉的时间,也有一部分人由于长期的压力负荷过度,干脆失眠。其实,有些人之所以感到心情烦躁,部分原因可能正是睡眠不足。通过睡觉补足睡眠,这类人的压力常常可以减轻一大半。
只是人们通常认为睡眠仅仅是一种休息,其实它的好处远不止积蓄能量这么简单。良好的睡眠,可以对身体的各项机能起到修复作用,不仅可以消除身体疲劳,还有利心脏健康,而且睡眠可以减压。睡眠可以降低体内压力激素的分泌。每当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即使打个小盹,也能让你迅速释放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球星姚明刚进入火箭队时曾说:“我每天都盼着睡觉,为了应付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这是第一个进入NBA的中国人,他受到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当时火箭队副总裁麦克道加尔表示:“其他状元秀和他的压力相比,根本没法比。”但是,姚明通过选择合理安排睡眠,来巧妙化解了这巨大的压力。
当然,正确的的睡眠方法至关重要。许多人以为睡眠时间越多越好,这是不正确的,睡眠关键在质量。也有部分上班族在正常工作日内严重睡眠不足,单靠周末休息恶补,然而刻意补睡,有时会导致注意力集中,一直强迫自己进入睡眠状态,反而使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结果更难入睡。怎么样才能睡个好觉呢?
古人说:“先睡心,后睡眠。”别把家庭和工作中的烦恼带上床,上床睡觉前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胡思乱想,有事情可以留到明天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