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6600000008

第8章 学习魏书生:教书必须育人(4)

表格的“使用说明”要求填写者“这几项填写具体评语,既写成绩,也写不足或缺点错误”。这就有了问题:怎样填写?一个学生,是升旗时神情肃穆,唱国歌声音很大就叫做“热爱祖国”,还是学习好才算“热爱祖国”?反之,就是不“热爱祖国”?一个学生上政治课爱打瞌时,但每次考试都在班级排前几名,这叫做“上好思想政治课”呢,还是叫做没有上好?一个学生没杀人也没放火,但他父母经商,造假售假,他知道但却没有制止,是写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还是写他“不遵守”?

既然没有办法“具体”填写,就只好含混地写上几句了。内容是固定的,无需变更,就照着表上的文字来一段,连标点符号也不变。想一想,任何一个想了解这个学生情况的人,如何能从这些笼统的评语里看出究竟来?

再如,“有正确的学习目的,自觉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项要求填写时打出“优”“良”“中”“差”。相对而言,这项比较好填,可以根据平时对学生的印象填写。但是,人们从这些评分等级里又能看出什么?此项得“良”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优”和“差”又是什么样的状况?能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吗?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用一张抽象的表格来考核他们,实在有点不妥。这不仅抹杀了每个人的个性,也反映不出一个人的本质。更有甚者,还容易使一些制造假档案的人钻空子,我看不如不用的好。

这位老师的话确实有道理。用考核表考查学生受教育的情况,这本是一种手段,可实际上手段成了目的,而真正的目的却被忽视了。

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应该休矣。

那么,怎样的德育才是切实有效而非流于形式的呢?应该说,这些年来,有许多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魏书生的“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法,无疑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方法。

何谓“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法?魏书生在其《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中这样写道:

我是一个语文教师。我觉得语文教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以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应当像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如果说知识上的满堂灌,学生还能勉强地咽下一些的话,政治口号的满堂灌,则可能导致呕吐。在语文教学中育人,绝不是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宣讲思想内容所能奏效的。

初中学生感情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的感情也不稳定,既易于激动,又易于冷漠。他们的心灵接受美和艺术感染的效率,远远超过接受一个音阶的单调的说教。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对学生心灵所起的塑造作用,要比说教大得多。而语文课所具备的感染熏陶条件是得天独厚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采用了以下三点做法。

1、通过课文内容感染熏陶。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作者用笔蘸着心血、蘸着欢乐或辛酸的泪水写成的。许多记叙文、人物传记也无不浸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如果教这些文章,只是讲字、句、篇,涉及作品所表露的思想感情时,也只是概念化地讲解,那么学生们便会感到兴味索然,越来越感到学不下去。因此,我坚决摒弃这种教法。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觉得用熏陶感染的方法去教是行之有效的。

我每讲一课之前,都向学生推荐作者传记。我还给学生买了70多位伟人和杰出人物的传记,大力提倡阅读。1982年《人物》月刊出版青年专号,我立即写信到北京订购,使全班同学人手一册。我觉得人物传略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是巨大的。探索一位伟人的胸怀,既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也是一个思想被陶冶的过程。学生读了作家传略,会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触摸到文章中跳动着的感情的脉搏。例如学生读了介绍鲁迅先生的书籍,再学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时,感受到的就不再是一篇篇孤零零的文章,而是围绕鲁迅战斗的一生和他生活的年代而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于是对作品中表现的不幸的人物寄以深切的同情,对正直坚贞的人由衷地尊敬,对制造种种悲剧的反动统治者深深地厌恶、憎恨,对作者期待的美好未来无限向往。学生们读了《闻一多》,再学《最后一次讲演》时,许多同学便被闻先生炽热的爱国激情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有的课文,我从外面找来一篇和它有关的文章结合起来讲,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强了课文的感染力。讲《鞠躬尽瘁》这一课时,我就给学生朗读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生们都被这位人民公仆的高大形象感动了,许多学生听着听着感动得流下了一串串的泪水。讲《松树的风格》时,我给学生读了陶斯亮同志写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学生们对陶铸同志的高风亮节心驰神往,也就更爱读他所写的这篇文章。讲《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就让学生搜集歌颂周总理的诗歌,并在课堂上朗读,使学生们受到周总理伟大的人格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精神的陶冶。

我感到有不少课文学生反复默读和朗读可以受到很大的感染和熏陶。凡遇到这样的课文,我就从朗读入手,让学生揣摩、讨论,如焦裕禄入院前后的话应该用什么感情和语气去读,读到描写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又该用什么感情和语气。这样,学生在读课文时,思想感情也进入角色,从而受到了感染和熏陶。读得动情的同学常常几句话就使大家心酸落泪。有些长课文,课堂上不便于全文指导朗读,我就挑出几处最感人的地方让学生读,或者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自然段来读。比如学生们很喜欢《泰山极顶》中最后一句话:“伟大而光明的祖国啊,愿你永远如日之升。”大家试着用十几种不同的感情去读,同样是爱的感情,又有深沉、热烈、单纯、丰富之分,当学生们热烈地争论着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去读的时候,也就同时在受着课文的熏陶感染。

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有革命传统教育,有理想前途教育,有组织纪律教育,有共产主义品德情操教育。如果说政治课的作用是让学生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懂得真善美的概念,语文思想教育的作用更多的则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让学生感觉到真善美的形象,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向往之,追求之。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

2、通过课外阅读感染熏陶。普通中学差生多,这些学生成绩低,课内课程学习不好,于是不少教师和家长让学生躲避课外书,这实在是很不应该的,因为它往往导致智力开发的失败。据我了解,差生学习差,并不是因为他们读课外书耽误了学习。我接触的102名学生中,其中100人没有读课外书的习惯,这使他们生活单调,兴趣狭窄,缺乏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心目中几乎没有杰出的人物做榜样,这使他们的大脑机器不能很好地开动,以致学习效率极低。因此我反复向学生、家长宣传读课外书的好处。我说课外书刊其实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我给学生买了300多本课外书,指导学生按各自不同的爱好选读各自需要的课外书,又按不同的接受能力规定自己的阅读量。针对某些女同学好计较小事,胸襟狭窄,初中阶段自信心较差的特点,我买了一些女科学家、女革命家的传记让她们读,使她们受到伟人们高风亮节的感染。比如我一次就买了5本《居里夫人传》,让全班女同学传阅。读后她们都深深被居里夫人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一时间,居里夫人的名言写在文具盒上、日记本的扉页上,用以自我鞭策。这样一来,她们中间的是非和其他的闲事少了,而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风气浓了。我教这届女同学五个学期,到毕业时她们平均每人读完了两万一千页课外书,精神面貌有很大变化,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了。全县45所初级中学升学考试,只有33名女同学总分达到330分以上,而我们一个班就占了12名,占三分之一还多。这件事说明,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让普通中学的学生,也走进课外阅读的天地里,去接受真善美的感染熏陶。教师只要认真指导,完全用不着担心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见多识广,经过多种色彩美的熏陶,学生的思想将变得更纯洁、更健康。

我不仅指导学生读课外书,还指导他们课外时间听广播,领着学生一起去看电影,还鼓励学生回家去看《时代之子》、《排球女将》等电视剧。事实证明,学生课外有很多时间,如果没人指导他们去读有益的作品,他们就要去读不健康的作品。许多差生因此受到腐蚀而走上了犯罪道路,这类的例子太多了。我觉得自己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去占领学生的课外阵地,使学生在这第二课堂中也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感染。

3、用格言熏陶感染。那些经过几百几千年历史波涛的冲刷,到今天仍旧存留下来并放射着夺目光彩的格言警句,具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染力。范仲淹、文天祥的名句,学生过目成诵,激起爱国主义的共鸣。如果把现代革命斗争中那些言简意赅、深刻隽永的格言警句,抄给学生,即使不加任何解释说明,他们也能凝神沉思,扪心自问。从1979年起,我每天都给学生抄一首古诗或一则格言警句。后来改为让学生轮流摘抄,在不到两个月内,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摘抄的机会。我又规定定期评比,看谁抄的格言警句对大家的教育意义深远。学生为了给大家抄就得去读,为了抄得好,就得选择。这样,就在读和选择的过程中受到感染。有的学生毕业以后来看我,还谈到初一时抄的陶铸同志的诗句:“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说每当遇到挫折遇到意外的打击时,就想到这两句诗,于是就增加了勇气和力量。有许多学生都把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生命意义的格言作为自己生活的座右铭。在学生的作文中、日记中,以至文具盒里、书包带上、各科作业本的扉页上,常常可以发现一些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格言警句。有些差生写得反倒更多。尽管常立志的差生,不如立长志的优等生,但常立志也说明他常常受到感染熏陶,比起不立志来还是强多了。

魏书生的这些话告诉我们,道德不能单纯当作知识来教,将道德教育融入生活,或者在生活中寻找道德教育的资源,这是教育的有效手段,而这一点恰恰在很多时候被人们忽视了。相反的,我们喜欢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乃至于金钱,去搞一些表面上“红红火火”、看似“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东西,如建立德育室等等。当今,许多学校都建起了德育室,而又往往名不副实。里面有多少“德育”的内容呢?多数的德育室都大同小异:墙上挂着的,展台上摆着的,是学校历年来获得的锦旗、奖状及奖杯之类,并且是多少年基本不变。一个德育室学生能进去几回?这样的德育阵地,会对学生产生多大的教育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怀疑的。

让我们学习魏书生,少搞一些德育教育的形式主义,让德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吧。

同类推荐
  • 公文作品集

    公文作品集

    本书《公文作品集》可分为讲话、论文、调查、通讯、报告等章节。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热门推荐
  • 学长你悠着点

    学长你悠着点

    "学长你悠着点吧。"这是苏倾然对顾冠轩说的最平常的话了。“那就一起吧。"顾冠轩和苏倾然这对小冤家兼青梅竹马一起早就了萌欢小文!
  • 乱世之穿越

    乱世之穿越

    对于正在上初三的我,自然是暑假才能更新了。下面开始介绍在一次实验中叶许穿越到了古代,她是会选择征服江湖还是准备投靠王爷?她是选择回到家乡,还是选择继续在古代探究?时空长老再一次放水的情况下叫叶许回到了现代,只不过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改变的都变了,不该变的也都发生了变化。来来回回的穿越到底是会越变越好呢?还是引领叶许走向极端。或许两者都不是。如果支持的话就投上一票吧,七七双手先接过了。——————————————————————————————————群324968655
  • 梦想非幻想

    梦想非幻想

    小小的梦,无限可能!千万不要做让自己后悔一辈的事情!
  • 龙宇天涯

    龙宇天涯

    在这片大陆上发生的事,并不是简单的王子复仇记。当那一刻来临,当那些传说中的生物来临,这个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吗?或许这一切原本就存在......也或许这一切从来没有存在过。
  • 女校男学弟

    女校男学弟

    还俗小道士路尘到都市寻找亿万富豪的未婚妻,师姐柳雅彤,不料,师姐嫌弃他邋遢平庸,故意刁难,让他完成各种任务,比如抢走警花的罩罩,插班女校读书.试看超级痞气,嘴炮无敌,心地善良的五禽诀高手如果逍遥都市。
  • 秋,四分之三的雨水

    秋,四分之三的雨水

    对于感情本来就是自找的,何必庸人自扰呢。这是一篇自我疗情小说,主人公李晓成,偶遇美女韩芯悦,背叛?暗恋?包养?还是自己没安全感?还是得不到的不甘心?
  • 我的狐灵女友

    我的狐灵女友

    如果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身边多了一只会变成人身的狐狸,你是推倒呢还是推倒呢?
  • 刀塔之苏醒的传说

    刀塔之苏醒的传说

    殇月之夜的前因后果,宇宙法则的诞生过程,还有让创世者沉睡的神秘力量。众多因素无形的让天辉与夜魇的争斗永恒的持续下去。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与阴谋,那亘古飘渺的传说将要苏醒······
  • 重生2017地产金融大较量

    重生2017地产金融大较量

    梦想是一件无聊的事情,赌徒压才华,命运扔骰子,做好准备了么。
  • 山水情尼部

    山水情尼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