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出自霍光上奏给皇帝的奏折,有案可查,褚少孙也没必要说谎,所以基本上可信的。这也就是说,官方说法是病死。
然而霍去病是一员纵横沙场的武将,能骑善射,在战场上经常是一马当先,身体素质过硬,不可能体弱多病;23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身体还处于上升期,也不可能是积劳成疾;若是有瘟疫,为何没有大面积蔓延?为何随同他一起征战漠北的将领没有染上?为何潜伏期会长达两年?
病死之说很难令人信服,何况如果真的是病死,司马迁为什么不记?他为什么记了那么多细节却漏掉这个主因?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病死之说只是一个托词,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人相信,司马迁也不例外。他本着对史实负责任的态度,不将虚假的死因写在他的史书上。然而他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探究霍去病的真正死因,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空缺。
如果霍去病是非正常死亡,那么是谁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朝廷又为什么要掩饰?
不可能是血淋淋的刺杀,因为这样的话武帝一定会勃然大怒,震动天下。也不大可能是给他制造意外,如溺水掉崖等,如果这样官方就不用再给他想出一个病故的借口了。
如果是毒杀,这样表面看起来就很像是病故,可是武帝相信吗?一个生龙活虎的大将,正准备出征,突然说病就病,一病不起,实在破绽太多。这一招对付身体孱弱的妇人孺子倒是较易让人相信。何况,如果霍去病轻易的就让人下毒,那他早就被恨他入骨的匈奴人毒死了。
会不会有人诱导他自杀?要知道,人言不仅可畏,有时候还可以杀人,其高明处远胜刀剑毒药。
霍去病的性格是有缺陷的,寡言少语,心高气傲,可以想见,这样的人是没什么朋友的,他在朝中也没什么人缘,口碑不太好。军中将士大多是匈奴人,之所以替他卖命,不过是为了功名富贵,未必有什么深厚的感情。漠北大战后,卫家的人对他几乎等同于仇敌,毫无亲情可言,就算是卫青,可能也对他产生了嫌隙。霍去病对他的亲生母亲似乎也不怎么亲近,陈氏一直谋求续封,但是他并没有热心帮过忙。他虽然在漠北大战前认了亲生父亲,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跟他回长安,他的身边只有一个年幼的弟弟。
性格倔强孤傲的少年最容易走入极端,天才都是孤独的,这一点在霍去病身上表现的尤甚,他虽然少年显贵,但是未必快乐。
从武帝后来的态度来看,他虽然悲痛万分,却没有因此迁怒于人,更没有因此大开杀戒,悲痛之余他全心的准备霍去病的葬礼,取消了出兵塞外的计划,附带着忍了匈奴的一口恶气,倒像是万念俱灰的样子。
如果是自杀,武帝这样的表现就解释得通了,司马迁的表现也解释得通了。武帝隐瞒了真相,对外宣称病故,虽然这个理由很勉强,无人相信,但是大家讳莫如深,没人敢说话。
年代遥远,史料有限,后人似乎就更无法得知了,霍去病之死已成了千古之谜!只能凭小说家去想象发挥了。
匈奴扣张骞而未杀之谜
张骞(?-前114),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
建元三年(前138),张骞带了一百多名部下,在胡人甘父的引导下出发。但是未到月氏,中途就被匈奴抓住了,一拘留就是十几年,张骞也在匈奴娶妻生子,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仍在等待时机。后来趁匈奴防范渐疏,逃了出来,历经艰辛来到了月氏,没想到经过十几年,月氏因为找到安居的地方,已不想再对匈奴用兵,张骞失望的回国,却在途中再次遭遇不幸,被匈奴抓去,关押了一年多,后来趁匈奴内乱而逃脱,回到国内时,一行人就只剩下张骞和甘父两人了。此时他离开长安已经是第13个年头了。
对于他第一次出使月氏,大家有很多质疑,对于此期间张骞的情况,包括:是否有人身自由?胡妻情况如何?以及他的活动范围等,史书都未记载。至今仍然是个迷团。下面仅就《汉书》对西汉使者出使匈奴及投降匈奴的汉臣在匈奴中的记载,对以上问题做一推敲、推测,希望能够接近张骞在匈奴的境况。
“匈奴得之,传诣单于”一般理解为:“匈奴抓住他,押解给单于”。有推想张骞使团与匈奴兵经过激烈战斗后被浮,被押送到单于王庭。这种说法都有不当之处。因为在汉武帝即位后“明和亲约束”,“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汉王朝与匈奴国仍然是友邦,双方互通关市,互派使者,表面上维持着友好的局面,此情况一直维持到马邑之战爆发前(公元前133年)。因此,匈奴兵发现张骞使团后,应该会给予一定的礼遇,只是此事较为重要,故递送到单于庭,由单于予以定夺。对于此时的张骞等人而言,反抗是徒劳的,也被迫前往单于庭。他们的身份仍然是大汉使者,而非俘虏。
《汉书》未提及张骞见单于时的言行。但可以确信的是他并没有对单于讲出出使月氏的真实意图,否则的话就没有马邑之战前边境的暂时和睦。那么张骞是怎么回答单于的询问呢?他是怎么既不失国格又不使单于起疑心的呢?
1.有人猜测张骞大呼小叫,口喊“我是通商使者,杀我冤枉”。
这在当时的汉王朝是不允许的,按汉律也会被以“辱使命,丧国格”处斩。
2.张骞见单于。大骂单于,以求速死,避免受辱。那后果又是怎么样呢?
《朱建传》:“其子为太中大夫,使匈奴……骂单于,遂死匈奴中”。如果张骞效法此君,肯定难逃一死,又如何继续西行完成武帝的使命呢。
3.张骞见单于威武不屈,临危不惧,凛然正气,宣扬天子威德,讽辱单于。后果又怎样?
《匈奴传》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拥兵十八万于边境,派使者郭吉风告单于。郭吉到匈奴后,好言卑体取得匈奴主管引见官员的同意,得以见到单于,于是折辱单于,单于大怒,立即将主管引见的官员杀掉,并将郭吉迁辱之北海上。张骞出使时,匈奴尚强盛,而郭吉使匈奴时,汉匈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如果说张骞像郭吉那样,结果只能得到比郭吉更糟的待遇,或许会囚于北部边远苦寒之地,或许会招致杀身之祸。
4.张骞是如何回答单于对于他出使月氏的追问呢?
单于问骞:“使月氏何为?”骞曰:“今天子修故约,结和亲,明约束,厚关市,北边和睦,翕然昌乐。南越去帝号,奉明诏,长为藩臣,通使如故,南境晏如,民便其利。东越思慕中国,举国内徙,而咸被恩泽。唯西边之月氏,未闻天子德化,故遣吾辈通好,以应古者‘有为之君,德润四海’之训。”单于诘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骞曰:“单于,汉之婿也。汉,单于之丈人也。丈人过婿境,犹父过子境,以吾国之礼义,名正言顺,何须禀告!岂非贵国之俗,父听子乎?”单于不悦,然心重骞,欲降之,留骞。
在西汉中期以前,匈奴统治者为了政治军事目的,经常接纳西汉逃亡的臣民。对其中的优秀人才,往往予以笼络招降,对于出使匈奴的使者,也想尽千方百计,逼降、诱降。其中最著名的有孝文帝时的中行说,孝武帝时的赵信、李陵、卫律、赵广利、苏武等。
以上汉人降匈奴者皆于匈奴有通婚的事例,据此可推测:张骞被扣留后,单于也想诱降之。故以匈奴贵族之女嫁给他,而张骞呢?亦不推辞,“然持节不失”,专家推测原因有:其一,出使未婚,没有拒婚的理由;其二,胡妻身份显赫,有助于他完成未竟的事业。
由于他的妻子是贵族,身份较高,因此他才能得以不象其他使者那样被拘于某处,而是被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活动。《张骞传》载“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因为他在和匈奴贵族交往时,不拘汉法,能与之融为一体。与蛮夷属下相处时,亦能不拘小节,不苛细责,固而得到“宽大”之誉,为蛮夷所爱,这对他后来出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这些优秀品质,深深地打动了胡妻,使得胡妻坚贞不渝,随他出生入死,逃奔汉国。
前127年,张骞一行在归途又被匈奴截留,肯定会被囚禁起来,严加看管。但单于因何不杀张骞,有人推测:一是匈奴人崇尚忠贞和勇力,且较为迷信,他们可能认为张骞的所做所为并非凡人所具备,应是神遣,杀之不祥。二是张骞在匈奴时外交能力超强,与匈奴上层关系较好,单于仍然想招降他。三是他的胡妻可能有特殊的背景。不管什么原因,再次被匈奴所得,未失掉性命,实在是一个奇迹。被囚禁一年多,单于一死,匈奴发生内战,张骞等才得以趁乱归汉,有学者根据他们的归年与於单投降汉朝为同一年,从而推测,张骞是和於单太子一同归汉的,这是很有可能的,甚至於单败后投降汉朝之举,可能就是张骞和胡妻游说的结果。
历史的篇章已经翻过了几千年了,没有人能证实当时的情景,我们只能从遗留下来的零星文字记载中去探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张骞其人的睿智与胆略,以及对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马援未封云台二十八将之谜
马援(前14-49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扶风县)人,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后裔。东汉名将,著名军事家,人称伏波将军。马援长得身材魁伟,肤色黧黑,须发明朗,举止潇洒,很懂礼节。
马援是东汉时期的名将,在光武帝刘秀漫漫中兴路的过程,他绝对功不可没,一直为安定边关的重任忙碌着。
光武帝建武十七至二十年(41-44)封伏波将军,率军讨交趾、征侧、征贰,往返均经长沙及武陵郡等地,一度驻节长沙南门,后人称其地为马援巷(今讹为蚂蚁巷)。其间,曾立铜柱以表功。二十四年(48),武威将军刘尚进政武陵郡“五溪蛮”,全军败溃。时马援年已62岁,以“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的豪情自请征五溪。次年,率军4万余人抵临沅(常德),击败“五溪蛮”,乘胜沿沅水而上,进至壶头(在今沅陵东)。该处地势险要,“五溪蛮”据守上游,船不得进,而天气酷热疫病流行,士卒死诸甚多,援亦身染疫病,乃穿岸为室,以避炎暑。每闻“五溪蛮”喊杀声,即起床观望,心情沉重。遂吟《武溪深》一首云:“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能临。嗟哉!武溪多毒淫。”后,病卒于军中。
死后马革裹尸成就了他一生的美名,可是,汉明帝列云台二十八将,却没有将他列入,这又是何故?后来有人问及汉明帝时,他也只是笑笑,却没有道出个中因果。至此,便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历史自有真相,可是我们后人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形加以揣测。一是,在当时有无数的文臣武将,先不说邓禹之辈,就是窦融等功劳都在其上。在汉光武帝一统大业的过程中,中兴之将无数,而马援只是光武帝即将成就大业之前才加入的,是在隗嚣战役中脱颖而出的,最后战死五蛮溪,可见,他一生的战功仅此一役,就算是打隗嚣,可以说他也是摸准了光武帝的心理。二是,汉明帝刘庄在封建帝王史上是少有的大义灭亲之人,连自己的舅舅和阴丽华的外戚都不放过,而马援则是当时势力较大的外戚,女儿为明帝皇后,明帝避嫌未将其列入。云台28将里只要和皇室有亲戚关系的都没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来歙功劳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这也许是另外一个原因所在吧。三是,有人诬告马援在五溪作战中指挥失误,并搜刮民脂珍宝,汉光武帝一怒之下,革其爵位,追查其罪,后来事实得以澄清,但仍觉得五溪之战老将军有豪情而无战绩。
可真相究竟是怎样只有汉明帝本人知道,而历史不再重来,这件事也只能成为后人揣测不定的谜。
太史慈搬救兵之谜
太史慈(公元166-206公元年),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东黄城集)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深秋的一天夜晚,寒风萧瑟,星疏月淡。都昌城笼罩在一片凄厉的杀气之中,守城的东汉官军早已被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管亥部围困了近两个月。旷日持久的两军对垒,城中所剩粮草仅能维持守城官兵不到三天的时间了,在城头巡逻的兵士也日益显露出疲惫的神情。
夜,已经很深了。守军主帅——北海相孔融,仍站立在窗口,眉头紧皱,凝视夜色,苦思着破敌之策。孔融心里明白,继续这样长期孤守,终不是办法,何况军中粮草将尽,客观条件不允许。而如若强行突围,敌人兵力数倍于我,弄不好会招致全军覆没,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派人向素与我军友善的平原相刘备求援。
“谁能出城去向平原相求救呢?”孔融正想着,军中太史慈求见,“恩公,此次出城求援的任务,请交给我吧!”太史慈向曾在患难之机给予他帮助的孔融请战。如此这般地一通耳语,说得孔融不时点头。
天刚放亮,被围困以来一直紧闭着的都昌城门,突然打开,吊桥放了下来,随即从城内冲出三骑射手来,每个人都带着箭和箭靶,为首的就是那位太史慈。这一举动立刻引起围城黄巾军的注意。他们一边飞马报告主帅管亥,一边调动人马即刻进入紧急战斗状态。可是,只见三骑射手出城没跑多远便跳下坐骑,来到城下一处堑壕里,领头的招呼着另外二人,各自插好箭靶,练起射箭来。练完后又照直回城。自始至终只有他们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