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很不服气,发现石油是要靠运气,可运气不是坐着等着就会上门的。你伯恩达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赚了钱就胡言乱语罢了。
1915年冬季,保罗得到一个消息:有一块叫做“南希·泰勒农场”的地皮要拍卖。
他怦然心动,不少人都说那块地皮下一定有石油,赶快迅速出击,不要让别人跑在前面。他马上开车奔赴现场。走了一圈,凭直觉他认为那块地很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可保罗兴奋不起来,一场激烈竞争是免不了的。保罗想,“公开竞争,我是不会赢的,我只有500美元,靠硬拼是不行。”
保罗开着车来到他存款的银行,要求派代表替他喊价。他故意神秘兮兮,做出不肯透露谁是真正买主的样子。在他的游说下,银行的一位高级职员同意和他前往。
公开拍卖开始了,银行高级职员首先举牌,引起在场的人一阵惊讶和骚动。一些向银行借钱的人不做声了,和银行没有借贷关系的人低声议论,来者不善啊。
最后,那个银行职员,实际上是保罗以500美元的价钱买下了这块地皮的石油开采权,那只是报价的三分之一。
保罗迅速雇人架设起铁架和钻井,钻头开始伸向地下。
第二年的2月2日,在井下400多米深处,出现一层带有油渍的沙土,这意味着,这口井窨有没有油,在24小时内将揭晓。
第二天,他的油井钻出了石油。
保罗是幸运的,他用他积极的行动证明了这个幸运是他自己创造的。
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诚信像树木的根,如果没有根,树木也就没有了生命。因此,要想在商海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有了诚信的形象,才能和客户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把生意越做越好。
日本证券公司的创业者——小池银行和东京瓦斯公司的董事长小池国三,就是以诚信起家的一位企业家。
小池十多岁时背井离乡,在一个小商店做店员,同时,替一个机器公司做推销员。一次,他推销机器十分顺利,半个月与33位顾客签订了合同。以后,他发现他卖的机器,比其他公司出品的同样性能的机器价格昂贵。这时他想,与自己订约的客户如果知道了,一定会感到后悔。于是小池立即带着订约书和定金,用了3天时间,逐户进行老老实实的说明,请客户废止合同。这种诚实的做法,使客户深受感动。结果,33户之中没有一个废约。同时,加深了对小池的信赖和敬佩。
诚实具有惊人的魔力,它像磁铁一样具有无形的吸引力。客户就像小铁片被小池吸引了,纷纷前来向他订货。不久,小池就创立了山一证券公司。
古人讲一诺千金,对于商家来说,一个承诺也许不止值千金,它是信誉的象征,一个企业如果有了信誉,就会吸引顾客,才能在商海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以下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诚信的价值。
在一次大型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一位英国商人拿着一件长毛绒小狗的样品,要找厂家复制。他问中方一位外销员:“什么时候可以交货?”外销员研究了样品,思索后回答:“最少一个月。”英国商人立即拿回样品,十分遗憾地说:“来不及了,我明天就要离开广州。”
这时,一直在旁边观察情况的上海锦华玩具厂厂长走到英国人面前,向他作了简单介绍后说:“这笔生意就由我们锦华玩具厂来做吧,明天上午10点钟,我保证拿出复制样品来。”英商担心地问:“你们厂远在上海,明天中午交出复制样品,这怎么可能?”厂长胸有成竹地说:“我以锦华玩具厂和信誉作保证,明天上午准时交货。”英商仍然十分疑惑,但由于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答应了。
厂长回到住处,便和助手们忙了起来,设计员忙着剪图纸、剪绒,制作人员赶紧加工制作,厂长则进行成本核算。这样,经过一个通宵的紧张工作,第二天上午10点钟,厂长准时带着5件复制样品出现在外商面前。
外商细看过样品后,高兴地说:“样品质量很好,更重要的是你们如此守信用,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这件工作。”
于是,这位英国商人当场就向锦华玩具厂订购了近10万件玩具小狗。在以后的几年中,这位英商又向该厂购买150万件玩具,成了该厂的大客户。
变失败的压力为前进的动力,就会走出人生的低谷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面对失败,只要我们不放弃追求成功的信念,积极地把失败压力转变成前进的动力,就会走出人生的低谷。
遭遇挫折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和失败吓倒,并丧失追求成功的信心。成功者往往是那些善于把挫折和失败当成动力,越挫越勇,奋斗不止的人。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克里蒙·史东,是美国的商业巨人之一,被称为“保险业的怪才”。他的人生便是不断地战胜失败和挫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信心得到不断的加强。
史东自幼丧父,靠母亲替人缝衣服维持生活。为补贴家用,他很小就出去贩卖报纸了。有一次,他走进一家饭馆叫卖报纸。气恼的餐馆老板一脚把他踢了出去,可是史东只是揉了揉屁股,手里拿着更多的报纸,又一次溜进了餐馆。那些客人见他这么有勇气,劝经理不要再撵他,并纷纷买他的报纸看。史东的屁股被踢痛了,但他的口袋里却装满了钱。
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史东小时候是这样,长大后更是这样。
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史东就开始试着去推销保险了。他来到一栋大楼前,当年贩卖报纸时的情况又出现在他眼前,他一边发抖,一边安慰自己:“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而可能有大的收获,那就下手去做”,而且“马上就做!”
他走到大楼前,心想,如果被踢出来,他准备像当年卖报纸被踢出餐馆时一样,再试着进去。
他没有被踢来。每一间公室,他都去了。他的脑海里一直想着:“马上就做。”每走出一间办公室,而没有收获的话,他就担心到下一个办公室碰钉子。不过,他毫不迟疑地强迫自己走进下一个办公室。他找到一个秘诀,就是立刻冲进下一个办公室,那样就没有时间感到害怕而放弃。
那次,有两个人跟他买了保险。就推销数量来说,他是失败的,但在了解他自己和推销术方面,他有了极大的收获。
第二天,他卖出了4份保险。第三天,6份。他的事业开始了。
20岁的时候,史东自己设立了只有他一个人的保险经纪社,开业的第一天,他就在繁华的大街上销出了54份保险。有一天,他有个令人几乎不敢相信的纪录,122份。
野口诚一也是一位永不言败的财富摄取者,“一帆风顺并不是人生”就是他的名言。
25岁的野口诚一创建了一家玩具公司,22年后,宣布破产。在破产之前,野口诚一曾被称为实业家,相当受人瞩目,甚至于还担任了大学的理事。所以这次事件对他来说,是从事业巅峰一下子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当时,野口先生只知道玩乐,业务才刚上轨道就抛开不予理睬。据说他的情人多得不知道具体的数目,其中有一个,他给买了公寓后连一次也没有去过。
由于兴趣的原因,他喜欢上舞蹈和戏剧后,居然租下了国际剧场,并给朋友们提供盒饭和零花钱让他们陪同自己观看,以形成会场满员的气氛。因此,他几年都没有回家,每天只知道去公司拿钱。
野口先生说:“现在想想,当时大家肯定都在背后骂我愚蠢。”
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公司的破产。野口诚一身无分文地走回自己的仅能装下四个榻榻米的小公寓。
有那么一阵子,他晕头转向地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但很快,他就振作起来了。他在报上看到某某公司倒闭,经理自杀的报道,决定发起组织一个协会,专门帮助这些人走出阴影。
协会在困境中成立了,野口诚一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将协会从几个人扩大到500多人。协会研讨的内容也从最初的只谈公司封闭之类问题,扩展到所有关于公司成长、失败的问题。
做大事者,就要有做大事的胸怀
凡成就大业的人,往往胸怀宽广,目光高远。他们不会被生活小事所困,也不会因为蝇头小利而耿耿于怀。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们才能放手大干,取得骄人的业绩。
摩托罗拉帝国的缔造者保罗·高尔文就是个心胸宽广的人,被称为“好人保罗”。
1934年秋,埃默尔·韦弗林被从市场召回。他是公司最早的管理人员,当时和一个销售经理之间发生了一些麻烦。就在此时,他突然接到高尔文打来的密电,要他回公司,他立刻预料到将有最坏的事情在等着他。
但事实恰恰相反,高尔文要提拔他做副手,并委以重任。高尔文根本没有提到他和那位销售经理的争执,他信任韦弗林的丰富经验。这令韦弗林一生难忘,工作更加卖力。
同年,-位身材矮小、热情洋溢而又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维克多·欧文来到摩托罗拉公司。他是-位非同寻常的广告革新家,以其全部的才智同高尔文密切合作。这成为摩托罗拉公司当年发展的-个标志。
高尔文给了他优厚的待遇。大约一个月后,他薪水册上每周的工资为10美元,然而,几个月后,他离开了公司,到别的地方去从事广告工作。他认为这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高尔文并没有因此记恨他,甚至依然如他还在公司时那样对待他,与他保持着联系。这令欧文很感动,最后又回到了高尔文这里。
高尔文对欧文具有的独创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有深刻的印象。于是,高尔文放手,让欧文在广告的规划上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1937年,欧文被正式聘为广告部经理。欧文的工作当然富有成效。
高尔文还赋予欧文顶撞自己的权利。公司中还有几个人享受这个特权。高尔文佩服欧文在有不同意见时敢于大喊大叫的本领。听到欧文从位于远处他自己办公室打来的电话中大喊大叫的声音,高尔文就幽默地提醒他注意,下次如果在这么远的地方有事对他说,打开办公室的窗户,大声喊叫就行了,无须打电话,他也可以听见。
高尔文待人庄重诚恳,心怀宽广,这使他很有吸引力。
他有时也会气急败坏地和属下争执,大发雷霆,但他会立刻将不愉快的事忘掉。他的一位部下说:“他最初让你忐忑不安,让你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腾空你的桌子。可是一小时后,当你在大厅里碰见他时,他会惊奇地制止你,并愉快地探问你的家人。显然他已忘记了刚才的事。”
正因为如此,高尔文才有骄人的成绩。
在摄取财富的道路上,只有胸怀宽广,才能目光远大,才能不沉湎在琐事上,才能不被细枝末节所困扰,才能腾出精力,一心一意地发展自己的事业。所以,心胸狭窄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
把信息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在这个信息时代,只要善于捕捉和利用信息,信息就会变成财富。捕捉和利用信息,需要有灵活的头脑、敏锐的眼光,还应当对信息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对于每个人而言,抓住了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就是抓住了财富。
1985年,美国新评选出来的最大财阀“龙虎榜”中,有一位名列榜首的亿万大富翁,名叫萨姆·穆阿·沃尔森。此人拥有872家连锁企业,19个批发部,3间工艺品店和2间药店。他的公司1986年销售额达64亿美元,他的个人财富,估计达28亿美元。然而这样一个亿万富翁,却是一个默默无声的非知名人物,他并不住在纽约或其他别的城市,而是生活在他的家乡阿肯色州一个叫本顿维尔的偏僻小镇,过着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