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
美国是一个金融业高度繁荣的国家,消费信贷市场十分发达。前几年美国经济增长平稳,住房消费不断增长,不但有钱人要买房,没钱的人也想买房。对于有钱人,美国金融机构会提供相应的贷款,因为还款有保证,所以会获得比较高的评级,这就是所谓的“优级贷款”。但对于钱不多乃至没有什么钱的人,美国的金融机构也同样提供贷款。而且,为了刺激这部分业务开展,这类贷款有的甚至是在没有首付、开始几年利率还比较低的情况下提供的。对于这类贷款来说,其安全度较低,因此被称之为“次级贷款”。
世界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就是问题之一。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
其后花期集团美国第一大银行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C)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遭遇了1998年来的首个季度亏损,并宣布下调股息。同时,该公司还宣称自己筹集到了超过120亿美元的新资本,极大地改善了公司的财务状况。
该公司宣布,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99美元,而去年同期净收益51.3亿美元,合每股受益1.03美元。受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问题的困扰,该公司第四季度发生高达181亿美元左右的税前减记额及信贷成本。
第四季度,花旗美国消费贷款组合的信贷亏损增加41亿美元。
另外,这家金融服务公司还宣布,为了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准备将季度股息减少41%,由原来的54美分削减至32美分,并准备剥离旗下的非核心资产及业务。
次贷危机的本质
“次贷危机”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危机?于2007年3月爆发,到8月份则来势凶猛,这场危机几乎使全球央行都措手不及。
正如每一场危机都是新的一样,次贷危机也有它“新”的地方。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一是危机源自于最发达国家,然后蔓延到全球。自1929年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基本都是源自发展中国家,比如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但现在危机突然由发达国家爆发,并造成全球性影响。
二是危机发生的机制是新的。从危机伴随的现象看,在这场新危机中,汇率不再是主要问题。在以前的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危机发生国的货币往往会大幅贬值;但本次危机中,美元还在升值。这是因为美元不仅是各国政府的储备货币,也是全球交易的最重要度量单位,不可能对自身贬值。金融机构在危机中,纷纷抛售次级放贷债券等低信用级别债券,买入美国国债,从而形成对美元的需求。
从危机发生的传导机制来看,拉美债务危机等传统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流动性的断裂,引起汇率变化,然后再影响到银行,或者先银行再汇率,最终进一步传导到实体经济,其传导模式是流动性+汇率+银行,或者流动性+银行+汇率。
但本次危机首先是次级信用的房贷违约率增加,引起投资于次级贷债券市场的数量分析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巨亏,然后影响到国际大投资银行,进一步传导金融市场出去的。其危机传导的机制是流动性+信用+金融市场模式。
各国央行在应对传统金融危机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法中,都比较成熟了。发展中国家也通过向发达国家学习,逐步掌握防范危机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增加外汇储备、控制财政赤字,完善银行体系的监管等。
本次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而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的基金损失还相对较小。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以数量分析工具对次级抵押债券定价,是目前金融工具最为复杂的,这让中央银行家们全面认识这场危机,找出相应的解决途径,颇具挑战。
在传统金融危机中,如果银行发生危机,中央银行去救助金融机构,就是在救中小储户,使企业免予倒闭,从而避免更多的失业;如果出现汇率/货币危机,中央银行直接动用外汇储备(如果还有的话),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家央行求助,在汇率市场干预,比如1994年的墨西哥,虽然也会受到一些人士的批评,但都合情合理。
在本次危机中如果央行拿纳税人的钱去救助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市场,则相对困难。参与次级贷款债券投资的都是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不向中小储户开放的,“是有钱人玩的游戏”。中央银行直接救助资本市场则相当困难,至少比干预汇率市场要困难得多。
促使金融机构之间彼此救助也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些金融机构之间都是竞争关系。现在深陷危机的都是大投资银行,他们是竞争关系,救助难以向自己的投资人/合伙人交待。况且,本次危机给投资银行带来巨大冲击远大于亚洲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的全球性震荡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持续笼罩全球金融市场,对信贷市场的担忧使人们普遍担心经济放缓,需求减弱,股市和期市资产缩水情况不断加重,原油、金属、橡胶等工业品均难以幸免。它的影响范围到底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从其直接影响来看: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从影响范围来看:
2007年次贷风暴使美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遭受超乎预期的打击,美国房价跌幅达到1970年以来最深,金融机构难以估计其损失,花旗银行、美林证券等金融巨擘损失惨重,抵押贷款和衍生证券市场陷入凋敝,股市连续下跌,信用卡、租赁等金融业务萎靡,长期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萎缩。虽然美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救市手段,但依旧无法挽回经济衰退趋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机构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严重性会甚于2001年恐怖危机那次,可能与二次大战后五次最惨烈的金融危机相提并论。
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不仅有蔓延至其他非金融行业的趋势,而且已经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次贷危机迫使各银行信贷紧缩,进一步导致美国和欧洲的房价继续下跌,并形成恶性的连锁反应。以欧洲为例,法国巴黎银行、英国北岩石银行、德国德意志银行、瑞士瑞银集团等老牌金融机构都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欧洲各大股市更是因此全线下跌。由于欧洲的银行体系是相互交叉控股的,所以资金亏损和危机的传导效应更加明显,这也是2007年欧洲央行向银行体系注资的规模要远比美国更大的原因。2008年1月份德意志银行预计,全球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可能高达4000亿美元,这远高于去年8月时仅有数百亿美元损失的预期。世界主要会计师事务所——安永2008年1月17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共有44家企业在德国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这比去年减少了25家。报告称,这主要是受到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影响,公司股票上市环境明显变差,尤其是在2007年第四季度更为明显。
除了金融机构在投资美国次贷金融衍生产品中出现巨亏外,某些欧洲地区的非金融组织也深陷泥淖。芬兰的一个小县城政府曾经在投资银行的指引下,购买了大量的美国次级证券,如今血本无归,已经濒临破产边缘。不仅是芬兰,德国不少小镇的政府也在央行的指导下,购买了大量的美国次级债券,这将为未来欧洲的发展投下阴影。
不仅金融环境恶化,全球贸易环境也因此调整。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美联储两次降息,美元疲软态势加剧,欧洲和其他国家对美贸易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而且,美国国内消费需求降低,也将给欧洲货物出口带来冲击。同时,另一只利刃也在悄悄刺向欧洲经济——通货膨胀。在原油、贵金属及农产品价格持续疯涨的带动下,欧洲各国都愈加感受到了通胀压力,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都超出预期水平,而且呈现继续上涨态势。欧洲央行和许多国家的政府在次贷风暴和通胀风险的夹击中陷入两难境地。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损失预计超过630亿美元。
美国次级按揭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股市的震荡。16日,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开盘后便一直下挫,最高下跌340点,其后跌幅收窄,收盘下跌了15.69点,跌幅为0.12%,报12845.78点。这是道指连续第五日跌市,也是自从4月24日以来首次跌破13000点。受美国次贷市场危机等因素影响,欧洲股市也元气大伤,其中伦敦金融时报指数跌破6000点的关口,16日收盘报5858.90点,下跌了250.40点,跌幅为4.10%。这是金融时报指数自从2003年3月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17日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大跌874.81点,收于15273.68点,跌幅达5.42%。
此次道琼斯指数重挫,源于一些公司的负面消息而引起市场对次贷危机的新一轮担忧。美国次贷市场出现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向信贷记录不佳的置业人士提供按揭贷款,然后将这些贷款证券化,再以一个较高的回报率,卖给个人或者是机构性投资者,这种按揭抵押债券,在美国被称为次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抵押贷款机构“全国金融公司”传出已无力在商业票据市场融资的谣言后,其股票急骤下跌,持续五天,下跌了3.17美元至21.29美元,美林证券公司当天宣布下调其信用评级,降至“卖出”级,建议投资者抛售其股票,并称“投资市场可能会急剧恶化”。此举导致“全国金融公司”股价跳水13%,创下198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同时,美国高盛公司股价下跌了4.85美元至164.90美元;MFA抵押投资公司股价下跌了39美分至6.01美元。美股动荡又加剧了市场不安气氛,各界普遍担心次贷危机会波及其他金融领域,由此引发全球股市下滑。
美国次贷市场出现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股市跌势,短期内不会逆转。全球最大零售业商“沃尔玛”以及全球最大建材零售商“家得宝”警告说,困难的日子来临之后,投资者将看淡股市。美国住房建筑商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仍不景气,已降至1991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同样,受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处于疲软状态。根据一项最新调查,2007年第二季度美国房屋价格继续下跌,不过速度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