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围绕征税问题,发生了两种代议制理论的尖锐对立。英国的代议制理论认为,英国的国会下议院议员是代表整个国家,而不是代表选举他的那个选区的。无论国民是否在事实上选举过一位国会议员,只要国会中有一些议员的利益与这些国民的利益相近,就可以说这些国民有效地在国会里有了自己的代表,这就是所谓“有效代表制”(virtual representation)。而在北美殖民地,议会是在殖民过程中由各个殖民点(城镇)选出的代表组成的,代表名额一般是公平分配的,因此,人们普遍相信,议会议员首先是他那个地区的人民选到议会里的“代理人”(attorney),而不是代表某种更广泛利益的独自思考的“政治家”(statesman)。因此,人民是现实地选举了代表,代表也是现实地代表当地选民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现实代表制”(actual representation)。因此,针对英国国会的那些显示权力的做法,殖民地人民与英国国会针锋相对,提出了“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
然而,英国政府的愚蠢行为似乎不可逆转,所采取的压制政策甚至不断升级,无可挽回地导致了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化。最终的结果是,1775年爆发革命,战争终于开始,1776年7月4日,来自各殖民地的代表一致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独立宣言》的序言明确指出,当时北美各殖民地面临的问题就是“一个民族必须解除使其与另一个民族联在一起的政治纽带”,在世界各国中取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这些联合的殖民地从此成为并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而独立的国家,他们解除对英国国王的一切效忠,这些国家与那个大不列颠国家的一切政治关系亦从此理所当然地完全废止”。
美国内战背后的欧洲金融强权
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独立战争相比,美国历史上发生在本土的最大规模战争,是爆发于1861年4月的南北战争。今天,关于南北战争起源的争论大多围绕战争的道义问题,即废除奴隶制的正当性,恰如希特尼所说:“如果没有奴隶制,就不会有战争。”
其实,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关于奴隶制的争论是经济利益第一,道德问题第二。当时的南方经济支柱就是棉花种植产业和奴隶制,如果废除奴隶制,农场主就不得不按白人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支付工资给原来的奴隶,那么整个产业就会陷入亏损,社会经济结构势必崩溃。
实际上,奴隶制的确是导致美国内战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最初的原因。林肯知道南方的经济依赖于奴隶制,所以他根本不想废除奴隶制。他在就职前的一个月说过这样的话:“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我没有干预存在于这个国家的奴隶制的目的。我相信我没有法律权利这样做,也没意愿这么做。”
甚至在福特·萨姆特地区打响之后,林肯仍然坚持说这场战争不是针对奴隶制的。“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挽救这个国家,而不是挽救或者废除奴隶制。如果我解救任何努力就能挽救国家,那我肯定会那么做。”
那南北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呢?很多原因在作怪。北方工业家利用保护性关税防止南方各州购买欧洲的便宜货。欧洲停止从南方进口棉花作为报复。南方各州遇到了财政问题。当他们出口棉花带来的收入减少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为生活必需品支付更多的钱财。南方的激愤在堆积。
但是还有其他原因。货币变革者们仍然因为美国摆脱他们的束缚早了25年而耿耿于怀。从那时起,美国靠不住的经济对于世界上其他地方来说是一个反面教材,尽管间断出现的储备银行使得经济有所恢复,国家有所变强。
中央银行家们发现一个机会,通过战争分割南北,一次来分裂这个富裕的新兴国家。这只是一种野蛮的阴谋?
比斯马克说:“在战争爆发前很久,欧洲的金融力量就决定把美国分割成平等的两个联邦。这些银行家们恐怕美国得到经济和金融的独立,南北不分割,而是一并发展。这样会使得欧洲的资本霸权在世界范围内受挫。”
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着极深渊源的俾斯麦说得很透彻:毫无疑问,把美国分成南北两个实力较弱的联邦,是内战爆发前早就由欧洲的金融强权定好的。这也充分地印证了一点:推动美国南北战争的幕后黑手正是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轴心的银行家们。
为了挑起美国内战,国际银行家们进行了长期而周详的策划。
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英国的纺织工业和美国南方的奴隶主阶层逐渐建立起密切的商业联系,欧洲的金融家们瞧准了这一机会,乘势秘密发展起一个将来可以挑起南北冲突的人脉网络。在当时的南方,到处都是英国金融家的各类代理人,他们和当地的政治势力共同策划脱离联邦的阴谋并炮制各种新闻和舆论。他们巧妙地利用南北双方在奴隶制问题上的经济利益冲突,不断地强化、突出和引爆这一原本并非热门的话题,并最终成功把奴隶制问题催化成南北双方水火不容的尖锐矛盾。
国际银行家们做了充分准备,他们在策动战争的过程中,惯用打法是两面下注,无论谁胜谁负,巨额的战争开支所导致的政府巨额债务都是银行家们最丰盛的美餐。
1859年秋,法国著名银行家所罗门·罗斯柴尔德(詹姆斯·罗斯柴尔德之子)以旅游者的身份从巴黎来到美国,他是所有计划的总协调人。他在美国南北奔走,广泛接触当地政界、金融界要人,不断地把收集到的情报反馈给坐镇英国伦敦的堂兄纳萨尼尔·罗斯柴尔德。所罗门在与当地人士的会谈中,公开表示将在金融方面大力支持南方,并表示将尽全力帮助独立的南方取得欧洲大国的承认。
国际银行家在北方的代理人,是号称纽约第五大道之王的犹太银行家奥古斯特·贝尔蒙特。他是法兰克福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代理人,也是该家族的姻亲。他在1837年被派往纽约,由于大手笔吃进政府债券,很快便成为纽约金融界的领袖级人物,并被总统任命为金融顾问。奥古斯特代表英国和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银行表态,愿意从金融上支持北方的林肯。
在战争爆发初期,南方的军事进攻节节胜利,英法等欧洲列强又虎视眈眈,林肯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中。银行家们算准了此时的林肯政府国库空虚,不进行巨额融资战争将难以为继。自1812与英国的战争结束以来,美国的国库收入连年赤字,到林肯主政时,美国政府预算的赤字都是以债券形式卖给银行,再由银行转卖到英国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和巴林银行,美国政府需要支付高额利息,多年积累下来的债务已使政府举步维艰。
银行家们向林肯总统提出了一揽子融资计划并开出了条件,当听到银行家们开出的利息要求高达24%~36%的时候,目瞪口呆的林肯总统立即指着门让银行家们离开。这是一个彻底陷美国政府于破产境地的狠招,林肯深知美国人民将永远无法偿还这笔天文数字般的债务。
战争离不开大量的金钱,林肯同时又认识到向国际银行家借钱那无异于自杀行为。
就在林肯冥思苦想解决方案而不得之时,他在芝加哥的老友迪克·泰勒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进行货币改革,发行政府的货币。这种由政府发行的货币也就是后来的林肯绿币。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代表英国银行家的《伦敦时报》立即发表声明:如果源于美国的这种令人厌恶的新的财政政策(指涉林肯绿币)得以永久化,那么政府就可以没有成本地发行自己的货币。它将能够偿还所有的债务并且不再欠债,它将获得所有必要的货币来发展商业,它将变成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繁荣国家,世界上的优秀人才和所有的财富将涌向北美。这个国家必须被摧毁,否则它将摧毁世界上每一个君主制国家。
关于林肯的货币改革,德国首相俾斯麦曾先知一般地预言道:他(林肯)从国会那里得到授权,通过向人民出售国债来进行借债,这样政府和国家就从外国金融家的圈套中跳了出来。当他们(国际金融家)明白过来美国将逃出他们的掌握时,林肯将遭遇极大的生命威胁。
林肯在解放了黑奴、统一了南方以后,立即宣布南方在战争中所负的债务一笔勾销。在战争中一直为南方提供巨额金融支持的国际银行家们损失惨重。为了报复林肯,更是为了颠覆林肯的货币新政,他们纠集了对林肯总统不满的各种势力,严密策划了刺杀行动。
1865年4月14日晚,美国公民约翰·维尔克斯·布思偷偷溜进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在福特剧院的包厢,给了林肯总统致命的一枪。而在当时,许多人都还认为这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林肯在遇刺后的第二天凌晨死亡。而紧接着,在国际金融势力的操纵下,国会宣布了废除林肯新币政策的命令,并冻结林肯新币不超过4亿美元的发行上限。
从表面上看,美国的南北战争是两种制度之间的肉搏,但从根本上看,则是国际金融势力与美国政府激烈争夺美国国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的利益之争。在南北战争前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双方在美国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个金融制高点上进行反复的殊死搏斗,前后共有7位美国总统因此被刺杀,多位国会议员丧命。
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的成立,标志着国际银行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到底谁控制着美联储和美国的货币发行?
华尔街银行:硝烟中的繁荣
尽管联邦政府非常果断地采用绿钞应对各项开支,还要求民众将这种货币当做法定货币流通,但是政府本身却不允许人们用绿钞来交税。税金只能用黄金支付,国际贸易继续严格遵照金本位制。
当然这意味着人们需要想出一种办法将绿钞兑换成金子。联邦政府要求绿钞按面值与黄金进行兑换,这个要求与经济现状不符,法令无人理会。纽约证券交易所委员会不久就开始进行黄金交易。但是用绿钞来衡量的黄金价格通常与联邦军队的运气成反比,交易所委员据此认为黄金的交易行为不够“爱国”,在下一年就停止了黄金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