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的创业历程,是一个商业时代的缩影。从1989年以深圳为起点,史玉柱在经历了20多个春秋之后,最后在上海这座繁华大都市指点江山。在史玉柱身上承载着至上的荣誉也背负着巨大的失败,大起大落给这个原本普通的创业者烙下了特殊的印记。史玉柱最大的资本不是他的财富,不是他的股票,而是惨败之后的东山再起,而是以常人难有的勇气完成的人生大逆转。商海沉浮,史玉柱起死回生再造奇迹,为无数创业者高高地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1.天资聪颖,非凡少年走出怀远县城
上中学时,我真的努力啊。日常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日。经常是最早一个到教室,下晚自习后最后一个走的人。
——史玉柱
安徽是史玉柱的老家,这里有很浓重的商业传统,著名的徽商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就是到了现在仍然有很多徽商活跃在商场上。如果要在当代商人中挑选出一个最有名气的安徽商人的话,相信很多人会想起史玉柱。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怀远县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史玉柱的父亲是怀远县公安局的干警,而母亲则是一名普通工人,史玉柱的家庭与商业并无任何关联。史玉柱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这个面积2300平方公里、隶属安徽省蚌埠市的小县城度过的。童年的史玉柱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生活得无忧无虑。史玉柱小时候,思维非常活跃,爱读小人书和《十万个为什么》。从小人书里史玉柱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基础知识,从《十万个为什么》当中,史玉柱获得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并具备了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史玉柱10岁那一年,史玉柱读到了一篇关于制造炸药的文章,这一下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并决定自己制造炸药!说干就干,史玉柱按照书上说的“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方法开始自己配制炸药,认真且严谨得像科学家在做一项极其精密的实验。史玉柱经过多次试验竟然制出了炸药。炸药制出来以后,史玉柱当然要试试这个自产炸药的威力。于是,在一个夜晚,史玉柱悄悄地把炸药埋在路边。这时已经“疯狂”的史玉柱全然不知炸药爆炸可能带来的后果。果然,炸药爆炸了。轰一声,爆炸“炸”开了史玉柱满脸的喜悦,也把自己名字“炸”响,人送外号“史大胆”,但也“炸”怒了父母的心。因为,爆炸的巨响吓坏了刚好经过的邻居。毋庸置疑的是史玉柱挨了父亲的一顿暴打和母亲的一番责骂。但史玉柱大胆的疯劲并没有因父母的恼怒而收敛。连炸药都不怕还会怕什么?自此之后史玉柱的胆子更大了,那时候“史大胆”在史玉柱居住地附近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史玉柱的胆子就这样慢慢地练就了出来。后来史玉柱因此总结出一条规律:只要有胆子,敢干,就有成功的可能。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史玉柱由小学生变成了初中生。陌生的中学环境似乎羁绊住了史玉柱的玩心,在史玉柱上初二的时候,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之前,一般高中毕业后就会直接下放到农村。但当时开始有一种说法,就是将来也可以考大学了。1977年,高考制度开始恢复。有了对未来的期望,再加上父母的管教,史玉柱开始改邪归正,在学习上发起“疯”来。这一“疯”可不要紧,史玉柱“疯”成了一匹“黑马”:他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在直线上升!后来史玉柱说:“上了中学,我才真正认识到自身的潜力,原来我就是一个学习的料”。那段美好的少年时光记忆让史玉柱一生回味无穷。
史玉柱对学习很有天赋,而且记忆力非常好。小时读的大量课外读物,让史玉柱的视野非常宽广。这让史玉柱在初中的学习中受益匪浅。上课时,史玉柱很少听讲,因为总觉得老师讲的都很简单,都是一听就懂。史玉柱索性就自己看书,看历史、看人物传记,而他最感兴趣的是数学人物的传记。对此,史玉柱说:“恰好中学教我们数学的老师特别喜欢陈景润,几乎每节课他都会讲陈景润是怎么攻破数学界难题1+2的,还逼着我们读了几遍《哥德巴赫猜想》。那时科学家的地位特别高,所以我当时特别想攻1+1,这也是高考我选择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原因。”
中学生时,史玉柱在班里是学习最努力的一个。史玉柱的日常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日。最早一个到教室的是史玉柱,下晚自习后最后一个走的也是史玉柱。
很快,极具数学天赋的史玉柱成为老师重点培养的对象。而史玉柱也的确没令老师失望。他不仅数学成绩在班里乃至整个年级一枝独秀,就连整个理科成绩在学校也无人能及。而此时的史玉柱也当之无愧地受到了父母交口称赞,成为同龄人学习的榜样。在这不知疲倦的学习中,时间一晃6年过去了,到高考填报志愿的关头了。那时的史玉柱成绩已经相当出色,所以,班主任老师建议他报一报清华或北大,为学校和老师增光。
由于史玉柱对数学的钟爱,他没有听别人的意见,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浙江大学,填报的院系为数学系。原因是立志做中国下一个陈景润的史玉柱觉得浙江大学的数学并不比清华北大差多少,并且浙江离家近,回家去学校很方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浙江大学也是数学家陈景润执教的地方。
1980年,史玉柱以怀远县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数学系,而且史玉柱也是当年全县的理科状元,他的数学考了119分,只差1分就是满分了。顿时史玉柱的名字成了人们谈论的焦点。这在普通的小县城是不可思议的。直到今天,在怀远县城里的某些地方,家长们经常这样教育孩子:“史玉柱当年就是从咱们这里考上浙江大学的,孩子,你应该学学史玉柱。”可见,史玉柱的早年经历俨然被当作家长教育子女的正面教材了。
2.大学感悟,人生就像是一场比赛
人生就是一场比赛,在比赛中你必须竭尽全力奔跑,尽其所能去防守、进攻,任何停顿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失败。
——史玉柱
鲤鱼跳龙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多数普通学生改变人生惟一选择。史玉柱高考金榜题名,这个少年可以按照更理想的人生轨迹前行了。1980年,史玉柱以怀远县高考状元的好成绩,考进了浙江大学数学系。之所以要选择数学系,是因为史玉柱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要做陈景润第二。但是,在浙大数学系刚过了一个学期,他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梦想。因为他从图书馆借来《数论》看完之后觉得太难了,觉得自己没那个能力。对此,史玉柱后来回忆说:“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我意识到我做不成这件事情。这是我理想破灭的主要原因。”史玉柱认为,学数学就是“每天被迫进行大脑体操训练”。由于此时史玉柱已经对数学产生畏惧感,上到大学三年级时,他选择了计算机数学。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还属于小型机时代,进机房需要换衣服换拖鞋,编程结果还需要打印纸带,这让史玉柱深感哕嗦费事,也没有感觉出计算机有什么大的用处,所以史玉柱并没有太高的兴趣学习计算机。史玉柱说:“硬着头皮读完了数学,大学毕业时我的成绩只是中等偏下。”在浙江大学,理想破灭后的史玉柱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事物上,如足球、弹吉他、集邮等。另外,史玉柱很爱运动,他每天从浙江大学跑到灵隐寺,从浙江大学到灵隐寺大概有9公里路程,往返18公里,史玉柱这项运动坚持了4年。
大学四年,史玉柱的另一大爱好就是踢足球。在浙大数学系的时候,史玉柱曾经是足球队的主力前卫。他说那个位置最适合他的性格,既可以冲锋陷阵又能在中场“抢劫”,还能够紧缩后场筑起坚固的防守城墙。后来,史玉柱把这种在球场上得到的经验运用到了商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浙大足球队的时候,有一场球赛是最令史玉柱刻骨铭心的。那时候,史玉柱还没有成为球队的主力队员,正好有一场很重要的比赛,左边前卫临时生病上不了场,而这个位置根本没准备合适的替补。这时候,史玉柱自告奋勇,担任了比赛的左边前卫。
在这场比赛中,史玉柱踢得十分活跃。下半场开始后20多分钟,史玉柱的队友带球从右后边切入,一记长传冲吊,球向左面飞去,这时只见史玉柱举步疾驰,迎上前去接球。此时,对方的门前防守森严,层层设卡,看来史玉柱并无突破的希望。球落在离门前30米左右的地方,对方的后卫奋不顾身扑上来堵截。史玉柱背对球门,把球向后一挑,飞过对方头顶。对方的右中卫连忙补空,拦住史玉柱的去路,史玉柱又是一挑,突破了第二道防线。对方的左中卫相继争抢来势汹汹。史玉柱一挑一闪,把第3名卫将也甩在身后。在球即将落地的一刹那,史玉柱抬脚劲射,那球像闪电般破门而人。这三挑三闪一射的动作,令场内外的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紧接着,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后来,史玉柱的同学回忆说,就是那场比赛奠定了史玉柱在足球队不可或缺的位置。虽然今天的史玉柱已经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去球场踢球了,但大学时的“球星”经历时常让他回味无穷。史玉柱是足球场上的猛将,他也深深地理解到了足球的精髓:“人生就是一场比赛,在比赛中你必须竭尽全力奔跑,尽其所能去防守、进攻,任何停顿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失败。”
在大学,史玉柱的人缘很好,因为他为人直爽,不矫情不虚伪。在史玉柱的同学与好友当中,广为流传着一个打赌的故事。有一天,史玉柱突发奇想,对寝室的上海籍同学说:“你们上海人总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中的佼佼者,高于全国各地的人。我就不服气,今天咱们就比个高低。”上海籍同学看着兴致勃勃的史玉柱问道:“怎么个比法?”史玉柱毫不犹豫地说:“打赌吃辣椒!”上海同学自然不甘示弱,说:“打赌可以,但有个条件——在吃辣椒期间,咱俩谁都不准吃其他的任何东西”。史玉柱非常爽快地答应道:“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上海籍同学一拍桌子说:“好!一言为定!”
辣椒是由史玉柱一个寝室里的湖南同学带来的。俗话说,四川不怕辣,贵州怕不辣,湖南辣不怕,可见湖南辣椒还是很够辣的。根据“君子协定”,最先提议的史玉柱舀起一勺辣椒酱咽下去。那一刻,他感觉五脏俱焚,嘴巴火烧火燎的,话都说不出来,不过他还是忍住了。经过七八个回合的较量,史玉柱终于取得了胜利。当那位上海籍同学奋不顾身冲向水龙头的时候,史玉柱兴奋地抖动着双拳以示胜利。而这时的史玉柱也被辣得满脸通红,头冒热汗了。这个打赌的故事,同学们都一致认为史玉柱是一个性格直爽的人,都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兄弟。这件事虽然不是什么人生大事,但对史玉柱的人生有着非凡的意义,经商以后的史玉柱一直在秉承着“赌”的风格,多年以后,史玉柱评论这件事时说:“这不是在比吃辣椒,而是在比意志、比毅力、比韧性。只要你豁出去了,那就是不怕辣椒,而是辣椒怕你。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树立必胜的信念非常重要。”
不管怎样的活跃,大学四年,史玉柱依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且对人生开始了初步的思考和设计。
3.南下深圳,储备干部被“洗脑”
他的讲座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他谈论四通如何创办,他的题目大意是《泥饭碗比铁饭碗更保险》,意思是,四通这个泥饭碗可以变成金饭碗。从那时起,我才有了准备创办企业的理想。
——史玉柱
1984年,史玉柱大学毕业后被阴差阳错地分配了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对此,史玉柱说:“听说我是学数学的,统计局就是搞数字加减的,所以就把我分到了统计局。”史玉柱觉得这有点荒唐,因为他知道,数学并不是外行人认为的那样,数学主要是逻辑而不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但是,史玉柱也享受到了一所名牌大学生应该享受到的待遇,省统计局很重视这个浙大数学系的人才,史玉柱分到单位没几天,就被通知去西安统计学院进修,一去就是几个月。这次进修对史玉柱后来接触计算机影响很大。到了西安统计学院之后,进修的主讲教师是一个美国的教授,号称抽样调查之父,他介绍了最新的国外抽样调查方法、统计方法、抽样方法,没有一样能够离开计算机。
回到单位之后,史玉柱当时负责的工作就是农村抽样调查数据的处理。那时候单位里面用的计算工具还很原始,是用计算器在那里加来加去的,史玉柱提出要求,单位应该买一台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是比较昂贵的设备,但是领导也知道计算机能提高效率,既然眼下有人会用计算机就答应了史玉柱的要求。为了购买计算机,史玉柱南下广州,花50000元钱扛回了一台IBMPC机。有了计算机之后,史玉柱的生活变了样。他把个人的生活实践全部花在了研究计算机上面。史玉柱的计算数学功底开始发挥作用。因为数学其实就是大脑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计算机编程不是难在语言,而是难在算法,所以一般计算数学出身的人编软件要比计算机系编软件的人水平要高。过去应该有二三十个人干的统计工作,史玉柱用计算机找两个录入员,一两天就干完了,大大提高了省统计局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