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森林动物资源的分布依森林地理而变化,其种群数量由寒带、温带到热带逐渐增多。陆生动物中最大的如象、犀牛,最凶猛的如虎、豹,最进化的如猿、猩猩等都生存于森林之中。我国地域辽阔,森林跨寒、温、热3大气候带,动物众多,可谓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森林之王——老虎
中文名称:老虎
英文名:tiger
分布区域:东北亚和东南亚
和其他动物比起来,老虎在人们的心自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后来,老虎们则成了“保护者”的象征。而老虎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存状态也代表了人类在努力协调与其相互矛盾的需求和欲望。
一般说来,人们认为老虎和狮子是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事实上也是如此,老虎和狮子的体型大小的确差不多。在印度次大陆和俄罗斯都曾经发现过世界上最大的老虎,在那些地方,雄性老虎的体重平均在180~300千克之间。但是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雄性老虎的体重平均只在100~150千克之间。
在猫科动物家族中,动物们大多善于追踪猎物,而且还能把自己隐蔽得很好,最后一下子把猎物抓到。除了它们的体型和皮毛的颜色以外,这些技能和特征就是猫科动物和其他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
老虎和其他的大型猫科动物一样,要靠捕猎才能生存下去,而这些猎物往往比老虎本身的块头还要大。老虎的前肢短而粗,有着长长的锋利的爪子,而且这些爪子是可以收缩的;一旦老虎“看上”了一只大型的猎物,这些外在条件就能保证它把猎物捕获。老虎的头骨看上去像缩短了一样,这让它本来就很强大的下颚更增加了力量。它们通常会从猎物的背后袭击,在脖子上咬上致命的一口。有的时候,它们还会紧紧地咬住猎物的咽喉处,使猎物因窒息而死。
然而,完完全全属于老虎独一无二的特征的,还是它们背上黄白相间的皮毛、黑色的斑纹事实上,每只老虎的身上都有它自己特殊的图案,通过这些图案就能分辨出单个的老虎。如果你去过动物园,就知道白老虎通常是最不常见的。这种老虎可不是靠科技上的白化变出来的,它们都是一只名叫“莫汗”的老虎繁衍出来的后代“莫汗”是被印度中央邦雷瓦地区的王公捉住的一只雄性孟加拉虎。也有报道说,在印度其他地区曾经出现过全身几乎都是黑色的老虎。然而,不管是全身白色的老虎,还是全身都是黑色的老虎,这样的种类在野生动物界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尽管老虎的种类出现了皮毛上的变异,但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的老虎都拥有垂直的斑纹。这些斑纹为它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伪装,借助这身伪装,老虎就能一直跟踪着猎物,直到距离猎物足够近的时候,再向猎物发动猛烈而致命的攻击,最后成功地捕获猎物。
狮子和猎豹的栖息地比较开阔,没有厚密的树林,所以它们在捕猎的时候,不会过度地隐蔽自己;老虎则不同,它们是最善于隐蔽自己和埋伏捕猎的肉食动物。在环境相对狭小而猎物又相对分散的情况下,老虎捕猎就很少合作,所以,老虎的社会体系相对松散。虽然它们相互之间保持着联系,但个体之间的距离却比较遥远。
多项无线电通讯的追踪调查研究表明,在尼泊尔和印度,雌性老虎和雄性老虎都有各自的领地,而且会阻止同性老虎进入。母虎的领地相对比较小,而且与这个地区食物和水的丰富程度以及要抚养的幼虎个数有很大关系。一头雄性老虎总是负责保护几头雌性老虎各自的领地,并且总是在试图扩大领地。一头雄虎的成功与否以及其领地大小,都取决于它的力量和战斗能力。通常,雄虎不承担幼虎的具体抚养责任,它只负责保护好这块领地不受其他雄虎的侵犯就行了。
对老虎来说,在保住自己领地的过程中潜藏着危险,即便打赢了也可能受伤,甚至有失去捕猎能力的可能,最终导致饿死。因此,老虎会留下标记,暗示其他老虎这个地方已经有主人了,以尽量减少无谓的“战争”。其中一种标记就是尿液(但是混合了****附近的腺体分泌物),老虎把这种混合液撒在树上、灌木丛里和岩层表面等处;还有一种标记就是粪便和擦痕,老虎把它们留在常走的路上和领地中所有明显的地方。这些标记的作用可能是告诉其他老虎,这个地盘已经有主人了;也可能是传递另外一些信息,如其他老虎可以通过这种气味辨别出这是哪一只老虎留下来的。通常,当一头老虎已经死亡而不能再继续拥有那块地盘的时候,外边的另一头老虎会在短短的几天或几个星期之内占领这块已经没有主人的地盘,并释放出某种气味信号。
老虎在3~5岁的时候性发育成熟,但是建立自己的领地和开始繁殖后代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母虎在1年内的任何时候都可能生育幼崽,甚至在冬天也有老虎交配生崽。母虎到了发情期,会频繁地发出吼叫,而且加快某种气味标记释放的频率,以这种方式来告诉雄虎它要交配。交配期通常会持续2~4天。母虎平均怀孕103天后就会生产,通常每胎产2~3只幼崽。幼崽刚生出来的时候不能睁开眼睛,需要精心的照料。至少在出生后第一个月的时间里,虎崽需要吃母虎的奶才能存活,而且要待在虎穴里保证安全。遇到某种危险的情况时,母虎会用嘴轻轻地叼着虎崽在两个巢穴之间转移。
虎崽长到一两个月大的时候,母虎就开始带着它们离开巢穴过野外生活,但当它们遇到追杀的时候,也会逃回原来的巢穴。当虎崽6个月大时,母虎就开始教给它们如何捕猎、如何进行隐蔽、如何杀死猎物等各项本领。雄虎一般是不参与抚养虎崽的,但是偶尔也会参加进来,甚至让母虎和虎崽们分享它捕到的猎物。当一头雄虎占领了一头母虎的地盘后,它就会杀死这头母虎原来所生的幼崽(也就是“杀婴行为”),然后迫使这头母虎的发情期提前到来,跟它交配,从而尽快地生出自己的后代。
虎崽一般至少要跟着母虎生活15个月的时间,然后才会逐步开始独立生活。这个时候,尽管幼虎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但是,要么主动地离开母虎,否则只能被母虎赶走,因为母虎通常已经开始准备生育下一胎幼崽了。
王者雄风——东北虎
中文名:东北虎
别称:西伯利亚虎、朝鲜虎、远东虎、满洲虎、阿穆尔虎、阿尔泰虎分布区域: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朝鲜北部东北虎的身上,有斑斓的锦衣;它的额上,是赫然分明的“王”字;它的长尾,如铁棒一般刚猛有力;它的力量,如霸王一般无敌。它就是丛林里的主角东北虎。
东北虎也称西伯利亚虎,是所有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体重可以达到350千克。它们大多生活在中国的东北,国外则见于西伯利亚。每头东北虎都拥有自己广阔的领地,否则难以生存。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在岩石间和草丛中休息。东北虎居无定所,在自己所管辖的领域内巡游,碰到狼还会把它赶走。
东北虎天生是一个流浪者,无论是成年虎,还是幼虎,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它们都是四处游荡,独来独往的,只是到了每年冬末春初的发情季节,成年雄虎才开始筑巢,迎接雌虎。不过,这种“家庭”生活不会过太久,雄虎又会不辞而别,把产崽、哺乳、养育的任务全部推给雌虎。雌虎怀孕期约3个月,多在春夏之交或夏季产崽,每胎多有2~4个幼崽。雌虎生育之后,性情特别凶猛、机警。
东北虎“丛林之王”的美称可不是吹出来的。它拥有矫健有力的身体、聪敏的智力、敏锐精准的感觉器官,虎爪有6厘米长,这样的利器可以轻而易举将猎物开膛破肚,而它的牙齿最长可以达到10厘米,这样长的牙齿什么样的肉咬不碎呢?东北虎常以伏击战来捕捉猎物,得手以后要么一口将猎物的喉咙咬断,要么虎掌一挥将猎物的颈椎生生折断,接下来就可以慢慢享用了。运动中的东北虎如同在陆地上滑行,动作流畅,形态健美得令人赞叹,它的身上极少见到脂肪,粗壮的骨骼上连接大块的肌肉,肌肉纤维也很粗,这正是它无穷力量的来源。
东北虎还有聪敏的智力,它们进出巢穴不留一点痕迹,而雌虎在出去觅食时,也不忘保护幼崽,总是小心谨慎地先把虎崽藏好,防止被发现。当它回窝时,通常都不走原路,而是沿着巢穴附近的山岩溜回来,检查是否有敌人在附近。
东北虎在食物链中是处于顶层的王者地位。它们生性内向、孤独、多疑、凶猛,在丛林中出没无常,而且食量极大。据调查,在一只东北虎的领地内,必须存在不少于150~160只野猪和180~190只鹿才能满足这位“丛林之王”的生存。
黑衣使者——黑熊
中文名:黑熊
英文名:Moon bear
别称:狗熊、黑瞎子、月熊、黑熊、狗驼子
分布区域:亚洲南部
黑熊在我国也被称为狗熊、熊瞎子或狗驼子,在其他国家也被人称为月熊、喜马拉雅熊或藏熊。黑熊的个头中等,体长120~180厘米,母熊的个头比较小。黑熊的体毛又粗又密,一般为黑色(也有棕色),头部又宽又圆,耳朵圆,眼睛比较小。黑熊以四只脚行走,属跖行类动物,四肢粗壮有力,脚掌硕大,尾巴较短。黑熊属林栖动物,特别是喜欢生活在植被茂盛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
黑熊的头部宽圆,长着两只圆圆的大耳朵,形状就像米老鼠。它们的眼睛很小,但具有彩色视觉,这样它们就能分辨出水果和坚果的不同了。黑熊的口鼻又窄又长,呈淡棕色,下巴则呈白色。黑熊的黑毛虽不太长,头部两侧却长有长长的鬃毛,让它们的大脸更加宽大。黑熊属于跖行类动物,以4只脚掌着地行走。它们长有粗壮有力的四肢,脚掌很大,尤其是前掌。更为硕大。在其脚掌上,长有5个带着尖利爪钩的脚趾,但它们的爪钩不能收回。另外,和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的尾巴也很短。
黑熊喜欢独居,只有在交配的时候雌雄才会相会,并一起寻找食物。由于所处地区不同,黑熊的交配季节也各不相同,生活在俄罗斯的黑熊在每年的6~7月交配,而它们的爱情结晶通常在12月至翌年的3月间出生;生活在巴基斯坦的黑熊通常到了10月才会考虑传宗接代,黑熊的宝宝一般在次年的2月前后降生。熊妈妈的孕期有6~7个月,并会出现受精卵延迟着床的现象,时间约有2个月。但对于延迟着床现象的发生机制人类还不十分了解。
黑熊妈妈每次能产下2~3幼崽。与其他种类的哺乳动物相比,刚出生的幼崽很小,体重只有200~300克。这是因为黑熊妈妈在怀孕期间不再进食,而是将体内的蛋白质分解成葡萄糖来为肚子里的宝宝提供养分。由于在母体内养分吸收不足,出生后的黑熊宝宝体型十分小。不过熊妈妈的母乳蕴含极为丰富的脂肪和养分,足以将它们先前缺失的部分补充回来,也正因如此,黑熊妈妈不必像其他食肉动物那样,需要多次给幼崽哺乳。熊宝宝出生一周后就能睁开眼睛,3个月后就可以断奶。孩子们通常会和妈妈一起生活2~3年才会独闯天下,性成熟则是3~4岁的年纪。由于熊妈妈一般每2~3年生一次宝宝,因此有的熊妈妈可能同时和不同年龄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黑熊大多在夜间出行,白天,它们则躲在树洞或岩洞中休息。秋季,它们更少在白天外出。虽然黑熊看起来很笨重,但它们都是游泳和爬树的好手。它们也能长时间依靠后腿站立,并利用前爪攻击对手或者获得食物。
美洲霸王——美洲黑熊
中文名:美洲黑熊
英文名:
别称:白灵熊、冰河熊
分布区域: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国、墨西哥
美洲黑熊身躯庞大,四肢粗短。它们的体长达120~200厘米,公熊比母熊要长些。美洲黑熊有很多种体色。东北部的美洲黑熊体色偏深,以黑色为多;西北部的黑熊颜色偏浅,毛色有棕色、浅棕、金色;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岸的黑熊体色,甚至出现了奶白色,这种黑熊被称为“白灵熊”;阿拉斯加的美洲黑熊,其体毛则有的呈蓝灰色,因此,这种黑熊也被人称为“冰河熊”。
有的美洲黑熊前胸长有白色胸斑。它们的口鼻又长又宽,毛色稍浅。圆圆的耳朵非常小,长在头部较低的位置。美洲黑熊每只脚掌都长有5只尖利爪钩,这些爪钩不能收回,在撕碎食物、攀爬和挖掘方面能起到很大作用。当然,如果它们的前爪扫人一下,那将是很残忍的事情。因为,美洲黑熊前爪的拍击力量足以杀死一头成年鹿。美洲黑熊有极其灵敏的嗅觉,相比之下,它们的视觉和听力就显得逊色多了。
在北美,分布着大量美洲黑熊。它们生活的区域北起阿拉斯加,向东横穿加拿大,直至东海岸的纽芬兰-拉布拉多省;向南的区域经美国部分地区,到墨西哥的那亚里特和塔毛利帕斯州。美洲黑熊们在这些海拔900~3000米的山区密林中,捕猎取食。
美洲黑熊食性较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一般来说,美洲黑熊80%的食物是各种草类、果实、植物根茎、菌类、坚果等等。其余10%的食物是昆虫,另10%食物则是人类垃圾。那些居住在人类城市附近的美洲黑熊,主要以人类垃圾为食;靠近海岸或河边居住的美洲黑熊,则主要以鱼类、甲壳类生物为食;生活在加拿大北部的美洲黑熊,则会花不少时间捕捉旅鼠;而在阿拉斯加,丰富的鲑鱼和成群的鹿为那里的美洲黑熊提供了充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