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蝠的适应能力极强。它们不仅可以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潮湿环境中,也可以在较冷的山区生存。与普通蝙蝠一样,吸血蝠也具有敏锐的听觉和嗅觉,并利用回声探测确定方位。吸血蝠会根据猎物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吸食部位,如果被吸血的对象是鸟类,它会选择腿部吸血;如果被吸血的对象是猪,它就选择其腹部;如果遇到的是牛、马,它便选择它们的背部和体侧下手。对于年幼的吸血蝠来说,猎食则是一种艰难的事情。它们要学会猎食的迅速而准确,既要吸到血液又不会让猎物感觉到疼。吸血蝠吸公鸡的血时,通常是突然降至地面,后肢着地,同时用翼将公鸡的一只腿钩攀住,开始下口。当吸血蝠吸食人血时,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地潜入屋内,用翼肘撑起身子,慢慢地爬向熟睡的人。它首先会试探性地咬一下人的鼻子或面颊,看看他们是否已睡熟,然后将身子缩回来,如果人没有任何的反应,它们便会立即上前,用门齿割开一个非常浅的小口,用舌头快速地舔吃血液。被咬的人只会有微微痛痒的感觉,而此时他们的血早已成为吸血蝠的美餐了。
吸血蝠每次的吸血量约50克,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一半左右,但有时它的吸血量也会达到自身体重的1倍多,吸血蝠的口内有着特殊的构造,每次吸血时,都是通过舌下的两条通向喉头的小沟完成的。同时,吸血蝠的唾液中含有一种奇特的化学物质,能够防止血液凝固,这使它能够在吸血过程中,不断地获得食源。
令人惊奇的是,“嗜血如命”的吸血蝠彼此间还存在一种互惠性无私行为。当面临饥饿危险时,它们会组合成群体进行相互援助,以血液反哺,来增大彼此的生存机会。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吸血蝠的生理系统已有所改变,它们不再摄取除血液以外的其他食物,因此而成为动物界中的“血液杀手”。
中华国宝——白唇鹿
中文名:白唇鹿
英文名:white-lipped deer
别称:岩鹿、白鼻鹿、黄鹿
分布区域:中国
白唇鹿是我国特产珍贵的大型动物。白唇鹿的体形相当大,其体毛呈暗褐色,并带有淡色的小斑点,夏季毛色近黄褐色。它们的体毛长而粗硬,保暖性能好。头骨泪窝大而深,成年雄鹿有长角,且有4~6个分叉,雌鹿无角。蹄子宽大,适于爬山和攀登裸岩峭壁。它们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一个纯白色的下唇,因白色延续到喉上部和吻的两侧,故名“白唇鹿”。
白唇鹿栖息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寒灌木丛中,也攀登于流石滩和裸岩峭壁,白唇鹿于晨昏采食,以高原生长的草本为主,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是白唇鹿的主要食物,也啃食山柳、金腊梅、高山栎和小叶杜鹃等灌木的嫩枝叶。但随着栖息环境的不同,其食物比例和成分也有所改变。1986年,在青海玉树、果洛和四川甘孜等地区,中、日进行合作,对白唇鹿的食性与繁殖进行了初步观察,发现白唇鹿取食62种植物,隶属24科,其中有24种为最喜食植物。它们还有舔食盐碱的习性,以春夏季较为常见。
每个白唇鹿群通常为3~5只,有的白唇鹿群也有数十只,甚至还出现过100~200只的大群。白唇鹿群可以分为由雌兽和幼仔组成的雌性群、雄兽组成的雄性群以及雄兽和雌兽组成的混合群等三个类型。雄性群中的个体比雌性群少,最大的群体也不超过8只,混合群不分年龄、性别,主要出现在繁殖期。
在夏季,白唇鹿大多在高山草原上度过,冬季到来时,它们则会向灌木林移动,以避开积雪多的高山草原。但是,由于青藏高原近80%的草场是牦牛、绵羊、山羊的放牧地,所以,为了避开与这些家畜和牧民的接触,白唇鹿出现了季节性的移动,来到家畜到不了的海拔5000米以上甚至更高的地域,即湖中的岛屿、被湿地包围的地域和悬崖上的草地。冬季,它们则迁移到海拔较低的草地上生活。
人们为了保护野生的白唇鹿,近年来,已经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很多饲养场,对白唇鹿进行驯养。此外,还有很多分散的饲养者。现在,很多地方已经能够实现放牧,不仅可以减少饲养费用,而且还能提高繁殖率。
犀牛之王——白犀牛
中文名:白犀牛
别称:方吻犀、宽吻犀
分布区域:非洲
白犀牛分类哺乳纲、奇蹄目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为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白犀牛头躯干长335~420厘米,尾长50~70厘米,肩高150~185厘米,体重雄性2000~3600千克,雌性1400~1700千克。体色由黄棕色到灰色,耳朵边缘与尾巴有刚毛,其余部分则无毛,上唇为方形。鼻上的角平均为60厘米,最长可达200厘米。
犀牛草食性。分5种:白犀牛,黑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黑、白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都长有一前一后一对角,印度和爪哇犀牛只有一只角。
白犀牛的体形是5种犀牛中最大,重达1800~2700千克(4000~6000磅),肩高150~180厘米(5~6英尺)。在所有陆地哺乳动物中,白犀牛是惟一一种体形大于非洲象和亚洲象的动物。
雄性白犀牛个头比雌性白犀牛大大。新生的小白犀牛,体重可达65千克(143磅)。从外形上,我们就可以区分白犀牛和黑犀牛。白犀牛个头大,前额较平,肩部更加突出。白犀牛也被称作“方嘴唇犀牛”,因为白犀牛的上嘴皮较宽较平。白犀牛的前角大于后角,平均长度60~150厘米(24~59英尺)。
白犀牛的体色并不是白色,而是蓝灰色或棕灰色。它之所以被称为白犀牛,是南非语“宽”翻译有误导致的。与其他种犀牛相同,白犀牛的视力很差,但听力和嗅觉敏锐。
白犀牛生活在南部和中部非洲的大草原和林地。它们要求生活的区域地形比较平坦,有灌木作为掩护,同时草场和水源丰富。
由于白犀牛没有门牙和犬牙,它们只能靠嘴唇采集食物。
白犀牛有两个亚种: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
在20世纪,非洲北部的白犀牛比南部的数量多。现在,我们只能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加兰巴国家公园中看到北部白犀牛的身影。1997年的调查显示,白犀牛仅存25只。
在安哥拉东南部、莫桑比克中部和南部、津巴布韦、博茨瓦纳、东部纳米比亚以及北部和东部南非,是南部白犀牛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南部白犀牛已经灭绝,1895年,人们在南非德班再次发现南部白犀牛。
现在,南部白犀牛主要生活在南部非洲的保护区内,特别是的德班的Hluhluwe/Umfolozi保护区内,南部白犀牛的数量较多。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斯威七兰、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还有少量的南部白犀牛。20世纪70年代,南非重新向肯尼亚引进了20只南部白犀牛,现在的数量约为170只,其中120只在一家私人救助中心,其余50只生活在两个国家公园。2001年统计数字表明,南部白犀牛的总数量大约为11600只。
成年雌性白犀牛会在6~7岁左右产下第一仔,怀孕期大约为16个月。每2~4年产一仔。雄性白犀牛的性成熟期在10~12岁。小白犀牛出生后3天会一直跟随在母亲的身后,之后一般会跑在母亲的前方。哺乳期大约为1年,但从3个月后小白犀牛就会啃咬草皮了。
一个白犀牛家群包括多至14个成员,但较小的家群只有母亲和小犀牛组成,可见,白犀牛的社会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