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需要与周围的人交往。交往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一个人绝不可能不与别人交往。交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与事业,善于交往的人能够让自己活得幸福而且轻松,不善交往的人总是在一种尴尬、凝重的氛围中品味孤独。
人生须知
能帮助我们成功的人际交往法则和心理效应
一、人际交往法则
有些人际交往法则看似简单平常,常常被人忽视,但它们确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获得事业成功的法宝。具体来说,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法则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黄金法则。
在《圣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你希望人家怎么对待你,你就应该首先怎样对待人家。”这就是黄金法则的来源。这一条法则也被称为“为人法则”,现在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守的处世原则。
第二,白金法则。
美国最有影响的演说人之一、美国最受欢迎的商业广播讲座撰稿人托尼·亚历山德拉博士和美国人力资源顾问、训导专家迈克尔·奥康纳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人际交往的白金法则。白金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它正好与黄金法则相反,是从研究别人的需要出发调整自己的行为,运用我们的智慧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
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启示我们,在社交中和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尊重人、待人真诚、公正待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自尊是一种由自我所引起的自爱自信,并期望受到他人或社会肯定的情感。然而,许多人都存在这样一种想法:“值得我尊重的人我才尊重,不值得我尊重的人,我没有必要尊重他。”其实,尊重与某个人是否能干完全是两码事,尊重也不存在值不值得的问题。尊重每一个人、不侮辱任何一个人的人格是我们的义务,就像我们自己希望受到别人尊重一样。
这里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真诚待人和公正待人。
真诚待人。韩非子曾经说过:“巧诈不如拙诚。”巧诈可能一时得逞,但时间一久就会露出本来面目。拙诚则不同,它是指诚心地做事、诚心地待人,尽管可能在言行中表现出愚直,但时间长了就会赢得大多数人的信赖的尊敬。
公正待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战胜对手,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人一直考虑的是如何击败对手,让自己成为最终胜利者。结果不管自己胜与败,都会给对方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对方的伤害。所以说,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如果没有这种错误思想,正确地看待对手,公正待人,那么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仅有了动力,还会结交很多朋友。
二、人际交往心理趣谈
第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所谓首因效应,是指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指的就是首因效应。
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效应向对方展示一个优秀的、完美的自己,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我们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就会导致另一种负面效应,即近因效应。
第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出最近发生的两三件事,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在生活中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近因效应,就能够使我们的形象在别人的心目中美化起来。比如与朋友、同事、客户或者仅仅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分手时,殷勤地道别、良好的祝福、诚挚的不舍,会让对方立刻将我们的形象提高很多,并且这种印象会在他们心中保留很长时间。并且这种美化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成为一种“光环”人物,这就是光环效应。
第三,光环效应。
当我们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会把他的优点无限放大、把他的缺点尽量忽略,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比如说,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对方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
所以,在交往中如果能够掌握光环效应的原理,将之运用合理、恰当,势必能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如果是我们将光环套在了别人身上,就应该小心了。因为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我们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设防意识,防止有些人利用光环效应误导我们。
第四,设防心理。
在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不时会有防范心理;在人多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物品的安在问题时时萦绕在我们头脑;很多人的日记总是锁得很紧,这是怕别人夺走自己的秘密。以上种种现象,就是人与人交往中的设防心理。这是最基本的防备心理,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就会起到一种负面作用,阻碍正常的交流。
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只有能够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喜爱,也才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轻松更加愉快。同样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与自己的同事和老板建立祥和融洽的关系,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才不会觉得单调和乏味,也才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之中。
遗憾的是,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他们觉得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与同事不合,受老板厌恶,这样的人怎能工作顺心呢?更别说在工作中取得成绩了。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对待自己的老板和同事,就会很轻松地赢得他们的喜爱。
第一,乐于从老同事那里吸取经验。
那些比我们先来的同事,相对来说会积累更多的经验,有机会时不妨聆听一下他们的见解,从他们的成败得失里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二是让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
那些资历比我们深、但其它方面比我们弱一些的同事,会有更多的感慨,而那些能力强的同事,则会认为我们积极上进,会乐于关照并提携我们。有些人在单位里自视能力强,不买那些老同事的账,弄得老同事很反感。这些老同事毕竟根基深厚,他们的影响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关键时刻很容易让那些“不听话”的晚辈翻船。
第二,多关心异性同事。
两性各有长处,比如男性较有主意,能够承受艰苦劳累的工作,也能更理性地分析并解决问题等。而女性呢,则显得比较有耐心,做事细心有条理,善于安慰人等。尽管只是同事,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理解。如果能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对异性同事多些关心和帮助,比如男性多为女同事分担一些她们觉得较为吃力的差事,女性多做些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对方会为我们的关心与支持而感动,将我们视为可以信赖的好同事。
另外,当今社会性骚扰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令很多人特别是女性头疼。如果利用自己性别上的优势去帮助受到性骚扰的异性同事,就会很容易获得他们的好感。
第三,为新同事提供善意的帮助。
新到的同事对手头的工作还不熟悉,当然很想得到“前辈”们的指点。但是人都有怯生的心理,他们往往不好意思向人请教,这时如果我们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们,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就会让他们深深地感动,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主动地配合和帮助我们。最不可取的方法是根本不把新同事放在眼里,在工作中不尊重他们的意见,甚至经常对他们大呼小叫、厉声叱责,这样会严重地伤害对方,让对方产生厌恶感并怀恨在心。
第四,如果有意见最好直接向老板陈述。
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在工作中对老板的决定有不同的看法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最好的方法是在恰当的时候直接找老板,向他表明自己的意见,当然要用委婉的语气和让人容易接受的语言。这样老板会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信任,也会对我们更加信任。
相反,如果你到处宣泄自己的不满,就会引起老板的反感,就算你再努力工作、做出多大的成绩,也很难得到老板的赏识。况且,这样做也会暴露自己的弱点,很容易被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
第五,要有乐观精神和幽默感。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即便是遇到困难,也会保持从容、自信的心态,并且鼓舞其他人。如果我们从事的是单调乏味或是较为艰苦的工作,千万不要让自己变得灰心丧气,更不可与其他同事一起怨声叹气,而要保持乐观的心境,让自己幽默起来。因为乐观和幽默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敌意,更能营造一种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可以让自己和他人变得轻松,消除工作中的劳累。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的形象在大家眼里就会变得可爱,同事们也会很乐意和你亲近。
朋友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有句古话说得好,“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在茫茫人海中,能够找到与自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人,的确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在人海中寻觅自己的朋友,并且珍惜友情,牢牢抓住人生中这一宝贵的财富。
美国内战爆发前,人们经常就几位总统候选人的条件问题进行谈论。有一次,在提到林肯时有人说道:“林肯一无所有,他惟一的财富就是有很多的朋友。”的确,林肯非常的贫困,当他被选为所在州的议员时,他特地借钱买了一套比较高档的服装,以便在公众场合露面时显得比较正式,并且,他还徒步走了一百英里去就职。在他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为了把家人迁移到华盛顿,竟然不得不向朋友借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物质上窘迫困顿的人,却在政治上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有很多朋友,并且这些朋友们都能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朋友是另一个自己,他们会鼎力相助我们的事业,并为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欢欣雀跃。如果不是因为朋友,如果没有朋友替我们挡住那些残酷无情的打击和摧残,并耐心地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有多少人将会落到声名狼藉、伤痕累累的境地。如果没有许多朋友为我们带来顾客、客户和生意,如果没有他们始终如一地帮助我们,为我们开辟道路和提供方便,我们中的许多人在经济上将更加困顿。
事实上,即使是我们自己也抛弃自己、厌恶自己时,朋友仍然还忠诚地站在我们身边。一个自我作践的人已经丧失了自尊和自控力,他终日沉溺于酒精和各种各样的罪恶,到了最后被自己的家庭扫地出门,。即便这样,他的一个朋友始终如一地对他保持着忠贞的友谊。在他在深夜里出去放荡纵乐的时候,这位朋友常默默地跟随着他,有好几次他都喝得烂醉如泥,幸亏这位朋友的帮助才免于冻死在野外。
曾经有好多次,这位朋友离开自己舒适温暖的家,到肮脏的贫民窟里寻找他,使他免于警察的逮捕,帮他抵御寒冷的侵袭。这种伟大的爱和奉献最终感化和拯救了这个堕落的人,使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尊严,并回到了温暖的家庭怀抱。这就是真正的友谊,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友情,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西德尼·史密斯说:“生命是由众多的友谊支撑起来的,爱和被爱中存在着最大的幸福。”
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二十应当归功于他的朋友们的支持。一个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致力于培养自己结交朋友的能力,他善于把各色各样的人吸引和聚集在自己的身边,这些朋友们对他都非常忠诚,有的朋友甚至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当这些人进入社会开创自己的事业时,他的朋友为他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帮助。
众多的朋友、深厚的友情不仅为他打开了不同寻常的机会之门,也使得他的知名度大大增加了。并且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他的能力也扩大了许多倍。他似乎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在做任何一件事时获得朋友们无私而热心的支持,朋友们好像总是全心全意地为他的利益打算。
遗憾的是,在事业中取得成功的人,很少能够对朋友的价值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绝大多数成功人士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其自身卓越的才能,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拼搏努力。他们把自己的成功全部归因于自身的聪明、才智、精明、努力以及积极进取,根本没有意识到朋友们对自己提供的服务与帮助。科尔登曾经说过:“真正的友谊就像健康一样,其价值通常只有在失去它时才会被认识到。”这些人只有身陷囹圄时,才能体会到友情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