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和发展完善的重要阶段,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形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谦虚、慷慨、勤劳、勇敢、胸怀坦荡等良好性格品质。矫正和避免自私、吝啬、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蛮横无理、暴躁、多疑、懒惰等不良性格品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违法犯罪者在性格上具有一般的共同特征,如对人态度粗暴,无礼,富有攻击性,报复心重;缺乏同情心、好逸恶劳,对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固执,易怒、妒忌;情感冷漠,不能正常与人相处等等。可见,具有不良性格品质的人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中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预防不良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学会容忍他人
人性本身充满了矛盾——真与假,善与恶,丑与美。而一个人要想活得更加快乐、幸福而有意义,就应该使自己多一点真、善、美的东西。有些人似乎生来就恶,他们对待别人,对待周围的世界,对待生活,甚至对待自己,似乎充满了恶意。让我们试想,如果你对他人没有善意,毫不宽容,又怎能期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友善的回报?
艾柏·赫巴是一个独具风格的作家,他那尖锐犀利的笔触常常引起一些人的强烈不满。但是他总是以十分巧妙地处理矛盾的方式,使他的敌人成为他的朋友。有一次,一位读者来信把他痛骂了一顿,可以说是骂得狗血喷头。他反复把信读了好几遍,然后给这位读者写了一封回信。他在回信中说:“回想起来,我也不能全部同意自己的观点。我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昨天写的东西,今天就不一定很满意了。我很高兴知道你对我的作品的看法。在你方便的时候,欢迎你光临寒舍,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交换意见。感谢你的诚意。”
面对一个这样对待自己的人,你还能说什么呢?表面看来,艾柏·赫巴是在退让,实则他寥寥几语就征服了他的批评者,因此他是在以退为进。当你是正确的时候,不妨试着用温和的、巧妙的方式使对方同意你的看法;而当你错了,那就要迅速而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忘了这句古话:用争辩的方法,你不可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用让步的方法,你的收获会比你预期的要多得多。这看起来有些消极,但效果却是积极的。
两千年以前,耶稣说过:“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如要使别人同意你,请尊重别人的意见,切勿轻率地指斥对方的错误。经验表明,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你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你会觉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你使他自惭。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因此与一个人交往时,不要咄咄逼人,要学会宽容。
避免与别人殴斗
青少年朋友,初生牛犊,心高气盛,言语之间,极易发生殴斗。双方由于情绪都比较激动或某一方出现不理智的行为,往往就大打出手,后果不堪设想,而引发的原因可能就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
同学相殴,首先影响了同学的关系,造成自己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自己的身心成长。因而也是一种不安全的因素。
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优秀的个人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为人处世要正直、诚恳,不要揭发他人的隐私,以免招人忌恨,别人伺机报复。
凡事要多为他人着想,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想事情、做事情。
当与他人有矛盾时,要主动疏导缓解紧张关系,应“和为贵”。以较高的姿态,主动讲和或检查一下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即使有理也要先把矛盾缓解下来,等心平气和以后再细论对错。
双方矛盾无法自己调解时,可以请老师、家长、朋友出面进行调解。不要过分强调与某人或某几个人要好,排斥他人。
受到他人无理嘲笑、批评或谩骂时,要心胸豁达,能忍耐。切忌情绪激动,导致过分生气而失去理智,与他人发生争吵。
路上遇到不良少年打架斗殴或无事生非时,不要围观看热闹。应该尽快离开现场,并且打110报警电话报案或者请老师进行处理。
遇到流氓不讲理以及酗酒的人,要尽量避开。不要和这种人正面冲突,以防殴斗、伤害的发生。
在校内或学校附近,如果发现同学之间或同学与社会上的人打架,应立即报告老师。
交朋友要慎重,不要参加任何帮派组织。
不要深夜在外面游荡。
在公共场所要讲社会公德,不可旁若无人地高声讲话、嬉闹,以免引起他人反感而导致殴斗。
在生活中常常碰到精神病患者,也需提醒青少年朋友加以防范。
精神病患者常是独行,并且衣着邋遢;时而对空傻笑,时而喃喃自语、手指乱比划。同学遇到这些人,要尽快躲避、远离。
不要取笑、戏弄精神病患者;不做刺激性举动,以免其病发作而受到伤害。
智能低下的痴呆者,很少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对于他们,也不可取笑、戏弄。因为智能低的人,对于一些事情无法作出判断,所以偶尔也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来。
在校园或上、放学途中,如发现有成年人在行为、感情等方面明显不同于一般人,要及时躲避并向老师汇报。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的养成需要个人的主动学习和长期的践行修炼,贵在正确的开端和长期的坚持。国内研究者也总结出习惯培养的七个秘诀,即:真正懂得习惯的重要性;做出可行性分析;统筹安排,逐一击破;关键在前三天,重在第一个月;每天前进一点;借东风(请家长或同学监督);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1.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小抓起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开始培养。研究证明,人类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0~12岁(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灌输行为规范的效果就越好;而年龄越大,良好习惯的养成难度就越大。
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地熟知社会规范,习得行为方式,而最初的印记对一个人影响至深,就如一张白纸,可以涂抹任何色彩。因此,应该注意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使他们懂得怎样选择正确的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培养社会提倡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2.良好行为的养成贵在“见微知著”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不能因为其“小”而不屑一顾。殊不知,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通过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小事体现出来的。例如,要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就要从遵守校规校纪、遵守交通秩序、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等社会生活的规章制度开始,逐渐养成好习惯。
3.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坚持不懈,反复训练,直到自觉执行为止。人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面是被动的,即不自觉的,往往要别人不断教导,严加约束;第二层面是主动的,可以自觉去执行;第三层面就是达到自动化的境界。
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我教育中要了解这一规律,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要反复训练,不能急躁,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中小学生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良好行为习惯才算真正养成。
如何调节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中心的心理异常疾病。病人常常不能自行克制地重复出现某种观念、意向和行为,并且因为这些行为而深感痛苦,但却无法自行摆脱。许多患者具有主观任性、急躁、好强、自制力差或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迟疑畏缩、缺乏自信心、生活习惯比较呆板、喜欢过细地思考问题等性格特征。强迫症大多在一定的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病,或病前身体有疾病、过度疲劳等,造成神经系统功能减退而发病。这种疾病常发生于青春期。
如果存在以上某种现象,都必须认真对待,到医院去进行心理治疗。可以参考以下四个步骤。
(1)再确认
要“认清”强迫症的想法与行动。每天的觉察几乎是自动化的、肤浅的。“全心的觉察”是更深刻、更仔细的,且要经由专注努力才能达成。想改变脑部的生化变化以减少强迫性冲动可能要花上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
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赶走这些强迫症状,不但是不现实的,反而会让强迫症状更严重。在行为治疗当中要学习控制自己不对强迫性想法作反应,不管它怎样干扰我们。目标是控制你对强迫症状的反应,而不是去控制强迫思考或冲动。
(2)再归因
自己对自己说:“这不是我,这是强迫症在作祟!”强迫性想法是无意义的,那是脑部错误的信息。你要深切地去了解,为何急着检查或“为何我的手会脏”这么有力量,以致让人无法承受。
假如你知道这些想法是没有道理的,那么为何你对它要有反应呢?了解为何强迫思考是如此的强烈与为何无法摆脱它,是增强你的意志力和强化你去抵抗强迫行为的关键。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学习“再归因”:强迫想法的源头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
(3)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是要将注意力转移开强迫症状,即使是几分钟也行。首先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性洗手或检查。任何有趣的、建设性的行动都可以。最好是从自己的爱好下手,如散步、运动、听音乐、读书、玩计算机、打篮球等。
当有强迫性思考时,你先“再确认”那是强迫性思考或冲动,且“再归因”那是源自你的强迫症疾病,然后“转移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记住不要陷入习惯性的思考,必须告诉自己:“我的强迫症又犯了,我必须做其他的事情。”你可以决定“不要”对强迫思考作反应,你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做强迫症的奴隶!
(4)再评价
再评价的终极目标是贬抑强迫症状的价值,不随着它起舞。再评价有两个重点。
第一,有心理准备,就是了解强迫症的感觉将要来,并且准备承受它,不要惊吓。
第二,接受它,当有强迫症状时,不要浪费力气自责。
你清楚症状来自何处,你知道如何应付它。不管强迫症状的内容是什么,不管那是暴力还是性,你知道这些症状会在一天当中发生几百次。你不必每次都响应,好像那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新想法。拒绝让它冲击你,拒绝让它打败你。靠着对强迫想法做心理准备,你可以马上确认出它且做再归因的工作。你同时可以做再评价的工作。当强迫症发生时,你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有强迫症的人必须锻炼自己的心志,不要依照强迫性感觉思考去做。我们必须知道这些感受是一种误导。用一种逐渐但是温和的方式来改变对强迫症状的反应,并且试图与之对抗。我们即使从中学习到持续的、强迫性的感受,也都是暂时的,只要不随之起舞,它终将消失。当我们对强迫症投降时,它会越来越强烈以致淹没我们。我们必须学习和体认这些强迫性冲动来自何处,并且试着对抗它。
如何预防抑郁症
抑郁症的产生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两方面都有一些促进的因素。这些因素有累加效果,因此对付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起作用,即使是你觉得不太重要的因素,如同压力,它就像麦秸一样,太重了也会将骆驼的脊背压断。那么,如何预防抑郁症呢?
(1)要注意睡眠、饮食和运动
我们不可忽视那些有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的基本生理因素。如果你睡眠不佳,食欲缺乏,听任自己处于不良的生理状态,你就很容易出现低落情绪,因为日常活动耗尽了你的精力,很快就会把你压垮。
失眠是抑郁症的一种很普遍的后果,反过来它又能使你容易发作抑郁症。在抑郁症发作期间,你很难对失眠采取什么直接的对策,因为你需要集中精力对付抑郁症。因此在你情绪较好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对于酒精饮料也要特别注意。对于易发抑郁症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酒精能暂时使你逃避问题和烦恼,然而由酒精而激发的那点轻松感和自信是很肤浅的,问题仍然潜伏在表面之下,在暗中蔓延滋生,最终必将爆发出来,带来更深的抑郁,将比以往任何一次更加难以对付。
过度的节食会使你心情烦躁、抑郁、疲倦和虚弱。女生普遍希望自己的体重和体形得到控制,因而控制自己的饮食,然而她们往往把自尊心和体形外貌乃至节食过于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另外,运动能防止抑郁症的发作,有助于增强体力。它也能较快地提高情绪,短时间地缓冲抑郁。
(2)要明确价值和目标
如果你很容易发作抑郁症,应该检查一下你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检查一下你是怎样消磨时间的。
反复出现低落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你实际做的事情同你真正看重的事情不相称。这种不相称本身并没有明确表现出来,都表现为笼统的抑郁情绪。如果你还没有写下你的价值和目标的个人声明书,建议你做一下。
它能帮助你评价目前的工作和个人生活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如果不是的话,它能帮助你选择最有利于摆脱抑郁苦恼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