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气滞血瘀
(1)证候:症见少腹胀痛,腰骶坠痛或胀痛,带多色白,经前乳房,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少腹胀痛加重,月经或先或后,色暗红,夹血块,婚久不孕;舌质紫黯,苔薄白,脉弦涩。
(2)选方
柴胡山楂当归饮
组成:柴胡10克,生山楂15克,当归1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柴胡、山楂、当归同时放入锅内煎煮,去渣取汁,服时调入适量白糖。
用法:每日2次,连服3~5为1个疗程。
功效:理气,活血,化瘀。
桃仁饼
组成:桃仁20克,面粉200克,麻油30克。
制法:桃仁研成极细粉与面粉充分拌匀,加沸水100毫升揉透后冷却,擀成长方形薄皮子,涂上麻油,卷成圆筒形,用刀切成每段30克,擀成圆饼,在平底锅上烤熟即可。
用法:早晚餐随意服食,每日数次,每次2块,温开水送服。
功效:理气活血,散瘀止痛。
青皮红花茶
组成:青皮10克,红花10克。
制法:青皮晾干后切成丝,与红花同入沙锅,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当茶频频饮用,或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气活血。
3.痰湿瘀阻
(1)证候:症见少腹及腰疼痛,经行加重,带下量多,色白稠黏,月经错后,量少,或停闭不行,经检查盆腔炎性包块,或输卵管积水,经期大便溏薄,形体肥胖;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细滑。
(2)选方
茯苓半夏陈皮粥
组成:茯苓15克,半夏10克,陈皮6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前3味原料加清水煎煮,去渣取汁放入大米煮粥,粥熟放入白糖煮沸服食。
用法: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5日为1个疗程。
功效:祛湿化痰。
荔枝核蜜饮
组成: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制法: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温热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可。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气,利湿化痰,止痛。
4.气虚血瘀
(1)证候:症见少腹疼痛,或小腹坠痛,腰膝酸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精神萎靡,倦怠乏力,不耐劳作,月经或多或少,或经期过长,间或腹痛时增,性交痛,性欲低下;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
(2)选方
蛋清马齿苋粥
组成:鲜马齿苋60克,鸡蛋清3个。
制法:将鲜马齿苋与蛋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加少许盐,炖熟服食。
用法:每日1剂,3~7剂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化瘀。
三七鸡汤
组成:生三七米5克,仔鸡1只,葱姜盐适量。
制法:先将生三七米用清水洗净,再将仔鸡加入同煮,同时加入葱姜盐。即可食用。
用法:吃鸡喝汤,每次用鸡汤冲服三七米2克,每日2~3次,连服5~6日。
功效:益气,活血,化瘀。
1.饮食适宜
饮食宜清淡滋补,急性患者以高热量、高蛋白,并富含水分及维生素的食物为宜;进食少或不进食时,应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2.饮食禁忌
不宜多食肥甘厚味,以免有碍脾运消化,蕴湿生热;急性患者,应忌辛辣刺激之品和煎炒炙烤的食物。
慢性患者忌食辛辣助阳之品,以防伤阴助热,同时也不能过食寒凉生冷,以免伤及脾胃,于疾病恢复不利。
【预防】
如果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所以,在急性期应积极彻底地治疗,不应以症状暂时缓解作为治愈的标准,同时要配合生活调护以预防复发。慢性盆腔炎对妇女身体健康,劳动能力和生育都有较大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1.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多,质黏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2.月经期,人工流产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拿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虚而入,造成感染。
3.被诊为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患者要卧床休息或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慢性盆腔炎患者也不要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以避免症状加重。
4.发热患者在退热时一般汗出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汗出后及时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5.积极治疗外阴炎、阴道炎及宫颈炎,防止上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
6.加强妇女保健工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7.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把预防盆腔感染的知识教给群众,教育妇女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的卫生,提倡淋浴等。
第五节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房部疾病。它是以乳腺泡导管上皮细胞及结构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以上。本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开始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以中年妇女为常见。
本病也可见于男性。
据近几年的医学资料表明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已占中青年女性的60%~70%,临床最多见。可以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也可分散于整个乳房,好发年龄在25~45岁,但现在患病的年龄也有提前的倾向,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2%~3%的人可能发生恶变。
【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是胀痛,但程度不一,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胀痛特点是具有周期性,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明显,常发生或加重于经期前,亦与病人情绪变化相关,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中医称之“乳癖”。
乳房肿块为多发性,可见于单侧或双侧,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亦可分散于整个乳房。形状多为扁平肿块,与周围组织分解不清,但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并无粘连,推之可活动,肿块多软韧不硬,大小不一,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女性常会感觉到胀痛,尤其在生理期时更明显。
【病因】
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催乳素升高也是引起乳腺增生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有研究表明,激素受体在乳腺增生病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冲任两脉。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
【辨证用膳】
1.肝气郁滞
(1)证候:乳房胀痛或刺痛,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见头晕心烦,性急善怒,胸胁闷胀,得嗳气则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和细涩。
(2)选方
刀豆木瓜肉片汤
组成:猪肉50克,刀豆50克,木瓜100克,黄酒及葱、姜、精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法:先将猪肉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精盐,湿淀粉适量,抓揉均匀,备用。将刀豆与木瓜洗净,木瓜切成片,与刀豆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后同入沙锅,视滤液量可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加入肉片,拌匀,烹入黄酒适量,再煮至沸,加葱花、姜末适量,并加少许精盐,拌匀即成。
用法:可当汤佐餐,随意食用。当日吃完。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散结。
玫瑰蚕豆花茶
组成:玫瑰花6克,蚕豆花10克。
制法:将玫瑰花6克,蚕豆花10克分别洗净,沥干,一同放入茶杯中,加开水冲泡,盖上茶杯盖,焖10分钟即成。
用法:可代茶饮、或当饮料,早、晚分服。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散结。
2.冲任失调
(1)证候:乳房肿块或胀痛,经前加重,经后减缓,伴腰酸乏力,神疲倦怠,头晕,月经先后失调,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苔白,脉沉细。
(2)选方
虫草川贝炖瘦肉
原料:冬虫夏草3克,川贝母粉5克,猪瘦肉100克。
制法:将冬虫夏草洗净,与川贝母粉,猪瘦肉一同放入沙锅,加水、黄酒、葱、姜适量,共煨1小时,加精盐适量调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调理冲任,补肾散结。
肉苁蓉归芍蜜饮
组成:肉苁蓉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柴胡5克,金橘叶10克,半夏10克,蜂蜜30毫升。
制法:将肉苁蓉、当归、赤芍、柴胡、金橘叶、半夏分别拣去杂质,洗净,晾干或切碎,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加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
用法:以上用量上、下午分服。
功效:调理冲任,活血散结。
1.饮食适宜
乳腺增生病人多食具有软坚散结,理气通络功效的食物,还应吃低脂肪并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持营养搭配均衡。平时要多吃白菜、豆制品、海带、鱼类、酸奶、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及红薯。其中黑豆和黄豆最好。此外,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也是很好的选择。
2.饮食禁忌
高脂肪饮食是导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忌食生冷之物。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嘌呤,会促使乳腺增生,因此,女士们应少吃这类食品。饮酒也被认为是乳腺病的大敌。
【预防】
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可调节内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会减轻乳腺胀痛。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避免人工流产,产妇多喂奶,能防患于未然。
为了能及时发现乳腺疾病,专家提倡25岁以上女性一定要每月自查乳房,具体方法是:洗浴后站在镜前检查,双手叉腰,身体做左右旋状,从镜中观察双侧乳房的皮肤有无异常,乳头有无内陷,然后用手指的指腹贴在乳房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慢慢移动,切勿用手挤捏,以免将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应3个月复查1次,对未排除乳腺癌可能的患者,应进行短期随访,并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第六节乳腺肿瘤
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之一,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00多万妇女患有乳腺癌。男性也可患乳腺癌,但男性患乳腺癌的机会比女性要少100倍。乳腺癌的好发部位以乳房外上方占多数。此病多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30岁以下女性发病机会较少,20岁左右的青年女子多数为良性纤维腺瘤。雌激素的活性对乳腺癌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月经来潮早和绝经晚的妇女,易发乳腺癌,生育和哺乳均可减少发病。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早期乳腺癌可无任何自觉症状,病变晚期可出现乳腺肿块,肿块部位以外上方多见,质地硬韧,边界不甚清晰,无包膜感,推之移动性小,多数无明显疼痛,乳头出现回缩,偏位,离乳头2~3厘米处皮肤溢流黄水或血水,皮肤癌性湿疹样改变。
【症状】
乳腺癌早期除肿块外,绝大多数病人并无乳房疼痛及外观上的改变。乳腺癌初发为单个或多个微小的病变,逐渐增大,当乳腺癌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临床症状。
1.肿块
无痛性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无痛性肿块多数为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界欠清,有的也可呈扁平状,小结节状或不规则的形状。早期肿块能推动,晚期可固定。
2.皮肤改变
常见为浅表静脉怒张,酒窝征和橘皮样皮肤。炎性乳癌病人胸部皮肤可大片颜色变暗,呈硬结,增厚,杂以癌性斑块和溃疡,呈铠甲状胸壁。晚期乳癌可向浅表溃破,形成溃疡或菜花状新生物,奇臭难闻。
3.乳头乳晕改变
乳房中央区乳腺癌,大导管受侵犯可致乳头扁平,凹陷,回缩,甚至乳头陷入晕下,导致乳晕变形。
4.乳头溢液
乳腺癌伴溢液占乳癌总数的1.3%~7%,且多见于管内癌,乳头状癌。血性溢液多见,其次为浆液性、浆血性、水样等。以溢液为惟一症状的乳癌极少见,且大多为早期管内癌、乳头状癌、溢液乳腺癌多数先发现肿块后伴有溢液。
5.疼痛
早期出现的为无痛性肿块。乳癌合并囊性增生病时,可有胀痛、钝痛。晚期乳癌疼痛常提示肿瘤直接侵犯神经。
6.腋淋巴结肿大
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需排除上肢、肩背、胸部其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
【病因】
乳腺肿瘤的病因目前不明,现将一些影响发病的因素叙述如下。
1.年龄
乳腺肿瘤多发于40~60岁,占全部患者的75%左右,20岁以前患者罕见。
2.卵巢功能
乳腺受卵巢激素的调节。雌激素是乳腺发育的基本雌激素,亦是乳腺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
3.结婚、生育及哺乳
临床上发现独身妇女患乳腺肿瘤较已婚妇女为多,婚后从未生育者其乳腺肿瘤发生率较已生育者亦高,而且生育后从未哺乳者或哺乳不正常者(哺乳期过短或过长)的发生率比正常哺乳者高。乳腺在一生中都处于内分泌激素影响下,所以结婚、生育及哺乳与乳腺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4.遗传因素
临床上发现有的乳腺癌患者有家族史,有母女及姐妹同时或先后患乳腺肿瘤的情况。
【辨证用膳】
1.气滞血瘀
(1)证候:乳房硬块肿痛,乳头下陷,消瘦,神疲乏力,低热,食欲减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2)选方
皂角刺橘皮蜜饮
组成:皂角刺3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王不留行子20克,郁金15克,蜂蜜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