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该把它当作学习和个人成长的一部分,将每一件任务都作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行业,搞清楚“你为谁工作?”这个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能够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机遇所能带来的短期回报可能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么,而应当看到“我们能够得到这个机遇”本身的价值。
——戴尔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
有一则在西方流传很广泛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呢?”
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嘀咕:“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墙啊。”
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说:“嗨,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美元的工作呢。”
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欢快地说:“你问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地告诉你,我正在建造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也许面对工作一些人会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丝毫的乐趣,也毫无创造性可言,甚至有种百无聊赖“简直烦透了!”的感觉,这类人一般都是在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还有一类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一天到晚就是为手中的那几个钱而工作,甚至有一种“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感觉,毫无工作热情可言。其实,工作就是一种使命,工作就是一种责任,我们只要怀抱热情,脚塌实地而科学有效的去工作,才能脱颖而出,才能从平凡走向伟大。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投影。无论是善恶还是美丑,这一切全都操纵于你的手中。一个悲观者的眼中会经常的充满沮丧、恐惧与黑暗;而一个天性乐观的人,却是对工作充满热忱的人,无论他眼下是在洗马桶、挖土方,或者是在经营着一家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深切的兴趣。生活中不要做没有“驱动力”的人,只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生活而生活,要对工作充满热忱,不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会像希尔顿一样:哪怕是洗一辈子马桶,也要做个洗马桶最优秀的人!
工作首先是一种态度问题,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一种对工作的真爱。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不要埋怨生活,也不要抱怨工作,这一切都是你自己选择的,并不是老板或单位领导的错。老板没有逼着你来他的公司上班,领导也没有强迫你在他的手下干。当初,是你主动应聘到了这家公司;或者,是你托了关系好不容易才挤进了这家单位。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既然你选择了就得为之付出自己的追求。
具体的做法就是:爱上你的工作!
做为一名公司员工,拿公司的薪水就得给公司一个交代。这是做一个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也是良心与道德的问题。假如你是老板,你的员工偷懒懈怠,你做何感想?再从自己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想做一番事业,那就应该把眼下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应该有非做不可的使命感,有非做好不可的责任感。你也许认为自己志向远大,想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而不适合做这些具体、琐碎的小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连这些琐碎、具体的事情都做不好,你又怎么可能去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呢?正所谓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爱上你的工作吧,工作不单是为了挣一口饭吃,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正如约翰·洛克菲勒所说的:“工作是一个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能力,我们的决断能力,我们的适应能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能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够提供这么好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
本书将提出员工在工作中常见的困惑,让每个员工自己去深刻反思,并将这些问题通过通俗的语言或浅显的故事进行了细致深刻的解答。它有助于员工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的激情,使每个员工的人生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打工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使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爱上你的工作,不管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将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抱着负责任的态度,抱着成长的态度,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每一份工作,珍惜拥有工作的每一刻。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起点,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极大的影响到了公司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没有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最后落得个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的结局。
本书更多地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怀着人文关怀的深厚情结,深入员工的内心,去剖析员工内心的困惑与面临的难题,提出许多新颖而有益的独到见解。它将真正成为员工的良师,企业的益友,是一部提升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和员工培训读本。
编者
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