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英:牙痛、偏头痛奇效良方二首
王乃英主任医师从医60余年,经验丰富,效方颇多。其自拟解毒散火汤、愈偏镇痛汤治疗牙痛、偏头痛疗效颇佳。
解毒散火汤:生石膏15克,防风10克,荆芥穗10克,细辛3克,生地黄10克,生甘草6克,蜂房9克。适应证:风火牙痛及胃火牙痛。煎服法:用适量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30分钟,将2次煎出药液300毫升混合均匀,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每次150毫升。加减法:左上牙痛加龙胆草、羌活;左下牙痛加柴胡、栀子;右上牙痛加大黄,枳壳;右下牙痛加黄芩、桔梗;上门牙痛加黄连;下门牙痛加黄柏。病例:吴某,女,45岁,于1985年2月15日初诊。患者牙痛月余,疼痛难忍,昼夜不停,曾用抗生素及镇痛药疗效不显,遂请中医会诊,查其牙龈肿痛,口气秽臭,并以左上牙痛为甚,痛无休止,舌苔薄黄,脉弦滑。证属胃火炽盛之牙痛,以解毒散火汤原方加龙胆草15克,羌活10克,服药3剂,肿消痛除。
愈偏镇痛汤:天麻10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木瓜10克,金银花15克,胆南星6克,炙甘草6克。适应证:偏头痛。煎服法:用适量清水泡半小时,再煎煮30分钟,将2次煎出药液300毫升混合均匀,每日1剂,早、晚各服1剂,每次150毫升。加减法:血虚肝热者加当归、白芍、牡蛎;肝胆火郁者加龙胆草、桑叶、薄荷;疼痛剧烈者加地龙、全蝎。病例:王某,男,47岁,于1986年7月11日初诊。患者偏头痛半年余,反复发作,发作时痛甚剧烈,兼有热胀感,血压正常,曾在唐山各大综合医院多次诊治(脑部检查未发现异常)罔效,来请王氏治疗。诊见:左偏头痛,每日情绪波动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心烦急躁,口苦耳鸣,夜不安寐,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肝胆火郁之偏头痛,以自拟愈偏镇痛汤原方加龙胆草15克,薄荷7克,桑叶7克。服药5剂后,偏头痛大减,口苦耳鸣、心烦急躁消失,上方加夜交藤15克,再进3剂,告愈。
张子琳:平肝清晕汤治眩晕
张先生平生用药,稳妥之至,为晚近三晋名医。其治眩晕,别有心得。关于眩晕一证的原因,历代诸家各有所见。如《内经》是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为旨;朱丹溪则以痰饮立论,主张“无痰不作眩”;刘河间认为由于风火所致;张景岳又提出“无虚不作眩”。虽然说法不一,但这些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眩晕病因和病理。据临床所见,一般地把眩晕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四个不同类型,其中以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最为常见。就肝阳上亢而论,究其发生的原因也有多端,如素体阳盛,耗伤阴液;或肝气郁结,化火伤阴;或肾阴素亏,水不涵木,皆可导致肝阳上扰而引发眩晕,先生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自拟平肝清晕汤,即是专为该证而设。本方对现代医学中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以及一些神经衰弱和脑部病患等所引的眩晕确有显效,很有临床价值。至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则不在本方的适应证范围之内。如属痰浊中阻者,应以二陈汤为主;属气血两虚者,应以归脾汤为主;属肾精不足者,应以左归饮或右归饮为主;治疗时应该辨清。平肝清晕汤:生白芍12克,生地黄、生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菊花9克,白蒺藜12克。
秦伯未:治头痛,注意胃滞
头痛虽有属气血虚者,然痛少补法。因虚而无邪,必不作痛。即气虚头痛,必是虚而冒寒;然后作痛;血虚头痛,必是血虚有火,然后攻冲而痛。凡治病必先治其痛。如气虚感冒风寒,用荆防芎苏饮内服外熏,痛愈,以四君子汤补气。血虚有火,用知柏四物汤,痛止,服当归补血汤。然头痛必须详审胃家无滞者,方可用上二法,若胸闷欠适,即为痰饮凝滞,须平胃化滞。因胸前凝滞,显示胃阳不能上布,易于感邪而头痛。无论是内伤头痛或外感头痛,均可用平胃、保和散治疗。有表邪需发汗散邪,人人皆知;然而欲散外邪,先散胃滞,使胃阳敷布,方能作汗外解,此人所不知也。
蒲辅周:两和散治冠心病
蒲老生前,治疗过难以计数的冠心病患者,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出一些结论。他认为,冠心病是虚证,不是实证,虚多实少。病因是“心气不足,营气不周”,病位在心。根据“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原则,以补为主,以通为用,“通心气,调营卫”,主张“活血顺气”,不主张“破血攻气”。曾制“两和散”一方,组成共10味,功用为两和气血,调心理气。药用:人参、丹参、鸡血藤、血竭(或藏红花)、琥珀、石菖蒲、炒没药、香附、远志肉、茯神。
蒲老指出:本方是以人参为主药(也可以党参代替),目的是“助心气”。丹参性偏凉,必要时可改用当归。鸡血藤是很好的养血活血药,胜过桃仁。血竭活血而不伤正气,如缺药,可用性柔和而有效的藏红花,草红花最好不用,因只能行气,且多用耗血。没药因气味不好,可改用不伤正气的郁金。石菖蒲具有“止痛、运中、强心”作用,茎细,味香;蒲老云其家乡四川梓潼产之气味浓烈的石菖蒲,称他自己因肺心病咳喘用此药,可使痰量锐减,自汗减少。此药在《本草纲目》中论述颇详,此药不能用水菖蒲代替。此方治疗本病安全、有效、没有副作用,对于需要较长期服用者,也可耐受,是通补兼施的良方。
赵锡武:宣痹通阳治冠心病
赵老生前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中专设病房,收治各种类型、各大医院转来的冠心病患者。赵先生治冠心病、心绞痛以“宣痹通阳”法则为主进行治疗,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方随证加减。他认为本病本虚标实,因虚致实,所以应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适当用扶阳抑阴和补气养血药。但要注意补而不助其阻塞,通而不损其正气。一般都不用活血药,只有在病情发展至合并心功能不全时,才适当选加当归芍药散、参苏饮(人参、苏木)及桃仁、红花等药。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时,若伴有胃气胀满、噫气干呕者,选加橘枳姜汤;动则气短、心悸胸闷者,选加茯苓杏仁甘草汤,伴心悸脉数者,选加橘皮生脉散及炒枣仁、生龙牡、当归等;伴胁下逆满、肢凉者,选加枳实薤白桂枝汤;伴体弱便溏者,选加人参汤;伴头昏、脉弦、阴虚阳浮者,选加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丸。
两院院士陈可冀教授,是赵锡武先生的弟子,他在临床上应用赵氏上述经验治疗31例患者,有效率为83.8%,并体会到瓜蒌和薤白用量分别在一两以上者,效果更好。
赵锡武:治疗心肌炎经验
赵氏治疗心肌炎,认为初期法当宣散解毒,养阴清热。前者以竹叶石膏汤加味,粉葛根18克,连翘15克,生地黄30克,紫花地丁12克,蒲公英30克,银花15克。养阴清热用生脉散合一贯煎加栀子、牡丹皮、川黄连、蒲公英等。初期治疗就要治其血分,中期或后期出现衰象则须采用扶正祛邪法,用四君子汤加生地黄、紫花地丁、紫草、板蓝根。
病例:姜某,女,15岁。1975年10月患风湿性心肌炎住某医院,5周后出院。以后低热、心悸、气短、神疲、脉细数。法当补心养阴,清热解毒。处方:生地黄9克,麦冬18克,沙参30克,甘草9克,茯苓12克,杏仁9克,蒲公英30克,银花9克,紫花地丁12克,远志9克,枣仁9克。水煎。间断服药30剂,历时3月治愈。
曹永康:建中行健汤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尤以老年人为多。这在体质上有几个特定因素:一是“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一是“五脏之滞,皆为心痛”(张景岳语)。一是“七情之死,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费伯雄语)。以上诸因素陈陈相因,有动乎中,必摇其精,日久而心脏为之损害。仲景所说“阳微阴弦,胸痹心痛,责其极虚”,恰中病机;但“极虚”言其本,气滞血凝为其标,标本虚实不容倒置,治疗当以补为主,补中寓通,补不壅滞,通不损正。部分冠心病患者,每兼有脘腹痞胀,饮食后易猝然心痛,其人多形体肥胖,舌苔黏腻,此乃心阳内衰,火不生土,痰浊内盛之证。当心胃同治,益气建中,理气疏滞,法取温疏。
曹氏自拟建中行健汤:清炙黄芪12克,桂枝9克,炒白芍10克,制川厚朴12克,制苍术15克,川芎6克,制香附10克,片姜黄6克,鸡内金10克,砂仁9克,陈皮7克,山楂10克,投之往往有效。
刘绍武:调心汤治疗冠心病
刘绍武先生,山西太原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笔者之恩师也。刘先生用调心汤治各种心脏病,尤对冠心病更宜。调心汤:
柴胡15克,川椒10克,紫苏子、党参各30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黄芩15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瓜蒌、丹参各30克,郁金15克,牡蛎30克。
方系刘氏从医60余年,悟出的以小柴胡汤作为协其之总方,宣其表里,疏调三焦,充其津液使五脏戴泽,调其阴阳而使气血衡常,该方坚持久服,其效颇彰。
邓铁涛:疗冠心,重补虚,兼顾夹杂
邓老认为冠心病的病位在“心”,病性有虚实之分。冠心病发病率以老年人为最高,而老年之病多虚。冠心病之虚虽可泛指全身之虚,但以心虚为其主要矛盾,而心虚又必累及阴阳气血,因而轻则为气虚血虚,重则属阳虚阴虚。属实者,又有痰阻与血瘀之辨。虚与痰、瘀三者又常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因为冠心病患者常为年老体弱之人,气血阴阳俱已不足。气虚不运,水湿不布,则可聚而成痰;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推动无力,亦可引起血脉瘀滞,形成瘀血证候。根据上述认识,邓老把冠心病分为下三型进行辨证论治:
1.心阳虚型症见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自汗,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质胖嫩,舌苔白润,脉虚无力,甚则四肢厥冷,脉微而细,或脉微欲绝。兼有痰阻者,则见舌苔厚浊或腻,脉弦滑或结代;兼有瘀阻者,其人舌有瘀斑成全舌紫红而润,脉涩,或促,或结代。对于心阳虚兼夹痰阻者,一般选用温胆汤加党参治疗。处方:枳壳5克,竹茹10克,橘红5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甘草5克。本方对苔白厚、脉结代者有较好疗效。兼瘀者,则用四君子汤加失笑散2~5克冲服。若阳气虚衰,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可选用独参汤、参附汤或四逆加人参汤进行治疗。
2.心阴虚型常见心悸,心痛,憋闷,尤以夜间为甚,此外尚有口干,耳鸣,眩晕,盗汗,夜寝不宁,夜尿频数,腰酸腿软,舌质嫩红,脉细数而促等症。此型患者可用生脉散为主方进行治疗。处方:孩儿参19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若心动过速者,酌加玉竹、柏子仁、丹参;期前收缩,脉促者,加珍珠粉2克冲服。若兼痰者,加瓜蒌、薤白;夹瘀者,可加桃仁、红花或三七末2克冲服。
3.阴阳两虚型症见心痛,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耳鸣,眩晕,自汗盗汗,腰膝酸软,脉虚而细。治疗宜用四君子汤合生脉散,或用炙甘草汤(炙甘草10克、党参15克、生地黄15克、阿胶6克、桂枝10克、麦冬10克、火麻仁10克、大枣10枚、生姜3片)加减。阴阳两虚而兼有痰阻者,宜加用温胆汤,尚可酌加远志、胆南星或瓜蒌、薤白等药;兼有瘀血者,增用失笑散、川芎、丹参、三七之属。兼症治疗:冠心病而兼血压高者,可于方中选加草决明、代赭石、钩藤、牛膝之属;若气虚较甚,兼有高血压患者宜重用黄芪至30克;若血脂高者,于方中选加草决明、山楂肉、何首乌、布渣叶等;若舌苔厚浊兼夹痰浊者,宜加除痰祛湿之品。此外,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邓老亦有独到之处。若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剧烈而属痰浊闭阻者,可用冠心苏合香丸1~2丸嚼服;若属阴虚或有内热者,可以人工牛黄0.4克、冰片0.4克、麝香0.2克,同研细末含服;或以参芎汤(党参24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川芎18克、丹参19克、红花10克、陈皮2克)水煎服,亦有止痛良效。
病例:陈某,男,58岁,工程师,1975年10月19日入院。18年前发现高血压。4年前开始,每于饱餐、劳累、情绪激动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能迅速缓解。自发现高血压后,胆固醇持续增高。心律规则,舌淡嫩稍黯,苔薄白,脉弦细,胸透:主动脉弓延长,左心缘向左下延伸,略有扩大。心电图:运动前为正常心电图,二级梯双倍运动试验明显阳性,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伴高脂血症;中医诊断为:胸痹阳虚兼痰浊闭阻型。治疗方法:益气健脾除痰,兼予养肝,以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处方: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甘草4.5克,法半夏9克,竹茹9克,枳实4.5克,草决明30克,桑寄生30克,何首乌30克。患者住院共80天,仅发作1次,心前区压榨样疼痛,经服失笑散后缓解。病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于1976年1月16日出院,坚持门诊治疗,服温胆汤制成的丸剂,7个月后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