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临床操作
先灸患者背部。①让患者伏卧好,将草版纸长条由大椎穴起往下至长强穴上,顺脊椎铺好,因脊柱骨这条线不灸。②将做好之咸萝卜蒜片先放在两边大杼穴处各1个,以后则沿着草版纸条由大杼穴往下顺着排列到秩边穴。其间所排之片多少无定数,以排满为止。③在第1排的外侧,沿着排第2排,起点在大杼、风门两穴之间,(即在第1排第1、2块咸萝卜蒜片之间的外侧)往下排,排列到秩边穴外上部(比第1排少1块)。④将蜡烛用火柴点着,插在烛扦上(粘在它处亦可)可开始灸。
灸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用镊子夹做好艾球,在烛火上点着,放在咸萝卜蒜片凹中逐个放好、放齐。②注意不要使灸火熄灭,要随时接上艾球,防止火力中断。③若患者感觉灼痛,则可将萝卜片抬起一点,或将艾火减弱一些。注意防止烧伤及灸疮的发生。④在灸部皮肤稍现深红色时即停止灸治。壮数多少要看患者皮肤忍受度来决定。一般每个灸点灸3~5壮。
以上做完后,休息片刻,再灸腹部。①先在膻中穴部位稍下放一片咸萝卜蒜片,以此为中心点,在这点的上下左右周围放上8块,即形成一个9片的大方形。②在鸠尾穴、神阙穴各放上一块咸萝卜片,该片的大小宽度仍如前,上下长度则要短3分(即宽3.3厘米,长2.1厘米),此点不灸,两穴之间放咸萝卜蒜片6片。③在神阙穴以下至曲骨穴这一段放5片,若是妇女,则石门穴不灸,放一块不着蒜的咸萝卜片(宽3.3厘米,长3.3厘米)。④腹部沿正中线的(即正中线巨阙穴与下脘穴之间为起点)两侧,向下一行,每行放7片。⑤沿第2行两侧(低半片与下脘穴平),各排1行放6片。以上步骤做好后,便可开始灸。操作注意同上。灸完后,必须用三棱针于十宣穴放血,并针三阴交(双),深3.3厘米,泻法,不留针,借以泻大热之气(按此灸法,只要手续完备,并无副作用)。本法之适应证:久病体弱,虚寒痼疾,慢性肠胃衰弱,中阳不振,肾元不充及一切虚寒衰弱,久病不能起床者。禁忌证:急症、新症、热证、实证及神经过度敏感者。
杨树千:理气除湿治单纯性肥胖病
本病之成因,中医常责之于脾胃之气虚弱,复加饮食不节,或饥饱失时,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常,以致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周身,故津液停积,变生痰湿。所以李梴说:“大概肥人气虚多寒湿,瘦人血虚多湿热,都缘脾湿失运布之职。”丹溪云:“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所不到”,故痰湿不单纯流窜皮肤肌腠,而是湿窜全身,因之而产生肥胖。故“脾虚”是致本病的主因,痰湿是脾虚之结果。临床证治,还当辨虚实缓急。关键在舌苔,舌苔白厚而腻,用一陈、二术;苔黄厚而腻,用橘红、竹茹。此外,祛湿和磨谷消食之品,亦在必用。
病例:赵某,女,27岁,1963年9月26日初诊。诉其近一年来,身体肥胖日益明显,尤为腹部脂肪肥厚为著,体重增加18千克(原体重40千克,来诊时体重58.5千克,身高133厘米,体重已超过原来正常体重46.3%),自觉头晕,记忆力减退,喉间多痰,全身无力,脚下如踩棉花,行路困难,有时周身发木,食、眠、二便均正常。曾在石家庄某医院检查:血钾、血钙略偏低,血糖略高。最近又到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诊断为“单纯性肥胖”、“隐性糖尿病”。中医辨证:肥人多湿多痰,脾为生痰之源,痰乃湿气而生,湿由脾弱而起,治以健脾化痰湿,兼以理气。处方:陈皮6克,制半夏6克,云苓12克,炒薏苡仁30克,制苍术6克,大腹皮10克,冬瓜皮10克,制香附10克,泽泻10克,车前草10克。
本方加减服至23剂,肥胖显著减轻,体重下降8.5千克,自觉腹胀减轻,全身无力亦较前改善,头晕好转,四肢略感轻松。治疗原则未变,用药略有出入,曾用过土炒白术、淮山药、炒谷麦芽、藿苏梗等。第8次来诊时曾患感冒,以清咽利膈汤化裁,兼顾脾土。后又现肝肾症状,曾用调理肝脾、益肾柔肝等法则,最后收功。治疗期间,曾议其做气功配合治疗,患者做气功后,食欲大增,腹胀消除更快,而且效果巩固。1964年1月8日称体重为49.5千克,至3月12日结束治疗时,体重降至47.5千克,历经五个半月治疗,基本恢复正常,外观不显肥胖。善后调理建议常服逍遥丸、藿香正气丸,仍从肝脾着眼。1964年7月中旬,该患者又介绍一肥胖者前来治疗,探知其病未复发,并已恢复正常工作。
脾为生痰之源,《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脾虚则气化失灵,清者难升,浊者难降,津液凝滞,瘀而成痰,所以治痰当先治脾,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为主。取二陈祛痰化湿,茯苓淡渗走下,白术健中,中下分消其湿;大腹皮去皮里膜外之湿,冬瓜皮统治全身之湿,泽泻、车前草使湿从水道而出;方中又有香附一味,意在理气,即丹溪翁谓:“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之意。
李寿山: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头痛顽症
头痛一症,大抵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二类。外感头痛一般发病较急,痛势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每因外邪致病,多属实证;内伤头痛,一般起病缓慢,痛势较缓,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则剧,时作时止,多属虚证。但临证并不尽然,如顽固性头痛,反复发作,疼痛剧烈者,当属内伤头痛,多从风、从寒、从湿、从痰、从火、从虚论治。著名中医李寿山主任医师在长期临证中,发现顽固性头痛属瘀滞者多见。李老认为风、寒、湿、痰、火、虚等病因皆易转瘀。凡寒凝、湿滞、火郁、痰阻、虚而不运等莫不如此,且久病入络,瘀而不通,痛如锥刺,固定不移,更为致瘀常见之因果。因此,李老主张顽固性头痛从瘀论治,应为治本之法,并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头痛顽症,收效颇佳。方药组成:川芎、当归、细辛、蜈蚣。
陆藏青:自创偏头痛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偏头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根据中医临床所见,尤以肝火亢盛,上扰清窍为多。浙江名医陆藏青创制的治偏头痛方疗效显著,适用于治疗因肝火亢盛,上扰清窍所致的偏头痛。治偏头痛方由珍珠母30克(先煎),龙胆草2~3克,滁菊花9~12克,防风3~5克,当归6~9克,白芍9克,生地黄12~18克,川芎5克,全蝎2~4克,虫5~9克,地龙9克,牛膝9克组成。制作方法为:将上药(除珍珠母外)用水浸泡30分钟,先将珍珠母放火上煎20分钟,再与余药同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此方用法为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之品。陆氏认为龙胆草善降肝胆火热;珍珠母平肝潜阳;菊花疏风清热,平降肝阳;白芍、生地黄益阴柔肝,平肝清热,滋补肝体;防风散风止痛;当归、川芎、地龙养血活血,通络止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脉,配以虫则具有活血祛瘀之功。众药合用,具有清肝潜阳,活血通络之效。恰中肝火亢盛,上扰清窍之病机,因此临床使用,效用确凿。应用本方的辨证要点是:偏头痛,痛有定处,其痛暴作,痛势剧烈,或呈胀痛,跳痛,或呈刺痛,多由情感过激而诱发,可伴有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等症状。本方随症加减的规律为:如苔腻口甜者,加佩兰5~9克;食欲不振者,加焦六曲或谷麦芽各12克;舌胖嫩、神疲乏力,加太子参18克;两目干涩者,加枸杞子12克;恶心者加法半夏9克,陈皮5克,胆南星9克;舌边有瘀斑、瘀点者,易白芍为赤芍。
病例:杨某,女,28岁。1974年8月10日初诊。患者病起于产后,左侧头痛,不欲饮食。诊时见苔白腻,脉细。拟上方加减。服药7剂,头痛已止。后复因吹风致头痛再发,苔白舌胖,脉涩。原方再事加减,服药7剂后,头痛明显减轻,再进服7剂,头痛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刘渡舟:我治偏头痛
偏头痛,如果偏头痛而口苦,心烦,脉来弦数,舌质偏红,苔见薄黄的,这是火邪侵犯了少阳胆经,可用柴胡12克,黄芩、连翘、牡丹皮、胆草各10克,夏枯草12克,进行治疗;如果偏头痛兼见胸满心烦,不欲饮食,失眠而掌心灼热,脉来沉弦而舌苔白滑的,这是气郁血虚的证候,可用柴胡12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牡丹皮、栀子各10克,薄荷3克(后下),煨姜2克,夏枯草12克进行治疗;如果偏头痛而波及目眶、眉心,脉来弦细,而夜间为痛为甚的,这是血虚不濡、阳气上逆所致,可用柴胡6克,当归12克,白芍20克,何首乌12克,熟地黄、川芎各10克,蜈蚣1条进行治疗;如果是妇女每届经期而偏头疼痛,不能忍耐,甚至发生手足抽搐,或晕厥不省人事,脉来弦细,按之无力,舌质淡嫩的,可用白薇12克,当归30克,人参、炙甘草各10克进行治疗;如果偏头痛,兼见面麻或眼皮跳动,眩晕时时发作,脉弦而舌红的,这是肝胆血虚,风木之邪上扰之故,可用柴胡6克,白芍30克,当归15克,羚羊角粉1克(冲服),钩藤15克,牡丹皮、菊花、桑枝、甘草、栀子各10克,玉竹15克,全蝎、僵蚕各5克进行治疗。以上六种偏头痛为临床常见之证,按方治疗效果较佳。偏头痛往往涉及血虚阳亢,相火妄动,风邪入络等因素,所以,在治疗时,适当用一点血分药,如当归,白芍等药,其效可增。
蜈蚣这味药,直入肝经,其性走窜,善解血脉痉挛而止痛如神,加于大队补血药中发挥它的解痛作用,也可以说是最为理想的药品了。
赵金铎:解郁化痰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金铎先生,医名远播,善治内伤,医理博深,治则、用药,往往过人。赵氏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丰富,临床辨证灵活,曾治多例。其设解郁化痰法,为肝气郁结、痰湿阻滞者而设。此类证候多见于嗜甘腻肥,恣欲无度,形体丰腴之人,痰湿素重,复被忧思恚怒所加,肝气郁结,中土失运,水湿困脾,肝气横逆,乘而侮之。湿痰夹肝风上扰清阳之位,经络瘀塞,壅遏为痛。正如叶天士所谓“阳明脉虚,加以愁烦,则厥阴风动,木横土衰”者也,故胸胁脘腹胀闷滞塞,惟以引长息为快;肝郁脾困,故食不甘味,大便时干时溏,滞下不爽;痰湿痹阻经络,故肢体麻木憋胀。患者多显面色晦暗,眼圈发黑,舌体微肿而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见弦滑。临证运用本法,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痰湿化热,上扰清阳之道者用加味温胆汤(云苓、陈皮、半夏、竹茹、枳实、厚朴花、石菖蒲、地龙、菊花、怀牛膝)。
2.风痰阻络,清阳不升者,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半夏、天麻、白术、陈皮、茯苓、桑寄生、钩藤、当归、白芍、甘草)。
3.肝郁不舒,痰血瘀滞者,用变通逍遥散(当归尾、赤白芍、柴胡、茯苓、白术、薄荷、牡丹皮、夏枯草、决明子、制香附、白芥子、甘草)。
病例:徐某,女,35岁,教员。据云:7岁患麻疹,疹后即出现右侧头痛,至今已28年之久。长期病痛,心情难舒。屡经医院诊治,曾做过颅骨平片诊为脑脊动脉硬化。曾先后使用安乃近、维生素B12、胎盘组织液、谷维素、脑灵素、维生素B1、谷氨酸、麦角胺、咖啡因等药物,未得治愈。后经北京某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并建议中医治疗。来诊时右偏头痛时作时止,痛轻则局部发凉,热敷、挤压可得缓解,痛重则呕恶不止,数日不得进食。情绪焦躁,不任烦劳,心悸短气,胸胁胀闷,寐不安,食无味。经行先期,色紫且夹瘀块,大便干燥不爽。诊其脉,弦细而涩;望其舌,质暗而边有齿痕,苔薄黄稍干。证系久病入络,复加肝气郁滞,气机失畅,而致痰血瘀阻脑络,故采用解郁化痰、活血通络之法,予以变通逍遥散。处方:柴胡6克,牡丹皮9克,当归9克,赤、白芍各9克,茯苓12克,白术9克,薄荷3克(后下),山栀5克,川芎5克,桃仁9克,橘络9克,红花16克,桔梗6克,甘草6克。服药10剂,头痛著减,夜寐得安,食纳转佳,精神渐振,二便通畅,嘱其继服前方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