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病中或环境改变时多发
慢性病程,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中,表现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过分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常因一些微小事情而过度焦虑,烦躁不安,担心及害怕,甚至哭闹。在陌生环境中,在处理不熟悉事物时,更易出现焦虑反应。
对待学习十分认真细心,老是担心考试成绩不好,到新学校遇到新同学时,害怕与新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惶惶不可终日。
(4)其他身体症状
伴有睡眠障碍、做噩梦、讲梦话、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多汗、尿频、便秘、头昏、乏力等身心病症。
2.宝宝焦虑症的表现
(1)濒死
感觉此时出现强烈的窒息感,于是用频繁的大透气来求得生命的延续。表现为呼吸急促,张大嘴巴不断地大透气,心跳加快,全身冷汗,面色发白,焦急万分,形如哮喘病急性发作。也被称为过度换气。
(2)惊恐
状态表现惊恐不安,全身震颤,形如大难临头,垂死挣扎,十分可怕。
(3)急性发作的时间
为几小时到一日发作时间长短与诱因及暗示有关。
例如:玲玲6岁时哥哥因游泳不慎淹死,玲玲怀念朝夕相处的哥哥。除忧虑万分之外,还经常在脑海中浮现哥哥淹死时挣扎的痛苦情景。虽然当时她并不在场,但她总是把电视、电影中看到的有关水底镜头,拼凑起来虚构,像放电影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掠过,她悲痛失眠,担心自己也遇上意外,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小心翼翼。久而久之,每当玲玲想到哥哥蒙难之时,就出现不正常的神色,显得紧张惶恐,浑身大汗淋漓,一口接一口地深呼吸,呼叫救命,拼命地挣扎。给予“抢救”及暗示后,情况逐渐缓解,并说:“我想到哥哥在水中透不过气来时,我就越想越怕,越想越难过,自己的气管好像也给什么卡住了。”
3.宝宝焦虑症产生的原因
(1)模仿成人的焦虑
儿童喜欢模仿成人,特别是家长或老师这些和他十分亲近的人,常常被他模仿,如果这些人有焦虑症,就可能引发宝宝的焦虑症。
(2)家长的危险警告
家长因为过分担心,常给子女一些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使得儿童整天焦虑不安。
(3)家长对宝宝倾诉难题
有些妈妈视子女为自己的“知心人”,向子女倾诉许多家中的经济问题、婚姻问题等。如有的妈妈向儿子倾诉她对丈夫的种种不满,而一个年幼的儿童是无法理解这些复杂问题。在这种矛盾重重的处境下,儿童易于产生焦虑。
(4)家长和老师过分苛求
有些妈妈对于儿童做的任何事情,总是表示不够满意,反复提出要求让其做得更好一些,而这些高标准的要求常常超过儿童的实际能力,就这样逐渐地儿童对自己也觉得不满意,对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要求出现焦虑反应。
(5)家长和老师的过分放纵
家长对儿童过度地放纵,也会导致焦虑。对儿童应有明确的具体要求,才会使他们更有安全感。没有一定的限制,儿童往往会不知道他们活动自由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因此也会出现焦虑。
(6)过度惩罚
经常的或强烈的惩罚,常常会使儿童产生焦虑。因惩罚常常是对肉体的伤痛,或受到其他人的排斥,如嘲笑、蔑视等,这些惩罚会使儿童害怕恐惧,当他不能完成预期的任务时,对将会受到的惩罚感到十分焦虑。
(7)缺少成功机会
如果学校课程的设置没有考虑到儿童的能力,而且又缺乏灵活性,无法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由于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担心自己无法去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而会出现焦虑、害怕的状况。
(8)个人生活的探索
在少年时期,对个人生活的探求,如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怎样克服自己的弱点,如何适应此期自己的躯体及社会生活的变化等,也可成为焦虑的诱因。
总之,不良的环境,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或加重儿童焦虑反应的重要原因。
4.宝宝焦虑症的处理
首要问题是改善环境及教育方式,家长和老师需废除对儿童的不合理要求,对超负荷的过高要求,达不到要求时的严厉惩罚,以及家长过分地溺爱等,均应加以纠正。对儿童从小应循循善诱,根据不同的年龄、智力水平等,给予恰当的要求,从小帮助儿童学会克服困难,建立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对于预防及治疗焦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症状较明显者,则应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可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或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治疗等,疗效较好。
对于家庭环境特别不良者,可采用短期住院治疗,以打断恶性循环。
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抗焦虑剂,如地西洋2.5~5毫克,每日1~2次,利眠宁5~10毫克,每日1~2次,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一般需服用数周。对于轻症患儿,仅采用心理治疗即可,不必服药。
四、防治宝宝逆反心理
所有的妈妈都喜欢肯听话、学习好的宝宝,这样不但让家长称心,左邻右舍也羡慕不已。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改革,这类子女却越来越少见。
代之而起的是家长听从独苗指令的情况日见增多。更有甚者,很多宝宝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出现逆反心理。对此,妈妈们往往束手无策。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克服宝宝的逆反心理,并不困难。
1.宝宝逆反心理的表现
有逆反心理的宝宝,往往表现出敌对情绪及违抗的行为,所以医学上称为敌意违抗。主要表现为不听大人的话,拒绝大人叫他做某些事,甚至做出故意惹恼其他人的事情。
例如:一位12岁的男孩从小由外婆抚育,十分溺爱和娇宠。上小学时回到家长处,因为学习成绩不佳,家长经常责打他。久而久之,他变得十分叛逆,经常出现违抗家长的情况。开始时,回家不做作业,沉湎在电视中。
家长越叫他抓紧做功课,他越将电视机声音开响,坐在地当中一动不动,对家长的劝告充耳不闻。家长要检查他的作业时,他恶狠狠地将作业簿当着家长的面撕掉。爸爸还没动手打他,他却来个先下手为强,用碗、杯、瓶当武器要跟家长对着干,吓得家长面色发白。
这是一个典型的逆反表现。而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使得宝宝的对立情绪加重,变得更加逆反。对此,家长要进行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指责宝宝。
2.宝宝逆反心理的原因
逆反心理主要是教育方法不当,过严、过分溺爱,或家长对子女态度不一致等一系列因素所引起的。尤其是对学龄前期的宝宝,因为此时是儿童发展的非常时期,从一无所知的小婴儿,变成一个有情感、有意志要求、有自己独立个性的儿童,他们的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开始认识自己,并用自己的观念判断别人。
有专家认为,儿童在3岁左右就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就有了自己的意向要求,开始想挣脱成人的怀抱,自由活动,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第一反抗期。6岁开始用顶嘴的方法,表示对家长干涉的不满,心理学上把宝宝想脱离家长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过程,称为“心理断乳”。
“心理断乳”历时很长,而且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如处理不好,宝宝和家长之间会产生陌生感,彼此开始产生隔阂,整个家庭气氛压抑,生活就不幸福。因此不要动不动就对宝宝骂或打,应从心理特点出发,因势利导,教育时要注意方式,要使宝宝心服口服。
3.宝宝逆反心理的危害
宝宝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会造成宝宝对人和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从而变得消极沉闷,甚至出现犯罪心理。
逆反宝宝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家长越是要求他这样,他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家长的恼火。而老师、家长越是恼火,对他越发训斥,就会使他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后矛盾还会不断扩大,进而与老师、同学、其他长辈等也无法相处。长大成人后,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甚至会违法乱纪。
4.宝宝逆反心理的预防
(1)预防逆反心理
更重要家长主要应注意教育方法,应尊重宝宝,有事与宝宝商量。不宜采用强硬的压服手段,尤其是对性格刚强的宝宝,否则极易使宝宝发生逆反心理,做出敌意违抗的行为。
一旦发生了敌对行为,矫治就十分困难,预后也相当不好可以使用一些抗焦虑及稳定情绪药物。当情绪好转后,逆反心理有可能逐渐减轻,便于接受行为治疗。
(2)多和宝宝进行情感交流
①注重对话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宝宝的对话需求,特别是对于叛逆期的宝宝,更要有耐心进行沟通,指导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家长的啰嗦、老师的批评,这些教诲都是善意的,是为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②对宝宝的话表示兴趣当宝宝向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宝宝打个招呼,以求谅解。
③多陪宝宝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其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宝宝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
④不要简单粗暴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宝宝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后再以交换意见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说教而不顾子女的感受;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宜的形式,避免简单粗暴导致更深的隔阂。
⑤尊重宝宝要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说话。让宝宝变得“听话”的良策是尊重宝宝,而不是让他屈服。
⑥相信宝宝的判断家长要正视宝宝自我意识的增长和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宝宝,只需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即可。
⑦征求宝宝的意见家里的大事也可以征求宝宝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来决策,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加宝宝对家长在其他问题上的顺应性。
(3)身教胜言传
家长是子女最直接的老师,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为方式可以直接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逆反心理。
①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家长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广闻博见,对具有逆反心理的子女能够采取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去对待,用为人家长的多重人格魅力取得宝宝的信赖和尊敬。
②不要批评和嘲笑他人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批评、嘲笑他人,包括别人家有逆反行为的子女;不要用不公正的态度和方式处理或抗拒成人社会里遇到的问题。
③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做树立宝宝的独立人格,不要指手画脚,许多事都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进行,为他们创造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④保持冷静理智的处事态度避免与子女发生冲突而做出过分的举动。家长要理解所有的宝宝都是容易犯错的,要尽量指导宝宝少犯错误,期望其不犯错误,显然是不现实的。
五、防治宝宝发脾气
宝宝带给爸爸妈妈很多欢乐,但是,一个爱发脾气的宝宝,则会把爸爸妈妈折腾得不得安宁。怎样对待这样的宝宝才能不被宝宝牵着鼻子跑呢?妈妈要先冷静下来,仔细观察一下,您的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然后给予有的放矢的帮助。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发脾气被称为暴怒或激惹。如果你的宝宝经常要发脾气,那么,请你要注意了。以下介绍引发暴怒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宝宝发脾气的原因
(1)情绪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人们的心理活动是受大脑所支配的,如果大脑的功能不够成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举止言行,不正常表现就会层出不穷,发脾气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人类的大脑要等18岁左右时才完全发育成熟。由于儿童脑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故儿童的情绪不太稳定。容易波动,容易发脾气,易哭易笑,变化多端,而且年龄越小这种变化就越明显。例如:2岁宝宝的玩具被人拿去时,立即可以哭吵,甚至躺在地上打滚,当妈妈拿糖来哄他说:“乖乖快起来吃糖”,宝宝就会破涕为笑。5岁的宝宝,就不是那么易哭易笑了,他们比2岁的宝宝更可以控制一些感情,甚至打针时都可以忍住不哭。人们一般都能结合年龄因素来判断宝宝的发脾气,是否属于正常现象。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发脾气的严重程度与次数多少。例如,同样是个3岁的宝宝,为什么李家的小孩不大发脾气,而且一哄就好。但张家的宝宝却经常在哭闹,耍赖,且难以逗好。我们可借此来衡量,宝宝的发脾气,是情绪发育过程中正常现象,还是偏离正常。
(2)脑疾病引起的脾气暴躁
如果因为发生疾病,如脑炎、脑外伤、脑肿瘤、脑变性等,脑的功能受到损害,无法调动脑的抑制能力,去抑制那些不应该发泄的情绪,就出现了脾气暴躁现象,表现为易因小事而大发雷霆,哭吵,蹬足,打人,咬人……
其特点为发脾气现象发生在脑疾病以后,发脾气的程度比较严重,维持时间也较长,有明显的小题大做现象,还可见有脑电图异常、CT扫描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