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妈妈应注意宝宝惊厥预后不良
许多宝宝家长对“高热惊厥”这一医学名词并不十分陌生,因为它是宝宝最常见的急症。据统计,5岁以下的宝宝中2%~3%有过1次以上的高热惊厥病史。对于妈妈来说,最关心的无疑是高热惊厥会不会给宝宝留下后遗症。一般来说,大多数宝宝的预后良好,6岁以后不再发作,也不会留下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只有5%~15%的患儿遗留智力低下、癫疒间、行为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能预后不良。
(1)初发年龄小
高热惊厥在1岁以内,尤其在6个月内发作者,预后较差。因为这一时期宝宝脑组织代谢旺盛,对氧的需要量相对较大,惊厥造成的缺氧性损害也就更为严重,容易因代偿不全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2)发作次数和发热的程度
次数越多,预后越差。反复发作10次以上者,约半数可发展为癫疒间。如果体温不足38℃即可引发惊厥,也是预后不良的表现。
(3)发作持续
时间惊厥持续10分钟以上可能因脑缺氧时间长造成神经细胞损害,持续30分钟以上则半数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4)发作前神经系统状态
如果高热惊厥发作前已有神经系统异常往往预后较差。这类患儿中,约45%将遗留智力低下。
初次高热惊厥后,约有40%的患儿会复发。宝宝反复抽搐发作可能对大脑有损害。所以家长和宝宝园的抚育员都应该学习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宝宝一旦发生高热惊厥,可以按以下步骤采取措施:
①要保持安静,立即让宝宝平卧。脸向右边,解开衣扣以利呼吸,及时清除口鼻中黏液,防止吸入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而窒息。
②为了防止宝宝咬伤舌头,可以把筷子缠上布垫放在上下磨牙之间,如果牙关紧闭不必强行内插。立即用手指压住人中、合谷穴。
③解开宝宝的领口、裤带,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头颈部、两侧腋下和大腿根部,也可用浸过凉水的毛巾较大面积地敷额头部降温,但一定不要湿敷胸腹部。
待宝宝停止抽搐,呼吸通畅后再送往医院。如果宝宝抽搐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为严重,必须急送医院。在运送医院的途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面色有无发青、苍白,呼吸是否急促、费力甚至暂停。注意将口鼻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长缺乏医学知识,一见宝宝抽风便不知所措,慌忙用衣被包裹宝宝前往医院,而且往往包得很紧,这样很容易使宝宝口鼻受堵,头颈前倾,气道弯曲,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4.有效防治宝宝高热惊厥
(1)宝宝惊厥的预防措施
①喝淡盐开水近10年的研究显示,高热惊厥患儿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血清钠低于130mmol/L),发生率为56%~60%,其中高热惊厥一次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6%。高热惊厥患儿平均血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换句话说,并发低钠血症的患儿惊厥发作次数明显多于血钠正常者,其比例约为6∶1。经静脉输液中加入适量含钠液配合降温及止惊治疗,大部分患儿在6~8小时血钠回升到正常值范围。
因此,儿科专家指出,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现在处于感冒初期,伴有发热(体温≥37.8℃)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喝两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100~200毫升,间隔1~3小时),可起到防治低钠血症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目的。当然,给患儿喝完第一杯盐开水后,家长还应带他去正规医院诊治。
②口服安定(一种镇静催眠药)国内最新研究资料显示,短程安定可以预防高热惊厥再发。该药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对象是已有2次以上的高热惊厥患儿。短程安定具体用法是:每次0.4~0.5毫克/千克体重,在首次使用8小时后再重复使用第2次,就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只有个别患儿要考虑使用第3次。必须指出,对所有高热惊厥患儿来说,在口服安定同时必须使用退热药(如泰诺林或托恩口服液)以求快速降温,并积极选用抗生素以控制原发病。
③及早发现宝宝体温升高正常宝宝体温在36.9~37.5℃,若测量腋温大于37.5℃,肛温大于38.2℃应确认是发热了。若在家中无体温表或一时找不到体温表,可根据下列征象判断宝宝正在发热:母乳喂养儿,当妈妈给宝宝喂奶时感到乳儿口唇烫。宝宝脸红耳赤,前额发烫,躯干皮肤温度增高,但肢体手脚发凉。宝宝不如平时活泼,身体倦懒,精神较差,食欲下降。宝宝先出现寒战,怕冷或见皮肤“鸡皮疙瘩”,然后出现高热。安静时出气不停,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35次;脉博加快,每分钟大于110次。
一旦发现宝宝正在发热,家长立即给他喂食退热药,就可有效地预防高热惊厥的出现。
(2)宝宝惊厥的紧急处理
宝宝大脑发育不全者,许多疾病均可引起惊厥。发作时间过长,可使脑细胞缺氧,甚至窒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宝宝惊厥应及时在现场进行急救。
一旦发现宝宝惊厥,应立即解开患儿衣扣、裤带,使其静卧于床上。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让患儿头偏一侧,压舌板或木筷、牙刷柄等物裹以布类放在上下门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
同时,不断清除患儿口鼻腔内的分泌物、黏液和其他异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是高热引起患儿惊厥,则应当退热。可用冰毛巾或冰袋敷于患儿前额、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用50%乙醇擦四肢,使血管扩张,皮肤发红,促使散热。也可指掐人中,针刺人中、内关、合谷等穴止惊。
惊厥反复出现,神志不清时,应密切注意患儿的呼吸、瞳孔、如出现呼吸浅快、加深而不规则,屏气,双吸气等症状,或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等,应考虑到患儿发生了脑水肿或脑疝,应立即送患儿到医院急救。
(3)宝宝惊厥的家庭护理
惊厥是宝宝常见的急症,妈妈遇到宝宝惊厥时,应该掌握一定的护理方法。
①惊厥患儿应就地抢救,解松衣扣,取头侧位平卧。
②可用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如无针可用手捏,给以强刺激。
③保持安静,注意安全,防止碰伤。
④可用纱布包裹小勺等物,放于上下门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⑤如抽风不止,马上到医院求治。
5.宝宝常惊厥应警惕缺镁
镁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体多种细胞代谢中必需的物质,人体内含镁20~30克,约占体重的0.05%。镁大部分存于骨骼,帮助骨骼正常发育。镁在神经兴奋传导与肌肉收缩中有一定的作用,还参与酶的激活和调整体内的酸碱平衡。机体缺镁时可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喜怒无常、忧郁症等;重者出现心律不齐、反射亢进、手足搐搦,甚至惊厥等症状。低镁惊厥主要发生于新生儿期和婴儿期。轻症仅表现为眼角、面肌或口角的搐动,可能不为家长所注意;典型发作为四肢强直性抽搐;亦可是双眼凝视伴阵发性屏气,或阵发性呼吸停止伴下肢强直;还可能是一侧面肌及肌体抽动或者交替发生。发作期还可有发绀、出汗、发热等症状。
低镁惊厥主要见于人工喂养宝宝。因为人乳中磷和镁的比例是1.9∶1,这个比例不会发生高磷血症;而牛奶中磷镁之比为75∶1,这个比例会使宝宝产生高磷血症。由于磷与钙、镁有拮抗关系,如磷的摄入量增加,则钙和镁在小肠内的吸收量均可减少,牛奶含磷较多,因此人工喂养儿的镁和钙在小肠内的吸收量就要比人乳喂养儿少,其血镁和血钙也较母乳喂养儿低,故人工喂养儿较易导致低镁惊厥。此外呕吐、腹泻、一些疾病如醛固酮增多症等亦会引起宝宝缺镁。
如宝宝经常惊厥,排除了其他病因后长期补充维生素D、钙剂而效果不明显时,家长应警惕宝宝的惊厥可能系缺镁引起,应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实验室检查,宝宝血镁的正常值为0.74~0.99毫摩尔/升,如低于0.74毫摩尔/升可诊为低镁血症。宝宝低镁惊厥一旦发生,必须立即到医院用药控制惊厥,但对本症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最根本的方法是提倡母乳喂养。
贴心小叮咛:新生儿惊厥很少有典型的抽搐,有时只表现为: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地作咀嚼、吸吮动作;呼吸不规则、暂停并伴有皮肤发绀;面部肌肉抽动;少数新生儿表现为:全身或一侧肢体肌肉,一阵阵地抽颤或肌肉持续强直紧张。新生儿在睡眠时,出现手指、足趾小抽动,醒后又一切正常,这不要误认为惊厥。
五、防治宝宝贫血
有些妈妈发现宝宝出现精神不好,食欲差,经常疲乏无力,甚至异食癖时,认为宝宝可能是累了,或者营养不良,就自作主张让宝宝休息或给宝宝补充营养。其实,这时候,应该考虑宝宝是否贫血,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很多宝宝会患上缺铁性贫血。由于宝宝的造血系统发育还达不到成人的水平,所以都不同程度的贫血,平时妈妈应该多给宝宝补充铁剂,多吃些动物肝脏,还有就是不能让宝宝偏食挑食。
1.妈妈要警惕宝宝贫血
许多家长认为现在吃得好,营养高,就不存在贫血的可能,其实这些理解存在偏差。目前,全国各大儿科门诊病例中,贫血宝宝的比例仍然很高,缺铁性贫血仍是常见的威胁宝宝健康的营养缺乏症,并且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根据全国性的调查,宝宝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6.31%,6个月至6岁宝宝患病率高达43.03%。因此,家长要警惕宝宝是否贫血。造成宝宝的贫血原因有:
(1)宝宝缺铁
有的宝宝成天奶油蛋糕、冰淇淋不离口,而且爸爸妈妈也很重视宝宝的营养,每天鸡蛋、牛奶都不断,但是宝宝在餐桌上挑食,甚至不好好吃正餐,家长却予以宽待。其实牛奶、鸡蛋虽然营养好,却不是铁元素的良好来源,这样就很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一般而言,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幼儿每天需要的铁含量为12毫克。因此,即使宝宝每天被灌满各种各样的奶制品,还是远不能满足对铁的正常需求量。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宝宝娇宠惯了,家长不太阻止宝宝的挑食行为,所以宝宝更容易产生营养吸取不平衡,造成铁元素含量或者辅助铁元素吸收的元素含量偏少,使幼儿产生贫血现象。没有给宝宝充分的铁元素补给,就不能满足宝宝成长发育阶段的特殊需要。因此,家长要鼓励宝宝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菠菜、豆制品、黑木耳、动物肝脏以及牛肉等。
(2)宝宝缺叶酸
不少宝宝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不少,却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吃得不够而缺少叶酸。由于叶酸的缺乏,骨髓里的红细胞就不能发育成熟,导致释放到血液中的红细胞存活寿命短,因而发生营养性贫血。饮食高蛋白未必就等于营养好,营养好应该是指各种营养摄入均衡、适量。
(3)疾病因素干扰
有一些疾病会干扰宝宝对营养素的吸收,或者造成体内长期持续出血,比如肠息肉、肛裂以及慢性腹泻等。这些都会造成宝宝的铁元素吸收问题,使宝宝发生贫血。
2.宝宝贫血的判断
大多数宝宝贫血都发病缓慢,易被家长忽视,等到医院就诊时多数病儿已发展为中度贫血。在此有必要提醒身为家长的你,一定要注意观察婴幼儿早期贫血的表现,并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和矿物质溶解于血浆中形成的,流通于全身的大小血管中,输送人体所必需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同时将人体代谢后产生的废物、废气运走。如果宝宝的细胞、血浆、血管这三者之中有一个或几个出现异常,就会发生贫血。那么家长该如何判断宝宝贫血呢?
①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临床病例证实,在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出现异常之前,宝宝即可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的表现。
②有的宝宝可有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低,体重不增,黏膜变得苍白等。有时候宝宝自己会告诉你疲乏。
③宝宝有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等现象。
④有些宝宝还出现所谓“异食癖”,这些宝宝特别爱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如树皮、沙土、报纸、生大米和生面粉等。
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上异常的精神表现,建议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
贴心小叮咛:临床上多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作为衡量有没有贫血的标准。
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量而分病情的轻重——血红蛋白在90~1110克/升、红细胞在(3~4)×1012/升为轻度;血红蛋白在60~90克/升、红细胞在(2~3)×1012/升为中度;血红蛋白在30~60克/升、红细胞在(1~2)×1012/升为重度;血红蛋白<30克/升、红细胞低于1×1012/升为极重度。
3.宝宝贫血的家庭预防
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宝宝的行为和智力发展,出现视觉和听觉发育水平和学习能力下降;有的宝宝出现异食癖,喜欢吃土块、粉笔等异物。儿童期宝宝血液中血清铁的含量也与智商成正比。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并不难,治疗效果也很好,经治疗很快就能痊愈,也不留后遗症。但对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是预防,尤其要做好婴幼儿的合理喂养及定期健康检查,否则贫血会对宝宝的健康发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