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会在困难面前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有了自信心,才能有勇气,跨过一道道艰险的门槛;有了自信心,人生中才永远不会出现绝路。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句话:“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自信不仅是一种品质,也是人的一种力量和勇气。身为年轻人,在困难面前,不能放弃、不能悲观、更不要自暴自弃,这个时候一定要有自信,因为自信会让你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自信心,既是我们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肯定,又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高尔基指出:“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理想。”自信,会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不自信,则会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使不可能变得毫无希望。
世界上那些受到人们喜爱和尊敬的人,从来都不会是那些回过头去看昨天的脚印,昨日的悲伤、失败和惨痛挫折的人。而是那种怀着信心、希望、勇气和愉快的求知欲而放眼未来的人。因为他们是成功者,他们身上都有值得人们学习的品质。
有个叫小泽征尔的人,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突然他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再次演奏时,还是发现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们,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他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给他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能否发现乐谱错误,并在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
倘若小泽征尔没有足够的自信,那么他一定也像前面两位选手一样被淘汰。可见,有了自信,失败便没有勇气相随。
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一件事情。
他指派手下的人,暗自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虽然最后选举胜利了,但是不久便被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最终惨败。
从尼克松总统身上,我们看到,自信之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当你身处在逆境,最重要的就是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可以使人藐视困难,战胜邪恶,集中全部智慧和精力去迎接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