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5100000063

第63章 西北汉族史(11)

北宋西北屯田,不仅部分解决了宋军的给养问题,更大大促进了西北的开发。在宋夏主要交通线所经的延河、无定河、马莲河、清水河和渭河中下游的河谷地带,以及兰州和定西一带,都有相当多的边地被开发出来。北宋最后收复的西宁、湟、廓等州,屯田也很有成效,不仅募士7400余人,开出善田2.6万顷,还修复了汉唐故渠。北宋在陕甘地区的大量屯田,是经唐末五代战乱和宋夏战争破坏之后,沿边经济“凋耗殆尽”,出现大量荒地旷土,屯田之举势在必行。屯营范围广泛,至今陕甘各地几乎还有称为营田堡、开荒川之类的村镇,大都是在宋时得名而流传下来的。

西北屯田的第三阶段,已是南宋偏安江南,“东画长淮,西割商秦之半”,河南、陕西等广阔的北方地区被金人所占领。

(二)西夏境内的汉族移民

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以各自不同的参与形式,积极参与全国的政治活动。党项族就是在唐末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藩镇割据力量膨大,唐王朝摇摇欲坠的情况下,崛起于西北,北宋时与辽、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淳化元年(990年),辽国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淳化五年(994年),李继迁将绥州居民迁到平夏城(在今宁夏固原)。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银、夏诸州的人民中,“衣食稍丰者”均被西迁到灵州(今宁夏灵武)一带。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建都灵州,后又迁到兴庆府(今银川市)。

西夏国自元昊执事至北宋靖康之难的近百年中,北宋与西夏处于时战时和的状态。也由于各种因素,宋夏之间存在着双向性的人口迁移。迁入西夏的北宋士民,主要有3部分人。

1.逃入者

西夏极力招徕宋境的各种人才,凡“举子不第,贫贱无归”的豪杰均收为己用,“或授以将帅,或任之公卿,推诚不疑,倚为谋主”。在西夏的招徕下,“陕西戍兵、边人负过必逃”,“四方豪士稍不得志则攘臂而去”,逃入西夏境内。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十一《记张元事》中载,夏主李元昊的谋士张元、吴昊都是华州(今陕西华县)士人,因不为宋用,遂进西夏,“夏人倚为谋主,以抗朝廷”。

此外,关陇地区的一些贫民,在饥荒时为生计所迫,往往流入西夏。某些原住于宋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因宋边“失于抚御”,也迁入西夏。

2.被俘掠者

西夏军队在攻入宋地时,常将宋边的人民迁入夏境,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负责对西夏作战的大臣范仲淹向神宗汇报,特意提到“近年缘边汉户被西戎俘掠不少”。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西夏军队攻入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县),掠走数万人。兴州、灵州等地汉人较多,他们大多是被西夏军队从宋境俘掠来的汉族人民。

3.被买入者

逢饥荒年头,边民为生存将子女卖入西夏。为此,宋曾数次发布禁令。如淳化二年(991年)六月太宗下诏:“西路诸州山川路口、镇寨,不得放过贩卖人口入蕃,及指挥汉户不得停泊。”否则要受到严惩。

在西夏国内,党项人和汉人是人口的基本组成部分。

西夏的官制和礼仪制度均仿照唐宋,孔子和儒学经典得到尊崇,汉字和西夏文字同样是通行文字,并建立太学等各种学校。党项族在唐代迁入以后即开始接受汉文化,西夏走向汉化是这种进程的继续和发展。而立国后自北宋迁入的汉族,不仅对西夏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也大大加速了党项人的汉化进程。

(三)金朝在西北的屯田与移民

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北灭辽国,南驱宋朝,与南宋、西夏鼎立120多年。金的政治经济中心本是东北、华北,在西北仅承袭了北宋统辖区域,农牧业经营也未出北宋的规模。金入主中原后将大量的女真人和东北少数民族族群内迁,使其“棋布星罗、散居四方”。西北边境是女真迁居的重要地区,陕西、陇右也分布着许多猛安谋克户,他们和西北当地的“百姓杂处,计其户口,给以官田,使自播种,以充口食”。

除女真人迁入西北外,汉族也迁入不少,当时西北边地就成了山西等地区汉族迁入的重要地区。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世宗说:“山西一带田地多为权要所占,有一家一口占田至三十顷者”,“以致小民无田可耕,徙居阴山之恶地”。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朝廷采纳李愈的建议,在临潢至西夏沿边设重镇十数,选猛安谋克勋臣子孙居职镇守,由军队支配的国家田地则募汉人佃种,此次也有一定数量的汉族人民迁入西北边地。

(四)元朝在西北的移民和屯田

元统一全国后,在恢复西北的社会经济中也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使大批汉族迁入西北。

1.元时汉族人迁西域

随着蒙古军队向西域进发,汉族移民也来到广阔的西域地区。在蒙古远征队伍中,有部分汉族将士。如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宝玉举军降蒙,后从成吉思汗征西辽,攻城守屯,驰骋大漠。其子郭德海从蒙将柘柏西征,越岭渡海,驰骋西北万里。其孙郭侃从旭烈兀西征,一直攻到西亚的密昔儿和天房。郭氏三代只是许多随蒙军西征汉人的代表。在西征过程中,一些汉族军人和随军工匠、伎乐人等,便在西域定居了。

天山北疆地带,为从蒙古高原进入中亚必经之地,定居于此的汉人较多。蒙哥汗九年(1259年)常德西行,在龙骨河(今乌伦古河)西北近500里处看见当地“多汉民、有二麦黍谷”。阿里麻里城(今伊犁霍城西)“汉人尤多”,“回纥与汉民杂居”;他们受汉人影响,“其俗渐染,颇似中国”。城北面有关名铁木尔忏察,“守关者皆汉民”。城南面有赤木儿城,居民多并(今山西太原市)、汾(今山西汾阳县)人。

天山以东的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和哈喇火州(今吐鲁番市东南),扼蒙古高原、中亚和中原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有汉族移民西征时定居于此。蒙古国曾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市)搜刮纺织工匠,并将一些人迁到哈喇和卓。

忽必烈继位以后,西北诸王屡屡发动叛乱。至元十三年(1276年)平定南宋,忽必烈开始腾出手来对付西北叛王,元军陆续开进西域,又一批汉人随军进入新疆。

2.元时汉族人迁陕甘

蒙宋战争开始不久,蒙古军即将大批俘掠的南方人安置于陕甘(因西北离江淮主战场较远),陕西是南方俘户较多的地区,由于土着居民在金末战争中大量死亡,许多地区,例如京兆府“其居民大半南驱放良、归顺等户”。宁夏境内的中兴府(今银川市)是另一南方俘户较多的地区,至元元年(1264年)以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四川的俘户在此当奴仆。至元以后,随着蒙古军对宋战争的胜利,迁入陕甘,特别是迁入中兴府及其河西地区的南宋移民人数大增。

至元七年(1270年)十二月,原已迁入怀盂路的南方人1800余户迁入河西。至元八年(1271年),来自随州(今湖北随县)和鄂州(今湖北武昌)的人民1107户的万人迁入中兴府居住,至元十一年(1274年)被编为屯户。至元十二年(1275年)三月,迁4800余户南方人至中兴府,增设怀、灵武两县以安置之。

蒙窝阔台汗十年(1238年),南宋姓雷和姓李的两员战将率民户降蒙,迁到成州(今甘肃成县),在此设金洋州,朝廷同意他们“自行金、洋州事”,南宋时金州、洋州均隶属于兴元路,治所分别在今陕西的安康市和洋县,显然是因金洋两州的部分遗民随雷、李二将迁入成州,故在此设立金洋州。据此推测,在宋蒙战争过程中迁入陕甘南部山区的南宋移民为数不少,只是缺乏类似金洋州记载的史料。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平定南宋,大批编入新附军的南宋军人迁入陕甘。此后在陕甘各地全面展开的屯田,即是以迁徙来的南方汉族为主力而进行的。

元代兴置屯田,是忽必烈“帝中国当行中国事”,“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其屯田目的,统一中国前后有所不同。在统一前,屯田军事性质很强,“随营地立屯”,“且耕且战”,是为了争城夺地,保证军事胜利。统一之后,“寓兵于农”,“以省粮饷”,主要是为了解决驻军的兵饷粮运问题,尤其是西北边疆地区的屯田,更是如此。

在西北的兴屯,除了军事、经济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即通过调遣新附军和迁徙汉民的办法使汉族军民与西北少数民族杂居屯种,从而将汉族化整为零,以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至元十三年(1276年)七月,“徙甘州新附军千人屯田中兴(今宁夏银川市),千人屯田亦里黑(属甘肃行省,具体地点不详)”,别失八里因控制中原进入西域的交通要道,成为主要的屯军地区。至元十八年(1281年),万户綦公直率汉兵1000人。首次进入别失八里。次年,在此设工场,生产农具。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来自南方的新附兵1000人,又被派到别失八里屯田,并置元帅府以统之。十一月,又增派新附军400人。不久,屯田地区扩大到合迷玉速曲之地(今地不详)。在此之先,在斡端(今和田市)和曲先(今库车市)都驻有新附军和汉军。

陕西的屯田,主要由陕西屯田总管府、陕西等处万户府和贵赤延安总管府分管。陕西屯田总管府所管屯田,计有栎阳(今临潼县栎阳镇)、泾阳、终南(今周至县终南镇)渭南四处屯田,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月兴办,属民屯。四地共有屯地4199.5顷,屯户3064户。

定西平凉屯田,至元十九年(1282年)兴办,属民屯。元政府“设提领所以领之”,两处共有582.98顷,屯户1012户。其中定西467.78顷,屯户724户;平凉115.20顷,屯户288户。

凤翔镇原彭原屯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兴办。屯田性质变化多次,创办伊始为民屯,不久变为军屯,并置千户所管理,后又“复更为民屯”。三处屯田总计为1062.8顷,屯户3278户。其中凤翔屯田90.12顷,屯户1127户;镇原屯田426.85顷,屯户913户;彭原屯田545.68顷,屯户2238户。

以上九处屯田共有屯户7354户,耕种5853.68顷土地。

陕西万户府所管屯田,分布于周至、宁州(今甘肃宁县)、文州(今甘肃文县)、德顺等地。周至、宁州屯田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二月始,周至县境三处共有215.90顷,屯户847户。宁州大昌原屯田,计158.79顷,屯户474户。

文州、德顺州屯田,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立屯开耕”。两处计有屯田433.39顷,屯户1363户。

以上四州县共有屯田点六处,屯户2684户,耕种808.08顷土地。

贵赤延安总管府所管屯田,分布于延安路探马赤草地(今地不详),至元十九年(1282年)兴置,属兵屯,该处有屯田486顷,屯户2027户。

甘肃行省境内的屯田主要由管军万户府、宁夏营田司、宁夏路安抚司、亦集乃总管府分管。肃州、沙州、瓜州、甘州屯田,兴置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同年,又于甘州境内的黑山子、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地兴办屯田、以上四州有屯田1100.64顷,屯户2294,属兵屯,归管军万户府管理。枣园、纳岭站、唐徕渠灌溉区屯田。兴置于至元八年(1271年)正月忽必烈调湖北随州(今随县)、鄂州(今武昌)降民1107户到中兴府(今银川)居住,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式编为屯户,让其在中兴府西的枣园、纳岭站、唐徕渠灌溉区一带屯田我3处计有屯田1800顷,屯丁2400丁。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增“渐丁”三百。该屯田属民屯,归宁夏营田引管辖。鸣沙州(今宁夏中卫市)屯田,至元十一年(1274年)兴办的民屯,有屯田446.50顷,屯户904,由宁夏路放良官管理。亦集乃屯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忽必烈调甘州新附军200人,前往亦集乃(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凿合即渠,并留居屯田。计有田91.50顷,属军屯,归亦集乃路总管府管理。塔塔里屯田,至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间(1282~1284年),忽必烈命于“西安州置司,塔塔里置屯”,西安州即今宁夏海原县,塔塔里在海原县西。塔塔里屯田达11498.33顷,有屯户2340户,属军屯,归宁夏等处新附军万户府管理。

总之,元代西北的屯田,对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经济起了积极作用。巩固了西北边防,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负担和人民的徭役。同时,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政府在兴办屯田的过程中,往往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众,有目的地进行迁徙。至元十九年(1282年),将太原的汉民迁到甘州、中兴。成宗大德五年,又将河西畏兀儿人迁到南阳,拨地给粮,“俾耕以自赡”,这种移民屯垦政策,不仅加强了西北边疆与中原内地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交流,而且加速了西北一些少数民族族群汉化的进程。

五、明代汉族向西北的迁徙和发展

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建立了卫所制度,以维护一支强大的军事队伍。卫所制的推广以及洪武时期的大移民,随着大批汉族军卫将士家属的迁入,西北汉族在明初大迁徙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同类推荐
  • 大明才子风云录

    大明才子风云录

    美术学院毕业生许明瞬移至明朝,成为少年天才况且。他和江南才子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情同手足,小伙伴们打打闹闹,斗文斗武,共同成长,闹出不少笑话。但歪才祝枝山却始终隐身,成为谜案。身边很多女孩子喜欢小天才况且,云丝丝、石榴、甚至秋香。隐秘的家族身世,促使况且从行医到练武,再到行走江湖,直到去京城拜会张居正,完成旷世重任……
  • 夫余王

    夫余王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在我国东北三江平原上,生活的少数民族部落就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些部落大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性情豪放,善于骑射,精于狩猎。其中以居住在嫩江跟牡丹江流域的秽、貘两族最是兴旺。这里四季分明,鱼肥水美,利于渔猎,适宜农耕。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秽、貊两大部族相互帮助,共同抵御外来部落的侵犯,誓死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到秦朝末年时期,秽、貊两族便融为一族,名为秽貊。之后又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政权,史称槀离国。藁离国是三江平原上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东北疆最先崛起的少数民族国家之一。在藁离国崛起之后,三江平原上又相继崛起了东胡跟肃慎两大部落。从此在三江平原上就形成了以藁离、东胡、肃慎三族鼎立的局面。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藁离国的一个传说开始了。
  • 一品大闲人

    一品大闲人

    一只乱飞的小蝴蝶,天生懒散嬉皮笑脸,喜欢上一个美丽的姑娘,讨好她爱财如命的老爹,只为过上有俩小钱的闲适生活。却被仇家陷害,卷入时代滚滚洪流,无奈之下,只好振动翅膀。于是,保卫家园,抗击异族,英雄结义,美人垂青,权奸束手,黎民称颂,拓土开疆,纵横四海......壮丽的历史画卷,在他谈笑之间徐徐展开!
  •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

    本书从明清时期讲起,对天安门的兴建、当时的职能等方面都有简略介绍。本书重点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的种种变化。天安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本书正是为诠释这种意义而写作。作者文笔生动,语言轻松流畅,书中图文并茂,可读性较强,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小书。
  • 商颂之兄弟仇雠

    商颂之兄弟仇雠

    晚商时期,商王武丁征伐四方。九世之乱后,在武丁成为商王之前,围绕王位之争发生了一系列的冷血仇杀。谁会最终成为王位的继承者呢?谁又会在这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中成为大商的王呢?不是穿越、无关重生,没有晦涩难懂的甲骨文和生僻字,只想尽力还原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大时代。
热门推荐
  • 我不是局外人

    我不是局外人

    她一直以为她是局外人,没有人会真正的了解她,父母忙碌的工作根本无法顾及到她,朋友的开朗总是可以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她却只能远远围观,当她遇见他的时候她以为幸福要来了,殊不知悲剧才刚刚开始,那么大的秘密所有人瞒着她一个,伤心欲绝的她无声无息的离开,这时一直默默关注的他出现了,慢慢的,她开始自信,学会了怎么和别人相处,终于她改变了那时自卑懦弱的她,再回归时,她已经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强者,有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有了携手一生的恋人……
  • “三个代表”思想论

    “三个代表”思想论

    书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新思路、党的建设的战略定位、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指南等15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
  • 御天降魔录

    御天降魔录

    神魔之间的对抗在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中再次展开。这里并没有能毁天灭地的魔法,也没有能焚天煮海的力量,有的只是宇宙的知识与真理。在这智者的世界中,究竟谁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
  • 真实与虚幻的游戏

    真实与虚幻的游戏

    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学生在生活百无聊奈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个神秘的游戏邀请,再兴趣使然之下他同意了邀请。一场即是真实又是虚幻的游戏在他面前展开,慢慢的接触到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的一面。这是一场奇迹还是一场阴谋?
  • 寂寞行者

    寂寞行者

    醉花冷月凄凉,几多人消遣岁月不得,几多人枉废岁月难成。西汉末年,白蛇之断,天下群雄并起,赤眉建世,绿林更始,舂陵铜马,又有天水西州并益州龙兴,暗有仙岛瀛洲窥视中原,谁能成就一番大事?赵胜秦携心中之暗密踏入这纷乱之世,这一番万千欲望交缠诸方势力兵起之时谁能达成心中之愿?世事总十有八九难成,唯负孤独方可寂寞功成。发现有点写脱了,而且新书在案,先暂停一段时间吧。
  • 宇宙气功师

    宇宙气功师

    全新题材科幻类作品!不再停留在局限的框架里面!要进步就必须要打破常规!未来的国度,十个杰出的年轻人,肩负着人类的未来,寻找新的宇宙文明,建立新的宇宙社会系统。人类,将不再孤单!未来世界,中国传统气功学带领世界进入了新的人体生物工程学领域。寿命延长一百倍!暗物质的理解和运用,让飞船超光速飞行,甚至可以让飞船跨空间零时间同步传送,即无论飞行距离多远,飞行时间都为零秒!这一切,人类让宇宙变得渺小!强大的科技实力,奥妙的气功玄学,即将火力全开!(备注:如果觉得观看有困难,请恶补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学!就高中的知识就足够了!)
  • 错过的咖啡店主

    错过的咖啡店主

    一个咖啡店主,因为一个人的闯入,本来平凡的生活却变得不平凡。有些事,是注定的,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是它到来的时间。
  • 神霄平妖传

    神霄平妖传

    自古就言“山高林密必多怪”,可是在这茫茫秦岭深处却唯有遮天蔽日的层层古木。不甚清晰的月牙高悬在天空,朦胧的光华照射在乾坤大地之上。山谷之中,溪水流淌,在月光的照射下一个身穿长袍的高瘦男子谨慎的沿着小溪走着。他手中握着长剑,剑鞘已经毁坏,身上的衣服也是被刀砍出不少口子。男子蹲在小溪边,狠命的喝了几口溪水。他向山谷入口看了看,确认没有来人后躺在了溪边的岩石上。过了大约片刻后,山谷入口又传来一串急促的脚步声。岩石上的男子仿佛没有听到,仍然一动不动的躺着。
  • 绝神战

    绝神战

    天地无穷,世间万物,争天夺地,各族天才,层出如云,从小世界中脱颖而出的天才,在重重困难中,不断历练,成就了主宰天地的能力,绝神诛仙,傲视群雄。
  • 暮景流年,陌奈何

    暮景流年,陌奈何

    暗夜,她一袭长裙,跌撞奔跑;他隐匿在黑暗中,追随她的脚步,勾唇邪笑。“你别过来”眸中流露出惊恐,她看到身后的男人绝望地撕声呐喊。“陌宝贝,我在这,你还想逃去哪?”逆着月光,他从黑暗中走出,浑身散发着来自地狱的气息,将她束缚。“放过我……求你……啊!”下颚勾起,女人凄厉的惨叫声,划破苍穹,泪,终究落下。为什么!为什么不肯放过她,我只是爱你,难道这也有错?为什么在我决定离开时,你又将我困在你身旁。看着女人痛苦的表情,他眸色顿暗。“放过你?”俯身,他咬住她的颈,嗓音一如既往的好听,如来自地狱的吸血鬼奏响魔咒:“除非我死!”执念似魔,一点点燃烧,一寸寸成灰,既然我为你入魔,那么,就罚你用一生来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