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5100000021

第21章 华中汉族史(8)

今湖南西部的雪峰山区和武陵山区,宋代以前几乎是纯少数民族土着族群的聚居区;只有极少数的汉人或逃入或被掠入而杂居于这里。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用兵梅山蛮所在的雪峰山区,设新化、安化二县。熙宁七年(1074年),又用兵南江蛮所在的湘西南地区,设沅州(治今芷江县),下辖卢阳、麻阳、黔阳三县;后又置诚州(后改渠阳军、靖州,治今靖县),下辖会同、通道等县。与此同时,辰州(治今沅陵)的地位也得到加强,对湘西山区的渗透也已开始。

为了加强对新开发地区的统治,宋朝在这一带设置了大量的寨堡,并派官兵驻守。据《元丰九域志》《武经总要》等文献记载统计,宋朝于辰州先后设立有卢溪等19个寨,于澧州(治今澧县)设有伏求等10寨,于沅州设有安江等9寨,于诚州设有狼江等4寨,于邵州和武冈军设有惜溪等10寨。另外,湘南的衡、道、全、永诸州也设有不少寨堡,显示出宋代对湖南少数民族土着族群聚居区的开发呈全面的态势。实际上除湘西山区外,宋代汉族已发展到了湖南全境。

中央王朝统治的深入必然导致汉族移民的迁入。宋代上述地区的汉族移民以戍卒弓兵及其家属为最多。

北宋后期驻守湘西的戍兵人数,辰州为1400余人,靖州为3000人,沅州有3000人左右,武冈军约有2000人,如加上邻近的鼎(治今常德市)、澧、邵等州的驻军,总人数可达15000人。宋朝在各地的驻军一般都携带家属,连其家属可达四五万人。由于长期驻守,应有相当一部分人定居于此。除戍卒外,宋朝政府还在辰、澧、邵、道、永诸州通过组织弓弩手的形式,招募外地移民前往非汉族地区屯田。弓弩手亦有本地人,但由于本地人不多,只能招募外地人担当。而由于弓弩手以弹压当地非汉族为目的,其成员只能是汉族。这些人也是宋代湖南非汉族地区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唐宋时期湖南汉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北方移民的迁入最终基本确定了现代湖南汉语方言的分布格局,而南方籍移民的迁入及向山区的开发,则奠定了除湘西山区以外今天湖南汉族的分布格局。

四、元明清汉族向华中的迁徙和发展

元明清时期,随着“江西填湖广”过程的基本结束和两湖经济的全面发展,华中汉族步入了基本同步发展的时期,人口大增,分布也扩展到湘鄂西山区,使汉族在华中全面分布的格局最终形成。

(一)“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潮

南宋与元之间的长期战争,使华中人口损失严重,尤以两湖为甚。湖北的襄阳是南宋重兵防守的重镇,宋元双方在这一带进行了长期的攻守战,致使这一地区人口损失特别惨重。此后元兵南下,围武昌城数月而解去。湘中的长沙,也被元兵围城达三个月之久,城破之后,守将李芾等人自杀,“谭民闻之,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林木者累累相比”。乱后的襄阳路,直到至顺年间(1330~1332年)也只有钱粮户5090户;“湖湘之间,千里为墟,驿驰十余日,荆棘没人,漫不见行迹”。

到元末明初,由于战乱,两湖地区人口损失更大。元末群雄并起,黄州一带有徐寿辉与陈友谅组织起义,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长江沿线摆开战场,与朱元璋决战,邻近地区也深受其害;襄阳一带,南琐、北琐红军以此为根据地起义,致使襄阳地区更成人稀之地;湘中湘北地区,也难逃战火之灾,《醴陵县志·氏族志》称:“元明之际,土着存者仅十八户。”

江西除赣北一小片地区受到影响较大外,绝大部分地区保持相对稳定,人口损失不大。明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户口统计显示,湖广布政司有775851户,4702660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98人;而江西布政司有1553923户,8982481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8.37人。当战乱平息后,向人烟稀少的两湖地区的移民便势不可挡,而邻近的江西人必将成为这股移民浪潮的主力军。“江西填湖广”的高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江西是长江流域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历次北方汉族重要迁入地之一,加上长期社会相对稳定,受战乱影响较小,因此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到宋代已步入全国先进行列,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也面临着沉重的人口压力,从而开始了向邻近省区大量输出人口的历史。由于两湖地邻江西,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气候条件与江西相近,所以成为江西移民的首选目的地。而由于自唐末五代以来,江西人一直占据着湖广移民的主体地位,所以民间以“江西填湖广”来指称这场移民运动。

为了恢复和发展两湖地区经济,明朝政府十分重视向两湖地区的移民,并组织了多次的迁移运动。今湖北人称上厕所为“解手”,据称即源于先民被强迫迁徙途中要方便必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绳索的特殊经历。文献也对明初有组织的移民有所反映。如洪武三十年(1397年),湖广常德府武陵县民以当地自战乱之后,“人民逃散,虽或复业,而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邻近江西州县,多有无田失业之人,乞敕江西量迁贫民开种,庶农尽其力,地尽其利”,于是明太祖“命户部遣官于江西,分丁多人民及无产业者于其地耕种”。

不过,相对于政府有组织的移民,江西民间自发地向两湖地区的移民规模更大。这类移民最重要的起因,一方面由于原住区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也由于迁入区能提供更多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所产生的诱惑力和拉力。于是明初就出现了“其由江右而播迁荆楚者,几如江出西陵”壮观的“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浪潮。邱浚《江右民迁荆楚议》也指出了这一点:“以今言之,荆楚之地,田多而人少;江右之地,田少而人多。江右之人,大半侨寓于荆湖。盖江右之地力所出,不足以给其人,必资荆湖之粟以为养也。”

当然,元末明初向两湖的移民并非全部来自江西,江、浙、皖、闽、粤各省也占一定分量,如襄樊一带的鄂北地区,还有不少来自山西、河南等地的移民迁入。

(二)“湖广熟,天下足”

大量移民的迁徙,给华中尤其是给两湖地区注入了大量的劳动力,加速了两湖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首先,江西与两湖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接近,这就使江西移民对迁入地的适应过程十分短暂,他们原来掌握的生产技术,所熟悉的耕作方式均无须改变,一旦在迁入地安顿下来,即可有效地投入正常的生产活动。其二,元明之际向两湖的移民主要是自发移民,他们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远走他乡的,因此他们都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回迁率也很低。正是由于以江西籍移民为主的广大移民及其后裔的艰苦创业,才使湖广地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导致在明中期以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张国雄指出“没有移民就没有两湖的经济大开发”是十分正确的。

随着平原和低平丘陵地区完全得到开发和人口迁入的饱和,这时华中移民还形成了另一个特点,即向山区等僻远地方移民。

赣东北的移民主要来自福建(操闽南和闽北方言),部分来自浙江和安徽,江西当地亦有迁居山区者。他们大多是清初乾隆中期迁入的。外省移民人数,至乾隆中期,贵溪南部山区约有3000人,如加上散处中部河谷地区的,约有5000人;铅山约有3万,占全县人口的23%左右;上饶约有13万,占全县人口的48%左右;玉山约有8.4万,比例与上饶相当。

赣南和湘赣边界以及赣东北山区,在地理分布上连成一片。对该山区的移民在明中叶后已陆续展开,但高潮仍在清代前期。

这一大片山区的移民,其来源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闽西粤北的客家人,一是操赣方言的来自腹地的江西人,湖北人也有部分迁入赣西北山区。

赣南和湘东南山区主要是客家人迁入区。这是今天赣南几乎成为纯客家住地的根本原因。湘东南的桂东、酃县、茶陵、攸县等地的客家人,也主要是这时期从粤北、赣南迁入的。

赣中、赣西北和湘东北部山区,也有不少的客家人迁入。今赣西北的铜鼓县大部分地区通行客家话,即是明证。不过,相对于客家人,操赣方言的本地江西人迁入的更多,或者因为客家人迁入该区的已经较少,现代湘东北区以东是赣方言占主导地位的地区。

明末清初向山区的移民,根本改变了山区地广人稀的面貌。如赣南地区,洪武年间人口不过40多万,但到乾隆中期,其人口总数已达260万左右,至嘉庆年间(1796~1820年),更增加到397万。昔日荒凉的赣南山区,已成为一个新的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100人左右。但由于山区耕地面积小,山地面积大,过高的人口密度必然以破坏森林为代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当地人民的发展。

这时汉族移民还有一个特点,即向少数民族土着族群聚居区迁徙和发展。湘鄂西山区大致相当于今湘西和鄂西这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土家族和苗族先民的聚居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均在这里设立土司,实行间接统治,并规定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因此,到清代改土归流以前,除极少数被掠入或逃入的汉人外,几乎没有汉人在这里定居。改土归流主要集中在雍正年间,改流后鄂西设立了施南府,湘西设立了永顺府等府州厅。

随着改土归流的完成,“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也被废除,从此,汉族人大规模迁入该地区。

移民的来源,主要是本省和江西、贵州,四川也有部分灾民流入。如《来凤县志·人口》载:“改土归流后,废除‘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江西、湖南等地汉人大量向来凤迁徙。”建始县“由是荆州、湖南、江西等处流民竞集”;湘西龙山县,“客民多长(沙)、衡(州)、常(德)、辰(州)各府及江西、贵州各省者”。

曹树基先生对清代湘鄂西山区的汉族移民人口作了如下估测: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施南府人口约有92万,按客户占全区总人口的50%计,移民人口约有46万。如加上宜昌府接纳的移民,合计应有移民及其后裔50万人。

同期,永顺府人数为64万余,其中约33%为清代移民,则有移民人口21万。永绥、乾州、凤凰、晃州等四厅的汉人比例大约为30%。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四厅有人口共19万余,移民人口则有近6万。由此可见清代改土归流后有不少汉族移民迁入了湘鄂西山区。他们的迁入改变了山区人烟稀少的面貌,加速了山区的开发,使“昔日禽兽窝巢,今皆膏腴之所”。

至此,华中汉族的分布格局最终基本完成。江西全省除局部的极少片地区为汉族与土着畲族杂居之外,其余为纯汉族居住区(不计元明以后迁入的回、满等族);湖北全省仅鄂西州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土着族群杂居区,余为纯汉族分布区;湖南省,湘西、湘西南、湘南部分地区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土着族群杂居区,余为纯汉族区。这种格局延及现代而未变。

同类推荐
  • 曹子

    曹子

    在黑暗的世界里,没有谁对不起谁.........
  • 美人膝下

    美人膝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作为一名穿越者,赵星拱很成功,文武双全不说,还勾搭上了皇帝的私生女,但就在他以为自己可以走向人生巅峰的时候,忽然听说皇帝要挂了,这是什么鬼?!
  • 长安梦断

    长安梦断

    她是“色既倾国,思乃入神”的才女;她是“花间词鼻祖”温庭筠的知己门徒;她是雏妓、弃妇、道姑。一个冷风萧瑟的秋天,她沦为死囚。后世关于她的评价冰火两重,有人说她是才媛中之诗圣,有人斥其为秽乱道观的淫妇;有人赞其为仙貌长芳又胜花的绝色佳人,有人骂她是冷若冰霜的杀人凶手,一切都源起于那个暮春的长安。梦起于斯断于斯,似真似幻,晚唐的残阳如血,虽然残酷却美到极致......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骸甲春秋

    骸甲春秋

    骸甲,用敌人的骨骸锻造,用自身的骨气支撑,赋予经典的历史故事全新的科技,武装,战争,世界,那个似是而非的国度,是否还有曾经的壮烈和热血?!亡国公主,沙场名将,帝王将相,天道诸神……历史尘埃中的霸绝身影,谁能阻我,谁敢阻我!
热门推荐
  • 大门客

    大门客

    战国后期,诸侯征战不休,战祸遍及神州大地,为了在乱世中争得一席之地,贵族豪门间盛起养客之风,许多人或身怀绝技,或骗吃骗喝,却都各凭本事跻身豪门之下,这个在平民中崛起的群体被后世称之为“门客”自幼有名无姓的阿单,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原本混迹乡里、形同蝼蚁草芥的他,却终将被时代召唤,成为众多门客中最不平凡的一个……书友群:553955940
  • 甜蜜婚宠:Hello,老公大人

    甜蜜婚宠:Hello,老公大人

    一夜迷情,他甩下一纸婚约,“睡了我,就要负责!”婚后,她本以为他性情冷淡,没想到……“老公,我姨妈来了,可不可以不要…”第二天,她揉着发酸的手起床。“老公,我闺蜜找我,今天晚上…”第二天,她摸着酸疼的腰起床。终于,她受不了了。“老公,我们离婚吧!”“看来没有三天三夜是满足不了你的。”男人邪肆一笑,俯身上床。【男女双C,欢迎入坑。】
  • 孟三山

    孟三山

    碧波天上涌,流云水中来;满目盈盈皆青翠,何必忧忧满心怀。人到中年,本以为此生将浑浑老矣,却不料误入仙山。护树碑上留名,看到的却是一场平静背后的乱战。本以为活着就为了落叶归根,然而登到高处才明白,你若求安求稳,必有万千人阻你。既然如此,我必踏平前路,翻手为天。三山之中皆念我名,威名也好,凶名也罢。九州之上,我所过处,必是乐土......
  • 来若有生

    来若有生

    再一次醒来,已时十年后,十年间,一场又一场连贯的梦境,让她不得不怀疑梦中的那个男人是否真实存在过,她疯了一般的找寻,却无所获,真相究竟在何方?
  • 盗蛊者

    盗蛊者

    我的眼中不是古墓中的旷世奇宝,而是在棺材、墓地穿梭中的蛊虫!
  • 傲娇媳妇儿,求包养

    傲娇媳妇儿,求包养

    “媳妇儿,求包养。”“呦,堂堂凌大少,还要我包养,传出去也不怕丢脸?”“被媳妇包养,不丢脸。”“是吗?”“包养你可以,你会做家务吗?不会就滚!”“不会,我包养你好了!以后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养你,可好”
  • 女昏

    女昏

    以为的幸福不过是灾难的开始,婚姻的围城中,她们被束缚于高墙之下。悲惨,不过是一个名词,却深深地将她们套牢,难以摆脱。用尊严甚至是性命抗争出来的自由,换来的,是不被理解的二次伤害,逼迫着一个正常的女性,逐渐变为一个人人憎恶的疯子。婚,女昏,女人是发了昏,才会一脚踏入这样的鬼门关。
  • 古玩行家

    古玩行家

    古玩行水深!这行里有各式各样真假难辨的古玩,充斥着鱼龙混杂形形色色的古玩人。老前辈说:在这行里稍有不慎,你就可能跌入万丈深渊,当然,如果你能成为古玩行家,就会有另外一种可能……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没有透视眼,没有鉴宝异能,而我却有别人无法企及的东西,陪伴我经历着一个个不平凡的古玩故事。我叫林辰东,这是我的古玩故事。
  • 逆看西游

    逆看西游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一切都与我们所知道的相反的话会怎样……那个时候,结局一定会不一样的吧!
  • 修仙之门

    修仙之门

    看方云如何以糟糕的五灵根一步一步从修仙菜鸟成功飞入传说中的灵界,慢慢一路走来,成为千古流芳的修仙者。本书不会太监,已经写了三十多万字,将会慢慢上传;是本种田的慢热小说,希望大家收藏、推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