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8900000004

第4章 货币中性思想的货币数量论考察(2)

针对这种货币总量的国际失衡状况,李嘉图进一步指出,实现各国之间货币价值的平衡,即让货币价值总是能够恢复到由其内含劳动量所决定的金的内在价值,就要通过国际自由贸易、黄金的国际流动来实现。他说,如果某一个国家由于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即当货币数量超过该国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与其它国家相比,该国货币的相对价值就会降低,商品价格上涨,于是,金就会输出,而商品就会输入;相反地,货币过少时,相对价值就上升,商品价格下降,于是,金会输入而商品就会输出。因此,李嘉图主张自由的对外贸易,这样就会自动调节各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使各国的货币价值都能与金的内在价值相一致。李嘉图的分析最后似乎也在表明,一国流通所需的货币量最后仍然是由货币的价值所决定的,但是,李嘉图关于金在国际间流动学说的论证过程直接体现的是货币数量论思想。

尽管李嘉图总是坚持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说明货币价值和揭示货币流通规律,但是,货币数量论却有悖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学说。由于片面地把货币归结为流通手段,因而往往看到的只是金作为货币的相对价值,即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例,而忽视货币的本质以及价值尺度这一重要职能;在货币流通量上忽视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调节功能,把金属货币流通同作为价值符号或强制通用的国家纸币的流通混为一谈,正如马克思对李嘉图(以及当时与李嘉图持相同思想主张者)所指出的:“他们借口这种强制流通的现象要用金属流通的规律来说明,实际上反而是从前一种现象中抽出后一种现象的规律。”

3.货币数量论的价值论根源

由于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忽视价值质的具体剖析,交换价值与价值事实上的混同,因此,在货币理论上,他必然地同样忽视货币本质、货币职能及其功能意义的全面分析,研究过程中常常注重数量关系的表现形式,没有真正探讨“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与“货币(或者说货币形式)产生的必然性”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正如他在讨论交换价值时只注意两个商品的数量比例一样,他在探讨价格时同样只是注意商品与货币的数量比例,从而陷入货币数量论。因此,马克思写道:“李嘉图对货币的错误理解的根本原因在于,李嘉图总是只看到交换价值的量的规定,就是说,交换价值等于一定量的劳动时间,相反,他忘记了交换价值的质的规定,就是说,个人劳动只有通过自身的异化才表现为抽象一般的、社会的劳动。”

另一方面,由于把货币实际上只是作为一种流通手段,因此,李嘉图关于纸币流通规律的论述,事实上抹杀了金属货币与纸币之间的应有界限,进而在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关系的论述上,李嘉图就体现出与其货币一般理论中的正确观点(即关于货币价值和商品价格的正确观点)互相矛盾的立场观点(即货币数量论),亦即认为一国所有的货币都处于流通中,从而商品价格自然就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多少来决定。

(三)古典货币数量论简评

通过李嘉图对休谟货币数量论的补充与发展,在理论基础上,古典货币数量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和以交换价值为中心的。不过,与当时简单商品经济的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在古典货币数量论那里,货币与实际经济活动(产出)之间是无关的;货币论与价值论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局部的、松散的和非系统的。他们关于货币数量关系的分析,实际上只是一种外生性的货币供给角度的货币数量关系分析,只是关于交易媒介(货币)量与交换价值之间在总量相关关系上的一种简单的数量抽象,没有触及交易、交易媒介的需求特性的实证分析,从而也未能触及货币在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职能基础上相应派生的资产功能及其需求。

因此,古典货币数量论就是古典学派货币中性思想理论的集中体现。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商品价格水平的波动只是一种单纯而简单的货币数量现象,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货币与价值、交换价值、价格之间,以及货币现象、价格水平与实际经济活动之间必然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新古典货币数量论

新古典货币数量论以美国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的“交易方程式”和英国庇古(A.c.Pigou,1877—1959)的“剑桥方程式”为代表。

一、交易方程式

欧文·费雪在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体现和阐述货币数量论思想的基本的交易方程式模型,即:

MV=PT

(1.3.1)

(1.3.1)式中:

M:代表货币流通量或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硬币、银行钞票和支票以及流通中暂时储存的现存的现金;

v:代表每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P:表示物价的一般水平或交易的平均价格;

T:代表商品交易总量。

方程式左边的Mv表示一定时期交易货币总量,右边的PT表示一定时期商品交易的总价值。

费雪认为,v、T两个变量是由风俗习惯、一定的技术与制度等实际因素所决定的,与货币供给无关,于是在充分就业的基本假定下,货币量(M)便直接地、充分地、正向相关地决定一般物价水平或均衡物价水平(P)。这就是货币数量论的简洁表达。费雪在这里所强调的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即流通手段的作用,故谓之交易方程式。作为数理学派的主要宣传者,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在方法论上,开创了货币数量论在表达方式上的数学模型之先河。

费雪的货币数量论是从实际余额效应的理论假定中产生解释力的,货币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联机制就是实际余额效应。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假定,个人持有的货币余额与其购买商品的货币支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人为的、而又是合意的比例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正是这种合意的余额比例关系的维持惯性,必然导致货币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呈现出交易方程式所表示的这种货币数量论关系。

关于实际货币余额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费雪在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这两个变量因素中详细加以阐释的只是后者。费雪认为,借贷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实际利率水平,以及人们在一定时点上的通货膨胀预期共同决定着名义利率水平,当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时,实际利率就等于名义利率。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名义利率的这种具体关系,就是通常所称的“费雪效应”,这对后来的货币主义产生过极其重要的思想影响。

费雪的货币理论,未能论及货币供给及利率与投资、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货币是中性的,交易方程式的出发点,还只是在于以全新的表达方式表达货币数量论的质朴思想。就交易方程自身而言,它反映的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均衡条件,变量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表达,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恒等式;就价格理论而言,方程式并不是建立在系统考察与全面分析价格的诸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费雪的货币理论,虽然并不是自觉地以研究货币需求为着眼点的,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费雪货币理论中的实际余额效应,事实上已经绽放着货币需求分析的思想光芒,实际余额效应与“费雪效应”思想已经开始触及货币的作用机制问题,这些都是关于货币思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对于货币政策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

二、剑桥方程式

马歇尔在1923年出版的《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系统地提出现金余额说。马歇尔考察的货币数量,不是费雪所考察的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而是人们手中愿意余留的备用现金总额,即货币需求量。在《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出版之前,马歇尔的嫡传弟子庇古已经非常熟悉现金余额说,1917年庇古在美国《经济学季刊》第32期上发表《货币的价值》(The Value of Monev)一文,将现金余额说以数学公式加以表达,即所谓的剑桥方程式或现金余额公式:

M=kPy (1.3.2)

(1.3.2)式中:

v:代表实际的国民收入;

Py:表示名义收入(它通常体现在多种资产形式上,货币只是其中之一);

M:代表货币需求量(现金余额或名义货币余额);

P:代表价格水平;

k:代表总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比率。

由于k的大小取决于持币机会成本、收益预期、社会商业习惯、一定的技术与制度等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一定时期内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水平时的y也是一个已知常数。因此,名义货币需求就是名义收入的一个(相对)固定比率(k),而价格水平P与货币需求量M之间就是正比例关系。

三、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比较

这里,进一步比较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如果以实际国民收入(经济中的总产出)y代替交易总量T,则交易方程式又可表示为:

MV=Py (1.3.3)

由于均衡状态下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就有:

M/k=MV=Py (1.3.4)

可见,交易方程式中的v与剑桥方程式中的k互为倒数。因此,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建立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之上,都在于说明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

不过,二者之间也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交易方程式是从货币直接的、单调的、即时的交易媒介功能出发,宏观地、动态地考察流通中的货币流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剑桥方程式相对而言则是从持币动机、资产选择角度的货币需求出发,微观地、比较静态地考察存量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以及存量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或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该分析思路中的货币数量分析,货币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即时的交易工具,而是已经隐含或涉及利率等诸多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因此,在货币理论上,剑桥方程式已经开辟了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广阔视角;现金余额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货币贮藏手段为基础,可以称得上是在个人资产选择角度上关于货币需求的开创性分析。这些货币思想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对凯恩斯及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思想影响。

四、新古典货币数量论简评

新古典货币数量论已经脱离古典货币数量论的经典价值论思想。新古典货币数量论是以边际效用论作为理论基础和以价格为中心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价格的决定理论)的分析有机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货币数量论的兴盛时期,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制度的发展与货币职能的资本化,货币供求与实际经济活动问的相关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新古典货币数量论在货币思想内涵上,已经开始涉及货币需求的内生性分析以及货币的传导机制问题。

第四节现代货币数量论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以及随后兴起的凯恩斯主义,使得新古典货币数量论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趋于沉寂(尽管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货币数量论仍然还有人信奉),代之而起的是以收入支出说为核心的凯恩斯货币理论。然而,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一文,以该文为标志,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在弗里德曼等人学说思想的推动下,货币数量论再度复活,由于弗里德曼是现代货币主义的领袖人物,因此,称之为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在批判、借鉴新古典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货币数量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奠定了货币主义的方法论与理论基础。现代货币数量论已经直接体现为货币需求理论,把货币看作一种资产,运用消费者需求与选择理论来分析货币需求问题。

同类推荐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本书是一项有关西方经济学前史的研究成果,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古希伯来、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这些文化基因中去寻找“劳动”、“价值”、“看不见的手”、“交换”这些观念的历史根据,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哲学变革中去寻找经济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方法。从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典籍到近代早期的重农学派,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亚当·斯密以前西方文化和经济观念交织生成的思想风貌。
  • 会计学

    会计学

    本教材共10章,主要讲述了会计学基本理论、账户与借贷记账法、会计循环以及会计核算形式,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法。
  •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学会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下,因为没有数据的精确度量就无法进步。利用数据,我们可以看清、看准、看透所面对的个人问题,工作问题和所从事的商业问题。理解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是现代人标配的能力。
  •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直接补贴政策,对生产性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化肥等农资综合补贴)和生活性补贴(如合作医疗补贴、义务教育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热门推荐
  • 职场完美高手

    职场完美高手

    追寻自己的青春,詹旭毅然放弃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地下势力。加入了初恋女友的公司。什么?这个部门是卖丝袜的?那不是有很多长腿美女吗?等等,这里工作这么忙,岂不是要每天都跟美女一起通宵加班?詹旭:我是个手无抓鸡之力的人,晚上她们要对我做什么,我完全反抗不了啊?
  • 冥冥天已注定

    冥冥天已注定

    爹妈给租了个房子,没想到居然是死人的,而这个死人居然要将租户赶出去!是可忍,她不能忍好歹也是交了房租的!!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重生之仙音

    重生之仙音

    前世只是个小小的庶女,因不愿进宫,让她代替。她虽说不上是倾国倾城,但也有几分姿色。进宫后只被皇帝封了个小小的答应,不久就被陷害。去世之前,她想起了多病的母亲,狡猾的姨娘,冷漠的父亲,还有,所谓的狠毒的姐姐。呵,都是因为这样啊。。老天垂怜,让她重生。她嘴角浮出一丝冷笑,好,看我如何给你点好果子吃吃!
  • 双面催眠师

    双面催眠师

    小白领钱宁慧无意中参加了一个心理实验,随即产生了种种死亡倾向。冷面催眠师长庚突然出现,在探访钱宁慧潜意识的过程中,得知了她小时候的惨痛遭遇。为了解开钱宁慧的心结,长庚和她前往贵州天龙堡,发现了钱宁慧身世的秘密。原来,钱宁慧的母系血统竟然来自遥远的玛雅王国,而那个心理实验,还有长庚和他背后的势力,都与玛雅圣瓶有关。长庚想要从钱宁慧身上找到揭开玛雅圣瓶秘密的线索,另外几股势力也聚焦在钱宁慧和长庚身上。在与钱宁慧感情日益加深之际,长庚被掩藏的记忆也渐渐复苏。钱宁慧的母亲被绑架,钱宁慧和其他玛雅后裔一起前往玛雅圣城,在惊心动魄的密林追踪中,他们又发现了埋藏千年的惊天秘密……
  • 金刚镯

    金刚镯

    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意外的来临,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无数的丧尸开始席卷城市,幸运的他意外得到了一件拥有强大力量的武器金刚镯,从此踏上了拯救地球的道路。但是,这条路真的只有如此吗?不,还有更大的机遇!而且之后一系列的遭遇,已经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也会有更大的磨难在等着我们的主角,方临飞!
  • 穿越王朝之追追追

    穿越王朝之追追追

    “你跟着我干嘛?”某男皱了皱眉“跟着你咋的?不行啊,长得帅不让人跟?”某作死的一脸不服气道,“那得收费。”“姐有的是钱。”“我不要钱”“那你要什么?”某妖孽男笑了笑“你说呢?”说完某女就莫名其妙的躺在了床上……
  • 皇上,公公有喜了

    皇上,公公有喜了

    前世,人善被欺就算了,反正她换地满血复活了,可为毛?这世,她还被欺?穿成公主,才享几天福,国就被灭了,父兄都惨死了,艾玛,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helloKitty?女扮太监溜到那高高在上的帝王身边,等一个契合的时机然后一刀结果了他,农奴翻身唱“国歌”,可为毛?这刀都还没下去,人就被吃干抹净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错嫁豪门新媳妇

    错嫁豪门新媳妇

    本以为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幸福生活,但却被现实牵绊,愤怒嫁给一个恶魔,长达一年的相处,每天对话不到百句。他的回归,给了她一丝希望却没想到自己已经不再爱他。一个恶魔丈夫,一个温柔骑士。还有一个穷小子,到底她会和谁在一起.......
  • 此生为宁

    此生为宁

    他从来没接过BG主役,好友问他为什么,他只说时候未到。后来他遇到了她,从此有了第一部BG主役。她之前粉的不是他,粉了那人三年,却落得个背叛的下场。心灰意冷的她听了一部他的广播剧,从此再也容不下别的声音……阎竹说,他不知道喜欢一个人要多久,可当他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他就心动他。在得知自己在三次元有好感的那个女孩子和她是同一个人时,他简直就要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狂喜。顾宁鸢说,从来不知道自己会对一个声音如此着迷,在听到他配的剧时,她就沦陷了,在他醉酒后变着法喊了她名字一晚上开始,她就想,自己此生非他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