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会造成环境污染吗
一般情况下,病毒只能在活的细胞中复制,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因此,人和动物是病毒复制、传播的主要来源。一些人兽共患性病毒不仅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人,其中大多数是通过污染的动物性食品感染给人的。如偶蹄动物的口蹄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
对大多数病毒来说,病人是重要的传播源,尤其在临床症状表现明显的时期,其病毒传播能力最强。此外,有些病毒携带者,多数处于传染病的潜伏期,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外排毒,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环境与水产品中的病毒是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有些病毒粒子可在土壤、水、空气中存活相当长时间,可造成水源、谷物、蔬菜等食品污染,如引起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在污泥和污水中存留10天以上,其中生长的蔬菜就可能带有该病毒。贝类浓缩海水中肠道病毒的能力非常强,当食用这些贝类时,如果加热不彻底,就会引起食源性病毒病。
来源于污染源的病毒可通过各种途径污染空气、水源和食品。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如下几条:①携带病毒的人和动物通过粪便、尸体直接污染食品原料和水源,如细小病毒、呼吸肠道病毒等。②带有病毒的食品从业人员通过手、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在食品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对食品造成污染,如乙型肝炎病毒。
③携带病毒的动物与健康动物相互接触后,使健康动物染毒,导致动物性食品的病毒污染,如牛、羊肉中污染的口蹄疫病毒,禽肉和禽蛋中污染的禽流感病毒。④蚊、蝇、鼠类、跳蚤等可作为某些病毒的传播媒介,导致疫病流行,如乙肝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⑤污染环境的病毒被人和动物吸收,并在体内繁殖后,又可通过生活用品、粪便、唾液等分泌物以及动物尸体对环境造成再污染,导致恶性循环。
病毒污染环境有何特点
1.污染和流行程度不同
(1)散在发生由于安全性防范措施不同,地域性、自然条件等的不同,使病毒污染食品、水源等常常呈零星发生,各个污染在发生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的联系。
(2)流行性污染在某一时期某个地区某种病毒污染环境的数量显着地超过了平时的污染量。当病毒对环境的污染呈散发性时,若安全意识不够,防范措施不当,当地当时的自然条件又适合病毒繁殖时,可导致污染流行。
(3)污染大流行大流行往往是流行性污染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波及范围很广。
(4)暴发污染其特点是具有突然性,在短时间内可发生大批的病毒污染。
2.污染和流行有一定的时间性
(1)具有季节性病毒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是由于该季节自然条件适合于该病毒的增殖和传播。一般呼吸道病毒的污染和流行常常发生在冬春季节,肠道病毒、肝炎病毒等常在夏秋季发生流行。
(2)带有周期性某些病毒对环境的污染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一次流行,往往造成某一传染病发生周期性流行。当某些条件改变后,周期性可能消失。
3.污染和流行常表现为地区性
(1)本地化有些病毒对环境的污染和流行常局限于一定地区范围内。这与病毒在外界发育所需的自然条件、传播媒介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2)外来性有些病毒虽然以前在本地区没有,但由于交通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开展,可从别的地区传入,当条件适合时,可发生环境污染和流行。如口蹄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因此,应加强对动植物进出口检疫的管理,防止外来病毒传入我国。
病毒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病毒是微生物中的一个类群,体积很小,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近几十年来,病毒学研究突飞猛进,有关环境污染病毒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从污染的食品、水源、空气、土壤中已经发现了多种病毒,如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流感病毒等。
病毒只能在寄主的活细胞中复制,但食品、水源、空气等都可以作为病毒的运载工具,许多病毒病的发生都是食源性的。人类因环境污染而感染胃肠道病毒的种类有:细小核糖核酸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细小病毒、乳多孔病毒和腺病毒等。当人和动物摄入带有病毒的食品或饮水后,即可引起病毒性传染病。患者常常表现头痛、发热、乏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病毒侵害部位常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并导致机体功能的改变。严重的不可逆病变往往预后不良,甚至造成死亡。如乙型肝炎病毒可导致机体患乙型肝炎,常常呈慢性经过,患者可表现出乏力、消化功能降低、厌食、消瘦、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若不能控制病情,由于病毒在肝细胞大量复制,导致肝组织变性,可转变为肝硬化。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后,可导致死亡。
有些病毒可在自然环境如土壤、水、空气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在污泥和污水中存留10天以上,可通过污染的蔬菜导致小儿患小儿麻痹症。无论何种病毒污染环境,一旦被适宜的寄主摄入,即可大量繁殖,继而引起相应的病毒病,对机体产生各种各样的危害。
贝类生物在肠道病毒污染的水中生活时,可将病毒粒子吸收人体内,浓缩肠道病毒。若食用未彻底清除病毒的贝类,极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实际上,食用毛蚶、牡蛎、蛭子、蛤蜊等水生动物时,一般的处理方法往往不能彻底杀灭病毒。含有病毒的毛蚶虽经煮沸后食用,但仍不能确保这类食品是安全的。
脊髓灰质炎病毒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脊髓灰质炎病毒近似球形,直径24~30纳米,为无膜的核糖核酸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引起脊髓灰质炎,该疾病传播广泛,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病毒感染常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多见于儿童,又名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病毒分Ⅰ型、Ⅱ型、Ⅲ型,无交叉免疫,预防接种时,三型疫苗均需应用。
脊髓灰质炎病毒耐寒,-70℃低温可保存活力达8年之久,在水中、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周,但对干燥很敏感,故不宜用冷冻干燥法保存。不耐热,60℃30分钟可使之灭活,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死。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但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含氯石灰等敏感,可将其迅速灭活。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的古代医书上就有此病的记载。20世纪初期,在世界各地大多数呈零星发病状态,很少见大范围的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常有此病流行。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疫苗以后,脊髓灰质炎才逐渐得到控制。在人类成功灭绝天花之后,世界卫生组织把脊髓灰质炎列为第二个消灭的传染病。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世界范围的消灭脊髓灰质炎运动,目标是在2005年让全球人类都不再遭受脊髓灰质炎的侵害。
脊髓灰质炎在任意年龄都可以发病,但主要的得病群体是3岁以下的儿童,所占比例超过50%。脊髓灰质炎通常总是导致终生瘫痪,严重时病人可因窒息致死。
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宿主,通过患者的粪便或口腔分泌物传染。病毒感染首先从口进入,在咽、肠等部位繁殖。随后进入血液,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沿着神经纤维扩散。病毒破坏了刺激肌肉使之保持活力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不能再生,从而使其控制的肌肉失去正常功能。而腿部肌肉比手臂肌肉更容易受到影响。有时,病毒对神经系统的破坏影响到了躯干和胸部腹部肌肉的正常功能,会导致四肢瘫痪。在严重的情况下,病毒攻击脑干神经细胞,使病人呼吸困难,无法正常说话和吞咽。如果没有外在设备帮助病人正常呼吸,将有生命危险。
脊髓灰质炎典型的临床经过依次为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和残留麻痹六个阶段。潜伏期一般为5~14天;前驱期有1~3天的低热及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瘫痪前期病毒已侵犯神经系统,由于病损广泛而轻微,患者表现不安、嗜睡、多汗、脑膜刺激征、肌肉疼痛、皮肤感觉过敏,维持时间较短;瘫痪期多发生在病程2~7天,发热及肌肉疼痛达到高峰时突发急性弛缓性麻痹,热退后瘫痪停止进展;恢复期1~2年,仍不恢复视为残留麻痹。
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措施有:①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在我国使用Ⅰ、Ⅱ、Ⅲ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出生2个月后开始服用,连服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8天,1岁以内服完,4岁时再服用1次(迄今为止,我国儿童服用的都是“糖丸”疫苗,而国际通用剂型是液体疫苗);②对于已发病的病人,从发病日起隔离不少于40天。同时,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及被污染用具要及时消毒。③加强环境中的病毒监测,避免生食被脊髓灰质炎病毒污染的饮水、海产品等。④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对城市污水进行科学处理,减少污水排放。
甲型肝炎病毒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甲型肝炎病毒为圆球状颗粒,呈二十面对称体。甲型肝炎病毒于1973年首先应用免疫电镜技术从急性甲型肝炎病人粪便中发现的。本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可引起急性肝炎,我国为高发区,但不发展成慢性肝炎或慢性带毒者。甲型肝炎的流行在我国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源主要是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的甲型肝炎病人,包括显性和隐性感染者。黑猩猩和狨猴等在自然条件下虽然也可感染甲型肝炎病毒,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由感染至发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5~50天,病人在潜伏期后期及急性期,甲型肝炎病毒大量复制,活性也最高。此时,患者血液和粪便均有很高的传染性,大量甲型肝炎病毒可随粪便排出。患者直接接触食品或以其粪便污染食品、水源,可造成更多的健康者感染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通常由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的手、水源、食物、海产品、食具等经口感染。以日常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呈散发性流行,但亦可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引起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甲型肝炎病毒也可经血或血制品及母婴传播,但由于甲型肝炎病毒在血中持续的时间远较乙型肝炎病毒短,所以通过输血或注射途径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甲型肝炎病毒经口侵入机体后,可在人的唾液腺中增殖,于急性期早期甲型肝炎病人唾液中可检测到甲型肝炎病毒。至于甲型肝炎病毒如何由消化道侵入肝细胞尚不清楚。动物实验未证实甲型肝炎病毒可在肠黏膜和肠道局部淋巴结中增殖。虽然从实验感染的动物脾、肾中检测到甲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及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但从甲型肝炎病人的肝外器官中未检测到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以秋冬季节发生为主,也可在春季发生流行,主要是摄入了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饮水后导致感染的。发病初期病情发展迅速,常有发热、上消化道和上呼吸道症状。黄疸型病人的皮肤、角膜发黄,肝大,肝区疼痛,尿黄等。无黄疸型病人常有疲倦、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不想吃油腻食物等。病变在黄疸消退后1~2个月恢复正常。患者经过彻底治疗后,预后良好。
预防甲型肝炎病毒的措施有:①对食品生产、加工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隔离。对病人的排泄物、血液、食具、物品、床单、衣物等须进行严格消毒。②进行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③加强环境监测,避免食用病毒污染的水源和水产品。④做好防疫工作,预防甲型肝炎。可在人群中,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中注射人胎盘丙种球蛋白,可起被动免疫作用,其保护率可达80%~90%,一次注射的预防效果一般为1个月左右。甲型肝炎H2株和L-A1株甲型肝炎病毒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对甲型肝炎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应大力推广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科,直径42纳米,呈球形,又被称为Dane颗粒,分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外壳厚7~8纳米,有表面抗原(HbsAg),核心直径27纳米,含有部分双链,部分单链的环状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核心抗原及e抗原,是病毒复制的核心。乙型肝炎病毒最初是通过其表面抗原而逐步认识的。在目前已确认的六型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最为严重。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源是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抗原携带者。黑猩猩、长臂猿和狒狒等非人灵长类动物虽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60~160天,平均90天。在潜伏期和急性期,患者及病毒携带者血清均有很高的传染性。乙型肝炎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2亿的表面抗原携带者。由于这些携带者不表现临床症状,表面抗原持续存在的时间长达数月至数年,所以作为传播源的危害性比患者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