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4700000009

第9章 投资谋略之步步为营,稳中取利(1)

“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这是李嘉诚毕生都在坚守的投资金律。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李嘉诚,说他“闯劲不足后劲足”,向来不喜欢抢“头唆汤”,但是等他看准之后一出手,就如大江泄洪,任何一个投资家都不能与之抗衡。其实,李嘉诚的发家史,就是一场步步为营的战争史,他每打下一片江山都细心打理,将其变成自己稳固的大后方,然后再探出头去,寻找新的发财机遇。也许有人会认为,闯劲不足说明李嘉诚年纪大了,没有进取心了。其实不然,从他踏入商场那一刻起,他就具备了这种稳健的投资风格,也正是这种稳健的投资风格才使他能够稳中取利。

1.欲速则不达,投资没有捷径

我的主张从来都是稳中求进。我们事先都会制定出预算,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投资。

——李嘉诚投资箴言

在几何学中有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就是两点之间直线最近。但是,这个定理只能保证其理论上的正确性,而一旦运用到现实中,就不是那么绝对或适用。比如这座山和那座山之间虽然直线距离最近,但是要想从这座山的顶峰到达那座山的顶峰,却不得不先下山再上山,如果有人一定要直线到达,那就难免有摔下山崖的危险。

投资也是这样,有时候看似捷径的赚钱办法,实际上却过于冒险,甚至根本行不通。有人说“聪明人走捷径”,这话有些道理,但是应该加上一个注释:大聪明的人视捷径为危途,只有那些爱耍小聪明的人,才喜欢走捷径。

李嘉诚进入地产界时,已经有预售楼花,而李嘉诚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将楼宇作为出租物业,他所坚持的就是不走捷径走大路的投资原则。

卖楼花是霍英东于1954年首创,他一反地产商整幢售房或据以出租的做法,在楼宇尚未兴建之前,就将其分层分单元预售,得到预付款,即可动工兴建。卖家用买家的钱建楼,地产商还可将地皮和未成的物业拿到银行按揭(抵押贷款),真可谓一石二鸟。

继霍英东之后,许多地产商纷纷效尤,大售楼花。银行的按揭制进一步完善,蔚然成风。用户只要付得起楼价的10%或20%的首期,就可把所买的楼宇向银行按揭。银行接受该楼宇做抵押,将楼价余下的未付部分付给地产商,然后收取买楼宇者在未来若干年内,按月向该银行偿还贷款的本息。

李嘉诚认真研究了楼花和按揭。他发现,卖楼花的确能够加速楼宇销售,加快资金回收,弥补地产商资金不足。但是,这样一来,地产商的利益就会与银行休戚相关,而地产业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银行。所谓唇亡齿寒,一损俱损,过多地依赖银行未必就是好事。

李嘉诚最欣赏香港最大的地产商——英资置地公司的保守做法,重点放在收租物业上。置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一直雄踞中区“地王”宝座,拥有大量大厦物业。只要物业在,就是永久受益的聚宝盆。所以,资金再紧,李嘉诚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楼花加速建房进度;他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

李嘉诚兴建收租物业,资金回笼缓慢,但他看好地价楼价及租金飚升的总趋势。收租物业,虽不像发展物业(建楼卖楼)那样牟取暴利,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物业增值,时间愈往后移,愈能显现出来。

李嘉诚预测无误。据港府公布的统计数据,1959年港府拍卖市区土地平均价:工业用地每平方米104.85元;商厦、写字楼、娱乐场等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1668.44元;住宅用地每平方米164.75元。而到1980年,这三类拍卖地价分别狂升为每平方米29549.03元、124379.06元、13728.30元。升幅分别为280.8倍、73.5倍、82.2倍。地升楼贵,李嘉诚“坐享其利”。他拥有大批物业,储备了大量土地。

1961年6月,潮籍银行家廖宝珊的廖创兴银行发生挤兑风潮。廖宝珊是“西环地产之王”,他在西环大量购买地盘、兴建楼宇,并在中德辅道西兴建廖创兴银行大厦。廖宝珊发展地产的资金,几乎全部来自存户存款,几乎将其掏空殆尽,从而引发了存户挤兑。

这次挤兑风潮,令廖宝珊脑溢血猝亡。廖氏是潮商中的成功人士,深得商界新秀李嘉诚的尊敬。从廖宝珊身上,李嘉诚更深一步地意识到地产与银行业的风险。然而不幸的是,这次事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1962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筑条例,并公布1966年实施。地皮拥有者,为了避免新条例实施后吃亏,都赶在1966年之前建房。这股建房热潮是在银行的积极资助下掀起的,银行不仅提供按揭,自己也直接投资房地产。

炒风空前炽热,职业炒家应运而生。他们看准地价楼价日涨夜升的畸形旺市,以小搏大,只要付得起首期地价楼价,就可大炒特炒,趁高脱手。大客炒地,小客炒楼(花)。大客大都是地产商,甚至还有银行家;小客多是炒金炒股的黄牛党。

然而,在这股风起云涌的炒风中,李嘉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心里清楚,买空卖空是做生意的大忌,投机地产犹如投机股市,“一夜暴富”的后面,往往就是“一朝破产”。

李嘉诚坚定地以长期投资者的形象出现在地产界,他一如既往地在港岛新界的新老工业区,寻购地皮,营建厂房。他尽可能少依赖银行贷款,有的工业大厦,完全是靠自筹自有资金建造。他公司下属的塑胶部经营状况良好,盈利可观,同时地产部已由初始的纯投资转为投资效益期,随着新厂的不断竣工出租,租金又源源不断涌来,所以没有银行贷款,他也有足够的资金发展自己的物业,只不过没有那些卖楼花的投机商快罢了。

1965年1月,一家小银行——明德银号又发生挤兑,宣告破产。究其原因,是“参与房地产投机,使其没有流动资金,丧失偿债能力”。明德银号的破产,加剧了存户的恐慌心理,挤兑风潮由此爆发,迅速蔓延到一系列银行,广东信托商业银行轰然倒闭,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陷于危机之中,不得不出卖股权给汇丰银行才免遭破产。

港府采取紧急措施,才遏制住挤兑风潮,但银行危机却持续了一年有余,不少银行虽未倒闭,却只能“苟延残喘”。在银行危机的剧烈振荡下,兴旺炽盛的房地产业也一落千丈,一派肃杀。地价楼价暴跌,脱身迟缓的炒家,全部断臂折翼,血本无归,靠银行输血支撑的地产商、建筑商纷纷破产。

在这次危机中,长江的损失,与同业相比微乎其微。它只是部分厂房碰到租期届满,续租时降低租金,而并未动摇其整个根基。相反,那些激进冒险的地产商,或破产或观望,而“保守”的李嘉诚却仍在地产低潮中稳步拓展。

1986年1月的长江实业公司市值77.69亿港元,还远远低于置地公司的147.27亿港元。到1990年6月底,长实市值升到281.28亿港元,居香港上市地产公司榜首;第二位是郭得胜家族的新鸿基地产,市值为242.07亿港元;而一直在本港地产业坐大的置地公司以216.31亿港元屈居第三位;另外,长江全系早在1986年中,已超过怡和全系的市值。

李嘉诚虽然以稳健的做法取得了成功,但并不是说,其他的经营方法就一无可取。李嘉诚不卖楼花,并不说明卖楼花就一定会失败。其实,卖楼花的做法,在今天的房地产界依然被广为推行。正所谓商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

问题在于,捷径总是充满了危机,一旦失手,就远不如走正常的途径了。因此,虽说聪明人喜欢走捷径,但是走捷径的极少是大聪明人。古人说:“欲速则不达”。主张“以迂为直”,甚至强调“明白四达,守之以愚”,是很值得借鉴的,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场上征战,尤其需要把捷径视为危途的智慧。

2.步步为营步步赢

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知,求创新,加强能力,在稳健基础下力求发展,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你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李嘉诚投资箴言

商海中的股市浪潮大起大落,让人捉摸不定。只有精心策划每一步投资战略,才能达到“步步为营步步赢”的境界。

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香港各界对股票产生“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强烈投资狂热,掀起了一阵比一阵高涨的“上市狂潮”。在这股狂潮中,恒生指数竟升至1170点的高峰。

然而好景不长,在随之而来的时间里,变幻无穷的世界经济袒露了它神秘莫测的一面,在1973年中期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下,香港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出口市场萎缩,股票市场大泻,整个香港的经济,特别是其中占有显著地位的房地产、金融业更是一片阴风惨惨、人心惶惶的景况。

在这个大背景下,目光深远的李嘉诚,在塑胶花、房地产的经营方面相继显示了他的独创才能后,又在股票经营方面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由于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1972年10月,趁香港股市处于牛市挂牌上市的长江实业,充分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然后投放于大量物业的低价收购上。这样,就在人们用低价卖出物业并用所得的钱去购买股票时,李嘉诚统率他的长江实业一边发行股票,一边将发行股票所吸纳的资金成批地收购那些低价出卖的物业。

1975年3月27日,长实通过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讨论,决定授权董事局发行新股2000万股,以每股3.40港元的价格全部发行配予李嘉诚。该项新股的权益与现行发行的股份相同,但不能享有1975年和1976年所派发的任何股息。李嘉诚则从本人手上持有的长江实业股份中,取出2000万股交与获多利有限公司,以私人配售方式,按每股3.40港元的价格全部包销。配售取得的资金,将用于购买此次发行两年无股息的全部新股,目的在于吸收6800万港元现金,这为集团准备了充足的资金,在即将复苏的香港经济中大显身手,同时,可使长江实业股票,得以更广泛地分配与各大公司机构及社会人士持有。

1973年年末至1975年李嘉诚曾两次发行新股集资1.8亿港元,趁世界经济严重衰退,香港市场大幅度波动,地产处于低潮之际,李嘉诚成功地大批购入楼宇地皮10多处,其主要包括:

(1)购入鱼涌太古一号地盘,面积约3.1万平方米,几个月后将所占一半股权出售,获利1450万港元,超过上年全部租金收入。

(2)与亨隆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位于九龙亚皆老街地盘,面积约5908万平方米。

(3)与新鸿基、永泰新世界联合组成“有得置业公司”,投得位于沙田小沥源的沙田市地段第一号土地一块。该地段面积为4000亩,计划兴建住宅楼宇约53万平方米及商业楼宇约3.4万平方米(长江实业占25%的权益)。

(4)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透过直属联营机构成立“加拿大怡东财务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斥资8500万港元购入港岛北角半山著名风景区的赛西湖大地皮一块,占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地价不过1066港元。仅用约0.5万平方米地皮兴建10幢高级住宅大厦,每幢4层,全部大厦楼面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于1978年全部售出。由于大厦仅占全地盘面积的6%,余下约7.5万平方米即占地盘约94%均为空地,利用赛西湖风景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成为一个集娱乐、运动和休息于一身的场所。

1976年长实进一步发展,大量收购地皮及楼宇,其主要有:

(1)与新鸿基、亨隆及周大福合资购入高士打道、港岛湾仔海旁的英美烟草公司原址,该地盘占地约0.6万平方米,计划兴建5幢30层高住宅及商业大厦,其中包括伊丽莎白大厦及洛克大厦。

(2)与香港另一家地产公司合作购入薄扶林道RBL806-807号地段,该地段占地约逾1.9万平方米,计划兴建住宅大厦,约有楼面面积9.3万平方米。

(3)购入占地约0.1万平方米的英皇道499号和占地约427万平方米的马宝道78号,计划兴建一座24层高工业大厦。

(4)购入九龙尖沙咀汉口道2号现在商业大厦全座(美轮酒店现址),占地约0.1万平方米,楼高14层。

(5)购入香港坚尼地道凤凰台地盘其余50%权益,占地约0.5万平方米,为5座兴建中的高级住宅大厦,每座楼高19层,楼面总面积约3.3万平方米,住宅单位共360个。

(6)购入九龙琼林街地段NOKAI L15722号工业用地一块,占地约0.5万平方米,计划兴建13层高新型工业大厦,全部楼面总面积约达5万平方米。

(7)购入葵涌地段322-325号工业用地一块,占地约0.9万平方米,计划兴建12层高新型工业大厦,楼面总面积约达7.4万平方米(长实占50%权益)。

(8)购入九龙金巴利道25号现成商业大厦全部楼盘,占地约585万平方米,楼高7层,计划改建为一座17层高新型商业大厦,楼面总面积可达0.6万平方米(长实占50%权益)。

(9)购入新界屯门农地(属政府蓝图内地农地),占地共约12.5万平方米(长实约占5.1万平方米),等等。

同类推荐
  • 雪球专刊第021期:股民的自我修养2

    雪球专刊第021期:股民的自我修养2

    最近有这样一种想法,即股市投资成功带来的收益,与一个人的层次、境界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一定的层次和境界,即使从股市中得到了暴利,也很容易失去(2006年首次入市,在2007年大赚的投资人,估计只有不到5%的人到目前保住了牛市的成果)。更多的人是从未在股市中得到过较多的浮盈,而是在中国股市这个亿人坑中越陷越深。
  • “上瘾”才像话(财蜜eMook)

    “上瘾”才像话(财蜜eMook)

    这年头,谁没点儿小瘾啊?作为21世纪的现代女青年,抽烟成瘾那叫文艺酷范儿;好吃成瘾那叫光荣的美食家;再不济,总得时不时承认自己购物成狂,欢天喜地加入“剁手党”吧。 花钱这件事儿,好的说辞是,赚钱是为了花的,千金难买我乐意;文艺一点那叫,人生苦短,有点沉迷还不孤单;励志一点来说,还有人成瘾致富呢,伟大的瘾引领我们成功。 往坏了说,爽是一时的,害处可能是一辈子的。无感消费不说,你为了口福之瘾,时不时来点麻辣烫炸油条水煮鱼,身体吃坏了谁买单?再讨论深一点,现代社会里,你上瘾的这些东西,是怎么一点点侵入你的生活的,你闹明白了吗?
  • 我为什么要投资你

    我为什么要投资你

    《我为什么要投资你》是12位著名天使投资人的切身体会,他们在从事天使投资以前有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有所建树。我知道这些朋友的事迹,除了认识大部分以外,还有几位是我多年的合作者。我想他们应该是不缺钱花的人,但他们愿意走创业投资这种有一定风险的路,愿意把自己磕磕碰碰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写成书,能让更多有条件创业的人少走弯路迈向成功,动机是高尚的,行为是求实的。我真心地钦佩他们。
  • 我是平民:一个平民怎样投资房产致富

    我是平民:一个平民怎样投资房产致富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坐拥百万、投资前的热身准备、机不可失、投资房产的方法、我的独门法宝、关注自己的事业等。
  •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是一部完整展现洛克菲勒丰富人生经历和商战阅历的作品,将其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热门推荐
  • 虚空中的龙鳞

    虚空中的龙鳞

    潜龙世界,龙神陨落之时,曾下达一则遗诏。“我既陨落,毕生心血化为龙鳞,置于一处虚空。此乃神之印信,潜龙世界,各处生灵,不分种族,得之皆可证道。”因为这则遗诏,潜龙世界各大势力为之疯狂,此乃龙神印信,任何人得到即可视为龙神接班之人。战乱时代,即将来临。域南三千大山脚下,一个少年,一个女孩,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彻底的改变了命运。踏上了一场崭新的征程。
  • 草根吉庄

    草根吉庄

    本书记录了山西省朔州市吉庄村十五户普通人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命运浮沉、生存状况及精神追求,见证了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底层众生面临的冲击与抉择。
  • 明末乱世江山

    明末乱世江山

    崇祯十一年冬,满清分两路南犯,一路如入无人之境,整个华北就像不设防一样,被满清攻城七十余座,掠夺人口五十万,牲畜、财物不计其数。其中一路避开重兵,直至真定府,李爽本来是真定府获鹿县五品兵备道之子,机缘巧合下,思想被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教师李塽占据。华夏沉沦,神州腥膻,野蛮倒退,百年欺凌,熟知历史的李爽拼尽所有也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从此,拿笔的手学会拿刀,教人的书生要学会杀人!乱世求存,便要遵守乱世的法则。
  • 都市之返回家园

    都市之返回家园

    一场意外,进入一个特别的世界,这里可以可以修炼体术,魔法,阵图!有妖魔,树人,精灵,人类,鬼魂等等魔物存在,可是当主角发现一个秘密以后,本来安定的心!一定要回到原来的家园,一定要告诉他们。
  • 洪武

    洪武

    是打算打算打让他尔特热吧即可科技基金会和规范大多数的人提供风格
  • 旋转地经筒

    旋转地经筒

    一朵凋零地格桑花,一段凄美地情之路。当亲情,爱情,友情被命运所无情地捉弄时,达娃和梅朵,还有我们能做地只有双手合十”嗡玛尼呗麦弘”
  • 谁的青春不热血

    谁的青春不热血

    和班花是同桌!我们一起放学,一起玩耍,却遭到班霸的嫉妒,对我拳脚相加。为了我喜爱的女人,我一定要打败他。我加入组织,为兄弟两肋插刀,终于成为组织头目,没人敢再欺负我。我看着怀里的班花:“不要害怕,我会温柔点的。”
  • 连续杀人事件:未知领域

    连续杀人事件:未知领域

    隐藏的区域、奇异的人群、无人道的犯罪以及连续杀人事件,一个未曾注意却又贴近你我的生活,前所未有的故事就此展开。这是个在台面下斗争的故事。少年林品哲,一次迷路中进入了他不该进去的区域:暗藏在巷道的奇妙空间:看似普通的街道,没有人、没有...
  • 夜魔月语传I:魔王的情妇

    夜魔月语传I:魔王的情妇

    她白玲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类女子,由于代替妹妹而成为他的祭品。一次偶然之下,被他尊为魔界的上宾,从此开始了她在魔怪世界生活。他夜煜昊是统领黑暗世界的魔王,却对一个人类女子存有好感,但他知道,他不可能爱上她,只因他的爱只有一次……
  • 锦官志异

    锦官志异

    朱明蜀王之后,浪迹现代江湖。勇谋并集,一腔炽热守边疆。本文穿插现代入世江湖的谋略纷争,贯彻出世宗教的伟岸行愿,糅杂古往今来的正史野史。谋者,欲速则不达,给您倒上一杯蒙顶皇贡,木桌竹椅锦江畔,看一段怪力乱神的锦官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