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对与我们利益相关的人一味地迎合和迁就能使我们获益,所以在相处时总是心存顾忌,使自己患得患失。其实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对方相等的位置上,对方和我们都只不过是各取所需,整天惶惶不可终日有时反而会让我们和对方失去合作的机会。
无论对方是谁,交流是平等的
对谭雪薇而言,最尴尬的,莫过于那电梯里的1分27秒。她有幸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这家公司,还没有完全适应环境,就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遇见她的上司。平头,穿西服,不苟言笑的男子。此刻他站得离她很近,谭雪薇甚至能闻到他身上散发的剃须水的味道。相遇在如此狭窄的空间里,她能感到他身上的威严,带着巨大的压抑包围了她。
“早上好,老总。”谭雪薇嗫嚅着,窘迫地开了口,他带着陌生的眼神看谭雪薇,然后轻轻颔首,回答:“早上好。”电梯缓缓上升,他问谭雪薇:“你是哪个部门的?叫什么名字?”谭雪薇垂下眼睛,谦卑地回答:“市场部的谭雪薇。”他想了一下:“市场部?今天有什么计划吗?”没料到这突如其来的发难,慌乱中谭雪薇不假思索,一句“见客户”已经脱口而出。“什么客户?具体是做什么调查?”……天,为什么他打破沙锅问到底啊,也许是电梯里的寂静使得他有攀谈的欲望吧?谭雪薇忽然支支吾吾起来,脸上的妆容一点点被汗水化开了,想抬手擦一下又怕落下“搔首弄姿”的恶名……还好,电梯在此时戛然停止了。谭雪薇按住按钮:“您先请!”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走廊一端,谭雪薇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才发现自己一直屏着呼吸,看看时间,从进电梯到分手,时间仅仅过去1分27秒,可是在这1分27秒里,她想她已经暴露了所有的羞怯和腼腆。那不是她!越想越怕,她决定绕道走。再也不想遭遇那样的尴尬,言多必失。谭雪薇不再坐电梯,开始气喘吁吁地爬17楼,可是,人生就是充满巧合,刚爬到办公室门口,却正见上司站在走廊上。她只好硬着头皮问好,他奇怪地问:“你是新来的那个小姑娘吧?为什么爬楼梯?”谭雪薇只好干笑几声:“减肥。”然后踩着摇晃的高跟鞋逃之夭夭。不知道这句话是怎么流传到整个市场部的,弄得同事都知道谭雪薇在“爬楼梯减肥”。在他们诧异的眼光里,谭雪薇爬了整整一个月的楼梯。在这一个月里谭雪薇边爬楼梯边在脑内练习着与陌生的上司见面时的仪态与对话,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够机灵的女孩,很可能在下一次的相遇里又害羞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但是,她不能就因此而逃避坐电梯,逃避与上司相遇,如果她一直不努力,那么,很有可能,她只配爬一辈子楼梯。
一个月后的一个早晨,8点50分,她等候在电梯口。第一班电梯来了,她想了想,没有上,第二班,她依旧站着不动。终于,第三班电梯到来时,她看到她的上司了。平头,西服,威严,不苟言笑。
她深呼吸,绽放出一个灿烂如晨曦的笑,“早,老总。”他看了谭雪薇一眼,“早!”他们共同进了电梯。“您昨晚看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吗?很精彩的。”谭雪薇主动开口,她要把握对话的主动,果然,一抹微微的喜悦在他脸上绽放,“你也喜欢网球吗?”“是的,网球是一项时尚的运动……”电梯缓缓上升,他们的话题围绕着这个持续着,他说话的时候,谭雪薇礼貌地倾听,自然地掠一下头发。他问谭雪薇:“你哪里人?在这里还习惯吗?”谭雪薇按住按钮,和他一前一后走出电梯,“谢谢关心,我不是本地人,但正在学着适应。”他的身影消失在走廊一端,他给谭雪薇的赞许却留在她心里。看看表,还是1分27秒,从进电梯到出电梯,但这次,与上一次不同了。谭雪薇成功了。
此后,每次与上司在电梯里邂逅,谭雪薇都会自然地积极地与他谈话。天气,流行资讯,路上的车况……偶尔也插几句工作上的事,他们渐渐熟悉起来,上司记住了谭雪薇,一个外地来的小女孩,但是很会讲话。
他说,一个能在电梯空间里与人交流自如的人,相信有能力建立起良好的人际网。这是年底他给谭雪薇的总结。他不知道,为了那电梯里短短的1分27秒,谭雪薇曾爬了多少级台阶去思考,去克服,去历练。“记得刚来那阵子,你爬楼梯说要减肥,成功了吗?”某天又遇见上司,他忽然问谭雪薇。“成功了!现在,我不用再爬楼梯,因为我现在喜欢上坐电梯!”谭雪薇笑了。上司也笑了。
感悟
对于与职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流,我们往往有些放不开手脚。其实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只是工作性质不同而已,没有谁是高高在上的,是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上,并且以平和的心态和对方交流。
算计别人是在害人害己
有一个喇嘛和一个木匠。喇嘛为人贪婪而且凶狠,有一次他碰到木匠,便对木匠说:“人们应当相互帮助。你给我盖一幢房子吧,那样我就会为你向上天祈祷幸福。”木匠并不买他的帐,说:“我的斧头在手,我的劳动让我幸福,我深信幸福永远不会离开我。”说完就走开了。
喇嘛对木匠的回答大为生气。他已经习惯于人家白白为他干活,他心中恨起了木匠。他思忖起来,怎样弄死这个不听话的木匠。想呀,想呀,他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他禀告国王说:“昨天夜里,我到天堂去了,见到了太上皇的在天之灵,他命我给您带来书信一封。这就是。”国王接过信,只见信上写道:“我要在天堂建造一座庙宇,这里没有木匠,速将你的木匠派来。来天堂的路如何走,可由喇嘛告知。”于是,国王把木匠宣召进宫中,对他说:“我的父王要你到天堂为他建造一座庙宇,这是他的御旨。”木匠望了望信,问道:“我怎么能上天去呢?”喇嘛插嘴说:“这个非常简单。太上皇命令把你锁进你的草房,再把草房烧掉。你就可以驾着烟雾的骏马,直上天堂了。”木匠说:“就这么办。明天中午来送我上天堂吧。”
木匠回到家里,对老婆说:“阴险毒辣的喇嘛想要我死,你现在来帮我做件事。”于是,木匠和他的老婆用一夜的时间,挖了一条从草房直通到住房的地道。第二天中午,国王带着随从、喇嘛和士兵来到了木匠家。士兵们把木匠关进草房,喇嘛抱来一捆干草,把草房点着了。趁黑烟笼罩着草房,木匠顺着地道跑回了自己的家。他透过门缝观察草房燃烧的情景,只见国王与他的随从人员正伸长脖子往上瞧,想看见木匠是怎样上天的。那个坏喇嘛也抬起光头,装模作样地指点着说:“那不是他吗?这个木匠正被浓烟裹着,一直往天上飞去!”
木匠在家呆了一个月,不出家门一步。他每天用马奶洗三遍手和脸,使自己变得比天上的白云还要白,让人们认为他的确到天上去过了。一个月过去了。木匠身穿白绸衣服,朝见了国王。木匠对国王说:“太上皇放我返回下界,还命我给陛下捎来书信一封。”国王接过信,读了起来:“木匠为我造好了一座雄伟的庙宇,你要赏赐于他。此外,三天之内你必须给我派一名喇嘛来。寺中无喇嘛,不如空帐篷。让喇嘛从木匠来的那条路上来。”国王赐给木匠一匹驮满各种礼品的骆驼,接着,下令宣召喇嘛进宫。
喇嘛见木匠手、脸发白,身穿白衣,非常惊奇,暗自忖道:“他怎么活着?他和他的草房不是早就化为灰烬了吗?”国王给喇嘛看了木匠从天国带回来的信,命令他快准备上路。喇嘛心想:木匠是个凡夫俗子,他能上天,而且还能活着回来,我这样的人就更不用说了。第二天中午,国王带着随从和士兵和木匠来到了喇嘛家。士兵们把喇嘛锁进一间草房里,木匠抱来了一大捆干草,点着了火。结果可想而知,喇嘛在烟火中真的去了天国。
感悟
在生活中,只有我们以宽厚的心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给予我们同等的回报。不要太过贪婪,也不要以自己的小聪明去算计别人,这样做的结果是伤害了别人,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把自己看轻一点
哈佛大学在国际上一直享有盛名。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都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这所学校的一些老师有着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著名作家赵程有一位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的朋友,给他讲起这样一件事。
哈佛大学资深的首席社会分析评价专业教授布朗特在参加一位学生论文答辩的时候,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按他的资历,他的影响,完全可以宣布停止答辩,因为这个权力就在他的手上。可他没有,他坚持着一分一秒,还认真地作着笔记,豆大的汗滴顺着他原本光亮的额际和满是皱纹的脸颊慢慢滑落。他的助手注意到了这一细节,写了一张纸条递过去,劝布朗特结束答辩会。第一次,布朗特没有理会。随着布朗特脸上的神情越来越不对劲,他的助手再也坐不住了,又一次递了纸条过去。这次,布朗特迟疑了一下,在助手递过来的纸条上写了一行字:“我并不重要。”又将纸条递了回去。
布朗特一直坚持听完了那场答辩才在助理的陪同下,赶往医院治疗。而接受那一场答辩的,正是赵程的那位曾经就读于哈佛大学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