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2200000019

第19章 佛心是慈悲(2)

从前,在某县城的西门外住着一个姓赵的商人,人称赵老爷。赵老爷有钱,也很浪费。就拿吃饭来说,他家有个规矩,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玉液琼浆,只吃一顿,第二顿不准端上桌,得弄新鲜饭菜。赵家的佣人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吃不完的东西就往灶屋外的阴沟里一倒,谁还稀罕剩菜剩饭。

离赵家五里路远的一座山上有个小庙,庙中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师徒二人下山化缘路过赵家后院,见白生生的干饭倒在阴沟里觉得很可惜。老和尚叫小和尚从庙里拿来一个箩筐,请赵家佣人将剩饭倒在筐里,晚上再抬回寺院,用水淘洗干净煮一煮或蒸一蒸,也可充饥。

有一年夏天赵家娶媳妇,一连热闹了三天,两个和尚从赵家抬回去的剩饭就有五大箩筐。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这么多饭,我们胀破肚子也吃不完哪!”

老和尚回答:“不要担心,把它用凉水泡一泡,再晒干,做成阴米,吃的时候再煮一煮,这样吃三五个月也无妨。”

光阴似箭,不知道是哪一年,赵家败落得一贫如洗,连安身之地也没有了,只得讨饭过日子。一天,小和尚化缘回来,见路边倒着一个人,仔细一看是赵老爷。小和尚很念旧情,把他背回庙中。

赵老爷在庙中一住就是三天,每顿吃的是白米饭。到第四天,他觉得自己应该当面感谢两个和尚。他来到正殿,先给菩萨叩了几个头,然后向老和尚施礼,说道:“师父真是菩萨心肠,多谢二位救命之恩……”老和尚还礼:“施主不必讲礼,贫僧也曾受恩惠于施主。如果施主不嫌弃,在寺院住上三五载又有何妨?”赵老爷摇摇头:“多谢师父好心,只是每天都用精细饭食款待赵某,如此下去,不仅寺院养不了我,我自己也无地自容。”老和尚想了想说道:“请随我来。”

二人走进一间禅房,赵老爷睁大眼睛仔细一看:啊,白生生的阴米堆了半间屋。老和尚说:“施主,这些都是你的。前几天你用的饭就是用这阴米煮成的。”赵老爷瞪大双眼,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和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最后老和尚说:“饱吃不可抛撒啊!”便转身走出门去。

赵老爷面对这半间屋的米,后悔不已。

佛心领悟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勤俭节约,这样贫者才会变富,富者才会变得更富。粮食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浪费的。我们都应牢记:可以饱食,但不可抛撒。

佛心慧语

夫贫者思富,富者思贵,贵者思安逸,安逸者思不死。殊不知从思有生,从生有富贵贫贱劳逸,以至万有诸苦,不可胜穷也。故欲济苦海者,必以无思为舟楫,而彼岸始登焉。

——《紫柏尊者全集》

为自己也为别人

佛陀格言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你真的是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的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啊!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

僧人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佛心领悟

在黑暗中点一盏灯,不但能照亮别人,更能照亮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做人做事为别人着想,会使双方都受益,而最大的受益者,则是我们自己。

佛林百科

三法印

即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罪恶会伤害自己

佛陀格言

每个人的心,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雕刻成魔。

释迦牟尼开始传教时,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麻烦,有时甚至遭到挑衅和人身攻击。但他凭借智慧、毅力和人格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克服挫折,战胜困难,化解矛盾。

有一次,释迦牟尼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愤怒的婆罗门。

那个婆罗门非常仇视佛教,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发现受世人尊敬的佛教开创者释迦牟尼后,一条毒计顿时涌上心头。

他蹑手蹑脚地绕到释迦牟尼背后,趁释迦牟尼不注意,抓起一大把沙土,就向释迦牟尼的头上扔去。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沙土扔出去的一刹那,突然一阵风向婆罗门吹来,沙土反而向他自己飞来,洒得他一头一脸,十分狼狈。

他想发作,但又无法开口,气得满脸通红。

街上的人看到刚才发生的一切,都盯着他看,嘲笑他。面对这么多锐利的目光,那个婆罗门不得不低下了头,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缝隙钻下去。

这时,他耳边响起了释迦牟尼平静而洪亮的声音:“如果想污染清净的东西,或者想陷害心无邪念的人,罪恶反而会伤了自己。”

听了这番富有哲理的话,那个婆罗门顿时恍然大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佛心领悟

害人之心不可有。一个人如果总是费尽心机想着怎样去陷害别人,他生活得必然不快乐。越是想陷害别人,越是不能得逞,到后来只能是害人不成反害己。

佛心慧语

恨就是牢狱,被囚禁在里面的人是我自己,而非我所恨之人。

——海涛法师

有些真相不可说

佛陀格言

为善,虽一介寒士,人服其德;为恶,虽位极人臣,人议其过。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沙门。他穷得一无所有,终日以乞讨为生,但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不伤害生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有一次,这个沙门一连三天没吃到一点儿东西,饿得头昏眼花。他路过一个人家,便跌跌撞撞地走进去讨饭。这是一个富商之家,家里富丽堂皇,陈设极其考究。女主人见他饿得可怜,便令佣人摆上丰盛的饭菜款待他。这沙门大喜过望,独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这家的男主人,是个珠宝收集者,经常高价收购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家里珍藏的名贵珍宝,应有尽有,简直成了珠宝陈列馆。

这一天回家,他又兴高采烈地拿回一颗珍珠,这是颗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他兴冲冲地走进房内,只见有一个沙门在独自吃饭,便把珠子放在桌上,转身进内室去换衣服。就在他刚刚转身离开的时候,家里养的一只鹦鹉飞了过来,一口将那颗珍珠吞在肚里。

不一会儿,男主人换好衣服和妻子一起出来了。他忽然发觉那颗宝贵的珍珠不见了,便急忙向沙门问道:“那珠子哪儿去了?”沙门一听愣住了,随即回答道:“什么珠子?我没看见啊。”男主人又追问道:“那么,可曾有人来过吗?”

沙门回答道:“不曾有人来过。”于是男主人勃然大怒说道:“我刚才明明把珠子放在桌上,而这里除你之外,再无一人,珠子转眼之间就不见了,肯定是你偷的!你这个没良心的家伙,我们好心好意地施饭菜招待你,你却恩将仇报,偷人家的东西。今天你老老实实地把珠子交出来,我便饶你一命,否则就把你活活打死!”

沙门闻言并未惊慌,反而坚定地说道:“我没拿,绝非是我拿的!”

男主人听罢大怒,抄起一根木棒,劈头盖脸地向沙门打去。沙门被打倒在地,鲜血直流。

此时,那只吞了珠子的鹦鹉正飞过来饮血,恰好与男主人挥舞的木棒相撞,当即被击身亡。这时,沙门说话了:“住手!我告诉你吧,是这只鹦鹉吞了你的珍珠。”

男主人一听,忙吩咐仆人把鹦鹉的肚子剖开,果然取出了那颗珍珠。男主人手持珍珠,奇怪地问道:“你明知是鹦鹉吞了,可你为什么不早说呢?也免得受如此皮肉之苦。”

沙门回答道:“我持佛戒,不得杀生。本想告诉你真相,又担心鹦鹉遭剖腹之祸。现在鹦鹉已经死了,说出来也无所谓了。如果鹦鹉未死,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讲的。”

男主人听罢,内心十分惭愧,连连向沙门赔礼道歉。而沙门却平静的像不曾发生过此事一样,脸上毫无怒色。

佛心领悟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念,每个人也应该诚实地说出一些事情的真相,但有些真相说出来后,往往会导致善念的毁灭。所以,为了维护心中的善念,有些真相不可说。

佛林百科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

三世诸佛: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称为未来佛。三世诸佛,统指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

也要顾念自己

佛陀格言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一次,佛光禅师见到克契禅僧,问道:“你自从来这里学禅,好像岁月匆匆,已有十二个春秋了,但你怎么从来不向我问道呢?”

克契禅僧回答:“老禅师每日很忙,学僧我实在不敢打扰啊。”

时光飞逝,一晃又是三年过去了。

一天,佛光禅师在路上又遇到了克契禅僧,又问:“你在参禅修道上,有什么问题吗?怎么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回答:“老禅师很忙,学僧不敢随便和您讲话啊!”

很快又过了一年,克契学僧经过佛光禅师禅房外面,禅师再次对克契禅僧说:“你过来,今天有空,请到我的禅室谈谈禅道。”

克契禅僧赶快合掌作揖说:“老禅师很忙,我怎敢随便浪费您老的时间呢?”

佛光禅师晓得克契禅僧过分谦虚,这样下去,再怎样参禅,也是不能开悟的。于是,佛光禅师决定采取主动的做法。

佛光禅师又一次遇到克契禅僧时,问:“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可是,你为什么老是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仍然说:“老禅师,您很忙,学僧不便打搅啊!”

佛光禅师当下大声喝道:“忙!忙!你为谁在忙呢?我也可以为你忙呀!”

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直指克契禅僧内心,克契立刻恍然大悟。

佛心领悟

一个人要有顾念别人之心,但也要有顾念自己之心。如果只顾别人不顾自己,虽可见我们的爱人之心,但却不能善待自己,不善待自己容易失去很多机会。

佛心慧语

会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起正直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坛经·般若第二》

行善尽力即可

佛陀格言

高尚的布施,不在于财物的多寡,而在于高尚的布施心。

佛在一国传法,国王广设布施供养佛和众比丘。

当时,都城中有位贫穷的老妇人,家中一无所有,平日常以乞讨活命。听说国王正在为佛和众比丘设会供养,心中也产生了极大的欢喜。老妇人也想向佛等沙门贡献点什么,可是环顾左右上下,家中无一长物,便无奈地低头叹息起来。

忽然,贫妇看到了别人施给她的一点黄豆,顿时心中一亮。老妇人紧忙来到王宫,想进宫把这点黄豆布施在佛的面前。门人看着这个衣衫破烂的贫妇,捧着一点黄豆竟想进入王宫中供奉佛陀,觉得很可笑,坚决不放她进去。

佛在宫中遥知此事,便以神力取来了贫妇手中捧着的黄豆,并且遍施在国王摆出的各种食物之中。国王在每种食物中都吃到了黄豆,非常恼火,叫来厨师要处置。

佛在旁边连忙劝说道:“大王啊,事实上不是厨师的过错,这些大豆是宫外一位贫妇布施的。”

国王仍然很不高兴。佛接着说:“这位贫妇一片真善之心,虽是小小的一捧黄豆也能协助国王大施饭食。所以,饭中皆有黄豆。”

国王很不以为然地说:“这点黄豆算得了什么,怎能与我这么丰厚的布施相比呢?”

佛却说:“贫妇施豆虽然微薄,但将来获得的福善定多于大王。”

国王不解的问:“难道我用这么丰盛的佳肴供养比丘还比不上贫妇的一小捧黄豆的布施功德吗?”

佛向国王解释说:“贫妇的黄豆虽少,却尽其所有而行布施;国王布施虽多,却全都来自于百姓,于国王毫无损失。所以说,贫妇的布施很多,国王的布施很少,因而贫妇将获得的福善定多于国王。”

国王听了佛的这番话深受启发,立即命人把贫妇请进宫来。

佛心领悟

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尽力而为就行。行善也是如此。

佛林百科

七种布施

一、施客人,即羁旅他乡的人;

二、施行人,即欲远行的人;

三、施病人,即身体有病的人;

四、施侍者,即侍奉病人的人;

五、施园林,即以园林施给寺庙;

六、施常食,即布施钱财或田园给十方僧供常食;

七、随时施,即不论何时何地随人之所需而施衣食等。

爱心是无价之宝

佛陀格言

布施之人所得到的福报,一定会一天一天的增长。

同类推荐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中国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文学

    本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佛教的产生与基本要义、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余响期——佛教与近现代文学
  • 道教基本常识

    道教基本常识

    本书包括教义规诫、宗派传承、道门宗师、道教经典、神仙体系、名山宫观、科仪方术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源荫之恋

    tfboys之源荫之恋

    此书主要由王源与李荫滴爱情做主要,当然王俊凯与易烊千玺的戏份不会少
  • 穿越之特工狂妃

    穿越之特工狂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特工,却因一次行动被她的妹妹背叛而推下悬崖异世重生却穿到一个废物身上那有如何,且看她如何逆天改命虐贱人,收萌宠,她要让那些欺负她的人付出代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百倍还之
  • 镜心灵

    镜心灵

    落花不过身外客~流水从来是凉薄!爱她的人为她而死,她爱的人却要她死。她,枫灵溪!身为南岳世家女,四岁举族遭灭亡,流落异乡把身藏,怎奈却在狼身旁。她,枫灵红!同命相怜做姐妹,相依为命情谊长,为姐失足乱心智,刀剑相向世情凉。说来也许话长~真心等待的是希望,而不是坐以待毙的无助等死,如今遇到的一切艰难,都将是她走向强大的垫脚石……戳进来!看一看!瞧一瞧!你将领略四季如春的美丽,看遍人间烟火的光芒,体会人生巅峰的骄傲,荣获天下无双的辉煌。本座(作)让你爽到不能呼吸……
  • 次元教师

    次元教师

    作为一名来自中华的次元教师,银凌的学生遍布多元宇宙,有来自平行世界的春秋战国的圣人皇帝,战舰世界的舰长,信仰世界的神女。银凌的日常有两项:一、悠闲地走上人生巅峰。二教导熊孩子们如何拯救世界。三、放开我的学生,你们这些自称男主的臭小子们。ps:最后才是重点。
  • 挽红楼之玉舞九天

    挽红楼之玉舞九天

    孤标傲世携与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林黛玉。那样一个绝世风姿的草木之人。红楼一梦几百年、痴情男女泪涟涟。冷月无情葬花魂、三生石刻难成眷。提笔续红楼,只是为着那一个女子,那一个让人怜让人疼让人惜,那样一个“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两弯眉”的绝世风姿的女子——林黛玉!
  • 绝暗迷雾

    绝暗迷雾

    深入阴影之中,行走于黑暗之间,偶见阳光之时即是夺命匕首的寒光。(总之,这是主角在游戏中单人驰骋于游戏之间当然也有朋友,其中有游戏背景和各种游戏剧情{绝不狗血},因为一游戏即一世界。)(主角已重生且现实中也有剧情)(主角相当强悍,此文应属技术流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 能源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能源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本套丛书的编辑对知识的尊重还主要表现在不断追随科学和人类发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对知识的新的渴求。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激发学科学的热情,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 随心所欲之莲儿

    随心所欲之莲儿

    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不幸的是出生没多久就失去了双亲。幸运的是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围绕着很多关心她的人,而这些人也被她的大胆、热心、乐观、笑容、吃相所吸引。什么是幸福,她是否抓得住?她到底爱谁,是身边关心着她的那些人中的谁,还是她自己?亲情、爱情、友情,非血缘关系是否可以亲如一家。欺骗、偷盗、杀人,善与恶是否可以用法律来衡量。同样夺取他人性命,哪种对哪种错是否可以分得清。
  • 九界魔神

    九界魔神

    身为七圣大陆最隐秘宗门少主的墨北,掌控着隐宗门下三教九流五十三堂,小小年纪便已经打开了三个脉轮,并通晓奇门遁甲,机关术数,可以说是一名百年难遇的天才。只是,天有不测风云,顷刻之间,隐宗宗主残剑子被人下毒陷害,隐宗门下各个堂口也被魔宗控制,就连墨北自己也经脉损毁,修为尽废,并遭到魔宗的围捕......不过,让魔宗没有想到的是,修为尽失的墨北竟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不仅如此,他还重新集结力量,与魔宗展开了对抗,发誓要让魔宗覆灭。只是,墨北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快要将魔宗逼得无路可走的时候,一个关于九天十界,无数众生命运的秘密,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 冬雨转雪,零下一度

    冬雨转雪,零下一度

    【宠文,欢迎入坑】“喂!你变态!”兰悠雪猛地推开他。某男邪魅道:“既然都这么说了,总该付出点行动吧?”本来是她追他,但是后来发誓再也不会死皮赖脸地跟着他,可没想到反而被反追了。说他是冰山,对不起他这个暖男;说他是暖男,对不起他的名字。自从和他闹掰后,想方设法远离他,从内心至动作言语开始排斥他,逼着自己喜欢上别人,和他以兄妹的方式相处。被一个毫无血缘的哥哥夜夜偷偷霸爱,怎么有种“小偷小摸”的感觉?不对!偶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