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2000000034

第34章 修行悟道,是修福分悟人生真谛(2)

画饼不能充饥,悟道全靠自己

佛陀格言

经过长期的修行,才有可能在瞬间得道。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学通三藏,知识广博。百丈禅师圆寂的时候,指示他到师兄沩山灵佑那里去继续参禅学道。香严依言前往。

有一天,灵佑禅师对香严说:“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你聪明伶俐的地方。我现在想问你没出娘胎时的本分事,你试着说一句,让我预测一下你的未来。”

香严想了好半天,才说出几句,但都被灵佑否定了。

香严说:“还是请师兄为我说说吧。”

灵佑斩钉截铁地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告诉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诉了你,你将来会后悔,甚至会埋怨我的。”

香严只得退回僧室。他把自己收集的各地禅师的语句都翻了一遍,竟没有一句现成的话可以来应对,不由得感叹画饼不能充饥,于是把这些笔记都烧掉了。

香严哭着告别灵佑师兄,说:“今生不再学佛法,就做个长期行脚的吃饭僧算了,免得劳心役神。”

香严来到南阳,看到慧忠国师的遗迹,便留在这里。

有一天,他正在割除草木,随手扔出一块碎石,那石头恰巧打在竹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香严愣了一下,突然省悟了。他立刻回到房中沐浴焚香,向着灵佑禅师的方向遥遥叩拜,由衷地说道:“师兄实在慈悲,当时如果对我说了,哪有今天的开悟?”

禅师启发弟子,是逼他自省自悟。香严受此逼迫,明白了依靠书本、依靠他人是无用的,绝望之下,一把火烧了笔记,决心不再学佛法。但也正是在这种绝境中,抛石击竹的偶然一声,撞开了他大彻大悟的智慧之门。

哲理与智慧

画饼不能充饥,悟道全靠自己。在觉悟真理的过程中,只有依靠自己,坚持下去,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机缘,使我们在困境中时来运转,在悟道时大彻大悟。

做生活中的小事,同样也是在修行

佛陀格言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峨山禅师是白隐禅师晚年的得意门生,他不仅禅理领悟得非常深刻,而且回答别人的问题时能够随机应变,很像白隐禅师当年的风格。

随着岁月的流逝,峨山禅师也老了,但他还是经常亲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天他在庭院里整理自己的被单,累得气喘吁吁,一个信徒偶然看到了,奇怪地问:“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峨山禅师吗?您德高望重,有那么多的弟子,难道这些小事还要您亲自动手吗?”

峨山禅师微笑着反问道:“我年纪大了,老年人不做点儿小事,还能做什么呢?”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打坐呀!那要轻松多了。”

峨山禅师露出不满的神色,反问道:“你以为仅仅只是念经、打坐才叫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做小事也是修行啊!”

哲理与智慧

世间的大事无不是由小事或积或延或变而来的。一个人如果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把平凡的小事做得很好,那么成就大事就会指日可待。在佛学中,并非是只有专心念佛才是修行,做些生活中的小事同样也是在修行。

禅机妙语

法眼禅师在庆辉禅师处参禅,终不能悟道,于是辞别庆辉,开始云游四方。

有天下大雨,法眼在一座地藏院里避雨,寺中的知客僧问道:“禅师要往何处去?”

法眼禅师答道:“我也不知道,随便走走罢了!”

知客僧又问道:“你这么四处云游,又有什么收获呢?”

法眼说道:“云水随缘。”

知客僧听后,说道:“云水随缘!这话真是逍遥自在!”

法眼听后,如中雷击,面对“逍遥自在”四字,当下大悟!

最浅显最真实的东西,往往就是佛的化身

佛陀格言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学佛就是在学做人。

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大安禅师是和布袋和尚、济公一样的人物,穿着破烂,每天在街上击钢钵向人乞讨食物,并且祝福那些布施的人能大安。时间久了,大家都叫他大安禅师,却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名字。

大安禅师乞讨食物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流浪的野狗,他常把流浪动物捡回山上,化缘来养活他们。

有一次,大安禅师在街上捡到一条小流浪狗,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对元晓说:“这小狗快饿死了,我得赶紧去讨些奶来给它喝,你帮我看着。”大安禅师拿着钵,匆匆跑出去了。没想到大安才出去不久,小狗就咽下最后一口气,死了。

元晓非常难过,但他没超度过小狗,不知如何是好,心想:“就和人一样的办吧!”于是,元晓跑去取来了一些树叶回来,覆盖在小狗身上,自己端坐在旁边,开始严肃地为小狗诵经超度。

大安化缘回来,看见元晓那么严肃地为小狗诵经,就对他说:“你念这么深的经给一只小狗听,它怎么听得懂呢?”接着,大安禅师把化缘得来的奶放在小狗身边,揭开它身上的树叶,对小狗说:“你好好地吃吧!希望下辈子去往生善处,天天都有好东西吃!”元晓在一旁看了大为感动,原来这就是为小狗念的经呀!

从此,元晓大师对妓女说妓女的法,对乞丐说乞丐的法,他说:“如果有一个众生能够做到慈悲为怀,他说的话必然会震撼法界,不管他是以什么形式说法。”元晓大师时常对偏执于来生解脱的人说:“今生的问题都不能解决,担忧什么来世?灯火不明,周遭必然黑暗,追求来世的修行而放弃今生的智慧,就像不点灯而去找光明的地方。”他也反对神通,他说:“要飘落的花瓣,连一天也不能等待。确实,那些号称有神通的人,连一瓣花的落下都无能为力,何况是阻止人生的无常与痛苦呢?”

哲理与智慧

真正的佛也是最真实的生活,它既不会执著于理,也不会执著于物。不一定吃斋念佛就具有佛性,佛性是发自内心的。很多时候,最浅显最真实的东西,往往就是佛的化身。

不要去追逐物欲,找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佛陀格言

一味地追逐物欲的人,会把自己弄丢了。

有一天,释尊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日影稀疏的斜晒进林中,除了微风拂过树梢的轻响外,没有其他声音,有时连风都沉寂了。

真是静极了。突然,他听到远方传来隐约的嘈杂声,声音越逼越近,终于可以听出是一对男女的争议之声。没有多久,一名少女惶急地跑过来,往更深的林中逃去,一点也没发现释尊坐在松荫下。

接着又来了一名青年,他看见释尊了,气急败坏地跑到释尊面前问道:“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女子经过这里?她偷了我的钱!”

树影投射在青年脸上,形成明暗不定的阴影。

释尊以安详的语气问他:“找逃走的女人重要,还是找自己重要?”

青年听此一问,愣住了。

释尊深深地注视着青年的眼睛,再次问道:“找逃走的女人重要?还是找自己重要?”

刹那间,青年如梦初醒,他发现“迷失自己去追逐物欲”是多么愚蠢的事啊!

青年低下头来,脸上充满平静之色。

哲理与智慧

很多人迷失在物欲世界里,当厌倦了想要退出时,却发现早已找不到了来时的路。一旦在追逐物欲中迷失了自己,想要抽身出来就不容易了。放弃对于物欲的追逐,才会找回自由自在的自己。

佛林百科

和尚为何敲木鱼

木鱼是佛教的一种法器,共有两件。最常见的一种是圆鱼形,大小不等,大者置于佛殿,小者置佛案。二者均使用硬木制成,中心挖空,和尚诵经时用木锤敲击它,便发出清脆的声音,其用途是便于掌握诵经节奏与调整音节。和尚敲木鱼除了上述用途外,尚有它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自警”。因为“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这里说得十分明白,佛教徒在修行中的这种“警众”与“自警”(不寐),乃是他们之所以敲木鱼的宗教内涵。

色不迷人人自迷,心中无色色即空

佛陀格言

眼中有色,心中无色,才是大自在状态。

一天,洞山禅师突然间问云居:“你爱色吗?”

云居一惊,手上的竹箩把持不住,几粒碗豆撒了出来,滚到洞山禅师的脚下。

洞山弯下腰,把豌豆一一拾起来,望着发愣的云居微笑,好像自己刚刚问的话,只不过是云淡风轻的一抹流云。

云居却觉得似一声霹雳,犹在耳边轰轰作响,半天回不过神来。

“好辛辣的一个问题呀!”他想,“你爱女色吗?你爱颜色吗?你穿衣服挑颜色吗?你吃佳肴喝美酒看重菜色、酒色吗?你选宅第房舍注意墙色吗?你会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吗?你贪恋黄金白银的财利吗?你恋慕妖娇艳丽的女色吗?……你爱色吗?”

云居望着站在眼前的洞山,知道这一答的重要性。色,是五欲之一,万恶淫为首,出家人清心寡欲修行的大敌,了生死求菩提的难关,都是色。洞山这一问,是-剑直刺心脏,让人连一点回避的余地都没有了。

云居放下竹箩,勉强按捺住翻腾不已的心涛,脸容一整,沉声回答:“不爱!”

洞山把云居一番受惊、闪躲、逃避的表情都看在眼里,不免有些惋惜:“你嘴里说不爱,恐怕心里还没有准备好吧?一碰上真正的考验,能守得住自己吗?”

云居伸手往胸前一指,大声说:“守得住!”

洞山只是笑,也不回答。

云居把竹箩里的豌豆收齐了,忽然想到什么,立刻问洞山:“你爱女色吗?你守得住自己不受女色诱惑吗?”

洞山仰头笑成了一股疾风:“女色于我,不过是镜花水月,刹那间云烟过眼了。无所谓爱,无所谓不爱,无所谓国色天香水玲珑。说穿了,也不过一具臭皮囊披上俏丽面具而已。一副浑身腐臭的尸体,有什么可爱不可爱的呢?你问我爱不爱,爱又何妨?不爱又何妨呢?”

云居接着问道:“如果沾染爱色,不就堕入阿鼻地狱,永难脱劫逃生了吗?”

洞山收起笑容,正色对云居说道:“眼中有色,心中无色的人,像一团硬铁,刀枪剑戟刺不透。女色能杀邪人,不能惑正人。我们学禅法的沙门,视女色如众生色,心中无有贪恋,只有悲悯,自然无惧一切艳色。不能把心修行到无欲无贪境界的人,天地宇宙都是阿鼻地狱,他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哲理与智慧

有的人为了追求金钱不择手段,有的人为了追求地位而身陷囹圄,有的人为了追求春色而堕落淫欲。色不迷人人自迷,心中无色色即空。在佛家看来,“金钱”、“地位”、“色相”都是一些虚幻的表象,只有皤然醒悟,洞察一切色相,才能了悟“色相本空”的真理,并不为这些虚幻所累。

只要诚心改过,也可成佛得道

佛陀格言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从前,有一独生子从小备受父母的疼爱。父母竭尽心力培育他,并且让他跟随良师益友学习,一心希望他将来能有一番成就。但是独生子态度傲慢,没有恒心毅力,不肯用心学习,常常早上才学的东西,下午就放弃了,结果几年下来,没有学到任何的知识,父母只好失望地叫他回家治理家业。

独生子为人悭贪,行为放纵,变卖家产供自己挥霍,致使家道中落,沦落为贫穷之人。骄傲虚浮的他,做事鲁莽没有智慧,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平日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所以大家都很厌恶他,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面对这些境遇,独生子不但不知反省检讨,反而还埋怨父母,责怪师长、朋友,觉得都是祖先神灵没有庇佑,才让自己诸事不顺,落到今日的地步。所以,独生子心想:“既然如此,我不如去跟佛陀学道,或许还可以得到一些利益。”

独生子来到精舍,向佛陀顶礼后,说道:“佛陀啊,您的教法宽大,可以包容所有的人,请允许我做您的弟子吧!”佛陀说:“想要求道,就要力行清净的行为,你现在仍有种种恶习,如同带着一身的污垢,若不改过,即使跟随我修行,也是无益。不如你先回去孝顺父母,研习老师所教导的东西,并且好好治理家业,让家里富裕起来。还有,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仪容,不可不合节度;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勤勉努力,那么必然会受到大家的称赞与羡慕,这才是真正的道。”

于是佛陀为他说了一首偈语:“不诵为言垢,不勤为家垢,不严为色垢,放逸为事垢,悭为惠施垢,不善为行垢,今世亦后世,恶法为常垢。垢中之垢,莫甚于痴,学当舍此,比丘无垢。”

独生子听了之后,醒悟自己骄慢愚痴的习气,欢喜地听从佛陀的教诲回家,并且经常思维偈语中的涵义。从此之后,他不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诵习经典、勤修家业,并且以戒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凡是不合正道之事他就不做。亲族及乡里看他改变这么多,都非常赞叹,于是他的名声传遍各地,国人都称赞他是贤人。

三年后,独生子又来到佛陀的面前,以至诚恭敬心顶礼佛陀,并向佛陀禀告:“过去三年我听从您的嘱咐,尊敬父母师长,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改恶行善,所有的人都替我感到高兴。恳请佛陀慈悲,允许我出家修行。”

佛陀应允后,独生子的须发自动落下,马上现出清净的僧众形象。出家后,他日日精进,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

哲理与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有了错误不要回避,更不要一错再错,只要诚心改过,也可以成佛得道。佛说,唯有清净自己的行为及心念,才能够真正领纳佛法,与真理相应,从中获得真正的利益及解脱。

禅机妙语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只要佛心在,处处皆是寺庙

佛陀格言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修行,都可以学佛。

同类推荐
  • 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本书从“道”字入手,详细讲述了道教的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术、科仪、文化的方方面面。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热门推荐
  • 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本书以敬业、爱岗、奉献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是个人学习榜样、规划职业生涯的范本,也是企业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弘扬企业文化的权威而精彩的读本。
  • 亘古蛮荒

    亘古蛮荒

    蛮荒时代的弱小青年成长史,有苦有甜,有心酸也有开怀,最终成为所有部落都认可的蛮族之神!
  • 修仙穿机甲

    修仙穿机甲

    杜语涛,一个来至修仙界的高手。在上古遗迹中得到九章金身功法,走火入魔来到未来世界,成为一个机甲战士。坐拥美女如群,身穿战神机甲,威风凛凛,高手重归。
  • 绝世武魂

    绝世武魂

    前世即将登临顶峰之时,被所爱之人与最好的兄弟背叛,九龙武魂被夺,携绝焱神心逃离,封云修转世重生,前世欠我的,今生都要还回来!
  • 如愿如梦

    如愿如梦

    心语心愿,如愿如梦,且行且珍惜。人生的路在脚下,当走过都会是美好的风景。
  • 忆年爱恋,墨韵成殇

    忆年爱恋,墨韵成殇

    我离理想有多远,我就离现实有多近。你能读懂我,我却看不清我自己。那样的悲哀,又何从解脱?
  • TFBOYS之最后再吻你

    TFBOYS之最后再吻你

    3个女孩,乔雪路,凝瑄诺和冷雅沫。在重庆八中遇见了3位男子,也就是TFBOYS。默默地喜欢上了他们,从冤家到情侣的他【她】们,他【她】们在一路上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风雪诗集

    风雪诗集

    此夜红尘风吹寒,半幅小窗终南见。曾将梦里霁雪看,何期岁月黄昏残。我行千年多壮怀.我歌当时笑千山。长安道短曾难行,千秋重来谁牵袢。暮雪菲菲杨柳远,诗经远去谁曾看。风云变幻古长安,流云飘散谁家院。何年桃花曾盛开,何年柴扉佳人看。人面一去当年远,今日重来李郎叹!叹息盛世不常在,叹息繁华难永远!曲江往事皆飘散,大唐风流谁人传,唯有一曲长恨歌,琵琶浔阳唱旧年。
  • 始帝元神

    始帝元神

    他因爱跳崖,劫难奇遇,得到上古大神---始帝元神附体,而后重返故国他一路行来,解除重重危机。
  • 某科学的王者荣耀

    某科学的王者荣耀

    王历2017年,大争之世拉开序幕,十二奇迹重见天日,英雄圣灵转世归来,甚至连那传说中的天书残卷也都再度现世!眼看着席卷王者大陆的旷世大战即将爆发,王者系统傍身的张岳能否力挽狂澜,完成救世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