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2000000002

第2章 要快乐,先要有颗快乐的心(1)

佛说,要快乐,先要有颗快乐的心。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感知不到快乐的存在。其实,一个人只要有颗快乐的心,快乐就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快乐在哪里?快乐就在身边,就在转身处,就在心中——心中有快乐,处处即是乐土。

努力让别人快乐,自己自然也就会快乐

佛陀格言

自己一个人快乐只是小快乐,让别人快乐起来才是大快乐。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禅师。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一生自己快乐,也能够给别人快乐的人呢?

禅师说:这很简单,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禅师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禅师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禅师哈哈大笑:很好,很好。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禅师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后来少年变成了中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快乐的人,而且他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哲理与智慧

每个人都想快乐地度过一生,然而这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其实,只要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乐于助人;尊重每一个人;善待自己。那么,就可以一生快乐。

佛林百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心经》。色、色相是指物的形状、颜色、存在的状态等。比如我们要认识一个人,我们得见到这个人或和这人通话,或要看到关于这人的消息。我们凡尘中的人得通过信息才能了解东西,这个“信息”即是“色”。空、空相是指佛无须通过这些色、色相(信息)才能了解到一个人或物,因为佛已经修到一定境界了,知因即可知果,什么样因就必然有什么的果。所以,佛看事物不是通过“色相”来看。所以,色对佛来说就是空,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快乐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身边

佛陀格言

你到处寻找快乐反而很难找到。其实,快乐不在别处,就在你身边。

从前,有一位财主,拥有万贯家财,却不知快乐是何物。他看自己家的长工,整天乐呵呵的,他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财主决定请教惠虚禅师快乐是何物。

当他眉头紧锁的来到禅院的时候,院里有一只野猫愁眉苦脸,懒洋洋的走过,恰逢一只小猫在快乐地转着,想要咬住自己的尾巴。

财主叹了口气问惠虚禅师:“你说它累不累呀,干什么咬自己的尾巴呢?”惠虚禅师笑着说:“你看它这样多快乐呀!其实,要想要咬着自己的尾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这个过程你看它有多快乐呀!人又何尝不是呢?人也是需要生活在快乐中的。有快乐就有希望,如果一个人连一点希望都没有的话,快乐怕是谈不上了,恐怕他连‘快乐’这个词都不敢去想。正是因为有了希望,看透了人生,不论身处什么环境,都会抱着那份希望勇敢坚强地活下去;正是因为有了希望,人才会在希望中找到快乐的方向呀!”

财主突然明白了什么,原来快乐一直就在自己身边,需要的是一双发现快乐的慧眼和一颗慧心。

哲理与智慧

有的人处于贫困艰难之中,仍不改其乐;但有的人处于优裕的环境,却忧郁寡欢。客观环境并不是决定欢乐与否的主要因素,个人的主观意识与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快乐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拥有美好的回忆,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佛陀格言

一个有快乐之心的人,即使是一段回忆,也会成为一种永恒的快乐。

一个商人经常路过一条小路,一个樵夫也经常在路边砍柴。

商人拥有长长的驼队,忙于贩卖,每次都能赚很多钱。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一天下来,仅够糊口而已。

然而,商人整天愁眉苦脸,他不快乐。樵夫每天歌声不断,笑声朗朗,他很幸福。

一天,商人又与樵夫相遇,他们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

“唉!”商人叹道,“我真不明白,小伙子,你穷得丁当响,怎么那么快乐呢?你是否有一个无价之宝藏而不露呢?”

“哈哈!”樵夫笑道,“我也不明白,您拥有那么多财富,不用为下顿吃什么发愁,为什么不快乐呢?”

“唉!”商人说,“虽然我是那样的富有,但我的一家人总是为了钱财吵得不可开交,没有一个想到为我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真情实意。当然,我一回到家他们就会喜笑颜开,可是我始终弄不明白,他们是对着钱笑还是对着我笑。我虽家财万贯,但我却常常感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我能快乐吗?”

“哦,原来如此!”樵夫道,“我虽然一无所有,但我时时感觉到我拥有永恒的幸福,所以我经常乐不可支。”

“是么?那么你家里——定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商人问。

“没有,我是个快乐的光棍汉。”樵夫道。

“那么,你一定有一个不久就可迎娶进门的未婚妻。”商人肯定地说。

“没有,我从来没有过什么未婚妻。”

“那么,你一定有一件使自己快乐的宝物?”

“假如你要称它为宝物的话,也可以。那是一位美丽的姑娘送给我的。”樵夫说。

“哦?”商人惊奇了,“是一件什么样永恒的宝物,令你如此幸福呢?一件金光闪闪的定情物?一个甜蜜的吻?还是……”

“这个美丽的姑娘从来没有同我说过一句话,每次在村里与我相遇,她总是匆匆而过。三年前,她就要去另一个城市生活了。就在她临走之前,上车的时候,她……”樵夫沉浸在幸福之中了。

“她怎么样?”商人急切地问。

“她向我投来了含情脉脉的一瞥!”樵夫继续道,“这一瞬间的目光,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我幸福一生了。我已经把它珍藏在我的心中,它成了我瞬间的永恒。”

商人看着幸福无比的樵夫,心想:“真正的富翁应该是他,我才是个名副其实的穷光蛋。”

哲理与智慧

无论有多么多的金钱和多么高的地位,也不一定会快乐和幸福。我们所追求的快乐和幸福,和金钱、地位等没有多大关系,它只跟一个人对于快乐和幸福的理解有关――即便是一个瞬间的美好的回忆,也会成为一个人快乐和幸福的理由。

禅机妙语

一天,禅师说:“佛是烦恼,烦恼是佛。”

便有人问道:“不知道佛是哪家的烦恼?”

禅师说:“佛和一切人的烦恼分不开。”

僧人又问:“怎么才能避开烦恼?”

禅师反问道:“为什么要避开?”

即使是一件小事,也会有快乐可言

佛陀格言

快乐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用心去感受,快乐就无处不在。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生活得不快乐,于是他向禅师请教快乐之道,禅师对他讲了庄周梦蝶的故事。

有一天黄昏,庄周一个人来到城外的草地上,他很久都没有这样放松了,他一直被迫在痛苦中生活,因为没有人能够了解他。他必须强迫自己摒除杂念,因为只有那样他才能不去想别的事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生活状态中。

庄周仰天躺在草地上,闻着青草和泥土的芳香,尽情享受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变成了一只蝴蝶,身上色彩斑斓,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上有蓝天白云,下有金色土地,还有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柳絮,花儿争妍斗奇,湖水荡漾着阵阵涟漪―――他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梦境中,完全忘记了自己。

突然间,庄周醒了过来,完全不能区分现实和梦境。当他认识到这只是一个梦的时候,他说:“庄周还是庄周,蝴蝶还是蝴蝶。”

过了很长时间后,庄周终于幡然省悟:原来那舞动着绚丽的羽翅、翩翩起舞的蝶儿就是他自己。然而现在他还是原来的庄周,和原来没有任何的变化,只不过现在,他的心态和原来不一样了。但就是享受那片刻的梦境,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故事讲完后,禅师对小和尚说:“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了庄周的心,这样的小事也能让他快乐,还有什么事能让他担忧的呢?”

小和尚听完禅师的话后,终于明白了快乐的道理。

哲理与智慧

快乐是一种心态,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缺少一种快乐的心态,缺少发现快乐的眼光。其实,人生处处有快乐,只要我们有一种快乐的心态,只要善于发现,哪怕从一件小事中也能得到到快乐。

别让自寻的烦恼,束缚了自己的心灵

佛陀格言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从前,有一个少年有很多烦恼,他四处寻找解脱之法。

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一片绿草之上,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就都没有了。”牧童说。

烦恼少年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不知不觉来到一条河边。岸上垂柳成阴,一位老翁坐在柳阴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少年走上前询问:“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老翁抬头看了一眼面前忧郁的少年,慢声说道:“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少年试了试,还是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遇到一位在路边石板上独自下棋的老人。

烦恼少年上前请教解脱之法。

“噢,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洞,洞内有一个高僧,他会教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一边说,一边独自下着棋。

烦恼少年谢过下棋老者,继续向前走。

到了那个山洞,少年果然见一位长髯老者独坐其中。

烦恼少年深深鞠了一个躬,向高僧说明自己的来意。

高僧微笑着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烦恼少年说。

高僧笑着说道:“请回答我的提问。”

“前辈请讲。”

“有谁捆住你了吗?”老人问。

“……没有。”烦恼少年先是愕然,而后回答。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

烦恼少年先是一愣,继而顿悟:“噢!是呀,又没有任何人捆绑我,我又何须寻求解脱?原来,我心中的烦恼是自找的,我是自己捆住了自己呀!”

哲理与智慧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都是自己设想的,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烦恼就像是天空上的一片乌云,如果我们的心中是一片万里晴空,那么烦恼就不会对我们有丝毫的影响。不要为明天的未知而烦恼,也不要为昨日的已知而烦恼,解除精神上的束缚,释放自己,才能拥有快乐。

佛林百科

佛教徒的分类

从教徒成分上看,佛教基本由出家的僧人和在家的居士两部分组成。僧人中的男性称作“比丘”,俗称“和尚”;女性称作“比丘尼”,俗称“尼姑”;比丘和比丘尼合称出家二众。居士中的男性称作“优婆塞”,女性称作“优婆夷”,合称在家二众。出家的二众与在家二众成为佛教的四众弟子。在家信仰佛教和离家修行佛法,各要经过一定的手续。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文化等的不同,佛教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出家修佛和在家皈依的程序,但从衣着、要求等方面看,各地都有一些使僧人和居士有所分别的制度。

人之所以会不快乐,往往是因为不知足

佛陀格言

不知足,就不会有快乐,有的只是痛苦。不知足是一种罪。

很久以前,有个山民靠打柴为生,他长年累月地辛苦劳作,仍改变不了贫困的局面。他自己也不记得曾在佛前烧了多少柱高香,祈求佛祖降临好运,帮他出苦海。

佛祖果然慈悲,有一天,山民无意中在山坳里挖出了一个百十来斤的金罗汉。转眼间他便过上了他从前做梦都无法梦到的生活,又是买房又是置地。而他的宾朋亲友一时间竟多出十几倍,从四面八方赶来向他祝贺。

可是这个山民只高兴了一阵,继而却犯起愁来,食不知味,睡不安稳,没有一点快乐的感觉。

“偌大的家产,就是贼偷,也一时不能偷个精光,看你愁得像个丧气鬼!”他老婆劝了几次都没有效果,于是高声埋怨起来。

“你一个妇道人家怎能理解我的愁事呢?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啊!”山民叹了口气,说了半句便很懊恼地用双手抱住了头,又变成了一只闷葫芦。

过了一会儿,这个山民终于说了:“十八罗汉我只挖到一个,其他十七个不知在什么地方?要是那十七个罗汉一齐归我所有,那该有多好啊!”——这才是他不快乐的主要原因。

哲理与智慧

人之所以会有烦恼,会不快乐,往往是因为不知足。一个人能否快乐以及快乐的程度,是由一个人对自己的满足感的大小来决定的。如果想变得快乐,就不要盲目地同别人攀比,要提高自己的满足感,知足才能常乐。满足自己当前的处境,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这样才会拥有快乐。

同类推荐
  • 《旧约》中的民俗

    《旧约》中的民俗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旧约〉中的民俗》是弗雷泽的另一部名著,是他在写作《金枝》过程中将有关《圣经》旧约故事的民俗材料汇集起来,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有关事例作比较,专门创作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已成为人类学和《圣经》研究者的必备读物,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称它是“一部人类学传奇”。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

    本书在选取翻译《百喻经》中每篇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省略了它所譬喻的深刻佛理,增加了更有阅读情趣与指导意义的禅林故事。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热门推荐
  • 亚图远征军

    亚图远征军

    遥远的亚图星安详和平,然而这一切在烬星系的入侵后改变,成了亚图人的梦冕,在危机时刻,英姿勃发的少年阮正清站了出来,带领亚图人走向征途……
  • 九百二十一分之一

    九百二十一分之一

    1999年921的王俊凯2000年921的王晴雨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可谓是青梅竹马。经过一场短暂的分离,在次相遇,在次相知,可能当初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唯独初心未变。九百二十一分之一的幸运才能在十三亿人中遇到你。
  • 三九山

    三九山

    天上有天庭,地下有地府,中间有座三九山。
  • 选择放弃你

    选择放弃你

    就算喜欢是一个人的权利。那放弃喜欢是不是两个人的欢喜?
  • 紫藤萝花期

    紫藤萝花期

    这么可爱的小才女,故意写的好玩儿了些。但事实上是在写自己,写着自己酸甜苦辣的生活而换来了美好的未来。
  • 善恶邪修

    善恶邪修

    君要开神作,一作成就网文界至高神,敬请期待吧。其它的灵感构思君都不要了,没有构思的可以来找我买那些构思。君以后只写那一本作品。如若再开新书,天弃、地弃、人弃.......................君以前打开的方式不对,今天悟了。编辑,麻烦帮我把书名改成《圣道魔君》或者就把我这部作品删除了去。谢谢
  • 鬼影倾城青春永寂

    鬼影倾城青春永寂

    等不到蝴蝶蹁跹,满地残花无人葬殓;来不及许下诺言,时光变迁谁在流连;看不尽满地枫签,伴着眷恋洒满秋天;泪水却晕开画面,时间敷衍湿了笑脸。你说相聚是缘,离别并非缘浅,闭上眼往事如烟,而我讲不出再见。我说泪水微咸,牵挂反而微甜,怕将来梦萦魂牵,而你已换了容颜。等不到湖光潋滟,天边阴霾遮蔽晴天;来不及谱写诗篇,失宠纸鸢尘封搁浅;看不尽哀艳水仙,伴着桀骜怒放冬天;爱情却说了抱歉,往事摇曳断了琴弦。你说爱我不变,分开还会想念,拥抱后甜蜜断线,而我铭记你的脸。我说记忆缠绵,分手无法入眠,怕醒来泪湿枕沿,而你已不在身边。
  • 我和二次元美少女的末日之旅

    我和二次元美少女的末日之旅

    混沌能量侵袭,一种可怕的宇宙级自然灾害。它是来自宇宙晶壁外的混沌能量,由于各种机缘巧合,冲破宇宙晶壁的防护,进入宇宙之内,造成巨大破坏的一种现象。某日,地球遭遇了混沌能量侵袭,一夜之间,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动物,都被混沌能量扭曲侵蚀成了怪物。其中,也包括了人类。于是,拥有特殊体质,免疫混沌能量扭曲侵蚀的云天毅,成为了最后的地球人。——————————————PS1:我和二次元美少女的末日之旅,又名最后的地球人,可惜这个名字被人抢注了。。。PS2:中午12点和晚上6点更新,有万赏就加一更。PS3:待定
  • 守望之春生

    守望之春生

    他经历了一世又一世的轮回孤独地流浪在各个奇异的世界当中不过他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始终走在前进的道路上终于东风来了……
  • The School For Scandal

    The School For Scand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