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200000004

第4章 1 人生的苦,苦在不永久和有缺陷

第一篇慧海慈航闻佛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生眼中“温而厉”的李先生,口中传授的不再是俗世优美的音律,而是净世濯心的梵音;手中所执的不再是描绘世间情态的炭笔,而是救度人间苦难的青莲。披上法衣的李叔同,走出书海义无反顾地踏足苦海,只手挽起守着一叶扁舟惶惑漂泊的众生的缆绳,传道,受业,指引彼岸的所在。

第一章菩提本非树——佛教教义辨真

1人生的苦,苦在不永久和有缺陷

乡间笃信佛教的老太太,常会一边拾掇着什么活计,一边儿絮絮地念叨“人活着不容易呀……苦啊……”经历过人生百态的老先生,挥毫泼墨之后也会对着墨迹淋漓的作品叹息:“佛教说人生是苦的,因为人的脸就是的一个‘苦’字,你看,草字头是眉毛和眼睛,中间的十字是鼻子,口自然是嘴……”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佛教的基调是悲观,认为 “人生是苦”。大家因此断定,佛教倡导的是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信仰佛教的人,往往也会把佛教看做是参透人生之苦的池沼,浸溺于悲伤的感情中不能自拔。这是对佛教最普遍的一种误读。

弘一法师专门在演讲中解释这个问题说:“佛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的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对于人生应该怎样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这是一种被误解得最普遍的,社会一般每拿这消极悲观的名词,来批评佛教,而信仰佛教的,也每陷于消极悲观的错误,其实'人生是苦'这句话,绝不是那样的意思.”

佛确实曾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然而这个所谓的苦,指的不是生活的艰难云云,而是指“无常之苦”。“无常之苦”指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是从无常变化的角度说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掉。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来,虽有喜乐,但不永久,当生活发生变化,苦痛就来了。

佛说人生是苦的,这苦是说人生有缺陷,快乐不会长久。就像花朵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盛开,饱满晶莹的花瓣与曼妙的香味让人沉醉留恋,它却注定不能长久留存于世上,你必须经历它的凋敝和枯萎——相对之前花之美态,这个情境是悲凉的。

客观地看看我们的生活,是单纯的痛苦忧愁吗?很显然不是的,人生有那么多快乐的事情。每个人都不免要经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之类的痛苦,同样也会享受到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的快乐,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否定了生活中所有快乐的因素,显然是偏激的做法。

弘一法师指出,佛教非但不认定生活是悲伤的,还会告诉大家如何走出悲观的情绪,直面这悲伤。佛倡导一种境界,叫“常乐我净”。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四个字合起来,就是永久的安乐,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纯洁。生活从来就不是圆满的,它喜忧参杂。佛法想告诉你的,就是按照什么方式修行才是正确的、怎么做才能把这不彻底不圆满的人生改变过来,成为一个圆满的人生。

佛曾在在菩提树下冥思静想,想要悟出人生真谛,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最后终于觉悟并总结出人生的四个真谛:

苦谛:人生是苦,是佛教对人生的基本认识。

集谛:贪欲是人痛苦的根源,是佛教对人生痛苦根源的分析。

灭谛:人要摆脱痛苦,必须放下贪欲,佛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摆脱痛苦。

道谛:告诉人们如何摆脱痛苦以及获得解脱的方法和途径。

“四谛”是一把解开生命烦忧的钥匙。佛教认为宇宙是虚幻的,暂时的,空性的,没有任何东西能永恒不变。一件价值连城的古玩,一旦失手掉在地上,顷刻之间就分文不值了,若执著于它原来的价值,不能认识到它本来的空性,就会伤心、痛苦。人们应该在使用它时爱惜它,珍惜它,而一旦失去了也不要执著与烦恼。

花朵会开放,就必然会凋败。以豁达的心态看待这个事实,在它娇美时欣赏它的美丽,凋零了也不必叹息,它是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轮回,仅此而已。而你要做的,不是哀叹它的凋敝,而是欣赏和赞叹,为自己能看到这么美丽的生命而欣喜。

生命也如花朵草木般有开有败,有枯有荣,享受生命的过程,平静地承受喜乐哀荣,这样的生活,才是平淡而幽静的,不会被苦和忧伤的感觉时时包围。

滴水佛音

1、菩提 “菩提”一词为梵文的音译,是觉悟、智慧之意,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2、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约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 据佛经记载,乔达摩?悉达多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他35岁于菩提树下悟道,开启佛教,之后开始长达45年的弘法生涯,80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

同类推荐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本书从“道”字入手,详细讲述了道教的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术、科仪、文化的方方面面。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热门推荐
  • 失忆公主的复仇之路

    失忆公主的复仇之路

    5岁那年,仇家把雪、紫、莎的父母都给杀了,他们又在用毒药灌给她们喝导致了失忆,她们不在认得他们,她们也被英国女王收养,成了英国公主,她们也成了黑道至尊,11年过去了,她们和他们又在见面,她们也慢慢恢复了记忆…………她们那时会怎么做?
  • 大BOSS:娇妻带球跑

    大BOSS:娇妻带球跑

    “少爷,太太说她想重返娱乐圈。”“让全世界最大的经纪公司跟她签约。”“少爷,太太想把城堡拆了。”“多叫几个人去拆,别把太太累着了。”“少爷,太太想买衣服。”“把浮云里的服装全买下来。”“少爷,太太想去巴黎。”“现在,立即出发。”七年后。“把太太给我带回去。”白墨泽对身后的保镖说道。“白墨泽,你个滚蛋,快放开我!”林芷韵说道。“林芷韵,你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瞒着我,生了个孩子。”“他不是你的孩子。”林芷韵辩驳道。白墨泽不怒反笑:“DNA在这里,还狡辩?”
  • EXO之岂能忘记你

    EXO之岂能忘记你

    这是小编我第一次写文哈!写得不好表嘲笑我~请见谅。
  • 梦里落花又逢君

    梦里落花又逢君

    短篇言情小说,偏聊斋。与热播电视剧,华胥引风格类似。
  • 冰清韵洁

    冰清韵洁

    无意间来到前世心境,不想酿下大祸,大祸既已铸成,她定是要负责,回到千年之前,此事该何去何从?
  • 证道大千

    证道大千

    烟霞纵横,万里逢迎。我心自在,百鸟齐鸣。山水清清,草木贞贞。春来冬去,方死方生。花叶屡更,大道流行。万物籍化,吾心澄明。秋水一泓,素心满盈。高天月正,波慢舟轻。遥兮虚名,水静以平。忘乎所以,心安自宁。不着于相,物我与并。逍遥天地,大道以成。
  • 重生之天医无缝

    重生之天医无缝

    宋朝国医大师肖圣手因为宋仁宗听信小人谗言而被赐死,心怀不甘地肖圣手带着满腔怨恨和一手本领离奇地来到了八百多年后的世界,初入新世界的他,又能卷起什么风浪呢.....“妹子,你是学医的?中医精髓懂吗?来来,让肖某人给你看看脉象,顺便探讨下祖国的下一代......
  • 一纸

    一纸

    她被所爱之人强奸,是选择报复还是忘怀。或许忘记是一种温柔,但谁又能保证加害者不会再次侵犯受害人。
  • 顶替李逵上梁山

    顶替李逵上梁山

    从小痴迷古代历史名著水浒的我,竟然真的穿越了,能成为水浒的一员,我自认为是毕生的荣幸,岂料,这万中无一的穿越机会却跟我开了个莫大的玩笑,一睁眼,妈呀,怎么穿跑偏了,成了李鬼!ririririri.........不过即便如此,我可是要做山贼王的男人,绝对不可能跑,龙,套!既来之,则雄霸天下之!休言啸聚山林,真可图王霸业。列两副仗义疏财金字障,也竖他一面替天行道杏黄旗!
  •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立足于最大限度满足农民朋友对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现实需求,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运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二是如何选择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渠道、形式等;三是如何获得和利用农业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提升农民对市场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