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200000036

第36章 5 惜福就是珍惜一粥一饭

第二篇第四章5 惜福就是珍惜一粥一饭

“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已胜求人”是弘一法师经常书写给善信的格言。惜福之于法师,并不仅仅挂在口头上,而是生活中的身体力行。读过弘一法师传记的人,都会对法师的惜福记忆深刻。弘一法师会如此惜福,与他受印光大师的感染是分不开的。弘一法师在世时非常尊重印光大师,经常用印光大师的事迹来教育信众。

印光法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

1924年,弘一法师到普陀山住了七天,得以每天从早到晚观察印光大师的作为。大师每天早晨只吃一大碗粥,连菜都没有。印光大师自己说:“我刚到普陀时,每天早饭都有咸菜,因为我是北方人,吃不习惯,所以就改成只吃白粥,已经三十年了。”大师吃完饭,还用舌头舐碗,添到非常干净为止。然后,还往碗里倒入开水涮涮,涤荡汤汁,用这汤水漱口,随即咽下,唯恐浪费一颗饭粒。

吃午饭时,有白饭、大众菜各一碗。大师把饭、菜都吃干净,又用开水涮碗,与早饭一样。

印光大师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求也极严。有来寺庙拜访的客人一起吃饭,饭后碗内剩了米粒,大师一定会大声叱责说:“你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如果客人把冷掉的茶倒掉,大师也会严肃地劝诫。

西方哲学家梭罗说:“大多数所谓豪华和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此,有识之士更愿选择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单和粗陋的生活有利于消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隔阂。为了获得圆满无悔的一生,我们必须认清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所处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可我们能感受到的幸福却越来越少。拥有的东西太多了,反而不知道珍惜,浪费成了下意识的恶行。当代僧侣也着力教化大家要惜福,宣化上人就是其中典范:

有三个台湾青年比丘到万佛城挂单,因为万佛城大斋堂吃的菜多半都是超市清理出去已开始变质的菜,在食用时只要不烂的菜叶子、菜帮子都不会扔掉。宣化上人说万佛城的宗旨是:人取我予,人弃我取。

有一天中午,用斋后大众准备离去,三位台湾比丘忽见宣化上人来到面前,急忙合十施礼。上人满面含笑,用眼光看着他们用过的餐盘中有嚼过吐出来的几口莱,问道:“菜不好吃吗?”其中一位比丘回答:“菜叶硬了些,嚼不烂。”上人听后笑眯眯地用手捏起嚼过的菜放进自己的口中,嚼了嚼咽了下去,笑着说:“我还可以。”三位比丘和周围的弟子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盯看上人,上人又把另两个盘中嚼过的菜全放进口中嚼着咽了下去,然后说了句:“能吃的就不要浪费。”当宣公上人走出斋堂时,身后跪下了一片徒众。

一样的吃饭,一样的睡觉,有人食不下咽、睡不安稳,有人却感觉食物美味,睡眠香甜。学佛就是为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谓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开悟之后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的生活,是挣脱了物欲的牵系,住于尘劳五欲,但是却不被污染,追求无上理想世界的生活。在这种精神世界里,滴水都是甘露,粒米即是珍珠。珍惜一粥一饭,一是尊重农夫的劳动,一是珍爱了你今生在这红尘世界的幸福。

滴水佛音

1、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1861~1940),陕西郃阳县赤城东村人,俗家姓赵名丹桂,号常惭愧僧,又名圣量。法师幼时聪慧,随兄熟读儒书。十五岁后,数年之间因病所困,偶读佛经,受感召,一心向佛。二十一岁时,法师至终南山莲花洞寺,拜道纯和尚为师,剃度为僧。次年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印海律师座下。印光法师一生自奉俭约,乐善好施,更勤于著述,弘法不遗余力。1940年法师圆寂,被尊为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

2、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1918.4.26~1995.6.7),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吉林省双城人氏,俗姓白。宣化上人于1962年赴美并成立了中美佛教总会,在美国成立了四座道场,包括旧金山的金山禅寺、洛杉矶的金轮寺、万佛城的如来寺和西雅图的菩提达摩中心。为培养弘法人才,宣化上人在万佛城内成立了法界大学、培德中学和育良小学。为了促进佛经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宣化上人还成立了国际译经学院。

同类推荐
  •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 中国信仰

    中国信仰

    什么是国学和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传统?国学就是国家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就中国历史而言,国学可分为古代国学,和现代国学。古代国学是古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现代国学是现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
  • 古兰经概述

    古兰经概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从过去到现在,真正懂得伊斯兰教的人力数不多。正是这个缘故,伊斯兰教在解放前曾长期遭到一些教外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还引起过多次惨痛的流血教案。
  • 佛家人生智慧

    佛家人生智慧

    本书不仅介绍了佛教的源起与发展,揭示正信的佛教与迷信之间的本质不同,更重点运用佛教经典中的教诲,结合图解的形式,对佛法进行生活化解读,剖析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与死、苦与乐、智与愚、有与无、祸与福,告诉我们离苦得乐,获得自在、安详与成功的生活智慧。
  •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热门推荐
  • 那一份简单的爱

    那一份简单的爱

    我们都可以拥有爱情,有可能是一份豪华而痛苦的爱情,有可能是一份平凡而美好的爱情。我不需要一副好皮囊,我只希望有一颗美丽的内心。我很平凡,但我的人生注定不平凡,我只希望我能拥有一份简简单单,属于自己的爱情,而不是过于豪华,那样的爱情是痛苦的,没有你想象的快乐,可能到了最后你已经伤痕累累,也没有人怜悯你,而是大声骂你自己傻。我们到了最后也只是不停的流泪,到了最后曾经的天涯海角,海誓山盟只是一句谎言,到了最后我们也没有牵手走到一起。可能还在不停的埋怨自己傻,为什么当初会想到一个富家公子爱上我。那么,这本书会是这样到了最后女主角也是伤痕累累吗?一一最后的一滴泪
  • 浮华唐歌

    浮华唐歌

    唐朝将军裴绍迁之女裴禹歆从小随父出征,饱读兵法。在一次战役中巧遇秦王李世民,随后由于各种巧合两人互生爱愫。在成婚前,秦王妃长孙氏因嫉妒秦王对裴禹歆的爱,故向唐朝皇上李渊推荐,让裴禹歆以晋安公主身份和亲突厥。命运跌宕,多年以后,李世民登基,裴禹歆又化身突厥公主和亲大唐……在此期间,虚构与真实人物之间的摩擦促使着历史的发生。大唐后宫争斗不断,隋朝公主卧底复仇,突厥贵族爱恨取舍,禹歆为爱华丽换身……各人物关系错综,隋、唐、突厥三朝皇族纠葛与命运的齿轮中,皇上,王妃,公主,将军….当青葱年少的少年经过时间的洗礼后,逐渐成为历史的主角。为国家?为爱人?为亲人?进退之间尽显人性的善良与邪恶,当真正看清自己,懂得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才发现一切不过浮华如梦,转眼间却已被命运愚弄……
  • 邪帝的落跑娇妻

    邪帝的落跑娇妻

    她深爱的他,深爱着另一个人,而他深爱的另一个人,也深爱着一个人。她想,他们的缘份还是挺巧的,同时爱上了不爱自己的人。就这样,她爱着他,爱到了天翻地覆,爱到了心碎成海洋。可她也是个人啊,也是会累的啊!有一天,她离开了他,而他,却像疯了一般找她,他想,他是爱她的,只是,发现得太晚了!多年以后,他们再次重逢,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百剑谱

    百剑谱

    千年前,人魔两界飞升仙界的唯一途径就是得到三界剑山的认可,但三界剑山却在千年前被毁,千年来人魔两界一直在寻找着飞升之路,直到一位少年的神秘出现,两界之中到底存在着什么隐秘,飞升之路能够重新开启吗
  • 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

    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

    男人这种动物,对于苏若来说,没有爱与不爱,只有杀与不杀!绝美的容颜下,她有着一颗冷若寒冰的心,杀人是她唯一的乐趣,也是她赖以生存的技能。离奇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空,她获得了新的能力,有如一朵妖艳而致命的罂粟花,让人情不自禁沉迷其间,无法自拔。她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容颜和声音,却抛不掉内心的孤冷和苦痛。一场场生死别离过后,谁是那个她怎么也甩不掉的护身符,谁又是那个布局在先的幕后黑手?这世上,是否有一个人,足够强大坚韧到,能将她的心,悄悄融化。。。
  • 记忆碎片童年

    记忆碎片童年

    一直以来都想写些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尤其是关于童年的。当然,我知道自己是这个社会中再普通不过的人,我的故事也是一个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但我还是希望能够讲述自己经历过的那些高兴的,悲伤的事儿。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变成了今天的我。如果你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如果你能感同身受,希望这些经历能唤起你关于童年的回忆。也希望我可以成为你的一面镜子,透过我的对与错,好与坏,让你看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 大乘经纂要义一卷

    大乘经纂要义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160个经典故事

    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160个经典故事

    本书精选了160个关于自信、乐观、孝顺、诚实、设定目标、关注细节、时间管理等27个方面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中渗透着习惯的力量,对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可以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
  • 珏山

    珏山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珏山道教文化、美丽夜景、佛国胜境青莲寺、节日习俗、传奇故事等,最后提供诗、联、赋供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