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二章3 苦:哀痛喜乐皆是苦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弟子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
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正如人生是苦的,即使是神仙圣人也不能改变其“苦”的本质。
生活的“苦”与我们吃食物时品尝到的苦味不同。在佛陀原始教义当中,苦可以归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八类。
按照弘一法师的看法,生命的存在是有条件性的,依缘的,这就决定了人不可能活得很久,并且不能为所欲为。人会不断产生无从满足的欲望,但实际上能满足这些欲望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无常的,这就决定了人总会感到不满足和绝望,这便是本质上的苦。
苦的根源在于无知,由于无知,人的贪欲便时时萌动,一方面造成现实的痛苦,另一方面又留下作恶的诱因,使人堕入无尽的痛苦轮回之中。要想摆脱苦,只有通过宗教修持,对人生存在真相的有全面而透彻的了解。
佛教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一、苦苦:苦苦是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有社会环境引起的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的爱别离苦;还有所求不能如愿的求不得苦;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怨憎会苦;五蕴身心不平衡的五蕴炽盛苦。
二、坏苦:坏苦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比如看电视是快乐的事,但是让你没日没夜的看,连看半个月,你还觉得是快乐的事吗?再比如我们觉得蛋糕很美味,但是如果给你100个蛋糕让你一天之内必须吃完,还会觉得快乐吗?
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带着强烈的欲望吃蛋糕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三、行苦:行,是迁流变化的意思。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希望一切好的东西能如钻石般永恒:希望生命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如昙花的盛放,转瞬即逝。行苦是一切苦的根子,随过去宿业及烦恼的力量,牵着人的鼻子走,自己毫无自在,故名为苦。如果认清了这个苦的本来面目,那么,任谁说这三界再好,纵使帝释、梵王的宝殿叫你去住,你也不会留恋。
认识到行苦,才能彻底放下这个娑婆世界,坚定求生求生西方的心。
有位老太太很年轻时就成了寡妇,因此信佛,念佛很用功。她经常诵读《地藏经》,甚至抄了很多部手抄本,是一位很用功的修行人。但是那位老太太在临终前一个月左右,做到一个梦,梦见她年轻时死掉的丈夫,住在一幢很漂亮的花园洋房里,向她招手,她很高兴。
按照佛教的观点,这个梦一做,对她往生西方就成了问题了。
她过去因为受了苦苦,丈夫死掉了,感到很苦,就念佛修行,但她认识不到坏苦,还是不能坚定地求往生西方。
所以说,尽管知道“苦苦”是苦,却认不清“坏苦”,以为那是快乐,就会认为娑婆不全是苦,那么往生就会成问题。即使认得了“坏苦”,“行苦”还不能真正定解,还是会在往生之路上迷失方向。
滴水佛音
1、往生 佛教认为,通常人死后精神不灭,如果生前虔心修佛或者行善,则会根据功业决定将去哪里。生前行善、善终的人肉身死了,精神会前往极乐世界达到另外一层生的境界,所以称之为往生。
2、婆娑世界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3、帝释 是佛教中忉利天之主,信奉佛教,他曾率诸天神以牛头旃檀树为佛陀及诸罗汉建造重阁讲堂,并奉献床榻卧具及各种饮食供养佛及弟子。帝释天常常和诸天在他的居所须弥山善渐城相聚,商讨天下善恶诸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