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视同仁地看待别人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庄子
从人类喜欢党同伐异的天性上看,人类种族之间的彼此敌视和歧视也就显得一点也不奇怪了。人们在接受相似性的同时,必然会排拒相异性。《庄子·在宥》云:“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于是,丑化、兽化、妖魔化异族之人的现象自古屡见不鲜。
现今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原则,正好是庄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倡导的,要求一视同仁地看待各族人民及其文化,消解各种形形色色的种族主义文化偏见和历史成见。这是对人类有史以来囿于空间地域界限、民族和语言文化界限而积重难反的“我族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的一次根本性改变。各民族文化也只有在摆脱了“我族中心主义”的思维和情感定势之后,才有可能客观公正地面对异族人民和异族文化,建立起成熟的全球文化观。任何人在与最相似的人类相处时,更能最充分地发挥他的本能作用,并且得到最大的满足,因为那些人类举止相似,对相同事物有相同的感情反应。
在法国山洞和其他地方发现的大概是描绘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的粗糙画像,这些图画反映种族的相对尺寸、不同肤色和两个种族所使用的战争工具都特别具体。一般夸大自己的某些特征,弱化了其他种族。例如,对方的头部一概画得很小而没有特征,平平淡淡。人类学所揭示的以上事实表明,自我中心和歧视异端的心理是人类文明一开始就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也可以说是从史前时代带来的。
然而,中国上古的道家的圣人早就教导人们摆脱认识上、情感上的自我中心倾向,能够以相对的、平等的眼光来面对万事万物。老子《道德经》中充满着关于对立的事物相反相成的道理。《庄子·齐物论》更是古往今来传授相对主义思想方式的最好教材。其中齧缺与王倪对话一段,非常生动地说明为什么要提倡相对主义。庄子借王倪之口说,人睡在潮湿处会患腰疼乃至半身不遂,泥鳅整天呆在湿处却不怕。人爬上高树就要害怕,猴子会这样吗?这三种生物到底谁懂得正确的生活方式呢?人吃饭,鹿食草,蜈蚣吃小蛇,猫头鹰爱吃死老鼠,这四者究竟谁的口味是标准的呢?庄子说到的这些情况虽然是在不同的物种之间发生的,但其弃绝偏执、防止绝对的道理同样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既然每一种文化都是自我中心和自我本位的,那么也只有站在无中心、无本位的立场上,才能够走向相异文化、相异的价值观念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容忍。
至于后现代主义要求消解被意识形态绝对化的种种信念、价值、思维和感觉的方式,揭发绝对主义和本质主义话语的虚假实质,这和庄子的见解是相通的。关于是非之争的标准问题,庄子也做出了雄辩的说明:“即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庄子提出的是对不同主体之间争执时的是非评判标准的彻底质疑。在他看来,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固定标准,相对的标准也只能通过放弃自我中心后的交流协商去寻求、去磨合。著名的“吾丧我”命题,以及“心斋”“坐忘”之术,一方面讲的是如何悟“道”的功夫,另一方面也是摆脱自我中心的感觉和思维定式的具体训练措施。
《庄子·秋水》云:“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由此看来,相对主义的眼光也就是“道”的要求,是一视同仁地平等待物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