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9200000017

第17章 个性的社会

懂得了规律和常理,人就明智了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这几句话对于养生者来说,就是需要主动消除自己的激情和欲望,使自己的内心达到清心寡欲的程度。“致虚极,守静笃”,可谓六字真言啊。这六字,已经把所有修道功夫的方法与修道的境界,还有层次,都说透了。你要是想养生、静坐,这是一种好的方法。

道家修行是“修真”,不使“本心”丧失。相对于“真人”来说,我们都是“假人”。

佛家修行是“自识本心,直彻本源”,达到“趋寂”的状态,是种功夫。

在学习上,能达到“致虚极”的状态,会收到好的效果,后来庄子说“坐忘”,就被许多学者用作一种学习方法。集中思想,专心致志。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惯,曾连续四小时趴在潮湿、肮脏的地面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运死苍蝇的活动。当时周围有许多人围观、议论,但他竟毫不理会。物理学家安培正在大街上散步,突然想起了一道难题。他全神贯注地思考这个问题,竟然把一辆马车的车厢当成了家里的黑板,掏出粉笔就在车厢上演算起来。马车走动以后,安培仍然追着车厢演算,引得满街人哄堂大笑,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古代一个叫袁了凡的人说:“凡是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之处去用心。”既然“无思无虑”,又要“用心”,意思是说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来。他还引用别人话说,“不会画符的人,画的符不灵,鬼神都会笑话他。”

老子认为,大自然中如果没有人类武断和粗暴的干涉,万物就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中生长和运动,就会恢复它们的本来面貌。

是啊,万物生长是万物自己的事情,与人类的精神归属没有多少关系,人类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能破坏万物的属性,可是人类没有做到这一点,以为自己智商高,了不起,所以要主宰万物,到最后生态失去平衡,人类自食其果。所以老子说:“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通过观察万物,总结出纷繁万物各自的生长规律,懂得了规律和常理,人就明智了。如果不明常理,愚蠢蛮干,就会自尝恶果。一旦明白了常理,就可将常理容纳于各类事物之中。这是一种普遍的法则,可以用于治国、管理。

老子从自然中看出法则,其中静由动生,动由静化,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之一。

由于各类事物的结构特性不同,虽然能从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规律,但并不能找到某一事物具体的发展变化规律。例如,中国的经济纵横家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大家在为外资移植中国成功举杯相庆时,异域机体正悄然改变本土经济的基因。一个“反规律现象”已经浮出水面: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报亏越来越大,而其投资热情却越来越高;他们千方百计要与盈利企业的中方中断“合作”,而对于亏损企业的合作方却亲密有加……

中国传统哲学,无论是讲超越形而上的虚无,还是讲形而下的人事物理,以及讲小到人生的意义,都强调境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不断提升的境界。尤其在身心修养方面,倡导与伦理道德相谐。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宇宙万物,山河大地,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永无止境地发展变化。宇宙的表现,是一个动态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在不停地忙碌,每一根草都在生生不息地成长,这是一种道的作用状况。所有生命都在生化中,这是合理的;生化到了尽头,自然死亡,这也是合理的。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不死呢?

老子指的“不死”跟一般人观念中的不死不是一个概念。“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复”在《易经》中是个卦名,复卦又称作“地雷复”,上面是坤卦,表征为地,下面是震卦,表征为雷。雷表示电能,生命发展的能源,从此发生。因此老子在后文提出“反回去”的观念,“反者,道之动”,回归生命本初的状态。修道是返回根本,追求生命最初来源的那个东西。这就是不死。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有志向的人,不是鲁莽地横冲直撞,盲目地前进。有个成语叫“扪心自问”,就是说人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孔子说:“吾三省吾身。”同样是强调检视自己的得失。这与老子讲的“观复”意思相同。禅宗后世的惯用语“还我本来面目”,也是这种意思,发现自己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便开始接上那生命本真、源源不断、庞大无比的能源。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我们看看,天地间的万物,生长最快的是什么?

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老子观察每一个生命,发现生命都是依赖自己的根本而活。草木无根,是活不了的。人也有根,人的根在哪里?

“还精补脑,长生不老”,有人说人的根是生殖器,有人认为是大脑,我赞同后一种看法。大脑是智慧的渊源。婴儿刚生下来时,头顶的囱门凹处,里面还是洞开的,与天根相接,等到这个地方封闭坚硬以后,他就慢慢开始会讲话,意识渐渐成长,天根便截断了。但是,要如何“归根”呢?惟一的方法,就是求静。“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能够静到极点,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源,回归生命的根本。如果人不明白道的根本,不明白生命的本来,“不知常,妄作凶”,乱作妄为,必然大凶大害,没有好结果。不知生命真理所在,莫名其妙,乱用道体,下场是非常危险的。

“常”并不全等于永恒,一个人不知常,那就要从自己的生命回过头来找。“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也就是说宇宙生命的来源,本来是清虚的。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何必对什么事都抓得很牢,不肯放手呢?

从结果看,人没有东西可以抓住,但生命过程还得使自己活得充实。你别刻意去计较,整个宇宙万物,本来都是属于你的!但“万物并作”,地球也是他人的、大家的。这是“知常”。一个人有这种观念,在为人处事上就会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自卑,也不高傲,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 儒家的智慧

    儒家的智慧

    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热门推荐
  • 萌宝要造反

    萌宝要造反

    穿越么,还不如先去泰国变个性再去韩国整个容,最后再嫁个富二代,可是富二代呀,你没听说过一句话么,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要相信男人那张嘴,所以本文---无穿越,无大神,更无帅气多金的总裁学长欧巴,萌宝要造反,小丫头造的是自己的反,她只是想给自己的青春留下一点不一样的色彩,也许四年过后她也会淹没在茫茫的人海中,也许四十年以后她也会是市场中讨价还价买菜的欧巴桑,可是至少,也许你会在她身上看见曾经,现在,未来的--自己。
  • 天苍纪

    天苍纪

    苍茫天地,万物生灭轮回周而复始。命数之下,一念而动因果牵扯不休。天意民意,散教化者篡权不得善终!寰宇之内,少年嗔痴念生大逆不道!天外之天,重天彼岸可达永恒之境?
  • The Armies of Labor

    The Armies of Lab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天行九录

    天行九录

    暌阳蔽,天道失,幽冥出,九天神录现世浊……命运的车轮已经开启,少年应劫而生,身怀暌阳九煞之体,终究沦为众矢之的。在这千钧一发正魔围剿的极凶之境,少年又该如何抉择,打破命运的枷锁与束缚……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梓煜学院精英团

    梓煜学院精英团

    因失忆而无奈,因自己的没用而感到自卑。当‘新的家人’来临时,她那无色无味的生活能否有所改变?当她以高分被录取,并进入‘特别班’,她将与‘特别班’的各位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当小时记忆被唤醒,她又将何去何从?
  • 骨头我来接你回家

    骨头我来接你回家

    花千骨,讲的是一个师徒之间的故事,不过呢,对我一个爱东方粑粑的我来说,最后结尾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我的,所以呢,坐着发动智慧的大脑,决定要修改一下剧情,感谢大家的支持哦。
  • 海月之恋

    海月之恋

    她是人界南国的公主他是海族的王“我愿用我一世的才华与美貌换取千年以后与他的相见——”海碑血书
  • 两界双生

    两界双生

    一个少年因为顽皮再一次溺水事件中灵魂一分为二穿越时空两界重生从此他为了生存不断地奋斗,异界,现代两界共生,灵魂间的联系让他们紧密关联双生残魂是否还能在次重逢。